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扬帆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皇上,薛贞行刺案现已查明,从犯等一一按大明律典刑,首犯薛贞父子如何发落请皇上定夺。”其他人大的四品、五品官,小的就是些军士、家丁,刑部好办照律关的关,杀的杀。这朝中一品大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就不那么好办了。
    “念薛贞一家历代在朝中为官,为朝廷贡献颇多,朕以为这次行刺事件目标虽然是朕,但朕并无大碍,而且三皇子也已找回。何况当中还受了日本人的蛊惑就。。。。。。”朱显波朝众臣看看,大家都仰头看着皇上,似乎并没有主意。
    “皇上,薛贞结党营私多年,贪污朝廷银两,如今又勾结外国势力欲对皇上不利,不能轻饶啊。”还是林国勇,听朱显波的口气似乎皇上要放过薛贞,所以他急了。
    “皇上,薛贞罪孽深重,请皇上三思。”有许多薛贞的死对头这个时候也开始落井下石。更多的人则是呆立堂上默不作声,不知道是装傻,还是真的漠不关心。其实大家都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皇上要想保谁整谁也不是不可以,所以官场上还是少言慎言为妙。
    朱显波自己则是另外一种想法,尽管自己一向主张仁政爱民,但如今登基十年有余,四海升平,却有人胆敢行刺皇上。薛贞的事情再一次告诫朱显波想保持皇权、皇威,铁腕有时候必不可少。他之所以停顿了下是想看看朝中大臣保薛贞的多不多,多的话再让钱嘉征继续搜集薛贞的罪行,要是他人缘不好那就当场定论。
    经过朝堂上这么一试,朱显波心中有数了,薛贞看来仗着平时自己是国丈兼首辅没少得罪人,替他说好话的并不多。一个想称霸四海的皇帝如果在国内政治*斗争中毫无霸气可言只怕难以指挥群臣,朱显波觉得自己该彰显下自己强硬的一面了,周涛和朱丹也同意,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三皇子朝灿,还希望将来不要怪自己才好。
    “身为首辅,位高权重,却不思为朝廷为百姓谋福利,贪赃枉法。身为国丈,至亲亲不认,竟然勾结浪人、爪哇贼子行刺女婿。此等不仁不义之徒,留不得。来人啊,拟旨:着革去薛贞父子所有功名,三日后推出午门斩首。薛贞罪大滔天,诛灭三族!”朱显波说得铿锵有力,字正腔圆。
    下众臣听完一愣,皇上下狠手了啊。随即有人反应过来;“吾皇圣明!”
    念不念旧情是皇上的事情,贪赃枉法皇上可以迁就,这行刺皇上,还是自己的女婿和妹夫的人确实容不得。
    朱显波在自己登基十二年之后终于祭出了杀威棒,让朝野看到了皇上强硬的一面,以前那个为灾民流泪,对起义军网开一面的皇上正在变得成熟和强硬。群臣们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紧接着朱显波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虽然大部分已由吏部通知到本人,但是由皇上在朝堂之上任命还是必要的。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科技部尚书由范文程接任,户部郎中庞清广升任户部侍郎。
    对于范文程接任科技部,朱显波和徐光启商量了很多次,徐光启现在是首辅,重点肯定是全国大小政务,当然也更能借用身份在全国各行省衙门普及科技部门和从事科研项目。对于徐光启推荐的范文程,朱显波也让吏部考察过,这人也和徐光启一样一根筋,喜欢钻研,不太喜欢政治。当然朱显波的另外一个私心就是想让徐光启从繁重的科研工作解脱出来,好有时间教导几个皇子科学知识。钱嘉征那一套虽然管用,但是全部是儒家理论也不行。
    而调穷小子庞清广任户部侍郎也是让穷人的孩子来当家,知道点柴米油盐贵,替朱显波省着点花。张瑞图退居二线是早晚的事情,这个和朱显波有一面之缘之后就奋发读书的年轻人对皇上的敬仰也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宣布完一系列任命之后,朱显波同时告知众臣们,未来的一个月,中央将军唐宁波将留在京师整顿治安,肃清奸党和外国奸细,同时为可靠营造更好的科考环境。
    一棵大树倒下去了,没掀起一点风浪,锦衣卫、刑部按部就班很快就将薛贞案的涉案人员处理干净。由于朱显波在朝堂上争取了主动,虽然对待薛贞一家是有点残忍,但朝中大臣似乎又说不出什么。关键是薛贞勾结日本人,还勾结爪哇人,这让朝廷大臣毫不犹豫的站在了朱显波的一边。
    而唐宁波的京军也不是吃素的,一万人和锦衣卫合作在京师捣鼓了一个月,虽说有点扰民,但布告贴出之后,京师民众倒也理解,有外国人勾结奸臣行刺皇上。个个纷纷举报可疑人物,一个月得时间清理出近五千人,大部分遣返原籍,少数是朝廷嫌犯,还有几百号无证潜入大明的都被收押,然后由礼部与各国交涉。别以为大明情报落后,潜入我大明京师都不知道。
    如果说薛贞的行刺事件也有一定的好处的话,第一次彰显朱显波的强势之外,就是有借口整肃京师治安。这是打造一个稳定政局的基础。
    “唐宁波,这个阶段情况怎么样?”
    “回皇上,京师有京军把守城门,城中锦衣卫和刑部共同努力,应该基本肃清。微臣下一步准备在直隶周边扩大整肃范围,请皇上定夺。”
    “整肃治安,当然可以,朕也支持。但是不能扰民。行动之前各州县,各乡镇务必提前出公告,并专门有人负责宣传解释。最重要得是联合各省同时进行严打。这一点锦衣卫和兵部要配合,对治安混乱的区域要进行重点清查。”
    “臣等遵旨。”王拓对于这次薛贞的事情其实也是深怀歉意,就算朱显波不说,他也会安排锦衣卫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重点排查。这回有了兵部的协助,行动起来更方便了。
    于是一场更大的治安整顿工作在大明境内轰轰烈烈的展开,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朱显波也要冒险试一次了,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地方官员能够妥善处理好,不要闹出太大的民怨才是。
    常年的在外征战,冷落了自己后宫的女人,也冷落孩子们。尤其是孩子们,朱显波内心总是有点不安。尤其是男孩子,父亲对他们的影响不言而喻。朱显波下定决心只要自己留在京师就尽可能的夺抽出时间陪陪孩子们。尤其是三皇子朝灿,虽然孩子还小,如果自己多关心就免得宫里的太监宫女冷落他。
    这一天,朱显波又把几个稍微大一点的皇子叫到一起,一来检查下学业,二来也是听孩子们唠叨唠叨。这后宫里的孩子还真是像娘,只要看看他娘什么性格,这孩子**不离十。而十岁的公主爱萍却不像薛美琳,不但人长得水灵,而且性格有点像朱丹。整个一男孩子,也许是整天跟着朝阳玩的缘故。
    “父皇,你教朝阳哥哥射箭和武艺。也教教我吧。”
    “呵呵,女孩子可要学会女红啊,学武艺会把皮肤晒黑,把手练粗糙的哦。”
    “我不管,父皇不能偏心啊。”看着天真的孩子,朱显波和几位大人相视一笑。
    “父皇不说话就是默认了。”
    “好,好!父皇有空就教你,不过有空你还是跟朝光哥哥学学四书五经吧。”
    “学好武艺可以保护父皇,等萍儿学好了武艺再学四书五经。”
    “那可不行啊,我们的萍儿可要严格要求自己啊,做个文武双全的长公主。”
    “行,不过父皇你不许耍赖哦,一定要记得教我武功。”
    看着这群嘻嘻哈哈的孩子们,朱显波感慨万千,不长大多好啊。父辈们正经历惊涛骇浪的政治*斗争,孩子们却安享这后宫的风平浪静。也算是自己和周涛等人的一大功劳吧。
    ————————————————————————————————————————
    日更一万,求收藏、点评各类支持!)

第179章 姚启圣
    ( )接触了薛贞案得警报,京城人心开始稳定,朱显波终于也有闲暇时间陪陪皇子和公主们,顺便视察各部衙门,看看大臣们的工作环境和努力情况。。。 皇上不督工,难免有懈怠的。
    这日朱显波在王永胜的陪同下来到刑部,车到门前也不见钱嘉征出来迎驾。“王公公,去看看钱大人在忙什么?”说完自己下轿向里屋走去。
    不一会王永胜带着慌慌张张的钱嘉征出来了:“微臣迎驾来迟,请皇上恕罪。”
    “我说书生,你一向以勤政著称的,今日又为何事犯愁啊?连朕都请不动你啊?”
    “皇上,实不相瞒。通州知县上折请示处决一犯人。”
    “这不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吗?为何书生你在刑部十几年还未此等事情困扰啊?”
    “皇上,臣看这犯人似有侠义之心,只是略觉可惜啊。”
    “哦,什么情况?说来听听。”
    “皇上,此人名叫姚启圣。”
    “姚启圣?他所犯何事啊?”
    “此人少任侠自喜,为诸生。年初,游通州时,为一乡绅所侮,乃到军前乞求自效。任通州典史时,执乡绅杖杀之,弃官而归。郊外行途中,遇两兵卒劫掠女子,先以好言相劝,继而夺刀杀死兵卒,护送女子还家。”
    “胆子不小啊,倒是确实有点侠义之心啊。这姚启圣是何方人士啊?”
    “绍兴马山姚家埭人。”
    “绍兴人?”朱显波觉得很意外,难道是康熙朝收复台湾的那个福建总督?施琅的师傅?“犯人现在何处?”
    “正押在通州大牢,等候刑部核准,秋后处斩。”
    “不可,你立即着人将姚启圣押到京师来,朕要面见。”
    “皇上,这姚启圣可是有三条人命在身的要犯啊。”
    “他要是果真十恶不赦,你如何犹豫不决?”
    “这个。。。”
    “快去吧,好生派人看护,不得让人动了手脚。”
    “是!”这钱嘉征也是只是对姚启圣的事情略感遗憾,稍加考虑之后应该还是会核准死刑的。没想到这皇上前番处决薛贞时十分果断,今天怎么发起善心来了。
    朱显波也不确定这个姚启圣是谁,匆忙回宫找到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