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铤辉叹了口气,又拿起一根香烟。
    “我们的目的只是击败日本,消除切身威胁。在不登陆日本本土的情况下,战争伤亡与战争损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王元庆灭掉了手上的烟头道,“国防部已经在战前做了预测,因为主要战场在海洋上,哪怕需要登陆日本外岛,以扩大战果争伤亡也不会超过半岛战争的十分之一。在此情况下,我们的损失与伤亡完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有必要因此使用核武器,让七亿同胞与半个共和国受到威胁吗?”
    项铤辉苦笑了下,随即摇了摇头。
    李存勋与叶致胜都注意了项铤辉的神色变化,随即两人朝王元庆看了过去。
    王元庆也到了总参谋长的神态,露出了惑的神色。
    “看来我的眼光还不如裴承毅。”项辉笑了笑,说道,“离开总参谋部的时候,裴承毅就跟我打赌,说元首不会同意对日本进行战略反击。”
    “承毅?”王元庆立即皱起了眉头。
    “这小子不错嘛然猜到了元首的心思。”叶致胜开了个玩笑,缓和了气氛。
    李存勋着摇了摇头得有点惊讶。虽然裴承毅在半岛战争期间大展所能,引起了共和国高层的高度关注王元庆在上任之后,还亲自指示项铤辉别栽培以裴承毅为代表的年轻将领。如果不是赵润东在离任前做了该做的事情,王元庆肯定会亲自签署裴承毅的中将晋升令。但是在李存勋看来,年仅30多岁的裴承毅能够有如此犀利的战略眼光,已经超过了一般军人,甚至超过了项铤辉。
    “他的分析与元首的差不多,认为进行战略反击的条件还不成熟。”说着,项铤辉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这是裴承毅提交给我的备用作战计划,由作战处单独拟定,之前从未对外公开。”
    王元庆立即接过文件,翻看了一下,将文件递给了叶致胜。
    只看了一眼,叶致胜就露出了极为震惊的神色。
    文件交到李存勋手上的时候,军情局长也暗暗一惊。里面说得很清楚,共和国不能使用核武器,但是必须还以颜色,以证明共和国的决心,震慑其他心怀不轨的国家,并且明确提到要借此机会震慑印度,让印度老实的呆在一边,不要给共和国制造麻烦。裴承毅拟定的替代计划非常简单:用常规武器轰炸日本的核电站!
    沉思良久,王元庆才长长出了口气。
    “你们认为怎么样?”
    叶致胜迟了一下,说道:“应该可行,只是需要深入研究。”
    王元庆没有表态,朝李存勋看了过去。
    “影响肯定很大,但是从目的来看,非常值得一试。”
    “这是现在唯一的替代方案。”项铤辉没等王元庆看过来就主动说道,“裴承毅在文件中说得非常清楚,这么做的好处非常明显。”
    “项总,你先回去,容我再考虑考虑。”
    项铤辉还要说什么,李存勋赶紧朝他递了个眼神,随即起身向元首告辞。
    叶致胜也赶紧起身告辞,走的时候还拉了项铤辉一下。
    等三人离开,王元庆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而是关系到上亿人生死存亡的决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章卷八 百年积怨 第七十一章 民主表决(240票加更,求270票)
      
    系上正在飞往新德里、莫斯科与布鲁塞尔的顾卫民、阎尚隆,以及其他重要领导人,王元庆让李存勋用军情局的保密通信网络组织视频电话会议,与各位决策层领导人商讨对日作战行动。
    “拦截结果已经得到证实,日本发射的十二枚X…2型弹道导弹全被击落,其中七枚落在日本境内,五枚落在日本领海内。迄今为止,日本没有进行第二轮战略打击,但是不能排除日本在将来进行战略打击的可能性。总参谋部已经调整部署,空军将抽调至少两个战术战斗机联队与一个支援大队,专门负责搜寻摧毁日本的机动式弹道导弹发射车。情报方面的工作正在进行,但是无法保证及时获得准确情报……”
    介绍情况的不是项铤辉,而是裴承毅。
    王元庆与叶致胜留在战略指挥中心,其他领导人则分处各地,通过虚拟三维技术将影像传送到了战略指挥中心的中央会议室内。虽然虚拟三维技术还不是很先进,与真实人物的差别非常明显,但是比起以往的视频会议,除了能够传递声音与图像信号之外,还能将参会人员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来,不能不是说是技术上的重大飞跃。
    没人重视技术,参会人员没有搞技术出身的,而且商讨的也不是技术问题。
    “……由此可见,确认已经丧失核打击能力之前,我们仍然得保持战略警戒,从而对作战行动产生严重影响。即便日本已经丧失了战略打击能力,也无法排除日本拥有战术核打击能力。为此,必须将空袭时间由计划的十五天延长到三十天,甚至四十五天以上,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摧毁日本的核能力。”
    “这对作战行动有多大影?”顾卫民率先提问。
    王元庆压了手,信息迅速传递出去,裴承毅也主动退到了一边。“事实已经证明日本是一个丧心病狂的国家。谁都知道,我们手里有毁灭整个世界的核武器,如果日本的领导人稍微有点理智,就不会率先使用核武器,更不会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对于这样的敌人,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哪怕延长战争时间。当务之急,仍然是消除日本的核威胁保共和国本土安全。”
    顾卫民点了点头,表示持王元庆的观点。
    其他导人也都点头表示支持。
    “如何才能除日本地核威胁?”王元庆拿起放在桌上地香烟“在我们对其导弹基地与核武器基地进行了核打击之后。日本才发动核反击。由此可以推断。日本也有基本地核反击策略。按照裴承毅将军所说。只要时间充足。空军有足够地把握摧毁日本地所有机动式导弹发射车。问题是们能够一直等下去吗。日本只将核弹头用于战略平台吗?我们必须考虑战略核威胁须对日本可能采取更加疯狂地战争行为有所警惕。”
    “元首意思是……”宗应仁开口了。
    “很简单。以‘打压结合’地方式。迫使日本采取更加疯狂地行动。”
    参会人员都露出了非常震惊地神色。
    “元首是说。再次打击日本地战略设施。迫使日本再次使用核武器?”
    王元庆朝顾卫民点了点头。表明就是这个意思。
    “日本使用核武器已经对战争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如果我们……”
    “事实证明国的战略防御系统拥有足够的拦截能力。”王元庆显得有点武断,没有给顾卫民太多的发言机会“在总参谋部提交的战斗报告中明确提到,拦截十二枚导弹用了我国战略防御系统不到一成的拦截能力。军情局早已证明,日本的战略投送工具不会超过一百件,在此之前已经用掉了十二件,还被摧毁了数十件。由此可以断定,日本剩余的战略投送工具非常有限。换句话说,我国战略安全没有太大问题。
    我们不得不重视另外一个问题,‘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持续警戒时间非常有限,日本也知道这一点。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得降低战略警戒级别,如果日本在这个时候发动袭击,结果会如何?因此,我建议尽快扩大打击规模,迫使日本再次发动战略反击!”
    顾卫民没再多说什么,因为王元庆是从国家战略安全出发做出了这样的决策。
    “打击对象是什么?”外交部长阎尚隆问了一句。
    “日本的所有核设。”王元庆朝有点激动的项铤辉压了压手,说道,“虽然日本的大部分核设施都是民用核电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无法用来生产武器级核原料的轻水反应堆或者可控聚变反应堆,但是
    一部分是重水反应堆。也就是说,不能排除日本将为军用的可能性。”
    “这么做,会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宗应仁也问了一句。
    “后果肯定有好与坏两个方面,对我们来说,需要承担扩大战争规模的后果。”王元庆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好的方面更多。前面已经提到,通过打击日本的核设施,能够最大限度的迫使日本再次发动战略反击。其次,可以消除潜在威胁。设想,如果转有核废料的弹头落在我国本土,算不算核袭击?第三,能对某些国家,比如印度起到震慑作用,让其在战争期间保持中立,消除两线作战的危险,对顾主席的新德里之行有很大的帮助。最后,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战争难度,从而减少我国的战争损失与消耗。”
    虽然王元庆对每个问题都是点到即止,但是这番话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战略策划阶段,如何避免两线作战就是王元庆等人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共和国没有能力攻占日本,也就不可能在两个方向上同两个强大的敌人作战。为此,王元庆才会出访伊斯兰堡,为巴基斯坦提供“战略安全保障”,以便在危机关头,能够借巴基斯坦牵制印度,从而降低共和国的战争压力。让顾卫民出访新德里,目的也是一样,稳住印度,让鲁拉贾帕尼不要做蠢事。只是联盟与外交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威胁,只有真正的威慑才能让印度老实下来。如果共和国通过战争摧毁日本的核电站,在日本国内大范围放射性污染,印度就会三思而后行,因为印度也有数十座核电站,不但大部分都是老式的裂变核电站,还有很多就在大城市附近。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数据,如果印度的核电站被全部摧毁,至少有8人将受到影响。鲁拉贾帕尼会用一半人口帮助日本度过难关吗?
    最后一个问题很关键,如何控制战争消耗与损失一直是关键问题。如果因为战争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最终对国民生活造成影响,国内支持战争的力度肯定会有所降低,甚至会出现反战浪潮。最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