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点点头,“速呈上来!”

片刻,一名侍卫快步走上大堂,单膝跪下,将一管红色鸽信呈上,红色表示情况紧急或者重大,有侍卫取了鸽信转给曹操,曹操在桌案上慢慢展开了信卷,他眯眼看一遍,眼中流露出无奈之色,他苦笑一声,对众人道:“果然不出我所料,刘璟率荆州水军在南昌县以北大败关羽军队,关羽两万军队全军覆没。”

这个消息令满堂震惊,尽管所有人都有预料,但它真的发生,还是让人一时难以接受,半晌,程昱叹息一声说:“这下,江东会更热闹了!”

这次江东之乱的主角无疑是孙贲,当年孙权为稳住江东局势,没有斩尽杀绝,这就给了孙贲翻身的机会,借助贺齐的力量,孙贲终于在会稽郡站稳了脚跟。

趁孙权西征之机,孙贲遍访江东各地,将当年支持他的许多江东元老请到了会稽郡,包括朱治、韩当、程普等元老。

孙贲同时招兵买马,打造兵器,短短一个月,他便招募了一万余人,加上贺齐的两万军,他们手上军队达到三万。

尽管他们已经具备了举兵的条件,但最好的时机还没有到来,内堂上,孙贲正和贺齐、朱治、陈矫等人商议起兵事宜,陈矫是曹操派来协助孙贲,在上一次孙贲叛乱时,陈矫便是幕后策划人,不幸被抓,后来被曹操换了回去,这一次曹操又将他派来,作为曹操的全权代表。

陈矫已经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对众人缓缓道:“我们上次失败,就是因为手中没有地盘和军队,而这一次我们有了会稽郡,也有了自己的军队,但我认为,仅仅有会稽郡还不够,三万军队人数也太少,我们应该谋取吴郡,会稽和吴郡连为一片,我们就占据了一半江东。”

孙贲沉思片刻道:“孙绍得到孙氏家族支持,也准备取代孙权,现在就不知他们进展如何,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和孙绍联合的借口,或者反过来,借口平定孙绍叛乱,我们进兵吴郡。”

说到这,孙贲看了一眼朱治,他久居吴县,对吴县的情况非常了解,朱治是江东元老,今年已年近六十,有极深的官场历练,他明白孙贲的意思,轻捋花白胡须笑道:“孙绍不过才十七岁,才智未熟,他岂会有自立对抗孙权的魄力,孙绍不过是傀儡,真正在幕后谋事者,却是孙静父子,不过孙静年事已高,深居简出,有传闻说他已去世,真相尚不知,但其次子孙瑜却野心勃勃,自认为雄才大略,可取代孙权,如果我没有料错,孙瑜才是吴郡起兵的主谋。”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贺齐开口道:“孙权从不准孙氏子弟执掌军权,孙瑜虽然被封为奋威将军,却是徒有虚名,不过吴郡都尉公孙阳从前是孙静的部将,他应该是向孙瑜效忠,所以我认为,孙瑜掌握了吴郡的军权。”

“贺将军能否告诉我,吴郡有多少军队?”陈矫又问道。

贺齐笑了笑说:“吴郡军队有一万五千人,其中公孙阳掌握一万军队,另外黄盖在吴郡训练民团,手中有五千民团军队,据我所知,黄盖曾和公孙阳因粮食供给一事交恶,所以黄盖常去毗陵郡屯田,他兼任毗陵典农校尉,如果孙瑜在吴郡起兵,黄盖应该不会跟随。”

陈矫目光变得急切起来,连忙道:“如果我们能联络上黄盖,要求和黄盖联合出兵镇压孙绍造反,黄盖是否会答应呢?”

“这个不知,不过可以请韩当去说服黄盖,毕竟黄盖也因派系问题被排挤,遭到孙权冷落,我们可以一试。”

正商议着,有侍卫快步走到堂下禀报:“启禀主公,江北曹丞相有急信送到!”

第758章江东风云(二)

堂下士兵将一名信使带了上来,陈矫立刻认出,此人是曹操的亲兵,他连忙问道:“丞相的信在哪里?”

士兵取出一只卷轴,呈给了陈矫,“这是丞相之令,请陈先生过目。”

陈矫接过信轴看了一遍,眼中露出喜色,他将信又递给众人传阅,笑道:“孙权在豫章兵败,现已在归途,丞相认为,我们时机成熟了。”

众人一一传阅曹操的信,又是欢喜,又是愤恨,贺齐低声骂道:“穷兵黩武,却屡战屡败,这样的人还当什么江东之主!”

朱治沉吟一下道:“倒不一定马上起兵,我们应该将孙权惨败之事在江东广为宣传,再添油加醋,激起民愤,这样我们便有借口起兵了,也能获得民众的支持,时机确实已经成熟了。”

“那黄盖那边呢,我们要和他们联系吗?”孙贲问道。

朱治点点头,“是要去联系,但这和我们起兵没有关系,不管他答应与否,我们都要按照正常计划行动。”

众人都兴奋起来,又商议了细节,这才各自散去,朱治却暗中叫住了孙贲,请他和自己乘一辆马车,马车辚辚而行,车上,朱治不露声色问道:“长公子真的打算投靠曹操吗?”

孙贲冷笑一声道:“我是失败一次的人了,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曹操也好,刘璟也好,他们都是想控制我,用我做傀儡,我是想得到他们的支持,但我绝不会成为他们的傀儡,出卖江东。”

朱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我和程普、韩当都一致认为,我们是要取代孙权,而不是出卖江东,所以程、韩两位将军对陈矫颇为不满,他们今天不肯来参会,就是这个原因,只要长公子能把握原则,利用一下曹操和刘璟,倒也不妨。”

“君理放心,我心中如明镜一样,绝不会再重蹈覆辙。”

“那我就放心了,我去告诉韩、程二人,让他们也放心。”

马车加快了速度,向孙贲的府中驶去。

。。。。。。。。。。

三天后,江东军兵败豫章的消息传遍了江东,使江东上下一片哗然,消息说孙权胡乱指挥,以致十万江东军在新吴县被两万交州军击败,孙权为自己逃命,弃将士不顾,使得十万江东军全军覆没,江东军士兵的人头堆成了小山。

这些消息在江东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愤怒的风暴,江东民众愤怒了,他们被沉重的赋税压得喘不过起来,换来的却是如此惨痛的结果,江东军竟连交州军也敌不过,而且十万大军被二万军击败,这要多么无能才会得到这个下场。

要求孙权下台的呼声响彻江东大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酒馆青楼,任何有人聚集的地方都可听见愤怒士子在痛斥孙权,号召民众起来反抗孙权的统治。

人民强烈愤慨的情绪开始席卷江东,江东各地屡屡发生了针对官府的暴动,吴县三万人冲击郡衙,太守吕范逃走,郡衙被大火焚毁,丹阳县、曲阿县的县衙被烧毁,两县县令被愤怒的民众痛殴致死,建业两万士子上街游行,和镇压他们的军队发生了血腥冲突,数百人死亡。

就在各地反对孙权的暴动风起云涌之人,沉寂多年的孙贲在会稽郡发表檄文,痛斥孙权昏庸误国,不再承认孙权为江东之主,会稽郡组建新的江东政权,孙贲接任吴侯之爵,他废除孙权的一切苛捐杂税,号召民众支持江东新主,齐心协力讨伐误国之贼。

孙贲的檄文在关键时候出现,顿时赢得了江东上下的一片喝彩,会稽民众强烈支持,捐钱捐粮,青壮者踊跃从军,短短数天便招募了一万三千余名精壮之士。

。。。。。。。。。。

东吴县,一辆马车在数十名带刀侍卫的保护下,缓缓停在了陆氏府宅的大门前,奋威将军孙瑜从马车里走了出来,孙瑜是孙静次子,当年孙策意外早逝,孙氏内部为继承者发生了分歧和争执,孙静是支持孙策的三弟孙翊,孙翊勇猛果断,酷似孙策,赢得了朝野很多人支持,孙静就是重要支持者之一。

但最终还是孙权登上了江东之主,孙静也就退出官场,回家养老,不久,孙权借孙翊心腹侍卫边鸿之手除掉孙翊,孙静便彻底沉默了。

时间过了十五年,孙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执政危机,很多当年反对他的人都一一登场露面,孙静的态度无人知晓,但孙静次子孙瑜却是反对孙权的急先锋,他主张还政孙绍,恢复正统。

孙瑜年约三十七八岁,身材高大魁梧,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同时也野心勃勃,孙绍性格柔弱,正好符合他的条件,孙瑜虽然没有掌握军权,但吴郡的两大都尉,公孙阳和朱桓都是孙静的旧部,都表示支持孙绍继位。

另外孙瑜也得到了郡丞周鲂的支持,也渐渐控制了吴郡军政,但孙瑜知道,他还需要得到吴郡三大世家的支持,吴郡的三大世家,陆氏、顾氏和张氏控制着吴郡的经济命脉和话语权,他们培养出的门生遍布江东,三大世家自身也是人才辈出,在江东官场出任要职,如陆康、陆绩、陆逊,顾雍、张温等人。

得到这三大世家的支持,在江东也就有了根基,孙瑜不止一次前来拜访三大世家,今天他又一次上门来拜访陆家,也是为形势所迫,孙贲已经起兵,他再也等不了。

孙瑜的亲兵快步走上台阶,对门房道:“请禀报家主,就说奋威将军前来拜访!”

门房连忙奔去禀报,孙瑜负手站在门前,凝望天空,天空阴沉,乌云密布,快要下雪了。

。。。。。。。。。。

此时在陆家内堂,几名重要的陆氏家族成员正在紧急商议对策,陆氏家主是陆康长子陆俊,年约四十余岁,另外还有族弟陆明,幼弟陆绩和刚从荆州返回来的陆立。

陆俊就在今天上午接到了陆逊的快信,信中说他若回江东,必被孙权所害,所以暂时留在汉军,待风头过后再回江东。

陆逊矢口不提他已做了刘璟的幕僚,更没有告诉族人,他投降了刘璟,但陆逊和孙权翻脸,身陷汉军的消息还是俨如晴天霹雳,令陆氏家族慌了神,陆家最寄以希望的顶梁柱居然被江东革职,无论是陆俊还是陆绩,都难以接受这个消息,要知道,陆逊可是孙策的女婿。

但现实已经发生,不能他们能不能接受,陆逊和孙权翻脸的事实已经摆在那里,在吴郡尚未自立之前,他们只能想办法将这个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众人商议半晌都无计可施。

这时,一直沉默的陆立慢慢吞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