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裴承毅有点看不懂的是,战斗打响后。印军并没太大的举动。
    越是没有举动,裴承毅越是不安。
    吃早饭的时候,裴承毅觉得自己有点杞人忧天。从印军的表现来看,不但战斗力极为低下,抵抚意志也几乎为零,根本无法对凹军构成威胁。更不可能挡住凹军。就算还有部分印军部队有不错的战斗力,也都在海得巴拉附近,不会被放在外围防线上。印军没有调整防御部队,大概想在海的巴拉做最后的抵抗。
    没等他吃完早饭。参谋就送来消息。强军与刃军均提前完成进军任务。
    凹军的推进速度再快,也是重装甲部队。能在夜间大约4个小时内突击四千米已经是极限了。弥军与刀军是名副其实的战略反应军,本来就以突击能力见长,在相似的情况下,突击速度肯定不会比凹军慢。
    与3口军不同的是,弥军与刃军均在交通条件不太理想的内陆活动。
    按照裴承毅的部署,张军从阿科拉占领苏拉特之后,努军首先占领那格浦尔。再南下占领了阿科拉出发,沿公路线向南面的海得巴拉推进。虽然印军已经炸毁了沿途的所有桥梁,但是裴承毅为药军提供了2支工程部队,专门负责修路搭桥,弥军也额外配备了一些机械桥梁设备,遇到真度在打手 坠米以下的河流与峡谷可以自行通过。天亮后不久,巫军的先头部队到达巴拉卡德岭北面的伯尔珀尔,向南推进了大约四千米。距离海得巴拉还有功千米。考虑到山区进军所遇到的麻烦与困难。药军的突击能力不但不比凹军差。还远远超过了凹军。
    歹军的情况与弥军类似,从赖布尔出发后,因为印军把防线收缩了上百千米,所以前2个小时就前进了大约如千米,天亮时到达钱德拉布尔。激战大约打手 时后,守卫钱德拉布尔的肢四多名印军缴械投降。到此,歹军距离海得巴拉仅有劲千米。由此可见。刃军的突击能力也丝毫不在纠军之下。
    弥军与刃军迅速南下,终于让裴承毅松了口气。
    三路大军向海得巴拉挺进,就算印军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招架。
    只不过。还有一点让裴承毅放心不下,那就是印军仍然没有太大的动静。
    只要印军稍微有点想法,就应该尽快决定防御战术。对印军来捌,亢非呈个选拼尽全力拦住两路大中乓力真勿呈路大军,用同样的办法对付第二路大军,最终歼灭三路大军。二是继续收缩防线。集中所有兵力死守海得巴拉。三是尽快从西南方向上突围,主动撤离海得巴拉。虽然这三种选择都不够理想,第一种选择不够现实,第二种选择没有获胜的希望,第三种选择又存在政治问题,但是不管怎么样,印军不应该毫无作为。任何一种选择都比什么都不做好得多。
    站在集承毅的角度上,他也不希望印军什么都不做。
    原因很简单,只有印军开始运动,才能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更重要的是,按照裴承毅制订的作战计哉。攻占海得巴拉只是战役目的,而更大的目的是利用攻打海得巴拉找出印军防线上的漏洞,为阿拉伯海方向上的突击部队找到突破口。印军迟迟不动。西线的突击部队就只能干等着。西线部队不能尽早南下,攻打班加罗尔的行动就要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无法顺利打下班加罗尔。
    对此情况,裴承毅也有点束手无策。
    印军不肯动,就得想方设法的让印军动起来。
    回到战术指挥中心。裴承毅开始考虑新的战术。
    虽然军情局已经证实,美国撤走了所有在印军事人员,并且按照承诺不再向印度提供包括情报、指挥在内的军事援助,投降的古吉拉德也证明了这一点。美国五角大楼只能与他联系,无法跟费尔南德斯联系,但是裴承毅仍然愿意把对手想得更强大一点,比如指挥印军作战的不是费尔南德斯,而是杜奇威。
    果真如此的话。印军坚守阵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费尔南德斯看不出裴承毅的企图没什么好说的。可是杜奇威肯定能够猜出裴承毅的企图。知道裴承毅已经在西线准备了一支突击部队,随时准备将重点转向西线,用一次足以写入教科书的大纵深突击彻底打垮
    及
    别的不说。刀军进驻苏拉特就能证明裴承毅的企图。
    印度战争中。表现最抢眼的肯定不是4支重装甲军,而是刀军。不管是取得的战果与战绩,还是在战场上的表现,刀军都是当之无愧的王牌军。博怕尔战役中,刀军用打手 个加强旅的兵力拖住了百倍以上的印军。还干掉了2个印军装甲师,如果换成别的部队。恐怕很难创造出这样的战争奇迹。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博帕尔战役能够取胜,与印军过于重视刀军也有很大笑系。
    毫无疑问。刀军到了哪。哪里就是主攻方向。
    即便指挥印军作战的是费尔南德斯,只要他认识到无论如何也守不住海得巴拉。就会做好逃往班加罗尔的准备。如此一来,印军肯定不会为了守住海得巴拉而随意调动班加罗尔方向上的驻军。为了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印军肯定会死守海得巴拉,尽量在海得巴拉消耗中国军队的兵力。缩小防御圈,只能使攻打海得巴拉的战斗更加激烈,无法拖延中国军队的进军速度。也就是说,只有按兵不动,采取坚壁清野的固守防御战术。才能在海得巴拉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果真如此的话,印军以不变应万变也就可以理解了。
    想到这。裴承毅不得不重新考虑进攻安排。
    当初安排刀军进驻苏拉特,裴承毅并没想过要把西线当成主攻方向,而是为了减轻其他部队的作战压力。毕竟以刀军的突击能力,相当于2个战略反应军。在西线战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用打手 个军顶替2个军肯定更加划算。当然,裴承毅也有诱敌的企图,通过刀军引开印军的注意力。为攻打海得巴拉提供帮助。
    现在看来。后者的效果更明显,而且超过了裴承毅的预期。
    印军过分重视刀军,肯定会导致西线进攻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问题是。要不要刀军南下,以及在什么时候南下?
    准确的说。是按照原订计发”等到围攻海得巴拉的战斗开始之后再让刀军南下。还是让刀军提前南下,或者等到主力部队向班加罗尔挺进之后再让刀军南下。
    这个问题让裴承毅很伤脑筋。
    重新评估战局之后,裴承毅首先排除了第三种可能。原因很简单,如果能够顺利打下海得巴拉,攻打班加罗尔的战斗就不会太困难,刀军很可能无法在主力部队攻占班加罗尔之前到达,不得不回头收拾阿拉伯海沿岸地区,延长战役持续时间。
    关键就是现在就让刀军南下,还是等到包围海得巴拉之后。
    中午前,裴承毅给凌云霄下达了命令。刀军立即南下。
    提前发起进攻对刀军没有什么影响,凌云霄求战心切。刀军的官兵与他一样。到达苏拉特之后。刀军就进入战斗状态,随时都能在接到命令之后的2个小时内出发。当然,与当初“骚扰”新德里不同。此次刀军携带了一周的给养物资,并且带上了后勤旅。因为在突击行动中,只有在阿拉伯海活动的舰队能为刀军提供支援。舰队不是两栖突击舰队。没有气垫船也没有大型登陆艇,只能用邵万与齿为地面部队世,乍战物部分补给,作坏得依赖后勤旅
    做出这一决定之后,裴承毅才把目光转向了东面。
    提前让刀军南下,不是说进攻难度能够减少多少而是按照原计刮行动会遇到多大的麻烦。简单的说。裴承毅用逆向思考的方式做出了最后决定。如果按照原计戈打手 行动,等到包围海得巴拉之后再让刀军南下,别的不说。印军肯定会死守班加罗尔,知道刀军对班加罗尔有很大的威胁。从而在阿拉伯海沿岸地区产防死守。虽然刀军的突击能力很强大,独立作战能力也远远超过其他野战军。但是在大约2四万印军的围追堵截下,刀军要想顺利到达班加罗尔肯定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提前南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不管印军是否打算放弃海得巴拉。肯定会在海得巴拉死拼。趁着印军无暇他顾的机会。刀军能够轻而易举的突破阿拉伯海沿岸的区的印军防线。只要到了门格洛尔,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挡住刀军向班加罗尔前进的步伐了。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调整刀军的作战行动后,裴承毅还得调整东线上的进攻行动。
    考虑东线进攻行动之前,裴承毅首先得考虑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以攻打海得巴拉为主,还是以攻打班加罗尔为主。泡韧巴“比卜旧酬厂告业,匠新侠,小沉噩多
    制订战役计划的时候,裴承毅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或者说没有重点考虑这个问题。
    站在战役层面上,既要攻打海得巴拉,又要攻打班加罗尔,两者同样重要,只有先后之分,没有轻重之别。
    落实到具体战术上,却有轻重之别。
    印军在前几个小时的表现让裴承毅不得不相信,海得巴拉不是最后的战场。在一切向坏的方面考虑的情况下,印军肯定会加强班加罗尔的防御,只有在班加罗尔失守之后,才会缴械投降。如此一来,攻打班加罗尔比攻打海得巴拉更加重要。
    问题是。不管是按照原计七打手 “还是按照实际情况,都得首先攻打海得巴拉。
    要想攻打班加罗尔的行动不受海得巴拉方向上的影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尽快投入预备队,加大进攻投入。
    天亮之前,裴承毅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投入预备队的最大问题还是后勤保障,因为除了凹军所在的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南下的通道都被海得巴拉堵住了。仅靠一条运输线路,很难支撑太多的作战部队。虽然裴承毅可以指望留在孟加拉湾的两栖突击舰队。甚至可以打海军陆战队的主意,但是在后勤保障总体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投入的战斗部队越多,麻烦就越大。
    下午。裴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