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河渠长达五里,但工程量并不浩大,这一带地势低洼,土地松软,非常便于挖掘,而且隋军只需要挖一条浅沟便可,五万隋军士兵一起动手,仅仅只用了三天时间,这条五里长的人工河渠便顺利完工了。
就在河渠完工的当天下午,百余艘五百石的蚰蜒船便从彭泽县出发,在士兵的拉拽下,沿着人工河渠向五里外的小河驶去,要想实现来护儿的作战方案,这百余艘蚰蜒船就是关键。
与此同时,隋军战船几乎倾巢出动,大大小小四百艘战船沿着长江向鄱阳湖口驶去。
彭泽县距离鄱阳湖口约百余里,隋军战船航行半天后便抵达了湖口,但他们并不急于进入湖口,而是耐心等待消息,来护儿是经验极为丰富的老将,他知道林士弘经营鄱阳湖已经有十几年,绝不会轻易将自己困死在七公岛内湖之中,他们必然在湖中各处部署了大量预警探子,令人防不胜防,一旦有大军来袭,他们就会立刻从内湖中驶出来,不会给敌军任何机会。
所以另一支蚰蜒船队就是这次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来护儿需要得到消息后才能开始行动。
来护儿站在大船上向湖口眺望,湖口宽数十里,波光浩淼,来护儿能理解林正威为什么将水军退回鄱阳湖,在鄱阳湖中与隋军决战。
因为长江宽只有十几里,活动面积不大,对于灵活机动的小船而言比较容易吃亏,而鄱阳湖就不一样了,即使打不过,他们也可以迅速撤离逃走。
这时,一名士兵快步上前禀报道:“启禀老将军,曲将军抓到一艘探船。”
来护儿精神一振,连忙令道:“速带来见我!”
不多时,一名年轻将领快步走了上来,后面士兵押着两名贼兵,年轻将领大约二十岁,叫做曲武,是一名鹰扬郎将,这也是张铉军中的特点,不看资历,只论军功,所以一大批寒门出身的年轻将领脱颖而出,出现了不少二十小郎将、四十老校尉的现象,曲武出身贫寒,他十六岁从军,骁勇善战,悍不畏死,所以屡立战功,二十岁便积功升为鹰扬郎将。
这次出征林士弘,他奉命率领一百多艘哨船封锁鄱阳湖口,严防敌军探子进入长江,他们果然抓住了一艘敌军探船。
曲武上前单膝跪下行礼,“曲武参见老将军!”
“曲将军免礼!”
来护儿关切地问道:“抓到什么样的探哨船?”
“启禀老将军,这是一艘刚从彭泽县返回探哨船,一共有五人,他们在沿着岸边行驶时被我们埋伏的船只拦截,其中三人被射死,两人被活捉。”
曲武回头令道:“带上来!”
两名贼兵被押了上来,跪下连连求饶,来护儿蹲下对他们道:“想活命的话就老实给我交代,若事后我发现你们有半句虚言,我就杀你们祭旗!”
“我们不敢。”
“我来问你们,一共有几艘船被派去彭泽县,又有几艘船回来报信?”
“一共……有五艘船被派去彭泽县探查,按照惯例,三艘船继续留守探查,两艘船回来报信,我们是其中一艘。”
“还有一艘在哪里?”
来护儿顿时紧张起来,如果敌军得知隋军大规模出动,很可能就不会呆在七公岛内湖中了。
“我们不也知道,不过我们是第一艘回来报信的哨船。”
来护儿站起身道:“把他们带下去继续严加审问!”
士兵将两名探子带了下去,来护儿沉思片刻又对曲武道:“要加强湖口拦截,务必将另一艘探哨船给截住!”
“卑职遵令!”
曲武行一礼,退下去了,来护儿沉思片刻,又写了一道手令让亲兵去给齐亮传令,湖口太大未必能封锁住,必须再封锁一道江面才行,无论如何,一定要拦截住另一艘探哨贼船。
……
鄱阳湖的支流有大大小小上百条,最大的支流便是赣水,其次较大的支流还有弋水、修水、鄱阳水等等,但更多的是无数不知名的小河,仅从东面流入鄱阳湖的小支流就有十三条之多。
其中一条很小的河流从一片树林中静静注入了鄱阳郡,连渔夫都不会关注它的存在,这条支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向北绕了个弯,离彭泽湖只有五里,但并没有注入彭泽湖中,只是擦了一下边便继续蜿蜒南下,最后注入鄱阳湖。
沉沉夜幕之中,一支船队同样悄然无声地从小河里驶了出来,进入了鄱阳湖,这支船队正是隋军水师的南面突击队,他们奉命从东南方向靠近七公岛,船队断断续续进入鄱阳湖,船体十分狭长,三十名船员同时划动船桨,速度极快,就仿佛一只蚰蜒在水面上疾速奔跑。
从最初的情报来看,东南方向的十几个岛上并没有哨塔,从常理判断,七公岛的威胁也是来自于北方,所以来护儿就要赌这一次,蚰蜒船队从东面方向靠近七公岛的路途中不会被敌军哨塔发现。
当然,毫无根据的下赌注只能叫撞大运,真正名将的赌注是在已经有了九成五的把握下,只对剩下的半成未知进行押赌。
来护儿知道在东南方向的湖面上有一条宽达十几里通道,这条通道上没有岛屿,也没有固定哨塔,来护儿唯一不能确定的是,这条通道上有没有流动哨船?
这支蚰蜒船队依然由大将周猛率领,船队无声无息地在水面上疾速航行,周猛站在第一艘船的船头上,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湖面上的动静,湖面上十分安静,看不见任何敌军哨船的影子,甚至连渔船也没有。
三更时分,船队安全抵达了距离七公岛约三里处的无人小岛,他们躲在无人小岛背后,远远注视着七公岛的入口,在入口附近,有十几艘来来往往的哨船在来回巡逻。
周猛观察了片刻,便对之前探查过七公岛的两名水鬼道:“你们立刻去湖口,告诉老将军可以入湖了。”
第854章 拦路之虎
隋军的主力船队依然停泊在鄱阳湖口,主船船舱内,来护儿正负手来回踱步,耐心地等待着前方周猛的消息,按照他们的约定,如果周猛没有消息,那战船会准时在四更时分进入湖口,如果配合不顺利,被敌军看透他们的策略,那也没有办法了,只能在鄱阳湖中和敌军水师决一死战。
但此时来护儿心焦的并不是周猛,而是那艘漏网的贼军探哨船。
就在这时,门外有士兵禀报:“启禀老将军,曲将军派人来禀报,那艘漏网的哨船被抓住了!”
这个消息顿时让来护儿一颗心落地,他快步走出船舱问道:“是在哪里抓到的?”
曲武派来的士兵行礼道:“启禀老将军,那艘哨船很狡猾,他们贴着长江北岸绕过了我们的第一道封锁,向湖口最西面潜入鄱阳湖,但被我家将军料到了,在那里守株待兔,抓个正着,船上五名探子一个都没有逃掉。”
来护儿大喜,对报信士兵道:“去告诉你家将军,如果这次水战我们大获全胜,我会记他一次大功。”
士兵行一礼走了,来护儿彻底放下心,他对这次行动成功充满了信心,半个时辰后,来护儿接到了周猛的消息,他当即下令全军进入鄱阳湖。
在夜幕的掩护下,隋军战船分为三批进入了鄱阳湖,他们并没有沿着鄱阳湖东岸航行,而是直线疾速南下,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在意对方会不会发现他们了,他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杀到七公岛。
七公岛在鄱阳湖中部,船队至少要耗费一个时辰才能抵达,这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时辰,就看周猛率领的前锋船队能不能将敌军船只堵在内湖老巢之中。
……
七公岛楚军老巢内一片寂静,数百艘船静静地停泊在水面上,岸上的营帐一片漆黑,士兵们大多在梦乡之中。
但主将林正威却难以入眠,他的全部战船退缩回老巢已经有十天了,这是水军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林正威也不知道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
林正威今年只有二十余岁,从去年开始他成为了水军主帅,统领这支天下第二强大的水军,但早就十年前他就是长江上最年轻也是最残暴的水贼,俨如当年他的父亲一样,所以当林士弘开始沉溺于楚王的奢侈生活之时,水军统帅权自然而然就交到了林正威手中。
林正威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显得有点心烦意乱,不过让他睡不着觉的原因并非隋军大举来攻,而是他父亲死得不明不白,另外四弟林正彪抢占了豫章郡,要知道豫章郡是水军的地盘,四弟应该去鄱阳郡才对。
前几天他接到一个消息,原本驻扎在庐江郡的大将张边卫率六千士兵来投奔自己,他们去了豫章郡,准备从豫章郡乘坐货船进入鄱阳湖,不料张边卫却被四弟所杀,六千军队也被吞并了,这让林正威不由勃然大怒。
他早就怀疑父亲和三弟是被林正彪所害,为了抢夺军权竟然杀兄弑父,现在林正彪又抢占了属于他的地盘和货船,还吞并了自己的军队,使他们兄弟已经势不两立。
林正威一阵心烦意乱,从船舱里走出来,来到大船船头,正好看见副将蓝平望率领一队哨船从他船下驶过,去港外替换巡哨,林正威连忙高声问道:“蓝将军,外面可有什么情况?”
蓝平望连忙躬身道:“回禀少主,外面一切正常。”
“希望蓝将军加强巡哨,若发现任何隋军船只,立刻敲响警钟。”
“请少主放心,卑职一定会加强巡哨,已经四更了,少主请休息吧!”
蓝平望行一礼,手中旗帜一挥,船队继续前行,渐渐走远了。
但林正威刚刚才平静一点的内心却又被搅乱了,他想起了隋军已大军压境,蓝平望的军队在彭泽县被击败,那么在鄱阳湖中,他们又会是隋军的对手吗?
林正威叹了口气,转身向船舱走去,但刚走到船舱门前,身后却传来一阵骚动,隐隐听见有人在惊呼,“快看,那是什么?”
林正威心中一愣,又转身走回来,问几名士兵道:“发生了什么事?”
“少主,你看那边!”几名士兵指着北面喊道。
林正威也向北面望去,只见北面湖面上有一个火点在闪动,林正威顿时大吃一惊,这不是三山岛上的烽燧吗?
就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