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宋会杰出去,我迫不及待问李明德,〃他借多少?〃
〃二十万两,也许还是有些担心,这次竞宝他只花了五万两。〃
〃小气鬼;他就不怕我抄他的家吗?”首富才榨出二十五万,这钱不好弄啊,朱显波脱口而出。
“皇上。。。”李明德看他失态连忙提醒。“宋会杰还说了他可以支持皇上组建军队,如果在江浙一带征兵,军饷由他来出。”
“放肆,他有钱了不起啊,他出军饷,军队听他的还是听我的?你去告诉他,我建贞是问他借钱,别附带其他条件。不然惹火了我,真抄他家。”
“微臣疏忽了”
〃这个家伙,他当自己有几个脑袋,想参与军队事情,万一勾结起来,那新兵听他的我不是要和他平分朝廷。你去跟他说皇上很生气,问他是否有心造反,想掌控军队,如果不是,为了救灾,皇上都拿出了自己的宝贝。作为江南首富不捐个十万八万说不过去。”
“是,微臣知道了,不管他宋会杰是否出言不逊,给灾民募捐是理所当然的。
“你去忙,看看宋会杰喜欢什么,不行给他的儿孙弄个功名。然后加大宣传力度。宋会杰捐了多少,其他人参照执行”为了银子,卖点功名是难免的了,哎。。。这是集体**还是抢劫啊。朱显波也顾不得这么多了,眼下劫富济贫是最快捷的办法。
这些朝廷命官也怕跟着皇上过日子,万一再被派去救灾就更惨了,还是老实点利用关系让大家多捐点,于是各路大仙各显神通,纷纷到各客栈酒劝捐,一时间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皇上也穷了,为了救灾。大部分老百姓还是赞成皇上的做法,虽然有损皇家尊贵,但天大地大,人命最大。京城好多普通百姓也陆续到官府捐起钱来,让朝廷官员好不感动。
为期十天的劝捐也好,借贷也好,虽然没有预期的效果,但是还是实打实弄来不少银子,当场借得一百五十万两,还有部分商人准备回去再商议商议,有些人没带够,估计还能凑个五十来万。关键是看建贞行地面子了,还有那些起义军得尽快搞定才行,不然商路不通,朝廷想借,他们也没有啊。责任重大啊,这大明帝国啊,我苦啊。。。朱显波又该睡不着了。
半个月不到的时间,搞了比国库库银还多的钱,这算朱显波登基以来的一件大事,更难能可贵的是让他们看到了大明民间蕴藏的财富和商机。这拍卖和劝捐,算是动足脑筋了,哎应该提倡发行国债啊,可惜这明朝人不明白,不过我现在的大明朝廷信誉也不值钱啊。
加上库存一百万两,肆佰来万的银子就是我朱显波的第一桶金啊,将来我要把它变成四千万,死亿。。。心里这样想,但是自己也知道前路荆棘密布。不管多少,慢慢攒。赶紧把手头的钱花去出去,让钱生钱才是硬道理啊。于是让李明德和张瑞图几个人想想办法,如何花好这些钱。不能坐吃山空啊,救灾如救火,军队也不能一日断粮。
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富商借钱了,你们不是没带吗?朕亲自去你们家取,朱显波突然有了一个阴暗的想法。他听王拓说宋会杰家产至少值得四百万白银,这家伙,就榨出十五万。加上朝廷贷款也才三十五万。看来还是对我大明朝廷不信任,这也不怪他,商人一向精明,何况我这少年皇帝,谁知道将来什么情况。想要赢得他们的信任看来只能去趟江南了,去宋会杰家里看看。
第五十四章 江南首富
( )李明德听说皇上要去江南,以为要抄宋会杰的家呢,吓出一身冷汗,朱显波再三向他承诺,这才稍微安心。
朱显波于是带着王拓,阿三和周涛外加数十名锦衣卫就往江南出发,一路上一切从简,一为省钱,二为树立好形象,直到南京才进行宫歇息。南京比起北京倒也不冷清,毕竟还是富庶之地,加上曾经做过皇城,热闹非凡,朱显波无心留念,继续赶往宋会杰老家杭州。
一路上,地方官员也基本不惊动,也没让宋会杰准备接驾,要的就是不扰民,要的就是我建贞皇帝的诚意。过了南京,运河基本上全部通畅了,于是他们舍陆路从水上前往,顺便考察下地方漕运水利建设。除了沿岸迷人的风景,听得最多的就是宋会杰的大名了,各码头似乎都有宋家的仓库和货船。
越到杭州越是如此,周涛便开导我“你是大明皇帝,就别跟一个商人吃醋了。”
“可是江南百姓认识宋会杰,不认识我建贞啊。”
“广施仁政,慢慢的自然老百姓就认识你,将来肯定会更加崇拜你。”
哎,试试看,可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等到了杭州城才发现,这杭州城几乎是宋家的,不光店铺林立,甚至杭州巡抚都时常前往宋家,不是看望,而是巴结,据说这杭州城的大部分城墙都是宋家资助的。杭州城老百姓很多人受过宋家接济,所以,杭州城的青天不是皇上,更不是杭州巡抚,而是他宋会杰。
大街上随便一打听,逢人就夸宋会杰,几乎大半个杭州城的人和宋家脱不了干系。
朱显波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现在是一个杭州,将来发展到南京,那我大明半壁江山不是认他宋会杰,不认我建贞了。王拓和张蕾等人看皇上情绪不对,纷纷劝他。“皇上,自万历朝开始,朝廷怠政已久,这江山因为雨水充沛加上商贸繁荣,因此百姓也没受过多少灾难,偶尔有难,宋会杰这样的富商出面接济,百姓们拥戴他也难免的。”周涛怕皇上找宋会杰的麻烦。
“是啊,皇上,这宋会杰不过是天上一繁星,而圣上是太阳,繁星岂能与日月同辉。”王拓也开导他。
可这事实就是宋会杰这星星的光芒盖过了我这太阳啊。杭州百姓不管了,先去巡抚衙门看看。
一到衙门,果然和路上听说的一样,这杭州巡抚不在衙门,去宋家了,好像说是宋会杰的小孙子满月。朱显波气得脸都青了,这公务员白天不上班,去串门了。也不和衙门的人打招呼,大队人马直接开往宋家。
“王拓,去递帖子,就说南京总督求见,上门贺喜。”朱显波不想打搅宋家喜事,但是来也来了,总得找个理由进去。
宋家听说是南京来的,立即将他们让到里堂,杭州巡抚和宋会杰等都出来见客,杭州巡抚看见锦衣卫的人似乎吃惊不小,但觉得这南京总督带些锦衣卫也正常,朝朱显波拱手作揖,看来他不认识南京总督。还忙着介绍他的同僚们。
可这宋会杰见过我,而且皇上是单独接见的他,扑通一下跪下“草民不知圣上光临,未曾远迎,死罪死罪。”听他这么一说,满堂的大小官员唰唰跪下,好几个任体若筛糠傻在那里。这杭州巡抚更是冷汗直冒,心想这下完了,皇上微服私访,我这地方官不在衙门办公,在这里喝喜酒呢。
朱显波是冲宋会杰来的,这些官员也只不过出于现实攀附而已。他也不好深究,连忙笑了笑:“大家随意,大家随意,朕在街上听说宋员外办喜事,这不就过来凑凑热闹。怎么?不欢迎啊,那我这就走。”
“欢迎,欢迎,皇上,你请坐。”周涛看宋会杰等人吓得不轻,示意王拓把宋会杰和几个官员扶起来。几个县令左看看右看看,这场面,皇上只能先喝喜酒了,不能当场发飙啊,主要这大小官员在呢,心里更是不爽。
再看那宋会杰,虽是首富,但是今天这皇上突袭,还有这杭州城大小官员都来拍马屁,他先前是高兴到极点,这下可是担心到极点,这算哪门子事情。难道我宋家真的要大祸临头了吗?
“皇上,这沈大人公务繁忙,只怪草民胆大,死皮赖脸多次请大人,这才给小的几分薄脸前来贺喜,草民死罪啊。”宋会杰倒是仗义,也看出来我为啥尴尬了,是啊,皇上道杭州肯定先去巡抚衙门,可这巡抚沈大人在自己家呢。没个合适的理由,皇上这气只怕难消啊。
“宋员外,沈大人就席,皇上今天真是专程来贺喜的,感谢你上次上京参与拍卖和借款之事。”周涛见气氛不对,先站出来打圆场,并使劲朝朱显波使眼色。
也是啊,既然他宋会杰有这么大的排场,皇上到了他的地盘就先入乡随俗,有想法、有事情以后再说。
“对,喝酒,喝酒去。宋员外,沈大人,走。”几个官员见皇上没当场发飙,还要喝酒也轻松了许多,早听说这宋员外上次上京借给朝廷不少钱,这皇上来了杭州,碰上喜事过来道过喜也在理。
于是一堂人在宋会杰的带领下来到桌前坐下,也没和外面的客人打招呼,朱显波也不想惊扰其他人的兴致。“宋员外,朕来杭州的事情你不要往外说,就说来了故交,该怎么办还怎么办。”
“草民谢皇上体谅。”
“来,喝酒,坐下,不喝酒,别人要奇怪了。”王拓也鼓动几个官员开始喝酒。
“王拓,朕这次来得匆忙,没准备啥礼物,你看送点什么合适啊。”朱显波确实没准备礼物,尤其是这小孩满月。
“宋员外,你这孙子叫什么名字啊。”王拓知道皇上没带啥钱,再说宋家也不缺钱。
“回大人,我这小孙子,生下来为了好带按照风俗取小名叫二蛋,未曾取大名。”宋会杰一时也不知道王拓准备干什么“皇上光临寒舍已是蓬荜生辉,哪敢再劳烦皇上。”
王拓朝朱显波看看,他笑笑,“宋员外,既然未曾取名,那就请皇上给赐个名,机会难得。”好主意啊,这王拓自从加入锦衣卫后,这脑子也好使多了,看起来是宋会杰求皇上,其实何尝不是皇上施恩于宋家的最好机会。
“皇上,草民。。。”宋会杰朝朱显波看看。
“没问题,宋员外先有接济乡民之功,后又借款朝廷,是我大明的好商人啊,朕也希望天下商人能以宋员外为楷模。你且将你孙子八字生辰拿来,容朕思索。”
“谢皇上隆恩,谢皇上隆恩!”宋会杰又是一通跪,确实,他宋家不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