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人锁战船,是曹操自己的主意,虽然如贾诩这样的谋臣,并不同意曹操如此做,还说,当务之急,是找出吴军的作战方式,并非是耍小聪明。

但是曹操却不听,程昱等人又使劲的派曹操的马屁,使得曹操飘飘然,更是坚定了操练兵马,半月之后便再次进攻东吴水寨的决心!

不过曹操却并不知道,东吴水军的实际指挥者杨林,此时却并不在东吴军中。

杨林换上便装,带着嫣儿、诸葛孔明,以及十几位奴仆,沿江而上。

几辆马车上,装着十几只大箱子,这些大箱子封得极为严实,从外面看,根本就看不出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负责搬运的奴仆自然是不敢询问,而和杨林一同前行的嫣儿也是好奇连连,她对箱中之物甚感兴趣,只是杨林刻意卖关子,不肯告诉她。

至于诸葛亮,一路上却不闻不问,似乎对此事毫不关心一般。

诸葛亮对杨林,颇为忌讳,认为此人心机重重,犹胜于曹操手下的毒士贾诩,与杨林为伍,必定要颇为小心。

不过自己既然身为人质,杨林邀他一同行动,诸葛亮也不好推脱,便答应了。

起初诸葛亮想,杨林是想让自己当一个带路人,但是一见到杨林运来的十几只大箱子,他才知道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虽诸葛亮不冷不热,但杨林却有意接近孔明,道:“诸葛先生,此次在下让你来,就是为了想你揭示谜底的。”

这句话,倒是引起了诸葛亮的兴趣,诸葛亮道:“杨大人是说你在手上写的那个‘毒’字?”

杨林道:“正是。”

原来那晚,杨林和诸葛亮共商破曹之策,一人在手上写上一个字,随即摊开,诸葛亮在手掌心里写的是一个“火”字,他预料到曹操知北军不习水站,定将战船用锁链锁住,如用火攻,便能将曹军全歼。

但是杨林写在手心里的字,却并非“火”字,而是一个“毒”字,诸葛亮询问杨林“毒”字的意思,杨林却不答,只是说日后便可知晓。

一行人悄悄前行,虽曹操占据荆州,但江南一带,却并非全是曹操领地,诸葛亮久在荆州居住,对此地地形甚熟,于是众人能掩人耳目。

快行至三江交汇处,杨林便让大家渡江了。

一艘客船静静的停在岸边,这是杨林早已准备好的,杨林道:“诸位,我们现在此地安心等待,等入夜之后,才乘船渡江,江北已全是曹操的领地,还请各位小心为妙。”

在杨林的提点下,众人趁着夜色渡江,前线战事紧急,于是江北一带的防御松懈,杨林一行人,将十几箱大箱子也搬到了江北。

客船在江边停靠,杨林等人不再骑马,而是步行,而那十几箱大箱子,也由奴仆挑着前进。

众人进入到密林之中,杨林靠司南辨别方向,在他的手中,还有一份地图,他将这份地图拿给诸葛亮看,两人在商议后,才能拟定前行的方向。

又过了一日,众人终于来到了一处水潭前,这处水潭没甚稀奇的,不过杨林却说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

杨林问诸葛亮道:“诸葛先生,在下认为就是此处,不知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道:“亮也认为就是此处,此处水潭以下数里,便是乌林,曹操大军所饮用之水,此处便是水源。”

杨林道:“那样最好。”

曹操大军虽然在江边扎寨,但是多数兵士却是在密林中安营,因此饮用之水,并非是江水,而是顺流而下的溪水,杨林等人所来到的地方,便是曹军饮水的水源之处。

既然已经到达了目的地,杨林便命令奴仆们打开了其中的一只箱子,只这只箱子里的东西,却是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诸葛亮道:“这些东西,亮只在医者那里见过。”

杨林解释道:“诸位,这些事口罩和手套,请在打开其它的箱子之前,将口罩和手套戴上,以免中毒。”

众人一听,连忙戴上口罩和手套,将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随即,杨林便命人打开了其余的十几只箱子,当箱子里的东西出现在众人的眼前的时候,众人都非常吃惊。

先是一股恶臭扑鼻而来,若不是众人戴着口罩,只怕会被当场熏晕。

在这箱子里的,全是腐臭已久的牛马猪羊,尸体均已腐烂,肉上便是蛆虫,看上去格外的恶心。

嫣儿差点吐了,杨林道:“嫣儿姑娘,若是这点也忍耐不了,还怎么当我杨林的丫鬟?”

于是嫣儿打起了精神,好令自己不至于昏倒。

杨林命奴仆们将腐臭的牛马猪羊全都投入水潭之中,奴仆们小心翼翼,生怕被这些腐肉所腐蚀,忙活了好一阵子,牛马猪羊以及装上了石头的十几只大箱子,全都被沉入到水潭之中。

杨林又命众人折返,众人向回走了一里多路,杨林又命众人将口罩、手套摘下,并且挖了一个坑,将口罩和手套都埋进土里。

这时嫣儿才问道:“杨大人,你这样做是何意?”

杨林反问道:“嫣儿姑娘,你可知道冠军侯霍去病是怎么死的?”

嫣儿道:“他不是病死的吗?”

杨林又问:“他是得何病死的?”

嫣儿道:“史书中无从得知。”

杨林便道:“实际上霍去病是死于瘟疫,匈奴人用心狠毒,知霍去病率军攻来,便将病死的猪样投入水中,污染了汉军的水源,待霍去病喝了被污染的水后,便染病身亡,我这么做,只不过是效仿匈奴人的做法而已。”

诸葛亮叹道:“可是,杨大人这么做,实在是太过狠毒了。”

杨林却道:“诸葛先生,这就是战争,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只有傻子才会对战争渴求人道!”

第二十九章华佗

乌林,曹军驻扎地。

正在曹军仔细操练,正准备再一次对东吴用兵的时候,疫病却悄然的袭击了曹营。

起初只是一小队的士兵染病,出现的症状不过是头痛和发烧,便找来了军医来治疗,不过可惜的是,军医不但没有将士兵们的病治好,还将疫病传播了出去。

疫病传播得极快,水、空气都能成为传播的途径,只要一个军营的士兵染上了疫病,第二天,隔壁军营的士兵也会感染上疫病。

当曹操意识到失态的严重性的时候已经太迟了,足足有上万名士兵感染上了疫病,而且这种疫病,军医束手无策。

如此一来,原本要对东吴进行的军事打击,也只能暂且搁浅了。

曹操很清楚疫病的来临对己方意味着什么,他立即下达了紧急命令,第一,将所有的染上疫病的士兵隔离起来,除了军医之外,旁人不许探视,第二,对外界封锁消息,继续操兵练马,不能让东吴水军看出破绽。

虽然在曹操的严命下,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曹军却怎么也找不出疫病产生的原因,于是也根本无法根治疫病,每天都有健康的士兵患上疾病,并被送到隔离区里去。

眼看着己方的战力在一天天损耗,曹操也焦急如焚。

有人建议曹操,既然疫病横生,此处定然不能久留,倒不如退兵南郡,以作休养。

虽然是有用的建议,但是曹操却被不可认同,东吴之地就在眼前,只要拿下,便能一统天下,又怎么简简单单就放弃的?

此外,曹操也不甘心,那位东吴的弓腰姬出尔反尔,戏弄了自己,自己又怎能忍下这口气,在曹操看来,战争的胜负是小,而自己的面子却是最重要的!

于是曹操并没有退兵,而是就这样耗着,曹军的将士们都知道军队中疫病横生,便人心惶惶,都害怕有一天,自己也会染上疫病,在如此状况下,谁又能安心操练呢?

疫病难治,曹操被迫八百里加急,将名医华佗请来了曹营。

曹操想借着华佗的能力,使病兵起死回生。

华佗满头白发,已年过六旬,不过他的眼神却还矍铄,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位老人。

在来到曹营之后,华佗便去病兵的隔离地去,他不顾被传染的危险,尽心为病兵诊治,但是可惜的是,纵然是神医华佗,也没有办法想出良方。

华佗回禀曹操,道:“丞相,但凡疫病,可治愈者少,老夫只能开些药方,为患者服用,但能否治愈,只能看自身的造化,老夫实在无能为力。”

纵然是神医华佗,也对突发的瘟疫一筹莫展,治病讲求对症下药,可是华佗并不知道士兵们是如何患病的,再加上感染疫病者数不胜数,要系数治疗,根本就是空谈。

听了华佗的回复,曹操又道:“华佗先生能否查找疫病的缘由,也好防范防范。”

华佗领命而去,便去查找瘟疫爆发的源头。

华佗毕竟是当世神医,对于疫病的缘起非常了解,于是,他便从最容易感染疫病的水开始查起。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华佗开始查探曹军饮水的水源,一查,竟发现水中有异样,明显被人动过手脚。

华佗顺着水源查去,一直查到了距离曹军的乌林本营数里之外的一处水潭,此处水潭恶臭连连,水潭中全是蝇虫飞舞,显得极不寻常。

华佗经验丰富,不需下水查探,便知道,是有人人为的将病死的猪羊沉进水潭之中,趁机污染曹军的水源,使曹军的士兵患病。

所谓医者父母心,华佗一生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但凡可医之人,华佗比倾尽全力,因此华佗最不喜欢的,便是害人之人。

将病死猪羊投入湖中之人究竟是谁,此人用心如此狠毒,他的用意为何?

当然,华佗找到了这一线索就已经足够了,他只需告诉曹操,水源已被有心之人污染,日后饮水或是清洗餐具,定要将水煮沸消毒,这样就能够阻止疫病的蔓延。

华佗刚遇离开,却忽然听到身边有人说道:“华佗先生,在下有礼了。”

一人从树丛中走出,此人容貌甚是年轻,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位五大三粗的壮汉。

“你是谁?”

华佗询问对方,而那人拱手道:“在下杨林,乃是一位说书人,今日有幸见到华佗先生,真是三生有幸。”

来人既然报了自己的姓名,华佗也稍稍安心下来,便又问:“你又是怎么知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