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堂上的局势一边倒,诸葛瑾十分为难,他虽身为吴臣,但自己的弟弟诸葛亮,却在为刘备效力。

于是诸葛瑾硬着头皮,说道:“主公,孙刘联盟在前,当前我们的共同敌人是曹操,曹操势大,若是东吴和刘备反目,束甲相攻,那么只怕曹操会率兵偷袭,那到时江东便会生灵涂炭,以微臣之见,还是少动干戈的好。”

诸葛瑾此言一出,便立即招来了不少骂声!

吕蒙道:“诸葛大人实在是妇人之仁,刘备敢妄自夺取荆州的领土,分明是笑我东吴不敢动他,如此肆无忌惮,若我东吴再忍让,只怕刘备还会变本加厉,诸葛大人,你该不会是因为胞弟辅佐刘备,才会不让主公进兵的吧?”

吕蒙冷嘲热讽,诸葛瑾面色一沉,但是却无力反驳,因为吕蒙之言,正好点中了他心中所想。

面对群臣的争论,孙仁一直洗耳恭听,但是群臣却越吵越烈,孙仁实在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

于是孙仁问道:“杨林,你去过荆州,依你之见,我东吴当如何是好?”

杨林一愣,他原本就站在角落里,抱定了在朝堂上一言不发的决心,但是孙仁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向自己询问,这使得杨林颇为诧异。

关于是否对荆州用兵一事,杨林也曾向孙仁言明过,当前应以发展内政为主,孙刘联盟不能破裂。

原本以为孙仁依然会坚持,不过看来这位女主在群臣来势汹汹的建议下,也有一些心动了。

若非实在难以抉择,孙仁是断然不会当场向杨林发问的,而这一次,杨林也是骑虎难下了。

杨林上前一步,说道:“主公,臣工们虽然意见不同,但他们对东吴的忠心,却是昭然可见的,微臣虽然位于末席,但也听得真切,将军们想要进军荆州的原因,无非是一点,那就是赤壁之战由我东吴击败了曹操,可是为何却让刘备占了荆州?不过关于这一点,微臣却是要说的,虽孙刘联盟,但刘备却从未许诺过将荆州让与东吴,刘表将荆州交到了刘琦手中,刘琦死后,刘备以叔父的名义自领荆州牧,倒也没什么僭越之处,天下人虽然难免非议,但刘备却是名正言顺。”

杨林才说了一个开场白,群众就瞧出了他的态度了。

这个说书的家伙,怎么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众臣看不过去,于是开始吵吵嚷嚷。

孙仁赶忙命众臣安静下来,好让杨林能将话说完。

于是杨林又道:“主公,虽然众将心中不满,但是此时攻荆州,对于我东吴,却并非良策,不利者有三:其一,刘备手下强将如云,若强攻荆州,只怕并不易得,纵然攻下了,我军也会损兵折将,到时候,若曹操趁虚而入,可如何是好?其二,我东吴夺荆州,好处却是不大,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若我东吴取了荆州,还要防御北方的曹操,如此得不偿失,倒不如让刘备去镇守荆州,为我东吴屏障。其三,我东吴正是休养生息之际,不宜干劳民伤财之事,还是以逸待劳,以图后事。”

杨林所说,倒是头头是道,众将力主出兵荆州,多半是争一口气,为了这一口气,而折损东吴的兵力,实在不是什么聪明的行为……

第十章吊唁

诸葛瑾颇为欣慰,因为朝堂之上,终于有人站在自己这一边了。

虽然不知道杨林反对向荆州用兵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是他的话,诸葛瑾是举双手赞同的。

杨林之言,倒是令群臣们稍稍平静了一点了,于是孙仁问道:“杨林,你所说的三点,孤倒也是赞成,只是我东吴若是忍下了这口气,只怕刘备便会变本加厉,而我东吴,只怕会被天下人耻笑。”

杨林道:“主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笑得最好之人!刘备急功近利,想要光复汉室,因此只顾攻城略地,却不管后方的发展,就算他占据了更多的城池,也是不能长久的。从今日来看,刘备取了荆州之后,下一个目标,便是益州了,东吴要向刘备出手,等他取了益州之后不迟。”

杨林所说的话,有一些令人含糊了。

除了少数人之外,大部分的臣工对杨林并不了解,只以为杨林是说书出身,因为受主公器重,才提拔为官的,而本事,杨林却是稀疏平常。

不过听他在朝堂上的一席话,倒是有理有据,至少在见识上,杨林颇有过人之处,只是他所说的方略,太过玄乎了,众臣现在,还来不及想到那一步去。

杨林又道:“主公,当务之急,是发展内政,与刘备之间,东吴实在不宜开战,东吴当前的敌人还是曹操,东吴应趁着曹操新败的机会,再讨一些便宜,不过,在那之前,微臣倒是想去荆州一下,与刘备谈谈。”

杨林自告奋勇,要去荆州吊唁,孙仁原本已经派了鲁肃去了,但是如果杨林也去,自然能将荆州之事处理得妥妥当当。

孙仁道:“既然如此,杨林,你就去荆州一趟吧。”

杨林又道:“主公,微臣还想让诸葛大人也一同前去,诸葛大人是刘备的军师诸葛亮的兄长,相信有诸葛大人在,一定能为东吴谋一些好处的。”

孙仁又准了。

在杨林的游说下,孙仁终于又坚定了不对荆州出兵的决心,而群臣和将领们,在听了杨林的话之后,也暂且打消了率兵攻打东吴的打算。

另一方面,杨林与诸葛瑾出使荆州,两人只带了少数随从,轻车简从,向荆州进发。

杨林与诸葛瑾同坐一辆车,在车上,两人促膝而谈。

诸葛瑾道:“杨先生,瑾真要谢谢你,若不是你力排众议,只怕我东吴已然对荆州用兵了,瑾的胞弟尚在刘备军中,我兄弟各为其主,在战场上为敌,实在是瑾不愿意看到之事。”

杨林笑道:“诸葛先生可别这么说,不才之所以力劝主公不对荆州用兵,并非是因为诸葛先生的胞弟在刘备军中,而是为了东吴的切身利益,当下对荆州动兵,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不才反对,若是时机来了,孙刘双方利益不可权衡,那到时候,诸葛先生和令弟,还是会战场相见的。”

诸葛瑾叹了一口气,道:“各为其主,实在为难,但生逢乱世,大概也只能如此了。”

杨林所说的孙刘双方利益不可权衡,诸葛瑾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命看到,既然没命看到,诸葛瑾自然是不用担心了。

在一路上,杨林和诸葛瑾谈笑风生,时辰倒是过得挺快,只消两日,荆州城便到了。

由于荆州牧刘琦病死,因此荆州城内家家户户都挂挽联,为刘琦吊唁。

杨林和诸葛瑾入城,还没有去见刘备,却忽然听得有百姓议论纷纷。

一名满头白发的妇人说道:“刘琦公子正值壮年,怎么会就这么白白的死了呢?”

她身旁的另一位花白头发的妇人则道:“我听说是刘皇叔向刘琦公子的食物中下了药了,否则的话,刘琦公子怎会如此就死的!”

白发妇人又问:“刘皇叔不是好人吗,他怎么会做这样的事的?”

花白头发的妇人又道:“天下这么乱,哪来的好人?……这些话还是少说为妙,小心隔墙有耳。”

花白头发的妇人显然是意识到了杨林和诸葛瑾在旁边听着,于是也就住口了。

杨林和诸葛瑾继续向前走着,诸葛瑾叹道:“看来,就算是以仁义著称的刘皇叔,也免不了遭人口舌,杨先生,你难道也认为,刘琦是被刘备给毒死的吗?”

杨林笑道:“刘琦只是庸才,广有荆州之地,却无所建树,像这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又何必去过问呢?刘备是好人也好、坏人也好,总之,他才是能与东吴抗衡的枭雄,东吴应当关注的,自然是刘备刘皇叔了。”

想想看,自己也曾经利用了刘琦,不过虽是利用,但是对于刘琦来说,却有莫大的好处的。

若是蔡夫人不死,刘琦是断然不可能当上荆州牧的,而刘琦这颗棋子,在赤壁之战中,也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

杨林再怎么闲,也不会去关心手中的棋子的生死的……

杨林与诸葛瑾二人,并没有立即去见刘备,而是在驿馆见了先一步来到荆州城的鲁肃。

鲁肃以吊唁的名义来到荆州,不过他的目的,却是为了东吴牟利。

三人盘膝而坐,鲁肃叹了一口气,道:“此次来荆州,肃原本想借着和刘景升的交情,说服刘备,与东吴平分荆州的,可是刘备却说,荆州是故人之地,若是将荆州拱手让与他人,恐怕会对死去的刘表和刘琦不敬,荆州的归属,应当从长计议。”

原本孙仁派鲁肃来,只是来吊唁故去的刘琦的,可是鲁肃却借着出使荆州的机会,破口婆心游说刘备,虽未成功,但是鲁肃的精神却是值得嘉奖的。

鲁肃是杨林在东吴最为佩服的人之一,除了有才能之外,鲁肃还内敛而不张扬,而更重要的,是无论东吴遭遇到什么样的磨难,鲁肃都是和东吴的命运站在一起的,而不是只顾自身的利益。

第十一章西川

杨林赞叹道:“子敬一心为东吴谋福,实在是众臣之楷模,在下佩服不已!不过,想必刘皇叔是不会那么容易将荆州给交出来的,子敬此举,只怕空手而回。”

鲁肃摇摇头,道:“肃也是为了荆州百姓,在来之前,肃就已然听到了一些风声了,诸将不满刘皇叔坐享其成,是以想要武力夺取荆州,但是两军交战,必有死伤,到时候,生灵涂炭,这又如何是好?而刘皇叔手下猛将如云,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对付,我东吴若强攻荆州,恐怕会损兵折将……”

在群臣中,鲁肃是典型的以和为贵,不过,此种做法也并非全是好处。

杨林此次,倒是和鲁肃的政见一致!

杨林道:“子敬请放心,在下和诸葛先生在来之前,已然劝说主公,让主公放弃进兵荆州,所以孙刘两家,暂时不会兵戎相见的。”

鲁肃松了一口气,道:“如此甚好。”

不过既然主公已经放弃进兵,那么她为何还派来杨林和诸葛瑾两位重臣前来?鲁肃知道两人来必有深意,便问道:“不知杨大人和诸葛大人来此,所为何事?若肃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