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约十天的审核之后,三十几个异教徒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满怀喜悦地去科技部报到了,科技部也开始筹划建设一所文理并重的全科性学院,只等新的校舍已经建成,图书到位,第一批学生招进来就可以正式开学了。
不过现在的学院还只有徐光启、宋应星、方以智、李长福等几个朝廷官员以及三十几个异教徒教授,师资力量显得单薄了些,再加上语言障碍,外籍教授的效率就会更低,以这样的师资力量最多也就招收几百学员,再多就教不过来了。为此礼部又把柳春燕借调给科技部筹划学院建设。
更棘手的是,大明和西方不一样,西方有系统的大学教育。而大明没有,像徐光启、宋应星、方以智这样的“异类”都是靠着自学才掌握了自然科学知识,这样的人才放眼全国也找不出几个,所以学院的的师资还得从西方去请。要办就得办个文理兼顾,军用、民用研究齐头并进的综合性大学。
朱显波认为至少在第一批学员毕业之前,学院的师资还得仰仗西方世界地异教徒。
于是朱显波以大明皇帝的身份亲自接见了传教士约翰。正想着如何开口时。约翰却首先开口了。说道:“尊敬地皇帝陛下。请您务必允许在下在贵国传播天主的旨意……”
朱显波看了看这个十分虔诚的天主教徒笑道:“亲爱地约翰先生。只要您获得教皇地授权。您就是大明帝国的红衣主教。”
约翰喜道:“那么。皇帝陛下打算援建地圣母大教堂吗?”
“也不用担心。”朱显波微笑道。“等你带着教皇地敕令以及建筑师回到大明地时候。就可以开工建造圣母大教堂。朕会派给你足够地工匠。并且提供充足地资金。当然。神职人员你最好还是从西方聘请。朕担心大明百姓一下子可能接受不了贵教地教义。不过在此之间你得帮朕做些事情。”
约翰心头一跳,脸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皇帝陛下尽管吩咐。”
朱显波道:“主教,你能否替帝国再从西方聘请一批教授?比如说留在尼德兰潜心研究解析几何的笛卡尔,比如说伽俐略先生的学生们,你告诉他们,大明帝国可以给他们提供充足的研究基金以及绝对自由的学术氛围!而且。只要他们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就能成为科学院地终生院士。”朱显波的中科院还没成立呢,就开始卖院士名额了。
第255章 天蚕土豆
( )约翰道:“乐意为皇帝效劳,只是……”
“哈哈哈。”朱显波笑道,“当然,朕也不会亏待了主教大人,这样,先赠送十万银元作为主教大人的活动资金,事成之后再奉送十万银元的报酬,如何?”
反正大明是银本位的货币体系。二十万银元对朱显波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送人也就送了,可对于约翰这个天主教徒来说,却是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够他回欧洲买下一个城堡了!
“哦,上帝。”约翰听了两眼放光,激动地说道。“您是我见过最慷慨的皇帝。您的英明和慷慨不久将传遍整个欧洲,全欧洲最优秀的学者都会仰幕您的英名。他们将非常乐意为您效劳,为此不惜远涉重洋来到遥远的东方。”
朱显波从宝座上走到约翰身边伸出右手,微笑道:“合作愉快。”
约翰紧紧握住朱显波的右手,激动地说道:“合作愉快。”
其实朱显波对于基督教的态度还是蛮纠结的,但是眼下这些科学人才确实难得,而且大部分都是天主教的教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至于姚启圣攻入地中海,大闹罗马,摧毁教皇驻地那是后话了。
和约翰谈妥了合作,朱显波又亲自接见了另一名自称古步逸农业科学家。
“尊敬的皇帝陛下你好,我来自意大利。请允许我向你介绍我带来的新产品。”
“哦,是什么?”朱显波很有兴趣。
只见古步逸从兜里掏出几个圆鼓隆冬的东西来,朱显波一看,这不是土豆吗?对啊,这明朝还没大规模种植土豆呢。这些科学家真是有博爱精神,难道要来大明推广土豆?
“皇帝陛下,这个在我们欧洲叫‘地下苹果';重在地里,产量可比苹果大得多。一般的地一亩却能上千斤,如果土质肥沃甚至有可能高达两千斤!使我们的祖先哥伦布先生在美洲大陆发现的,现在在欧洲已经很流行了。”
“哦,产量这么高?看来你对大明还是蛮熟悉的吗?还知道亩产哈。”
“皇帝陛下,你可别小看这东西,虽然没大米、小麦好吃,但是据我所知大明疆域广阔有些地方可能种不了水稻和小麦,这‘地下苹果’就没那么娇贵,适应能力很强的。而大明的人口众多,这个能很好的帮助皇帝陛下解决穷人的口粮。”
朱显波听到这里,开始佩服这个洋人了,知道大明的疆域辽阔,还知道大明穷人多。最重要的是,朱显波正打算建设西伯利亚定居点,如果能把这土豆先种起来,等土壤肥沃了,水渠什么的修好了再种水稻也不迟。而且蒙古东北荒地本来就多,都种上土豆的话,遇到荒年就不用担心没粮食救灾了。
“嗯,这个地下苹果不错。不过既然它是长在地里的,用我们的话就叫它土豆吧。”
“土豆?土里的豆?不错,不错。”古步逸对于大明皇上如此看重他手里那个山药蛋很是兴奋。
“你在意大利种过土豆吗?”
“种过,种过,我这次带来不少种豆,在意大利我就是专门研究土豆种豆种植的。”
“如此甚好,不过大明的中原土地有限,而且大部分是种小麦的,江南又多以水稻为主。你要想推广土豆的话,只怕要去东北了,不知道这土豆能不能适应啊。”朱显波尽量控制着内心的喜悦,装作很为难的样子。
“只要皇帝陛下恩准在下在贵国,去那里都可以。”
“果然有科学家精神。朕会让礼部官员送你去东北,将来再逐渐推向蒙古和中原等地。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
“谢谢皇帝陛下,只要有空闲的土地和民夫即可。”
“没问题,你就去驿馆等消息吧,朕会安排人员协助你,另外朕也从大明的科技部里派些学员跟着你,希望你能把宝贵的经验传授给他们。”朱显波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了,看来这对外开放确实好处多多,真是缺什么来什么。前番一批科学家热衷研究和教学,这会这古步逸却热衷于推广他的土豆,估计他先去波斯、或者印度没人理他,听说大明地广人众才远涉重洋。
既然让朱显波遇到了就不能荒废了,立即找来科技部范文程和礼部王诚恩,要求给古步逸派遣助手和翻译立即前往东北闵应元处,一切食宿由朝廷开销。并画出足够的土地供古步逸等春季推广土豆种植,一切围绕土豆种植的需求全部满足。
朱显波的行动让两位尚书很是不解,但也没怎么追问,他们已经习惯了皇上的经常性怪诞行为,这次也不例外。
但大明皇上和朝廷的礼遇却把古步逸高兴坏了,这家伙一路走来,看到大明比非洲、印度等地发达得多,局部地区甚至比欧洲还强,生怕皇帝不予理睬,还打算先行贿赂地方官员,准许他种植土豆呢,没想到这皇上不但亲自给土豆起名,还派专人送他去东北。
其实朱显波何尝不明白土豆对于一个人口大国的意义,最近两年由于朝廷从其他国家抢了不少财宝,加上海外贸易赚了不少,才能给老百姓免点税赋,国库也才能有盈余来应对自然灾害。但如果土豆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这样好多的荒地就能利用起来。
再有大规模的战争或者自然灾害,土豆就能顶上一阵子,当然这些是后话,是朱显波的设想。总之,朱显波要下大力气在大明推广土豆了。
因此才与古步逸两人一拍即合。先让古步逸搞点种子,再弄点种植经验再说。为了给古步逸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给欧洲的学者们树立典范,朱显波又特意嘱咐徐光启从科技部和各行省科技衙门派员跟随古步逸。
只等明年开春天气转暖,古步逸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新的科学院正在紧张的筹备中,而李自成来信已经启程回京。唐宁波也回到了巴彦淖尔,不日回京。只有公孙乐还在遥远的东北和老毛子捉迷藏的同时,开始冒寒修建定居点。
张蕾和礼部也在紧张筹划明年开春后全国性的诗赋大会,礼部更是向所有与大明有外交往来的国家发出了邀请,定于明年六月在大明京师举行外国人汉语大赛。凡由参赛者所在国家指派的大明一律承担大赛期间所有费用。个人参赛者需向所在国的大明使节驻地或临近国使节驻地提出申请,通过面试的享受同等待遇。
当然最诱人的,大明皇帝开出了总奖金高达四十万银元的奖金,其中一等奖独得八万。朱显波只有舍得花血本,就是想刺激东南亚各国的百姓,如果能借此比赛在各地掀起学汉语的热潮,别说四十万,就是一百万,也是值当的。
表面上看来是显明朝天威,实际上朱显波希望潜移默化的同化亚洲诸国。只有汉语在各地普及了,有了文化认同感,不管是附属国也好,殖民统治也好都能沾光。
————————————————————————
七百二十度打滚求收藏!你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大动力,谢谢了!
魔力正在争取上小封推荐,不管你觉得书写得好与坏,还恳请你手下留情,魔力一定尽心尽力码字来报答大家!!谢谢了!
第256章 迎接功臣
( )卖菜、建大学、中土豆,这一阵朱显波遇到的全是顺心的事情。。niubb 牛bb小说网但有一件事情他注定顺不了心,李自成回京了。按说君臣两年亲如兄弟,朱显波对李自成还有救命之恩,知遇之恩。但朝中大臣对朱显波重用李自成一直颇有微词,再加上三次大战,抄了三个王室。
在崇武的人看来,李自成是快刀斩乱麻,永绝后患。在那些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