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娘貌美贤淑,成亲后,上敬公婆,下侍夫君,毫无失礼之处。卢世才新婚伊始,与秀娘如胶似漆,一时也不再出去鬼混。卢老爷心中十分欢喜。
可惜好景不长,卢世才新婚的新鲜感觉一过去,不禁开始怀念过去花天酒地的日子。加上朋友的反复邀请,又开始出没在烟花柳巷之中。好在卢世才十分喜欢秀娘,每次回来后对秀娘百般体贴。秀娘贤淑知礼,不愿声张,只是暗下苦劝。卢世才嘴上虽说改正,但仍未见收敛。
一日,秀娘的哥哥杨锋路过杭州,顺道来看妹妹。卢世才和秀娘盛情款待,并留他多住几日。杨锋见妹妹虽然每日锦衣玉食,但眉宇间总有一股莫名的忧愁。趁卢世才不在身边,不禁询问。秀娘起初不愿说,但毕竟在舒城没有亲人,今日见哥哥一再询问,终于把卢世才经常出没风月场所之事说了出来。
杨锋对妹妹一直十分爱惜,听说此事,勃然大怒,便要去找卢世才理论。秀娘忙拦住哥哥,苦苦劝杨锋不要动怒。并说卢世才虽然好色,但一直对她很好,何况杨卢两家是世交,如果争论起来,双方都不好看。杨锋想了许久,答应妹妹暂不声张,但他一定会想办法教训一下卢世才。
两天后,杨锋告辞离去。
两个月后,卢世才听说庐州城万芳阁来了一名头牌,名唤无霜,色艺俱佳,有倾国之色。忙和几个朋友前去捧场。
万芳阁是庐州最大的风月场所,几乎每年花魁大赛的前几名都出自万芳阁。卢世才几人是这里的常客,龟奴一见他们到来,忙引进大厅落座,上茶供点,十分殷勤。
大厅中慕名而来之人很多,不多时,几乎座无虚席。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老鸨从楼上转了出来,道了一圈万福,说:“多谢诸位大爷赏光,今天是小女无霜首次登台,老身不敢让诸位久等,这就让无霜出来答谢诸位。”
说完,转身命人去请无霜。
众人目光急忙定睛观看,二楼回廊处转出两个翠衣丫鬟,一人执扇,一人怀中抱着一面琵琶。丫鬟身后,走来一绝色女子,朝着众人施一万福,轻轻坐下,举止优雅,毫无做作之态。身旁的婢女递过琵琶,无霜皓腕轻抬,玉手拂动琴弦。
曲罢,站起身来,竟在满座宾客听得如醉如痴之际,翩然离去。等大家明白过来,自然齐声请无霜再次出来献艺。
老鸨满脸堆笑道:“各位客官,无霜今日初来,打算以音会友。在座都是多才之士,厅前有一古琴,今日谁的琴声能将无霜请出,无霜定不负君意。”
在座通音律者也不在少数。当下,已有几人离座,相继来到琴前。但几曲终了,竟无一人能请无霜出来。
卢世才也被无霜的风华所吸引,再也按捺不住,起身来到琴边。他是庐州有名的“玉郎”,一出场,别人也不好意思和他争先。
卢世才在琴前坐定,抚了抚琴弦,调了下音,弹奏起来。卢世才的琴声高昂嘹亮,与前几人所奏之婉约琴声大不相同。琴声停止,竟也赢得满座喝彩。
不一会,刚才无霜身边的一名翠衣丫鬟下楼问道:“刚才是哪位公子奏琴,小姐有请。”
卢世才站起身来,在满座羡慕的唏嘘声中,随丫鬟而去。
上得楼来,卢世才唤住丫鬟:“麻烦姑娘转告无霜小姐,此地人多纷乱,有搅雅性。小生车马在后门相侯,请小姐移驾小生湖边画舫,饮酒赏月,共度良宵。”
丫鬟答应离去,卢世才下楼唤过车马,来到后门相侯。
半柱香的工夫,果然见刚才的丫鬟领着无霜前来。
无霜上车后,吩咐丫鬟回去,与卢世才驾车来至湖畔。下车上得画舫,两人柔情蜜意,自是十分快活。卢世才忘情之际,将自己打算送给秀娘的玉镯戴在无霜腕上。
卢世才一觉醒来,枕边不见了无霜,他心思全在无霜身上,忙备车赶到万芳阁。一进万芳阁,老鸨迎了出来。卢世才忙问无霜在何处。
老鸨说无霜早上回来,说和卢公子一夜之情,实难相忘,无心再在青楼之中,已回故里了。
卢世才闻言,十分感动,问老鸨知不知道无霜去往何处。老鸨说好像是城东十里的高家村,他父亲叫高忠。
卢世才忙离开万芳阁,驾车来到高家村。打听村民,果然有位叫高忠的老者。卢世才大喜,来到高忠家里,见到高忠,问无霜在哪里,请求一见。万万没想到高忠说自己根本一辈子没有娶亲,更没有叫无霜的女儿。
卢世才见高忠说的诚恳,而家中的确也见不到无霜,十分失望。告别老者,刚想上车回家。这时,从院外走来一头满身污泥的母猪,一见卢世才,摇头摆尾的跑过来,亲昵的用嘴猛拱卢世才。卢世才吓得连忙躲闪,但母猪紧追不放。卢世才猛的发现母猪的前蹄之上,竟套着他送给无霜的玉镯!卢世才大惊,这时高忠已经过来赶跑母猪。卢世才拉住高忠问母猪前蹄上怎么套着玉镯。高忠一脸不解,说这母猪前几天走丢了,才回来,玉镯怎么来得他也不知道。
卢世才问母猪是哪天丢的,一算正是无霜在万芳阁挂牌的前一天。他突然觉得胃里一阵翻搅,吐了出来,他万没想到昨晚风情万种的无霜竟是一头母猪。
从这以后,卢世才每次想去青楼取乐,眼前总浮现那头母猪的样子,而马上对这些陌生的青楼女子兴趣全无。从而他和秀娘相亲相爱,同时开始发愤苦读,终于考取进士,留在长安做官。
第六十三章拜访
数年后,杨锋到了长安,与妹妹闲谈,问及卢世才。秀娘说现在卢世才早已不去青楼,日日准时回家。杨锋大笑,说这就好,没辜负他两个月的努力。
秀娘不解,问哥哥为什么这么说。杨锋便把原委告诉了妹妹。原来,无霜是杨锋从外地高价请来的歌妓。高忠和那母猪也是他安排好的,先让高忠每次喂猪时都穿上和卢世才平时一样的白衣,两个月后母猪一见穿白衣的就以为是要给他喂食。然后杨锋让无霜引诱卢世才,从卢世才那要来一件信物。第二天让无霜离开万芳阁,将卢世才引到高忠家。等卢世才离开时,把玉镯套在母猪蹄上,赶进院里。母猪已经一天没喂,一见卢世才,以为卢世才会给他喂食,自然对卢世才十分亲昵。而不明就里的卢世才见自己的手镯套在母猪蹄上,前后一联想,便会以为母猪就是无霜。有了这次教训,他便没有了去青楼取乐的兴趣。
卢月儿听罢,笑得都直不起腰了,好半晌才喘着气说道:“阿娘,真没想到爹爹还有这么一段故事!舅舅的这招也太损了些!”
“嘘!小声些,可别让你爹爹听见了!我一直没把这事的真相告诉你爹爹,你可得为我保密呀!”
“我会的!我会的!”说着,卢月儿又忍不住笑了半晌。
……
大年初一初二过后,初三比较轻闲,可以备足酒菜,招待亲朋好友,这个习俗叫做“年酒”或者“春酒”。
元氏在赵庄并无亲友,故而没有走动。李陶也只是去看望了范和甫、华郎中和程夫子,便留在了家中。
元氏虽然没有出去走动,可家中却比哪一年都热闹。私塾中的学生像约好了一般,日日都来李陶家中,美其名曰前来拜年,事实上却是为了听李陶讲故事。年是要过的,故事也不能落下,在孩子们心目中,听故事似乎要比过年更在吸引力。
元氏见儿子如此受欢迎,心中也是高兴,除了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吃食,还让碧玉专门买来了胶牙饧。胶牙饧是用大麦、小麦或者糯米制出来的甜品,比较粘软。胶牙饧价格不菲,寻常百姓吃不起,对这些孩子们来说,这已经算是贵重的美味食品了。
“真是的,过年也不让我消停!阿娘,累死我了!”送走了孩子们,李陶笑着抱怨道。
元氏刚要说话,却听见院外传来了脆生生的声音:“阿陶!阿陶!”
“阿娘,是卢月儿!我就说嘛,刚才听故事连王立辉都来了,独独就缺她一个人。现在才来,我才不讲与她呢!”李陶耳尖,一下便听出了卢月儿的声音。
“月儿,你怎么……”走出屋子的李陶刚说了半句话便打住了,他看见在卢月儿身边还站着一个中年男人。
“阿陶,这是我爹爹,他想见见你!”卢月儿向李陶介绍道。
“阿陶见过卢郎君!”李陶恭身施礼。
“李小郎客气了,贸然来访,李小郎莫怪!”卢世才满脸堆笑回礼道。
“卢郎君,屋里请!”李陶侧身为卢世才引路。
正在此时,元氏和裴岳从屋内出来。
卢世才见到元氏,像突然遭到雷击一般愣在当场,笑容凝固在了脸上。
“太……”卢世才的话还没出口,便感觉一股凌厉的杀气当头罩来。他瞥见一旁裴岳箭一般的目光射向自己,赶忙改口道:“太……冒昧了,不告而来,请李夫人见谅!”
或许卢世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中竟带着颤音。
元氏面无表情,转头对李陶说道:“陶儿,你带月儿去九郎那里玩会!阿娘与月儿的爹爹说会话!”
“哎!”李陶也没多想,与卢月儿一起直奔范家庄而去。
……
卢世才在李陶家连半柱香也没停留到,便匆匆离去。
望着卢世才的背影,裴岳摇头道:“没想到世上竟然有这等巧事,在这穷乡僻壤居然也有人能认出主母来!”
元氏叹了口气道:“卢世才这些年一直在礼部供职,专司祭祀事宜。我和俊郎每年都参加皇家祭祀,卢世才怎会认不出我来?”
说到这里,元氏对裴岳吩咐道:“这里恐怕已不是久居之地了,岳伯,辛苦你一趟,再去寻一处隐秘之地!”
“主母,您的意思是说这卢世才会告发我们?”裴岳身上的杀气又重新散发出来。
“告发倒不至于,但若事先没有个防范以备万一,到时就怕措手不及!岳伯,你明日就出发,快去快回!”
“是!主母!”裴岳恭身答道。
……
转眼间到了春寒料峭,离王喜和耿虎的斗鸡大赛只有剩下半个月了。
整日琢磨醉鸡斗战技巧的吴老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