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美国企业不见得会答应。”
    “是吗?”王元庆笑了笑。
    阎尚隆微微皱了下眉头,没有急着开口。
    “与蔺彦博、李成文交谈之前;我也有这样的担心,毕竟美国企业不会放弃一个拥有十七亿人口、潜力世界第一的巨大市场,但是我现在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想像的那么复杂。”王元庆看了阎尚隆一眼,说道。“我们开始谈的问题,不止是我们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国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设想一下,如果美国企业认为印度新政权会在战后没收所有国外资产,他们还会留在印度吗?即便退一万步,印度新政权不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政策,特别是在我们的干预下,印度新政权会以比较温和的态度对待国外企业,但是在由我们主导印度政治的情况下。美国企业肯定会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他们在印度市场上的竞争力能不能超过我们的企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美国企业就只能忍痛割爱,撤离印度。即便再退一万步。美国企业有足够强的竞争力,而且不受到印度新政府政策的打击。印度已经在战争中变成废墟,而战后重建带来的不仅仅是商业机会,还有社会责任,美国企业必须为印度的重建付出高昂的代价,以美国人无利不起早的观念,他们会心甘情愿的付出吗?考虑到战后印度的社会价值观念,美国企业的最佳选择就是尽快找人接盘,带着已经到手的利益离开印度,将战后重建交给别人。等到印度的社会经济恢复正常之后。再进入印度市场,坐享其成。”
    “问题是。我们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不会有多大的代价,美国企业没有别的选择。按照蔺彦博的判断,这几年。美国企业已经在印度获得了数万亿美元的利润,获得了数倍的利润。更重要的是,能够接下美国企业在印产业的只有我国的民族企业。如果美国企业不肯让步,数千亿美元就将烂在印度,只有让步,才能获的好处。当然,美国企业肯让步,我们的民族企业也能从中获得好处,减少后期投入。对双方来说,只有合作才能获得利益。”
    阎尚隆长出口气,没再多说什么。
    件交方面。他是专家,而在经济上,匈尚隆就没有多少发言权了。
    “谈判仍然由你全权负责,尽快找蔺彦博与李成文好好谈一下,他们正在联系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家,准备去印度团购。”
    “团购?”阎尚隆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
    “只有一个问题必须重视,那就是作为政府官员,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支持我们的企业,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外交利益、或者面子问题,让我们的企业蒙受损失。”
    “我知道。等下就去找蔺彦博与李成文。尽快安排好相关工作。”
    王元庆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见到元首有送客的意思,阎尚隆也没有多耽搁。立即起身告辞。
    阎尚隆离开一阵后,王元庆才给项铤辉下达了命令,开始打击印度的核力量。

第一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走向尾声的信号
    乃日下午,费集南德斯在海得只拉正式官誓就职,成圳柑反的临时战时总理。
    海军参谋长、三军总参谋长、现役海军上将费尔南德斯接替鲁拉贾帕尼。成为印度临时总理并没让外界感到惊讶。虽然没人否认鲁拉贾帕尼在出年执政生涯中为印度做出的重大贡献,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鲁拉贾帕尼没能率领印度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算不上优秀的战时总理。
    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评论,印度需要一位铁血总理。
    问题是。费尔南德斯是俾斯麦那样的“铁血宰相”吗?
    也许,印度军人的回答最能说明问题。就在费尔南德斯宣誓就职后大约别、时,古吉拉德上将以新德里守军司令官的身份向伤军军长赛柄彪少将投降,与他一同投降的除了正规军之外,还有新德里卫戍部队。
    虽然很多西方评论家认为,古吉拉德投降与费尔南德斯就任印度战时临时总理没有直接关系,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印军已经失去守卫新德里的能力,二是古吉拉德没有逃往海得巴拉的机会。三是大规模战乱将摧毁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名城,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古吉拉德与费尔南德斯的矛盾。因为费尔南德斯是标准的“美派”。而古吉拉德从来都没有把美国当成印度的守护神。
    古吉拉德走出战略指挥中心,在塞柄彪的陪同下登上前往沃济拉巴德的运输机时,针对印度核武库的战略轰炸行动已经开始了。
    费尔南德斯上台。让共和国别无选择。
    虽然在宣誓就职的仪式上,费尔南德斯并没有提到核武器,只是宣称将尽一切努力击败入侵印度的中国军队,但是这句话。足够让共和国领导人下定决心。因为在没有明确表示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一切努力”肯定包含了核武器。按照西方军事家在后来进行的评论,王元庆完全没有理由为共和国的战略安全感到担忧,因为共和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战略防御体系,但是王元庆有一万个理由放心不下前线五十万将士,因为印度不但能够用携带核弹头的战术弹道导弹打击共和国的前线作战部队。还可以使用包括核地雷在内的简易核爆炸装置对付进攻部队。
    只有彻底打掉印度的打手 核牙齿前线作战部队才能放心大胆的向海得巴拉推进。
    因为战略打击由总参谋部直接指挥,前线指挥部只负责派遣掩护力量,即让战术航空兵执行牵制性轰炸任务。所以不需要裴承毅指挥轰炸行动。甚至不需要多问。
    整个打击行动只持续了刃分钟,助攻的战术战斗机还没返航,行动就完成了。
    可以说,这轮打击行动进行得非常漂亮。
    主要打击力量是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而使用的最多的就是专门针对核武器小配备了新式燃烧弹头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与普通的燃烧弹相比新式燃烧弹头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在完全密闭的情况下持续燃烧数十秒。用数千摄氏度的高温彻底烧毁核弹头,气化核弹头内的核原料。根据共和国空军的测试,在密闭环境下,一枚沏千克种的新式燃烧弹头能够摧毁大约万立方米空间内的所有物质。为了达到彻底摧毁的目的。在第二轮轰炸中,战略轰炸机主要使用特种炸弹,对存放核武器的各处地下军事设施进行了反复轰炸。让印军或者其他人员无法再次利用这些设施。因为轰炸行动得到了美国提供的情报支持,所以共和国国防部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只简单介绍了轰炸结果,没有介绍具体过程。以免让外界知道这是两个超级核大国的“联合行动。”
    轰炸结束后大约2个小时,裴承毅收到了总参谋部发来的详细结果。
    可以说,针对核目标的战略轰炸是所有空中打击中要求最严格的一种,即所有目标都要彻底摧毁,而不是瘫痪。按照共和国空军的标准,所谓的彻底摧毁。就是让目标彻底丧失使用与修复能力,瘫痪则是让目标丧失使用能力。
    要求越高,难度越大。
    收到总参谋部的消息后,裴承毅立即安排战术航空兵对没有彻底摧毁的目标进行补充轰炸。任务不是很复杂。战术航空兵早就做好了相关准备。在很多参谋都认为可以松口气的时候,裴承毅安排了新的任务。虽然上面还没有下达新的命令,但是在费尔南德斯当上了印度战时总理,又对印度的核力量进行了战略打击。在裴承毅看来,元首很快就会给前线总指挥部署新的任务。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肯定不会有错。
    裴承毅首先要做的就是评估各支战斗部队的实际情况与物资筹备情况。
    万幸的是,不需要裴承毅负责占领区的工作。虽然按照项铤辉的说法。作为印度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裴承毅有权过问与战争相关的一切事务,自然包括占领区的工作,但是在刘晓宾带着一批人来到沃济拉巴德之后,这些事情就不再需要裴承毅操心了。
    实际上,刘晓宾的主要任务不是维持占领区
    按照李存勋的交代,他将以安全顾问的身份前往新德里,对包括总统府、总理府、国民议会在内的印度权力机构进行调查。为印度临时政府选择办公地点。等他这边准备妥当之后。印度临时政府就将在新德里成立。正式接管印度的国内治安工作。因为这是元首亲自交代下来的任务,所以李存勋不敢有丝毫大意,如果不是军情局的事务繁忙,他肯定会亲自赶过来。
    当然,关键还是卑度临时政府的人选。
    这件事不由裴承毅负责,也不由刘晓宾负责,元首早就安排顾卫民处理。
    裴承毅忙着为下一轮进攻做准备的时候,共和国对印度核目标进行战略打击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世界。随同传开的还有鲁拉贾帕尼在布罗奇身亡的消息。
    首先重点报道的仍然是西方新闻媒体。
    只是让西方世界大跌眼镜的是。普通民众对共和国的轰炸行动并没太大反应。一些西方国家的调查机构还专门做了随机调查,得出的结论对西方国家政府产生了很大影响。大部分西方媒体在报道战略轰炸的相关消息时,都不自觉的与当年共和国对日本核设施的轰炸行动做了对比。真正影响西方民众的就是这些对比,因为针对印度的战略轰炸与针对日本的战略轰炸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共和国并没有轰炸印度的民用核设施。开战之后,还在核设施周围划出了安全区。不对安全区内的任何非军事目标进行轰炸,从而没有在印度产生大规模放射性污染。共和国轰炸印度的军事核目标,既是自我保护的手段,又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没人愿意看到核武器落入某些极端组织的手中。最重要的是,在宣布相关消息的时候,共和国尽量避开了敏感问题,重点宣称轰炸的针对性。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也在相关声明中对共和国的行动给予了肯定。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