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铉负手望着芦苇荡,不知道他在考虑什么,房玄龄和尉迟恭都不敢打扰张铉思路,过了半晌,张铉自言自语道:“三百多艘船装满了官粮,至少有三万石,一把火烧掉实在太可惜了。”

这时,亲兵过来禀报:“将军,他完全招供了,苗海潮就藏身在泊龙荡内。”

张铉回头对尉迟恭和苏定方笑道:“这第一仗就交给两位了。”

第419章 反客为主

在一个月前的盐城一战,苗海潮不费一兵一卒就全歼了公孙上哲的五千隋军,尝到甜头的苗海潮故技重施,准备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张铉。

不过这里还有很多细节,比如不能仅仅只用粮食诱引,他必须真的率军隐藏在芦苇荡中,但不能让张铉知道,必须让张铉被粮食诱惑。

不过这里面的关键之处在于他可以迅速退出芦苇荡,而隋军一但深入芦苇荡,就很难撤退,最终丧命于火海,哪怕不能全歼,就算让隋军丧命几千人也能出他心中一口恶气。

但苗海潮还是有点忐忑不安,毕竟他面对的不是出身贵族的公孙上哲,而是身经百战的张铉,上一次张铉全歼他两千精锐,令他心中有了阴影。

他感觉自己的计策并不周全,里面有不少漏洞,不过时间已经不容他再细想,隋军已经杀到眼前,他只能硬着头皮应对了。

这时,一名探子飞奔而至,单膝跪下禀报:“将军,隋军斥候进入了芦苇荡!”

苗海潮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有多少人?”

“大约两百余人。”

苗海潮立刻明白过来,这一定是张铉要确定粮食真伪,他暗暗庆幸,幸亏自己在船上放了三万石官粮,否则,还真的难以骗过张铉。

旁边一名偏将建议道:“将军,不如包围这支斥候,逼隋军主力来救援!”

“笨蛋!”

苗海潮回头斥骂道:“你想让我们的军队陷入险地吗?”

偏将不敢吭声了,苗海潮注视着芦苇荡深处,就算隋军不愿意和自己交战,但他们也要运走粮食,他放了三万石粮食,至少需要几千隋军士兵前来搬运,如果运气好,他还可以趁隋军混乱之机率军杀出去……

偏将沈光率领三百名隋军斥候进入了芦苇荡深处,很快便找到了隐藏在芦荡中的三百艘船只,这里的水稍深,但也只齐大腿处,三百艘平底船密集地挤在一起,每艘船上整齐地码放着百袋粮食,按照隋朝的官方标准,每袋粮食重一石,大约一百二十斤。

“沈将军,都是粮食!”

斥候们迅速检测粮包,确实里面全部都是货真价实的粮食,沈光当即立断道:“把船掀翻!”

一般而言,粮食不能进水,就算用船运也要盖上油布,否则很容易霉烂,所以苗海潮认为隋军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动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将粮食搬运出去,那时就是他的放火机会。

但苗海潮怎么也想不到,隋军斥候竟然把船只倒扣,将所有粮食沉入水中。

三百名斥候一起动手,不到半个时辰,三百艘运粮船全部被掀翻,三万石粮食沉入水中。

沈光注视着远处的动静,他感觉到敌军探子发现了他们,沈光当即立断,“点火,撤退!”

隋军士兵在沉船周围点起了大火,火借风势,大火极其迅猛,向西北风向疾速蔓延,数十名正在窥视隋军的贼军探子吓得调头便逃,烈火烧得噼噼啪啪作响,在后面追赶着奔逃的士兵,十几名士兵摔倒在地,来不及爬起便被大火吞没了。

埋伏在芦苇荡边缘的苗海潮见远处浓烟冲天,显然是燃起了大火,他有些愣住了,难道隋军主力已经进入芦苇荡深处了吗?

虽然远处的大火距离他们还有一;里,但很快他又发现了异常,在距离他们约五十步外也突然燃起大火,大火迅猛向他们这个方向烧来,苗海潮大吃一惊,这是有人提起,再不撤走他就会被大火包围,他急声令道:“撤退!撤出芦苇荡!”

不用他下令,数千贼军士兵早已惊得目瞪口呆,眼看大火迅速蔓延过来,数千士兵如兔子一样纷纷跳起来向外奔逃,士兵们乱成一团,争先恐后逃命。

尽管贼军士兵十分混乱狼狈,不过他们离芦苇荡边缘很近,只有不到两百步远,他们很快便从芦苇荡中逃了出去,聚集在空旷处。

士兵们骂骂咧咧,气得直跺脚,明明是他们要烧隋军,最后却变成隋军烧他们,要不是埋伏在边缘处,他们一个个都要丧身火海。

就在这时,他们身后树林内忽然鼓声大作,只见无数隋军士兵从树林中涌了出来,为首两员大将,一个手执大铁枪,身材异常雄伟,另一个十分年轻,容貌英武,手中一把金背虎牙刀,正是大将尉迟恭和小将苏定方。

张铉命他们二人率五千人沿着泊龙岗山脚绕到贼军身后,苏定方虽然是第一次从军,但他从前也曾关中杀贼,并不惧战,他跃跃欲试,就恨不得催马冲杀上去。

尉迟恭大吼一声,“弟兄们,给我杀!”

“杀啊!”

苏定方一马当先,五千隋军士兵如潮水一般向贼军杀去,贼军士兵没有防备,顿时乱成一团,被刺翻砍倒一片。

苗海潮大急,喝令道:“不准混乱,给我迎战!”

但贼军已经被隋军士兵冲为两段,狭长的地带使贼军摆不开战场,也无从抵抗,而背后的火势已经渐渐烧到边缘,贼军士兵更是慌乱,嘶声叫喊,向两边奔逃,只片刻,便全军崩溃了,跪地投降者不计其数。

苗海潮见大势已去,调转马头便向西北方向奔逃,但只奔出数十步,只听一声弓弦响,一支疾射而至,力量强劲,‘噗!’箭矢从背后射进了苗海潮的后颈,箭尖从咽喉透出,苗海潮一声闷哼,翻身落马,眼看活不成了。

后面百步外,苏定方又抽出一支箭,又一箭射出,这一箭从侧面射进了苗海潮的太阳穴,苗海潮顿时气绝身亡。

“好箭法!”尉迟恭竖起大拇指赞道。

苗海潮的亲兵们见主将阵亡,一个个急红了眼,扛起他的尸体向外面拼命催马逃去,苏定方催马要追,却被尉迟恭拦住了,“穷寇勿追,让他们去,我们把这里的贼军解决。”

苏定方点点头,跟随尉迟恭从两边包围了数千贼军士兵,贼军士兵见主将阵亡,逃生无望,纷纷跪地投降,“我们投降!投降!”

这时,整个十几里长的芦苇荡都被烈火吞没了,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浓烟遮天蔽日,尉迟恭见浓烟太大,便和苏定方率军押解着数千战俘迅速离开了树林,向涣水岸边撤去。

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一天一夜,到第二天清晨,大火才彻底熄灭,原本一人多高的芦苇荡已经消失了,到处是黑漆漆一片,露出地面的水洼和泥地,直到这时,张铉才命令数千隋军进入水洼深处,将浸泡在水中,没有被波及的三万石粮食扛出来。

这些粮食虽然不少已被水浸泡,但只要及时翻晒还是能食用,至少没有浪费。

尉迟恭拉着苏定方走上前笑道:“将军,苗海潮已经被小苏将军射亡,虽然尸体被他们亲兵抢走,但卑职可以作证,苗海潮已经毙命!”

苏定方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卑职虽然一直在盯着对方主将,但若不是尉迟将军创造条件,卑职也无法得手。”

“这和我没关系!”

尉迟恭笑道:“别把我扯进来,这个功劳我也不要。”

张铉笑着点了点头,“这是旗开得胜第一战,大家都有功劳,包括罗士信,相信他也不会让我失望。”

……

罗士信率三千人沿着通济渠一路疾速北上,张铉的缓慢行军也就是给罗士信争取时间,几乎在隋军主力抵达临涣县的同时,罗士信也率军赶到了鹿儿沟。

此时天色已是三更时分,也就是半夜十二点左右,四周一片寂静,宽阔的河面上看不见一艘船,四周也没有一点灯光,到处是漆黑一片。

“将军,这边走!”

给罗士信带路之人是斥候谢治平,他曾经跟随几艘货船进入鹿儿沟深处,知道对方的停船之处。

他带着罗士信沿着鹿儿沟南面的小路向西疾奔,大约到四更时分时,当他们越过一道小小的土丘,前方赫然出现了一片刺眼的亮光。

第420章 反客为主

罗士信大吃一惊,连忙回头挥手,“快快伏下!”

士兵们纷纷伏在地上,罗士信的战马也被士兵牵走,他伏在土丘上向前方细看,这才发现光亮处离他们至少还有两里。

罗士信稍稍松了口气,暗骂自己有点草木皆兵,他低声吩咐谢治平几句,谢治平点头,带着两名水性极好的士兵向十几步外鹿儿沟奔去,无声无息地潜入了水中。

罗士信又细看光亮处,光亮在岸上,是八只大灯笼,分明挂在一根木桩上,四周扎满了营帐,依稀可以看见三丈宽的鹿儿沟内密密麻麻停满了船只。

罗士信参加了无数场战斗,比张铉的经验还丰富,从扎营数量他便立刻判断出,敌军人数和自己差不多,但不知道水中船只情况如何?是不是里面还藏有士兵,这一切都要等斥候回来才知道。

时间到了五更时分,几名斥候终于回来了,罗士信有些埋怨道:“怎么去了这么久?”

“启禀将军,河边有贼军士兵巡逻,十分警惕,我们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才出来。”

“好吧!不怪你们,船上情况如何?”

“启禀将军,船上都是粮食,装满了粮食,没有一个士兵。”

罗士信顿时眉开眼笑,浑身精神抖擞,“看样子我运气不错,要立下大功了。”

他立刻回头令道:“传我的命令,准备出击!”

……

清剿杜伏威的第一战,张铉用了十天时间才最终完成,他们先后在泊龙荡、鹿儿沟和稽山歼灭了一万余贼兵,杜伏威的右军大将苗潮潮也死在苏定方箭下。

苗海潮被清剿,意味着隋军扫清了淮河匪患,恢复了通济渠航运,张铉顺利完成了朝廷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

军报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往洛阳……

洛阳文成殿偏殿内,由重臣参加的小朝会已经进行了一个时辰,今天小朝会主要是听取裴蕴关于渤海会的调查清剿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