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奕长长松一口气,魏公终于肯见自己了,他急忙走进了内堂,徐奕是曹操最信任的心腹,在曹丕还没有执掌政务前,每次曹操出征,都会把政务大权交给徐奕,而这次曹丕在寿春坐镇,曹操身体不好,政务大权又再次落到徐奕的肩头。

只是这一次徐奕的日子实在难过,魏国内外交困的政局逼得他焦头烂额,他几次劝曹操放弃合肥战役,但曹操却始终不听,不断向合肥增兵,最后索性不再接见徐奕,他这是第三次来求见曹操,终于获得了接见。

虽然魏国国力枯竭,政局危急,但曹操的病情却没有加重,倒有点好转了,而且他的次子曹彰不负他的期待,将河北造反乱民一一镇压,匪首高阚也被曹彰亲手斩杀,令曹操十分欣慰。

不过今天上午,曹操接到了曹丕写来的急信,曹丕在信中第一次建议结束合肥战役,原因是曹军士气低迷,军队厌战情绪蔓延,逃亡士兵已超过六千人,其中以河北士兵逃亡最烈,足有四千余人。

更严峻的是,合肥城内火油已尽,投石机损坏已超过八成,无力再摧毁汉军浮桥,汉军战船在护城河内耀武扬威,就在两天前,合肥西城守将成济投降了汉军,使汉军一度攻入城中,曹仁亲冒敌矢奋勇杀敌,才击退了汉军,保住西城门不失。

不仅如此,合肥粮食只能再维持一个月,而寿春粮食也快罄尽,曹丕希望能再送三十万石粮食,如果实在财力不济,可以考虑结束合肥之战。

其实曹操不是不知道,他们的国力比不过汉国,也不是不知道合肥迟早会守不住,只是曹操自有他的深虑,他是希望合肥之战也拖垮汉国,使汉军无力再征江东,给江东争取恢复国力的时间。

曹操很清楚江东的重要性,只要江东一日存在,刘璟就不敢大举进攻魏国,一旦江东被灭,刘璟再灭掉刘备,南方统一,曹魏也就危险了。

但无情的现实终于击溃了曹操的最后一线希望,但现在的情形,无论国力和军队他们都终于坚持不住了。

这时,徐奕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魏公!”

曹操见他削瘦的厉害,仿佛老了十岁,心中叹息一声,柔声道:“这段时间,着实辛苦长史了。”

徐奕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颤声道:“微臣再苦再累都能承受,只是魏国已承受不住了,再也减无可减,连天子也只能一天吃两顿。”

“那个废物只会浪费粮食!”

曹操冷冷哼了一声,又问道:“现在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回禀魏公,粮。。。。已尽!”

“内仓不是还有二十万石粮食吗?”曹操怒道。

徐奕吓得连连磕头,“魏公,那是我们最后的保命粮,如果再调去合肥,恐怕连微臣都要饿死了。”

曹操瞪了他半晌,终于只得放弃了调粮念头,沉默片刻,曹操又问道:“汉国情况如何?”

“汉国情况虽然也不好,但比起我们却要强得多,至少他们有几百万只牛羊,又是冬天,牛羊肉便于运输,足以保证军粮供应。”

曹操心中有些不悦,又道:“我是问汉国的财力如何,这样吧!你告诉我长安的米价是多少?”

“长安早已实行了粮食配给,不准买卖粮食,包括孩童在内,每人每天可领半升米,逃去长安的饥民也一样,长安街头甚至。。。。每天还有羊肉汤供应。”

曹操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停住脚步,怔怔地望着屋顶,最终他长长叹了口气道:“我已决定停止合肥战役!”

第972章初次谈判

曹操做出了和谈的决定,授权世子曹丕全权负责此次谈判,事实上,这是曹军一次体面的失败,曹军在国力上拼不过汉军,不得不求和。

曹操也很清楚,失去合肥已势不可免,但如果能保住寿春,依然可以在淮河以南保住一处根基,更重要是,合肥的民众都转移到了寿春,使寿春成为一个拥有二十万人口的大城。

寿春无论地位还是实力,都不是合肥能比,让出合肥,保住寿春,使曹军依然能在东南方向拥有一定影响力,虽然寿春在江东方面的战略位置不如合肥,但它背靠淮河,只要寿春不失,汉军要渡过淮河北上中原,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在这个层面上,寿春也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

这就是曹操的如意算盘,放弃合肥,保住寿春,使汉军在国力也近枯竭的情况下,不得不在寿春订下城下之盟,接受曹军继续在淮河以南的影响。

曹操虽然想得美妙,但刘璟却未必会接受,汉军之所以耗时一年,拼尽国力来发动合肥战役,不仅仅是想夺取江东主导权那么简单。

合肥战役更深的一层意义在于争夺江淮,一旦夺取合肥,汉曹两军就不再以长江分界,而是将势力分界线北推到淮河一线,这样就和夺取南阳郡东西呼应起来。

所以,合肥战役并不仅仅包括合肥一城,同时包括了寿春,乃至东面的广陵城,包括了整个江淮地区的归属,只是把战场放在合肥城罢了,如果曹操要在合肥战役中认输,那就必须同时让出寿春,这是刘璟的底线。

双方各有思虑,那么也只有在谈判台前以及谈判台后进行较量。

这天上午,一队曹军骑兵护卫着参军祭酒王朗来到了合肥城外的汉军大营,王朗年约六十岁,他曾是会稽郡太守,在孙策攻克会稽后,王朗几经周折才返回了朝廷,出任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后又出任魏郡太守,这次跟随曹丕南下,被封为参军祭酒。

王朗是曹丕的心腹之一,他出任参军祭酒,实际上就是得到了曹军的政务之权,为曹丕全面掌控军权打下了基础,这次是奉曹丕之令前来和汉军谈判停战之事。

汉军大营前,军师法正已等候多时,见王朗到来,法正含笑迎了上去,“王公一路辛苦了。”

王朗连忙翻身下马,躬身回一礼,十分客气道:“让法军师久等。”

王朗本人对汉军没有什么成见,而且汉军攻占会稽郡,使江东军铩羽而归,在某种程度上也出了王朗憋闷心中多年的一口恶气。

“请问汉王殿下可在军营呢?”王朗又笑问道。

“汉王殿下在巢湖水军大营内,今天暂时不在军营。”

法正的回答便使王朗心里明白,今天也不是汉军的正式谈判,双方都是在试探,王朗便笑眯眯道:“世子希望能早日与汉王殿下会晤。”

“这也是我们的期望,王公请!”

“请!”

法正将王朗和他的副使陈矫请入汉军大营,来到偏帐,双方分宾客落座,汉军一方陪同法正谈判的,还有主薄秦宓,双方各有副使,而且都是重量级的人物,都表现出双方对谈判的重视。

有士兵上了热茶,法正笑道:“听说河北已下第二场雪,今年冬天好像来得有点晚啊!”

“和去年相比,今年确实晚了很多,今年只下两次小雪,而去年这个时候已下了三场暴雪,相比之下,今年小雪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实在不足为虑。”

王朗尽量淡化天气对曹军的不利影响,但双方都很清楚,一旦第二场雪到来,第三场雪就很快而至,那就不是一场小雪那么简单了,大雪对于曹军的粮食运输将会形成极大的阻碍。

当然,刘璟还不知道曹军粮食已尽的事实,那可是曹军最高绝密情报,如果刘璟知道这个情报,必然会拒绝和曹军谈判,而是继续围攻合肥?,逼迫曹军全面让步。

事实上,汉军在合肥的屯粮也只能维持到二月初,如果二月初柴桑的粮草再不送来,合肥的汉军也将断粮,而这也是汉军的绝密情报,曹军也不知晓。

双方寒暄几句,便开始进入了正题,王朗叹息一声道:“这场合肥战役延续了一年,对天下民生影响太大,魏公不忍民众再遭受苦难,所以提议双方停止合肥之战,希望能得到汉军响应。”

法正微微一笑,“春耕在即,我家汉王也愿意早日结束合肥之战,愿意响应魏公的倡议。”

双方都表了态,愿意结束合肥战争,但主动提出结束战役的是曹方,也就是曹军求和,那就必须由曹军做出让步,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不容含糊。

王朗沉吟一下便道:“为了表示曹军的诚意,魏公愿意让出合肥,撤军回寿春,魏公提议以成德县为界,成德县以南归汉军,包括成德县在内的以北地区归魏国,不知汉军能否接受魏公的诚意?”

王朗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诉法正,曹军最多是把成德县让给汉军,这就是曹军潜在的让步条件。

法正却摇了摇头,“我们不认为这是魏公的诚意,如果魏公真有诚意,应该是以淮河为界,汉军可以保证,两年之内不跨过淮河一步。”

王朗顿时脸色大变,对方果然是想要寿春,怎么可能!他迅速给陈矫使个眼色,陈矫会意,立刻肃然道:“合肥是江淮第一战略要地,为保卫合肥,曹军已倾尽国力,付出数万人死伤的惨重代价,现在合肥还在曹军之手,我们为了天下民生,愿意主动让出合肥,这已是最大的诚意,汉军为何还要贪得无厌,得陇望蜀?”

汉军副使秦宓也毫不客气地争锋相对道:“陈长史此言诧异,合肥不过是一座空城,我们要一座空城有何用?如果我们只是想要一座空城,那完全可以再建一座新合肥城,有必要耗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去争夺一座空城吗?合肥不过是江淮主战场,曹军若要结束合肥之战,就必须撤离江淮。”

分歧太大,双方一时都僵住了,半晌,王朗叹了口气道:“汉军夺取合肥,实际曹军已无力再干涉江东,如果一旦江东发生战事,曹军也将不会再参与,只是希望汉王殿下能顾全大局,给朝廷留一点面子。”

刚才明明在说曹魏,这个时候又抛出朝廷了,企图以朝廷来压汉国,法正不由暗暗冷笑,他当然明白王朗的意思,王朗其实以曹军不再干涉江东为让步,但这不是什么让步,而是合肥之战的必然结果。

“可据我所知,于禁还率领两万曹军驻扎在毗陵郡,这叫不干涉江东?”法正略带嘲讽地反问道。

江东虽然没有了大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