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命司马懿的五千兵马为奇兵,在张鲁出兵之时,攻其不备。

而司马懿也是如此去做的,他率领五千新兵,果敢冲入敌阵之中,将张鲁的部队搅得一团乱。

张鲁本就不是带兵之人,全凭着一股子冲劲儿才将曹操逼至绝境,若是陷入逆境,他就不会打仗了。

初战败阵之后,张鲁只能逃走,他一逃走,曹军从身后紧跟不舍,一路追杀。当张鲁逃回汉中时,兵马只剩下十分之一。

曹军再一次追杀过来,张鲁不得不投降了。

于是汉中之地,瞬时便成为了曹操的囊中之物。

张鲁已败,对于西凉的马腾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曹操也见到了胜利的曙光,于是加紧了攻打西凉,形势处于一边倒的局面。

曹操取了汉中的消息传到了成都,对于成都是一个不小的震撼。

之前刘备并不惧怕曹操,是因为曹操若想取成都。需要越过汉中的屏障,但是张鲁投降后,形势就急转直下,现在,曹操若是想进兵西川,他随时都可以。

于是刘备命人商量对策。

李严奇怪道:“主公,原本曹操受马腾与张鲁夹攻,正处于两难之地,不日之后便会退兵。因此才被迫征兵。但是没想到,曹操只征到了五千兵马,竟然能够起到奇效,五千兵马就随即改变了战局。痛击张鲁,逼迫张鲁将汉中之地拱手相让。”

法正却道:“战争原本就是瞬息万变的,只可惜张鲁并非良将,纵然是坐拥汉中之地。但灭亡只是迟早的事,张鲁与主公比起来,只怕千差万别。今汉中已落入曹贼之手,主公,以微臣之见,当趁着曹操在汉中立足未稳之际,将汉中从曹贼的手中夺过来!”

的确,现在曹操面前最主要的对手,还是位于西北的马腾,在击败了马腾之后,曹操才可以腾出手来攻打其他人。

也就是说,现在的曹操虽然得了汉中,但是汉中一带的防守必定非常薄弱,对于刘备方来说,这是取得汉中最好的机会!

刘备便问道:“股心意已决,当出兵汉中,试问一下,谁可为将?”

于是众位将领都站了出来,道:“我愿为将!”

刘备一看,站在最前面的,竟是老将黄忠,黄忠虽老,但是颇有廉颇之风,刘备对此位老将也颇为照顾,无论是在俸禄方面还是在宅邸方面,都比其他将领的好。

当然,刘备之所以厚待黄忠,是因为黄忠是可用之将,至少在蜀中内部,能胜过黄忠的将领,却没有几个。

刘备道:“既然黄老将军愿意领兵出征,孤深感欣慰,只是不知,何人可为军师?”

法正建议道:“主公,诸葛先生足智多谋,若是他随军出征,必定能够势如破竹!”

实际上刘备正有要诸葛亮随军出征的意思,没想到法正如此的心领神会,竟然当众说出来了。

于是刘备便问诸葛亮道:“孔明,孤欲让你作为军师,领军出征,直取汉中之地,依你之见,如何?”

若是在平日里,诸葛亮自然会一口答应,但是今时今日,诸葛亮心中却有一个未解的疙瘩。

因此诸葛亮说道:“主公,随军出征,本是亮义不容辞之事,但今时今日,我方之大敌,并非曹操,而在萧墙之内,故而亮想继续在成都安守,还请主公准许!”

刘备一愣,没想到诸葛亮会说出如此的话来。

不过无论如何,诸葛亮也只是臣子,他可是主公,臣子自然应当遵从主公的命令的!

刘备脸色微变,道:“孔明,你过分小心了,如今强敌在外,你却说祸起萧墙,你若不愿意出兵汉中,孤便叫别人去。”刘备将脸朝向法正,道:“法正,你可愿意以军师的名义出兵汉中?”

法正拜谢道:“承蒙主公看中,微臣义不容辞!”

说完之后,法正又看着诸葛亮,道:“孔明先生,你满腹韬略,又怎能拘泥于形式?当今天下大乱,正是建功立业的机会,大丈夫又岂能因为心绪,而影响自己的行动呢?东吴与西蜀,是友非敌,孔明先生又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法正之言,正好刺中了诸葛亮心中所痛。

于是诸葛亮负气道:“主公,亮并非宵小怕事之人,今曹贼侵入汉中,意欲图谋西川之地,亮身为人臣,自然应为主公分忧,主公既然命亮为军师,那亮敢不从命?”

诸葛亮所说的,自然是气话,他在刘备麾下效力这么多年,刘备还是第一次看见诸葛亮说气话。

既然诸葛亮已经答应了随军出征,那么刘备也颇为欣慰,而对于法正,刘备也并没有打算让他留在成都。

刘备道:“既然如此,孔明、法正,孤命你二人为随军军师,助黄老将军一臂之力,定要将汉中之地收入我方囊中!”

第十二章蜀中

建安十八年,七月。

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汉中之地,西川的刘备看不过去,趁着曹操立足未稳之际,以张飞、黄忠为将,诸葛亮、法正为军师,直扑汉中,曹军将领夏侯渊、张郃固守阳平关,刘备军一时无法攻破。

双方相持三月有余,却终不能见结果。

十月,曹军进攻西凉马腾,形势却有变化。

西凉之地毕竟贫瘠,虽马腾拥兵自重,但却无法长久,一旦与曹军相持,要不了多久,就会无法坚持下去。

自张鲁大意吃败仗之后,相助于马腾的羌军,见已无利益可图,便心生去意,终于于十月,弃马腾于不顾!

马腾失了羌人的支持,在兵力上少了大半,纵然马超天生神力,也是没有办法维持,马腾率众死守,以求曹军出错,但是曹军临战经验丰富,哪里那么容易出错,破城也只是迟早之事。

如今的成都城内,除了商人们的买卖之外,还有另一件事情,那就是来自于汉中与西北的军情。

在刘备的宣传攻势下,蜀中一带的民众,都将曹操当做是蜀中的头号敌人,能够击败曹操,是民众们最高兴的事情。

当然,刘备军与曹军的征战,东吴方面并不感兴趣。

对于东吴商会的主席吴湘来说,他最关心的,便是东吴的国宴是否能在成都城内继续的推行下去。

这是吴湘来到蜀中之前,杨林特别嘱咐过的事情,杨林对吴湘说。东吴的国宴关系到东吴的气数,吴湘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所幸的是。在与法正的交涉之后,西川之主刘备对于东吴的国宴。只是提出了一些警告而已,而东吴餐馆,能够继续经营下去。

现如今,蜀中的大事,正是进攻汉中一役,连法正这样的重臣,也被派去了前线,因此,刘备对于成都城内的事情。无论是商人们的往来也好,还是东吴餐馆所使用的香料也好,都没有心思再过问了。

而在柴桑城内,却是一片安静祥和的局面。

东吴周边,没有任何的战事,整个东吴能够修养生息,这也是孙仁的基本国策,孙仁近些日子所公布的一系列的政策,都是有利于发展生产的。

现在的东吴。正在一天天的强大起来,比起以往孙权当政的时候,其强盛的程度,可不止一点两点。

在旁人们看来。这些都是主公孙仁执政有方,只有少数的人知道,孙仁的国策。实际上都是出于杨林之手,杨林才是真正的东吴繁荣的奠基者。

不过最近杨林的日子却有些苦恼。因为他曾经夸下海口,向他人许下承诺。现在承诺的期限已经到了,杨林却没有办法给别人一个说法。

当年杨林去荆州,将西川的地图献给了刘备,虽然以此为契机,杨林和刘备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和约,但是对于东吴来说,杨林的做法,毫无疑问是一种背叛的行为。

因此诸葛瑾对于杨林颇为不满,而杨林为了安抚诸葛瑾,才在他的面前许下了三年之内取下荆州的承诺,杨林还说,若是三年之内取不了荆州,便将自己的这条命交到诸葛瑾的手中。

可是……

“杨先生,当年正是建安十四年,而此时已然是建安十八年,三年之期早已过了,而如今,吴蜀已经联盟,怎能束甲相攻?东吴要夺取荆州,无兵马动作,如此下去,荆州还是在刘备的手中。”

诸葛瑾旧话重提,但是对于杨林,也并没有加以要挟,杨林听得出来,诸葛瑾虽然明里是在说三年之约,但事实上,却是另有目的的。

于是杨林说道:“诸葛先生,在下实在有愧于你,虽然许下三年之约,但是却不想世事难料,当下局势复杂,虽然也有所部署,但是要如愿以偿,却还需要花些时日,还请诸葛先生宽限几天。

在下的性命,暂且记在诸葛先生那儿,若在下真的无法将荆州收回来,那就任凭诸葛先生处置!”

杨林在说此话的时候,实际上也是知道了诸葛瑾的真实想法,诸葛瑾也并没有继续以三年之约来说事,而是转移了话题,道:“杨先生,虽然我并不知道你的计策,但是如今,对于我东吴来讲,却是最佳的取得荆州之地的机会!

刘备自从与我东吴结盟之后,对于荆州一带的守卫,倒是非常的薄弱,荆州的城池,并无强将驻守,要取荆州,对于我东吴来说并不难。况且我东吴军士,当下士气正盛,再加上主公着力培养的近卫军,我军的实力,远胜于荆州军士!”

——这才是诸葛瑾的真正目的,他找杨林所说的三年之约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其真正想说的,正是希望杨林能够说动主公进兵荆州。

如今的东吴,民心思定,就连孙仁也曾在朝堂上和群臣们说,东吴在三至五年之内,恐怕并无战事,现在的东吴,应是刀剑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

诸葛瑾知道,若是自己劝说主公对荆州用兵,只怕主公会立即反对,但是杨林是在主公面前说得上话的人,若是杨林劝说,主公说不定会回心转意的。

当然,诸葛瑾劝说杨林,却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只见杨林苦笑了一声,随即说道:“诸葛先生,在下听闻你和蜀中的重臣诸葛亮是亲兄弟,既然如此,你为何不为你的亲兄弟想想,执意派兵进攻荆州,难道就不怕你们兄弟俩反目成仇吗?”

诸葛瑾毅然道:“杨先生实在是太小看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