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也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吕蒙在得了孙权命令之后,带着太史慈、蒋钦、周泰、朱然等江东众将一路势如破竹,刘备在准备不足,又失去江夏精锐的情况下,几乎连战连败。
众将听到这里,虽然已经知道事情过去,但还是忍不住揪心,没想到,他们离开这短短数月的时间里,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
“继续说。”诸葛亮默然的坐在帅位之上,沉声道。
“是。”那将领接过旁人递来的一碗茶,仰头一饮而尽,兴奋道:“江东水军虽然厉害,但若论陆战,却还是我荆州军更强些,主公收缩防线,却是为了将江东水军给引到陆上来,就如同那些江东狗贼偷袭陈到将军一般,主公将战线收缩到卧牛山一带,同时命人去许都送信给曹军。”
“曹操也出兵了?”诸葛亮面色一变,沉声道。
“不错。”那武将点点头道:“趁着柴桑空虚,江东军主力攻入荆州之际,曹军以毛玠为将,攻入庐江,主公则暗中将关羽将军调回,与黄忠将军联手,反攻江东军,在伏牛山下一场大战,关羽将军亲自出手,于万军之中,刀斩吕蒙,阵斩蒋钦,江东军大败,收降两万江东军。”
诸葛亮默默点头,以关羽的性格,那吕蒙既然敢杀关平,恐怕关羽绝不肯善罢甘休,如此也好,算是给了江东军一个下马威,也好叫孙权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不理智的事情。
“不止如此!”那将领兴奋道:“关将军大破吕蒙,夺回江夏之后,趁着柴桑空虚,一举攻入柴桑,孙权数度派人前来求和,却被关将军拒绝,并趁势兴兵,一路大破南昌、庐陵,整个豫章已被我军拿下,江东六郡,如今也已只剩下吴郡、会稽、丹阳、九江四郡。”
“那曹军呢?”诸葛亮闭上了眼睛问道。
“曹军占据庐江之后,便没有继续进攻,似乎是北边吕布打上来了,管将军还在继续用兵,如今,怕是已经又拿下一两郡了。”
“好!”帐中,也不知道是何人大喊一声,兴奋地一拍大腿道:“我早就看这江东贼子不顺眼了,明明是他周瑜背毁盟约,却将账算在了我们头上,关将军这一仗打的解气,好叫那孙权小儿知道我军的厉害。”
“知道个屁,用不了多久,等关将军打下江东之后,那孙权小儿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另一名将领冷笑道。
诸葛亮默默地闭上眼睛,心中百感交集,一股说不出的苦涩涌上心头,哪怕是一直以来,自负足智多谋的他,此刻也感觉到一股无力感压下来,让他生出一股难言的疲倦。
“军师,大喜之事,您怎的如此……”一名将领发现诸葛亮面色不对,连忙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停止议论,扭头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没有回答,良久才睁开眼睛,看向众人,摇头道:“通知翼德将军,准备退兵吧。”
“啊?”一群将领闻言不禁有些发懵,不解的看向诸葛亮,形势一片大好,怎的突然要退兵呢?
诸葛亮站起身来,一直以来,都是一排仙风道骨的风范,众将此刻突然发现,诸葛亮的背似乎佝偻了一些,整个人,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一般。
“诸位且回去休息,通知各路将领,今夜退兵,不得有误。”没有解释什么,诸葛亮挥了挥手,示意众将退去。
“末将告退。”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已经习惯了诸葛亮这种说话做事的方式,也不敢再问,告辞一声之后,各自退去。
本来热闹的大帐之中,不到片刻功夫,只剩下诸葛亮一人,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着空荡荡的大帐,心中升起一股难言的寂寥之感,江东已历三世,怎会如此轻易被关羽攻破,就如同刘备之前将吕蒙的大军引到陆上来打一样,江东一来是没有想到吕蒙会败的这么快,准备不及,才让关羽势如破竹般攻下豫章,但接下来呢?当江东整合兵力,重新攻打过来之后,恐怕也就到了还债的时候了。
他走前,曾留书告诉过刘备,对待江东,万事得忍,只是他没想到,孙权会杀了陈到、关平,一个是刘备倚重的大将,一个是刘备的子侄,关羽的儿子。
必须尽快赶回去,如今既然已经撕破脸,而且已经攻下了豫章,那当务之急,也只能一鼓作气,在孙权未能将力量全部集结起来之前,把江东给平了,至于蜀中……
不是不想,只是人力有穷而时,眼下荆州战局已经打到这个地步,他不信吕布会无动于衷,而且庞统就算得了蜀中,只要扼守要道,庞统想要自蜀中出兵,攻入荆州,却也千难万难。
想到当初自己定下的三分天下之策,如今已经成了泡影,没了蜀中,就算拿下江东,面对吕布,败亡恐怕也是时间问题。
三日后,诸葛亮开始全线撤军,大军源源不绝的退回了江州,庞统这边得到了消息后,张任、魏延出兵追击,都遭到了伏兵,败退而归,对此庞统也只能有心无力,诸葛亮要走,他现在也拦不住,蜀中的地形太适合伏击了,而诸葛亮为人谨慎,怎可能不防着庞统追击,此刻追击,恐怕讨不了好,庞统也只能等诸葛亮退兵之后,才开始一步步收回益州南部郡县。
第一百一十章封王争论
相比于中原各地的烽火遍地,洛阳作为昔日的都城,已经被战火毁掉过一次,此时却仿佛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这一天,是建安十四年十一月初七,吕布迁治于洛阳已经过去一年了,一年的时间里,要说跟长安比,终究是还差许多的,人口、规模,长安在五年的时间里可是经过数次扩城才有今日之盛景,不过格局上,洛阳终究更大气一些。
毕竟长安是在一步步探索中逐渐兴盛起来的,而到重建洛阳的时候,吕布这边,已经有了完整的规划团队,有专业人士策划,还有风水师测量风水,整体布局上,给人一种更加恢弘大气的感觉,如果说长安是明主片玉,让人眼花缭乱,那洛阳建成之后,就如同串好的明珠项链,未必就比前者更美观,但每一栋建筑、街道都力求放在最适合的地方,力求简洁、优美而缜密。
如今洛阳还未完全建成,但南来北往的商户已经开始在洛阳定下驻地,或是作为中转站,或是直接将商行的总部定在洛阳,商人逐利,在这方面嗅觉是很敏锐的,吕布既然要将治所迁于洛阳,那接下来,经济中心也会逐步从长安迁移至洛阳,长安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洛阳未来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地位,随着吕布将自己的基业放到这里,也说明这长安会有无限商机。
虽然比邻前线,但年初时天下五路诸侯联合讨伐吕布,最终却被吕布打的孙子一样缩回去,只要有吕布在这里,那长安就是天下最安全的城池,也是在那一仗之后,开始有大量的商户将根基迁至洛阳。
如今北方已经彻底进入了冬季气候,气温也随之降了下来,南方的地域还好些,但北方,大多数人早已收了营生,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在缺乏娱乐的年代,尤其是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实在没有太多事情可以做,哪怕是热闹的长安和如今的洛阳,在这个时节里也会变得冷清许多,但今天显然是个例外。
一大早,街头上便是兴奋地人群,一个个走街串巷的讨论着什么,酒楼里更是聚集着各家学派的学子,一个个兴奋地讨论着什么事情。
一些从外地来的商户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一打听之下才知道骠骑府里传来了消息,冠军侯,骠骑大将军吕布将在岁末年初之际,受封为王。
封王!
对许多人来说,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因为自汉高祖时期就已经定下了异姓不得封王的说法,吕布并非汉室宗亲,有何资格封王?
不过这样的声音,在吕布治下是很少的,随着吕布威名日盛,对许多关中百姓来说,甚至只知道吕布却不知道当今天子是谁,吕布封王,在百姓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甚至觉得有些晚了,以吕布如今的地位还有占据的地盘,别说封王,称帝都可以了。
至于那些反对的声音,则没人在意,这世上总有些人觉得别人做什么都是错的,反对着吕布,却又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吕布带来的种种好处,对于这种人,在关中是不怎么受待见的,但吕布在言论方面,只要不是恶意煽动闹事或者诋毁政策方面,对他个人的一些言论,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
不遭人妒是庸才,就像当初跟人说的那样,不怕人骂,就怕没人骂,一个社会,如果只有一个声音的话,那才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当然这些人也不能惯着,一些中肯的意见吕布会收集,但一些为了骂而骂的人,抱歉,这辈子富贵、仕途怕是跟你无缘了,别特么跟我提你是什么名士。
从长安到洛阳,吕布身边从来不缺乏名士,每年都有大量关东名士组团过来开骂,不过通常都很难见到吕布的面。
虽然还没有正式封王,但吕布势力从上到下,都洋溢着一股莫名的兴奋,某种意义上来说,吕布封王的话,就等于独立于朝廷之外,自成一个体系了,跟着吕布的人,大多数都属于寒门出身,对朝廷的归属感不是太强,加上时逢乱世,这天下大势,这么多年来,汉室的余威也差不多散尽了,许多人心思里,自然有几分成为从龙之臣的打算,以眼下天下大势来看,吕布显然是最有机会问鼎那九五宝座的诸侯。
洛阳城里,四处热议着这个消息,而作为当事人的吕布,却坐在骠骑大殿里,看着一群为了王号争得面红耳赤的臣子。
关于该选择哪个王号来命名,这本该是礼部的事情,谁知道杨阜找了几个才学名声挺高的人一起讨论,最后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讨论到他的骠骑大殿里来了。
有人认为吕布发迹于秦地,当以秦为国号,不过很快遭到一群人的口诛笔伐,毕竟吕布封王的王号以后很可能就是国号,会记载在史书上的,而他们这些人,很可能因此而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名留青史,这可是许多文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秦与先秦国号重复,最重要的是,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