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是,发起战争容易,结束战丰困难。
    俗话说,就是骑虎容易下虎难。
    在中亚地区主动发起进攻,等于向俄罗斯宣战。虽然以共和国的国力,击败俄罗斯不是什么难事。用一些将军的话来说,别说将俄罗斯赶出中亚地区,只要共和国能够承受足够的战争伤亡与损失,甚至能将俄罗斯赶出亚州。但是与俄罗斯的战争,绝对不是一场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军情局早已证实,俄罗斯与美国签署了秘密军事同盟条约。只要共和国军队越过国境线,进入俄罗斯境内,美国就会向共和国宣战。战争爆发后。俄罗斯肯定会死咬不放,到时候谁也无法保证共和国军队不会越过国境线。事实上,袁晨皓的计划中已经明确提到。必要情况下,共和国军队会越境作战。也就是说。与俄罗斯的战争。实际上就是世界大战的开幕式。从实际情况出发,美国肯定不会等到俄罗斯被揍得奄奄一息才参战,肯定会积极主动应对共和国的挑战。总而言之,战端一起,共和国就得做好打世界大战的准备,别指望用一场局部战争来打垮俄罗斯。只要是世界大战,共和国陆军就不会停留在中亚。肯定会在趁胜追击。到时候,就算共和国军队不打过去,俄军也会打过来。不管是政治家、还是军事家,都不会冒险放弃主动权。也就是说,共和国肯定要在中亚方向上、准确的说是俄罗斯方向上投入重兵,万万地面部队解决不了问题。坠万地面部队都不见得能打败俄罗斯,到时候也许要投入 四万、甚至数百万地面部队。毫无疑问。如此巨大的投入,必然会对共和国在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换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美国积极拉拢俄罗斯,鼓动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制造事端的根本目的呢?    正是如此,颜靖宇才把这个疑难问题留给了裴承毅。
    也许有人会认为,作为军人出身的裴承毅,在战争策略上更加积极主动。问题是,在对俄问题上,裴承毅必须小心谨慎。
    说
    说直接一点,就是共和国要不要率先与俄罗斯开打。
    客观的讲,如果能够使俄罗斯保可以说,共和国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不然不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一让再让,甚至对美俄秘密结盟的事情视而不见。不管怎么说,只要俄罗斯没有参战,就军队没有打到美国本土夏威夷、阿拉斯加也算美国本土,俄罗斯就没有参战的义务。结果很明显,俄罗斯肯定想在最有利的时候参战。如果俄罗斯严格按照秘密同盟条约来做,即共和国军队打上美国本土后才参战,对战争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到这个时候,美国败局已定。俄罗斯参战与不参战都无法改变战争结局。由此可见。美俄秘密同盟条约实际上是一份只对俄罗斯有利的条约,是美国为了拉拢俄罗斯的同盟条约。
    问题是,俄罗斯会等到最后时刻才参战吗?
    共和国的领导人可以对俄罗斯一再忍让,却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
    ,

第一章第十四章 拨云见日
    二为袁晨皓坚持只亚,所以7月的日夜间的会议仍然没用帐不论。
    接下来的几天内,裴承毅陆续会见了各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军队代表、全体代表大会各职能委员会主要成员、各行业代表。这些都是新元首上任之后必须要做,而且必须尽快做的事情。因为共和国当局并没有更加明确的战争举措,甚至没有发布任何与战争有关的消息。所以关于共和国即将发动战争的传言不攻自破,自行消散了。直到8月6日,裴承毅才做完了新任国家元首必须要做的事情。
    8月7日清晨,天还没亮,裴承毅就搭乘“陆航一号”离开了元首府。
    垂直起降运输机向西南方向飞行了大约肥分钟,天色即将放亮的时候。降落在了一座山间庄园后的起降台上。
    住在这里的不是别人,正是在力年前离任的前国家元首王元庆。
    因为纪估国在力旷东以呕岁的高龄去世、赵润东在哟年也去世了,而彭茂邦、庞兴龙、潘云生等一大批前国家领导人均在历年前去世。所以到裴承毅就任国家元首的时候,王元庆是资格最老的前国家领导人。田年之前,王元庆住在故居。迁都事宜确定下来之后,全体代表大会特别批准了一笔心乙元的建设费用,在全国各地分地区兴建了处前国家领导人疗养中心,专门为退休的国家领导人服务。事实上,这么说并不准确。因为国家领导人掌握了大量国家机密,即便在退休之后,也享受同级别待遇,而且属于中央政府在编人员,所以每位国家领导人在退休之后,都有数量不等的保镖,而且重大行程安排至少得提前一周通知安全保卫机构。总而言之,前国家领导人享受高级别待遇。并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
    即便如此,这一政策仍然让很多人无法接受。
    如果不是6月中旬突如其来的一场北方寒冷气流使气温骤降旧多度,让王元庆染了风寒,恐怕他至今都住在四川老家,根本不会到位于汉中的疗养中心。
    不管怎么说,裴承毅来得非常及时。
    趁王元庆吃早饭的时候,裴承毅大致介绍了一下情况,特别是共和国军政高层内部在战争决策上的分歧。
    直到吃完早餐,王元庆都没有开口。
    看得出来,他对裴承毅突然来访并不感冒,对裴承毅提到的事情也不是很上心。
    与纪估国一样,王元庆在离任之后从未参与国家大事。甚至很少过问国政。根据外界传闻,毖年初,顾卫民准备推行“青山绿水工程。的时候,曾经找过王元庆,希望能够获得王元庆的支持,结果王元庆不但没有给出任何建议,还以接受民间组织委托为名,到国外呆了几个月,直到工程启动之后才返回共和国。由此可见,王元庆并不希望有人来破坏他的平静生活,也不想以前任国家元首的身份参与政务。问题是。谁也不能忽视王元庆在共和国军政两界的巨大影响力。很多人都认为,四只的时候,颜靖宇能够力压叶致胜,根本原因就是得到了王元庆的支持。当时,来自军队的代表把票全都投给了颜靖宇,大部分与王元庆有过密切关系的代表也把票投给了颜靖宇。
    裴承毅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与借助王元庆的影响力不无关系。
    “大体情况就是如此如果说王方,庆可以选择避世,那么裴承毅就没有选择,他必须在事桔恶化之前找到解决办法。“虽然从八年前开始,我们就在为战争做准备。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竭力避免战争。事到如今,一味回避再也无法给我们带来更可靠的安全,即便我们不主动挑起事端,随着全球经济急剧恶化,战争也会在未来一到两年内爆发。中央的意见比较一致,与其坐等时机,还不如主动创造机会。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在主攻方向的选择上,中央的意见都未得到统一
    听裴承毅说完,王元庆慢条斯理的放下了筷子,让警卫撤走了餐盘。
    裴承毅没再多说下去,以王元庆的地位。该知道的早就知道了。如果把问题说得过于透彻,反而容易造成误解。
    “照你的话,已经准备了八年,难道不能再等两年?”
    听王元庆这么一说,裴承毅立即皱起了眉头。
    “当然,机会不是等来的见到裴承毅的神色变化,王元庆呵呵一笑,说道,“这么大的事情,如果中央没有分歧,那才有问题。不管在什么时候,中央决策层总会存在不同的声音,这是好事,这也是我们走向民主制度的必然结果
    裴承毅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元庆的意思。
    “所谓论政不殊心,不能就此认为反对者的立场有问题。”王元庆先给裴承毅打了支预防针,才接着说道,“你说的情况,我也大致有所了解。
    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战争…燃。一二是我们的准备作已经到位,而是继续拖下去,月懵带来更多的好处。问题是,如果我们主动引发战争。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挑起战争,承担起制造战争的责任,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吗?。
    “王老,你是说
    “十六年前,我们为什么要为了两千万库尔德人出兵中东,冒险与美国干上一场?”
    裴承毅的神色微微一变,似乎听出了王元庆的言外之意。
    “再往前推,二十年前,我们在南大西洋上冒险与美英对峙的目的又是什么?一直追溯到四十三年前,我们在并不占据有利条件的情况下,出兵南亚,帮助巴基斯坦挫败了印度的入侵行动,又是为了什么呢?。王元庆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中东战争爆发前,你就提出过,我们应该在国际上树立一个有别于美国的国际形象。从而推广我们的价值观,只有当我们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我们才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可以说,你是第一个看透这一点的军人。当然,你不是第一个看明白这一点的政治家。在此之前二十六年,也就是第四次印巴战争爆发的时候,纪老就看明白了这一点,而且为此订下了共和国的基本对外政策。当时纪老提出了一个。八字方针,那就是“道义为先、有理有据”数十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这一对外原则。即便到现在,这也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
    ”
    听王元庆说完,裴承毅长吸了口气。
    “不可否认,经过四十多年,几代人的努力,现在的共和国已经不是本世纪初的共和国。单纯以实力来说,别说击败美国,就算西方世界联手,我们也有八成胜算。问题是。国际斗争从来不完全由实力决定。不然美国也不会从伊拉克、阿富汗与伊朗撤军,我们也不会在中东战争中接受一个。没有完全取胜的结果。”王元庆微微一笑,说道,“说到根本上,谁也不能回避道义,至少不能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抛开道义,完全靠实力说话。我不否认,你提到的事情也是事实,不管我们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