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美国当局没有理由让共和国只建造万0万吨战舰。
    如此一来,在共和国继续保持口支航母战斗群的情况下,美国海军至少需要保持 2支航母战斗群,才能向国人交代。虽然为了提高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美国海军一再削减其他舰艇,比如将两栖突击舰队的数量削减;半,将支援辅助舰艇的数量削减三分之一,从而使舰艇总吨位的三分之二都用在了航母战斗群上。但是按照前面的计算,美国海军最多只能拥有3艘新式航母,其余口艘航母均为比年之前建造的老式航母。也就是说,即便美国海军在历年之后保留了口支航母战斗群,其实际战斗力仍然不会比共和国海军高多少,双方基本上在同一起跑线上。
    当然,共和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的日子都不好过,面临的问题也差不多。
    如此艰难的处境,让共和国与美国海军不得不在适当的情况下,加快新式战术思想的实践步伐。说直接一点,就是在战争爆发前,适当打造新的海上力量。
    历年,共和国海军数,获得了一笔总额乃刨乙元的特别采购费用其中旦四亿元在国防预算之中,另外元在当年年底追加,用来开发采购臻“综合海上基地。”以弥补略显不足的海上战斗力与军事投送能力。
    因为这一计划 关系到了海军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其具体内容没有完全耸开。
    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完全公开。
    按照删的报道,共和国海军的“综合海上基地”项目在刀口年就立项了,虽然一直处于开发阶段。迟迟没有按照军备标准进行建造 但是在旧多年内,共和国海军每年都能获得一笔金额不低于;洲乙元的特别开发经费,其中近三分之一用在了该项目上,所以该项目才能在历年以最快的速度由开发转为建造。
    所谓的“综合海上基地”实际上就是扩大版的“海上基地
    与在中东战争期间初露峥嵘的“海上基地”相比,“综合海上基地。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大得多,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作战能力更加全面。按照道,“综合海上基地”采用了灵活搭建的设计方式,即除了核心部件之外,可以根据作战需要,以及所在海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组件规模,由此来决定基地的综合能力。在最大战力状态下,整个基地由上百组件,也就是上百艘模块化运输船组成,总吨位超过 曲万吨,不但能够支持任何性质的航空力量,还能为空天战机提供支持,并且为3个战斗单位的6万地面部队提供支持,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军事基地。在最低标准下。基地也有十多个组件。总吨位超过四万吨;除了机动性能之外,其他作战能力均超过“重庆”级航母。当然,“综合海上基地”也并非尽善尽美。其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能力非常糟糕。为了避免受到《斯德哥尔摩协议》限制,“综合海上基地”中,只有承担全部电力供应的核心组件按军用标准建造,其他组件均按照民用标准建造。加上不佳的机动性,“综合海上基地。的生存能力远不如战舰,甚至比不上一些辅助类舰艇。
    事实上,这也是共和国迟迟不肯将“综合海上基地”由图纸变成实物的根本原因。
    同样的,美国海军没有抢先发展类似的海上力量,也与生存问题有直接关系。
    由此可见,海军扩军与备战的关键不是建造了多少战舰,而是在新的战术思想上做出了多大努力。当然,既然是备战,自然少不了基层动员。与其他军工企业一样,具备建造军用舰艇能力的造船厂从力田年就开始扩大规模,提前建设大型船台。培养技术工人,以便在战时迅速扩大产能。
    总而言之,海军备战更重视长远建设,而不是一时功利。
    用胡荆安的报告来说,共和国不可能在2年之内战胜美国。也就不用指望海军能在2年之内夺取制海权。
    虽然这话有点 直接,但是正好说明了问题。
    可以说,共和国海军称霸海洋的时候,也就是共和国赢得大战胜利。称霸全球的时候。

第一章第十二章 合二为一
    二诚,作中,最关销的迈是空军与天军合并这件靳…
    单就作战用途而言,空军与天军并无本质区别,都为夺取战场制高点,为己方创造最有利的攻防条件。当初,共和国与美国等几个大国。将天军设为独立军种,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天军的地位,加快天军的发展速度。实质这,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各国将空军设为独立军种的意义完全一样。问题是,随着天军的地位得到承认,战力日趋成熟。独立于空军之外的必要性大大降低,负面效果愈发突出。受此影响。在四只前后,共和国与美国先后做出将空军与天军合并的决定。并且很快付诸实施。
    合并两大军种,绝对是件说比做容易得多的事情。
    拿共和国来说,合并两大军种,意味着数以万计的军人将提前退役。根据共和国国防部在田年制订的合并计划,仅计划裁退的文职军人就多达丑。笼统计算的话,大致需要裁退7万名军人。如果解决不了这7万人的问题,足以让军队乱套。正是如此,空军与天军合并初期。所有工作都围绕人事展开。即首先解决人事问题,确保所有必须裁退的军人都得到妥善安置,然后才谈合并事宜。
    只有这么做,才能最大削弱合并中的阻力。
    当然,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理想。
    空军与天军的合并工作从目年下半年正式开始,也就是说,裴承毅担任国家副元首之后,才将合并工作提上日程安排。因为在此之前,国防部就对合并中所遇到的人事问题进行了处理,比如在田年到口年上半年间,国防部总共安排了近3万名空军与天军军人接受再就业培刮,还以委托的方式,跟国内数家大型企业签订了退役军人用工合同,以此确保退役军人能够迅速容入社会。曰年年初,国防部还针对两军合并的相关事宜,在空军与天军内部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名义上是在征求意见,实际上却是对两军重叠岗位的具体情况进行摸底,并且给注定要被裁退的官兵打预防针。正是因为做好了前期准备。所以曰年初,两军合并工作就正式启动了。
    首先合并的。自然是两军司令部。
    因为在溺年的时候,空军参谋长还兼任总参谋长。所以在合并初期,由空军参谋长出任新天军参谋长,原天军参谋长则出任副参谋长。也正是如此,4年之后,即曰年更换总参谋长的时候,才有人提出应该由陆军参谋长兼任总参谋长。而不是让天军参谋长出任总参谋长。
    不管怎么说,第一步走得很顺利。没有遇到多大麻烦。
    总的来说,合并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与裴承毅的部署有很大关系。
    岛年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空军吞并天军,而不是天军吞并空军,不然不会由空军参谋长出任新天军参谋长。实际情况则截然相反,除了参谋长一职之外,新天军的要职几乎都在天军将领手中,比如几大兵种司令中,只有支援航空兵没有变。其他几位司令都来自天军。更重要的是,为了不使这种一面倒的情况遭到空军反对,在此之前,裴承毅就安排了多位空军高级将领转投天军,比如空军上将梅乐驰就在飕年转投天军。以天军上将身份出任战略司令部司令。如此一来,到两军合并的时候,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了。为了获得两军高层支持,在合并工作正式开始之前,裴承毅还以国防部长的身份对两军高层人事做了调整,将年纪在的岁以上、即将退役的将领安排在了重叠岗位上,以此来保留年轻有为的将军。也就是说,到合并工作正式开始的时候,在两军高层占据要职的将军大都赞同合并,几乎没有反对声。
    从共和国军队的情况。搞定两军高层,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别的不说,至少在人事方面,已经不存在多少麻烦了。
    正是如此,合并工作开始后,最大的问题来自基础建设。
    这里必须提到一件事情,即《斯德哥尔摩协议》对空军与天军合并产生的影响。众所周知,《斯德哥尔摩协议》出台的时候,空军与天军合并的事情还没有个。眉目,所以该协议分别对空军与天军做了约束。
    如此一来,在协议生效之后。不管是空军吞并天军、还是天军取代空军,都意味着必须舍弃部分军事力量,使国家安全受到影响。毫无疑问,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接受的结果。要是在和平时期,也许会通过单独谈判的方式,来确定空军与天军合并之后的军控事宜,但是在田年左右,既没有必要条件、又没有充足时间,共和国与美国都没考虑为此另立一份协议。更重要的是。在共和国与美国看来,《斯德哥尔摩协议》本身就是为了第三阶段削减工作顺引胀二生的“实际意义并不明显,比如该协议就没有对两与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多大影响。自然没有理由为了该协议规定的条款,对空军与天军的合并另寻出路。
    针对这一问题,共和国当局采取了非常直接的办法,那就是让空军名存实亡。
    按照新的编制体系,空军三大航空兵中。只有支援航空兵全数保存了下来。而且得到了适当加强,战略航空兵取消并入天军。战术航 空兵拆散并入陆航与海航。因为《斯德哥尔摩协议》对陆航与海航也做了限利单独对陆航的总规模做限制,海航则以舰载航空兵与岸基航空兵为别,分别做了限制。所以到力刃年的时候,空军司令部仍然存在。而且空军的三大航空兵司令部也存在。只是空军参谋长兼任了天军参谋长。而两大兵种司令部的具体职权则掌握在天军与陆航、海航手中。
    拿战术航空兵来说,改编完成之后,重型制空战斗机部队全数归于海航,多用途战斗机部队则尽数刮给了陆航。当然,肯定有人会想,这么做会不会对共和国的本土安全、特别是国土防空造成影响?如果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