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田王请讲,我们洗耳恭听!”
“你们二人说的原因的确有,但却不是主要的。我虽然没有领过兵,但我有把握在羽林军与万骑中站住脚,而且还可以将羽林军与万骑牢牢把握在手中。至于太平公主与太子的争斗,也不是什么大事,迟早都会尘埃落定。我之所以请你们来,是有别的思虑。”
薛讷与解琬不知说什么好了,从没领过军却敢放言能将军队牢牢控制住,这不是狂妄是什么?只要明眼人都看的清清楚楚,太平公主与太子的争斗是当前朝廷最大的结果,可到了李陶这里,却不是什么大事,难道他心中另有乾坤?
薛讷问道:“蓝田王有何思虑,可否告知?”
“说实话,我是不想做什么辅国大将军的,你们信吗?”李陶问道。
二人点头道:“蓝田王一次推辞皇太孙嗣位,两次推辞封王,朝野中谁人不知,我们自然是信的。”
李陶不贪名利,薛讷与解琬二人还是比较钦佩的,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的确不多,这也是他们欣然赴宴的原因,若是别人他们恐怕早就推辞了。
“可是我拗不过陛下的苦苦哀求,毕竟他老人家也不容易。我刚才说了,掌控军队不是难事,请二位老将军来,就是想借着这朝夕相处的大好机会,可以就有些事情时常请教二位。”
敢情李陶请他们来。既不是为了借他们的名气,也不是因为他们不结交权贵,而是把他们当作老师来请都事情的,这让薛讷与解琬有些始料不及。
“我们只是一介武夫,哪有什么可以教蓝田王的,蓝田王太抬举我们了。”二人连连摆手道。
“二位老将军,你们此言差矣!大乱之后必要大治。而边防武备将是大治的重中之重。薛将军长期驻扎在幽州,与突厥人、契丹人打交道。经验丰富。解将军任朔方军大总管多年,对吐番知之颇深,必有独特的见解。这些年朝廷边患不断,就是因为没有长远的治军国策,我想借着这次机会,多从二位老将军这里了解一些边境的情况,找到一条有利于我大唐的良策,重新扬我大唐军威!”
李陶的一番话,让薛讷与解琬二人胸中澎湃不已。李陶所说的是他们这些年梦寐以求却无法做到的。今日能听到这样的话,怎会让他们这些长期觉得憋屈的将领振奋呢?
薛讷与解琬忍不住站起身来,向李陶抱拳道:“蓝田王……”
李陶赶忙起身道:“二位老将军,你们先莫急着答复我,若我只是那纸上谈兵的赵括,岂不是辜负了你们的一腔热情了。给我三个月时间,你们看看我能不能掌握住羽林与万骑。到时候,你们再决定我值不值得你们掏心窝子。同时,也算是给你们三个月,你们也好有时间把这些年来的真知灼见梳理一番,到时候才能真正切中要害,二位老将军意下如何?”
李陶这一番话既真心实意。又考虑周全,让薛解二人无话可说,他们应允道:“蓝田王说的是,我们拭目以待。”
“好了,真心话也说完了,下来该轮到我们亮亮真本事了,互相比试番了!”李陶朝着二人道:“来。先坐下!”
“比试?如何比试?”坐定后,二人不解地问道。
李陶问不答反问道:“二位老将军,据说军中之人均好酒,这可是真的?”
“此言不虚,不过行军打仗的时候,军中有军规,便不能饮酒了。”
“我听说二位老将军都是饮中高手?”李陶又问道。
二人谦虚道:“蓝田王谬赞了,不比当年了。”
“比试驰骋战场杀敌,现在没有机会,比试治军严兵,那也得等三个月后才能见分晓,今日,我们就比比饮酒如何?”
“啊?”二人没想到李陶会提出这么个比试法。
“酒场如战场,如何?二位老将军,敢不敢应战?”李陶激将道。
“好,蓝田王,爽快,我们两个老家伙应战了,你划下道来,怎么比试?”
“那好!”李陶撸起袖子站起身来:“你们俩是同来的,年龄也大了,我们不来什么花哨,我李陶就大战薛讷将军与解琬将军的联军吧!”
薛讷还要说什么,却被李陶止住:“到了战场上有得选择吗?这里不是酒场,是战场,二位老将军,放马过来吧……”
……
王胡风自从上次败在范氏商号之后,他知道自己遇到了高手,他输的不仅是金钱和面子,更重要的是眼光。
范氏商号匪夷所思的经商手段,实在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王胡风之所以能成为长安首富,是因为他并不是一位刚愎自用的人,相反,他非常擅长吸取他人身上优点,弥补自己的自身不足。所谓的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王胡风这次干脆不着急了,他非常沉着冷静地派人不断的打探范氏的经商动向,在家仔细分析他们高超的经营战略。
王胡风内心非常渴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一举打败这个让他屡次蒙羞的外来户。但让他最为恼火和羞于启齿的是,范氏商号似乎并没有把他当成一位商业对手,说难听点,就是根本没把他当做一盘菜。
秋天的空气格外清爽,长安周边风调雨顺喜获丰收,人们都沉浸在久违的收获中。
王胡风的心情也不错,他静观其变的策略终于有了答案,手下人告知王胡风,范氏最近正在大量的收购皮毛。
王胡风心思一动,马上就有了主意,他不断的派人外出打探皮毛的行情,手下人很快就把消息反馈了回来,这两年皮毛市场非常稳定,没有听说要有大涨的利好消息。
第三百九十一章皮毛商战
王胡风笑了,这就是他想要得到的答案。因为答案和他先前预测的一样,这里一定潜藏着巨大的商机,否则范氏不会选择这个时间大量的收购皮毛。
王胡风马上命令,从即日起马上开展收购皮毛的行动。
当手下人不得其解时,王胡风诡秘地笑了:“这着叫釜底抽薪,他收什么,我们就收什么,以我们雄厚资金和树大根深的人脉关系,你说最后胜利者,是谁?”
冬天来的特别早,秋天刚过去,就已经大雪纷纷。王胡风这次如高明的赌徒一样,确实让他把“赌资”压对了。寒冷的初冬和塞外的经济复苏,让一直萎靡不振的皮毛行情一路看涨,王胡风这次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这次的皮毛收购,虽然他下手没有范氏早,但后来由于他地熟人广,收购的皮毛居然比范氏库存的还要多。但这种喜悦的心情很快就被一个消息打破了,因为范氏在行情刚看涨的时候,突然把货全部出手了。
难道范氏得到什么不好的消息吗?
王胡风如坐针毡了两天后,他终于释然了,因为范氏这次刚把货出了手,皮毛行情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又涨了稍许。也就是说,范氏因判断失误,把本来属于他的更大利润拱手相让了。王胡风知道按照以往的皮毛市场行情,皮毛最大利润之时,是在初冬过去后。范氏商号终于决策失误了一次,王胡风沾沾自喜,他相信,这只不过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囤积皮毛的生意让范氏商号赚取了可观的利润,很多人都在埋怨:“如果再晚出手几天就好了。”
这一日,范长风将范氏商号所有产业的掌柜全部召来。
董少卿扫视了林林总总数十号人,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缓声道:“你们记住,为人最岂贪心,做生意同样也是如此。当货物获得较理想的利润之时,就要及时地把它卖出,囤积生意的真谛便是‘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不能过分等待高价,把货物留在手中不放,这样只能错过出售良机。只有做到让货物和钱币流通周转如同流水那样,才不至于让我们被动……”
果然。由于范氏惊人的聚财能力被传的沸沸扬扬,有些同样经营皮毛生意的商人,得知范氏在皮毛看好的行情下,突然莫名其妙地把货物全部出手,所以他们也纷纷的把囤积的皮毛果断地抛了出去,市场顿时一片恐慌,皮毛价格一路下跌。
王胡风怎么也不会想到,市场会如此的瞬息万变,看到满仓都是囤积的皮毛。卖出会折本,继续囤积又不知将来会不会降得更多,前几日还在踌躇满志的他此时已是伤心到几欲吐血。
王胡风辗转反侧,却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关键之时,王胡风的娘子劝他道:“夫君为何不去请教下执掌范氏这人,我看此人目光长远,胸襟开阔。如果你主动登门去拜访于他,此人一定会对你冰释前嫌。”
经过两天的痛苦抉择,无奈的王胡风终于承认,他的经商才干与范氏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无奈之下,他终于鼓起勇气。主动登门拜访了范氏。
接待王胡风本的正是董少卿,王胡风以为会受到董少卿的奚落,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董少卿对他的到来表现的极为热情和真诚。
当王胡风向董少卿请教皮毛市场将来的走向时,董少卿说:“齐鲁之地是‘冠带衣履天下’之地,汇集了天下众多优秀裁缝,如果你想减少损失。大可把皮毛运到齐鲁,聘请那里最好的裁缝,把皮毛裁成当今权贵文人最喜欢的衣、帽式样,然后利用齐鲁‘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的地理优势,大量的向各地销售,想必尚可峰回路转。”
董少卿一番坦诚高论,让王胡风霎时茅塞顿开,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惭愧,于是他不停的用力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连声道谢。
果然,王胡风采用范氏的计策后,很快成功的售出了所有囤积的货物,而且还赚取了可观的利润。
……
李隆基做了监国太子,太平公主去了自己的封地,按理说李隆基的权力更大了,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姚崇与宋璟被贬离京之后,李隆基却被远在蒲州遥控指挥的太平公主打压的灰头土脸,实力远不如从前了。
姚崇与宋璟的位置被太平公主安插了一批亲信,不仅如此,老臣韦安石因为几次出手保护太子,被太平公主明升暗降,表面上荣升为二品的左仆射,实际上剥夺了实权,发配东都洛阳了。太子的老师张说,被任命为尚书左丞,也发配到洛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