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懋芳心下暗叹,唉,本官堂堂一省巡抚兼都指挥使,竟然如此屈尊亲自跑来向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求救,大明朝内,我李懋芳算唯一一人了。
正思忖间,李啸一众将领已行至面前几步外,立刻向李懋芳跪地行礼。
“下官李啸,参见巡抚大人。”
第二百零四章兖州危急
“李指挥速速起身。”李懋芳脸上挤出笑容,伸手虚扶。
李啸起身,仍恭敬地向李懋芳拱手而道:“下官不知大人今日前来,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唉,本宪现在是。。。。。。”李懋芳说到一半,突然顿住,脸露无奈而懊恨的神色。
李啸心知有异,低声说道:“大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随下官去议事大厅详说。“
在狮子峰的议事大厅中,李啸屏退旁人,与李懋芳单独密谈。
听完李懋芳长吁短叹地讲述完这次战败的经过后,李啸亦是眉头紧皱。
“哼,刘泽清轻敌冒进,如此轻易地中了敌兵圈套,真真罪无可遣。”李啸站起身来,双眼之中,满是愤恨。
“当时本官亦曾提醒他要小心,毕竟流寇久经战阵,经验丰富,恐难骤胜,奈何此人刚愎自用,不听我言,还以本宪是文官而嘲弄之,现在官军大溃,此人又只会躲入济南府中保存实力,着实可恨之极。待山东之战结束后,本官定要向朝廷重重弹劾于他。”李懋芳在一旁咬牙恨恨而道。
李啸长叹一声,脸色凝重:“在下只恐流寇如此大胜之后,其势愈炽,官军再难压制于他了。”
“正是如此,现在我山东兵马大部已失,流寇猖獗难制,若复要等到官军从他处调来镇压,则山东各处只怕均已是崩坏涂炭了。如此燃眉之急,如何解之。“李懋芳一脸焦急至极之色,双眼直直地望向李啸。
李啸看得懂他的眼神,只是,他保持了沉默。
李啸很清楚,如果按李懋芳所说的,与官军作战时便有6万之众的流寇,到了现在。估计又裹挟了新的百姓,恐怕8万都不止了。
而雄唐卫可战之兵只有5700人,要去对付正士气高昂猖獗一时的8万流寇,决不是件容易之事。
而且,这些流寇作战方式极其灵活,忽聚忽散,胜则进,败则退,并不以逃窜以耻,这样一来。就算拥有武器与装备优势的李啸,精心设得巧计,也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将他们全部消灭,那么,就只剩下拼消耗一条路了。
李啸知道,8万流寇之中,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2至3万人,但是敌兵的数额实在巨大。哪怕是拼消耗,自已也不一定拼得过。
李啸是个精细的人,不打无把握之仗是他的底线,所以。尽管李懋芳断断续续地说了那么多,但在自已没考虑清楚如何作战之前,李啸始终没表态。
“李指挥,山东如此危急。我等身为守土官员,如何可坐视大明国土沦陷,百姓生灵涂炭啊。”李懋芳见李啸一直不说话。心下愈急,话语之中,满是无奈。
李懋芳这般话语,几乎是在哀求李啸出兵了。
李啸在心中长叹了一声,又仔细思虑了良久,终于在心中拿定了个主意。
“于今之计,普通州县恐难分兵保全,唯一的办法,便是集聚兵力于一处,依凭坚固的府城固守。挫敌锐气于坚城之下,待外省援兵一到,两处夹击,方可取胜。”李啸缓缓地说出自已的看法。
没想到,李懋芳听了李啸这般话语,却似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他急急说道:“李指挥此计甚好。莫非,李指挥是打算凭据兖州府城而守么?
“正是此意。且待一两日,我军将粮草器仗等物准备齐全,便立刻出兵兖州。”李啸平静而坚定地说道。
“好!那到时,本宪与李指挥一同出发。”李懋芳一脸欣喜,双眼之中,满是希冀之色。
谁也没想道,只过了一天,李啸全军正在紧张准备明天一早出发之时,又有一位不速之客,神情焦急而匆忙地赶到了雄唐卫。
这一位,来头却是颇大,乃是当今鲁王朱寿鋐之弟泰兴王朱寿镛。
朱寿镛时年三十八岁,一张保养得颇好的白晳脸庞上,三绺清髯修剪得极好,只不过,这看上去颇为儒雅俊秀的面孔上,却满是因为长途奔波而凝结的汗垢与灰尘,显露着明显的焦急与恐慌。
听得此人来了,李啸与李懋芳均觉心下一沉。
明朝对宗事限制极严,非特殊情况不得擅离封地,若是有事要去外地,需得事先向朝廷禀报,得到批准后,方可在限定的时间内离开与返回。
这些形如囚徒一般的宗室子弟,在没有朝廷批准的情况下,擅离属地,乃是重罪。史载,崇祯九年时,唐王朱聿键见鞑子入关,乃集义兵北上勤王,却被勒令解散兵伍,随后被关于凤阳高墙大狱之中治罪。其唐王封号也被剥夺,崇祯改封其弟朱聿鐥为唐王。
这个泰兴王朱寿镛,今天竟然冒着违搞朝廷定制的重大罪名,亲自来到李啸的雄唐卫,可以想见,现在局面已崩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李啸与李懋芳两人不及多想,急急前来迎接。
李啸等人来到朱寿镛跟前,方欲行礼,便被朱寿镛立刻打断。
“局势如此危急,便不来这些虚礼了。”朱寿镛叹息着虚扶起两人。
“王爷,现在兖州境内,敌情却是如何?”李懋芳在一旁小声地问道。
朱寿镛听他这般一问,咬牙狠狠地跺了一下脚,叹气说道:“前几日,山东官军被流寇打得大败,贼势大盛,一路裹胁民众加入。那巨野县令赵延庆,见贼众如此汹涌而来,被吓得弃城潜逃,巨野县城,遂不战而降。贼势愈加猖獗,据说已有8万之众,正一路声势浩大直向兖州府城袭来。现在兖州府中,王府守卫不过千余人,另有任城卫一部两千余久疏战阵之兵,如何可守之!故本王在这万不得已之时,乃不顾祖制,特来雄唐卫请李指挥使紧急出兵,入援兖州,则兖州之地,尚可有保全之机啊!”
朱寿镛说到这里,这位往日时养尊处优的王爷,眼中竟有欲要滴泪之状。
李啸一脸紧绷,眉头紧皱,他没想到,现在山东的局势恶化得如此之快,这内地的明军,怎么就到了这般不堪一战的地步。
“李指挥,我等需紧急出兵,不可贻误了战机啊。若是汉寇攻陷了兖州,把大明宗室的鲁王一族掳去,这失陷亲藩,可是族诛之罪!我等山东官员,只怕皆无活路矣。“脸色煞白的李懋芳在一旁,颤声对李啸说道。
第二百零五章兵发兖州
在朱寿镛到来的这一天下午,李啸下令,虎啸军全体战兵,立即出发。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旌旗蔽天,盔甲耀目,铁流滚滚,精神抖擞战歌高扬的全体虎啸军军兵,排着整齐的阵列,沿着已修了一半的明光大道向西疾进而去。
虎啸军行进,极其严整有序。最前头,是80名哨骑前行探路,其后,是虎啸军的步兵部队,其中盾兵600人,枪兵2000人,横行队200人,镇抚队30人,逐次而行。
步兵部队之后,是火器部队,包括火铳兵2000人,红夷大炮16门,普通火炮100门。
跟随火器部队行进的,是后勤队480多人,押送着8000石粮草行进。另有医疗队80人,辅兵1070人跟行。
队伍的最后,是突骑队300人,哨骑40人,作为最后的押阵。李啸带着泰兴王朱寿镛、山东巡抚李懋芳、以及自已的幕僚陈子龙等人,在护骑队的簇拥下,一并打马前行。
整个虎啸军全部战兵约为5700人,辅兵与后勤医疗等加起来,另有约一千六百多人。
李啸将整个雄唐卫的可用兵马全部带上。敌军如此势大,现在俨然已是山东最后的柱石的雄唐卫指挥使李啸,不得不把全部兵力都用来奋力一搏了。
现在雄唐卫中,李啸另从辅兵预备役中抽出1000人,扩选为辅兵,由南和区民政司分所长常正与东升区民政司分所长付铁临时带领。在李啸率军离开的这段时间中,共同守卫雄唐卫。
而雄唐卫这段时间的全部工作统筹与开展,李啸任命蒙山特别区区长李长材为总负责人,商业司司长李忠文协助。
一路上,军纪整肃、秋毫无犯的虎啸军,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
李啸军出兵抗击流寇进犯的消息,不知怎的,竟在这一二天内,迅速地传遍了雄唐卫附近县镇。
这些纯朴善良的百姓们,闻听消息后。纷纷带着食物,来到明光大道旁,拿出自已都舍不得吃的米酒、鸡蛋、熟肉等物品,硬往虎啸军的军兵们的怀里塞去。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军兵竟然纷纷拒绝接受,而且言语客气,说什么虎啸军有严格规定,不得擅拿百姓一钱一物,而且自已每天都有粮饷。这些食物还是留着乡亲们自已吃。让送行的百姓们感慨不已。
朱寿镛与李懋芳两人见状,皆是不住地点头赞叹,这大明官军,能这般受欢迎。整个大明朝中,李啸是独此一人了。
幕僚陈子龙脸上也是满满的笑意,这位满怀济世报国之心的热血青年,心下暗叹:“李大人治军如此严格。那宋代冻死不穿民衣,饿死不入民宅的岳家军,也不过如此吧。”
最后还是李啸下令。为防止行程受阻,保证行军速度,由刘扬壮的后勤队统一接收乡亲们的馈赠,这才让军兵们从热情的百姓们怀中挣脱出来。
望着烟尘滚滚大步离去的虎啸军,沿途观望的百姓犹是感慨不已。
“李指挥使大人亲统大军,去为咱山东的百姓抗击流寇,真真了不起啊。俺听说,咱们山东的官军被流寇打得大败,流寇在兖州可猖狂着呢,逢人便杀,有物便抢,真真禽兽一般。”
“哼,俺也听说了,那流寇简直比禽兽更恶毒,奸杀掳掠,无恶不作,这兖州的百姓,可真是遭了大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