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万户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此,李亨亦叹道:“为换取崔光远度过此难,崔、李联姻之势看来已经不可挡了。”
    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压抑,两人都默而无言,李亨看了看天色,淡然道:“我不宜久留,得走了,就祝你一路顺风。”
    “殿下也要保重!”
    李亨点了点头,走到门口又想起一事,回头对李清笑道:“你尽管回家收拾东西,各部门的交接手续,我已经差人替你办了,到时你只需要签一下字便可。”。
    李清与太子的密唔不过在弹指几瞬间,三两句话便结束,但李清却明白,这次密唔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他正式披上了太子党的战袍,虽然太子还不信任他,但彼此都是利用,他又何必在意。
    正想着,马车便回到了李琳府,明日就要起程了,他还有很多事没办,生意那边还得安排好,还要再去谢恩,虽然李隆基不一定见他,但姿态是一定要摆的。
    还不到府门,李清透过车窗见府口站着十几名侍卫,簇拥着一名身着黄衣的宦官,门房正向他们解释什么,忽然看见李清的马车,赶紧向这边指了指,宦官回头,便大步向这边走来。
    ‘难道是来封帘儿诰命不成?不象,那宦官手上没有敕令。’
    心念至此,刚才与李亨谈话时心中产生的疑而不解之惑,此时忽然明白过来,太子说暂不封诰命自己就可以带帘儿走,可是李隆基呢?难道他想不到吗?以李隆基地精明,绝不会想不到,只有两个可能,或许根本不需要人质留京,或许是另有隐情。
    想着,见那宦官已经走了过来,李清急忙下了马车,那宦官上下打量李清一下,头一扬,眼睛朝天问道:“你可是沙州刺史李清?”
   
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别帝京


    
    清见他气势傲慢,眼鼻朝天,心中自然明白,他无奈,从怀中摸了颗明珠塞去,微微笑道:“可是皇上找我。”
    这太监正是鱼朝恩,前几日他不收李林甫之礼倒并不意味他不爱财,只是权衡利弊,拒绝比收礼所获的利益更大罢了,事实也是如此,当他‘如实’向皇上汇报自己拒收相国的贿礼,皇上虽没说什么,但明显外派自己的次数多了。
    而对李清他就没有什么忌讳,只管摆脸色要钱,一颗明珠塞来,鱼朝恩的心中顿时乐开了花,立刻眉开眼笑道:“李都督猜得不错,皇上命你火速进宫见驾!”
    顿一顿他又在李清耳边低声补充道:“皇上今天心情不太好,李都督说话可要注意了,尤其不要隐瞒任何事情。”
    ‘此话是何意?’李清想追问,但鱼朝恩却不肯再多说一个字,只催李清速速进宫,李清无奈,只得向他拱拱手问道:“多谢公公了,不知该怎么称呼公公?容李清以后再谢。”
    “李都督客气了,咱家姓鱼,宫中一问便知。”
    “鱼?”
    李清微微一愣,暗暗忖道:“难道他就是鱼朝恩不成?”
    此人八面玲珑,深得太子李亨信赖,在吐蕃攻进长安后,又因护驾有功,在代宗一朝又继续得宠,后来唐朝太监掌军之先河。便是由他所开。
    李清深深看了他一眼,将他地相貌牢牢记在了心中。
    李隆基确实十分烦恼,一早有御史弹劾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向契丹契丹及奚用兵,教训一下契丹和奚李隆基并不反对,对异族不仅要动恩,必要时也要用威严来压,那契丹李怀节就颇为张狂,年初来朝时就先是要求自己将平阳郡主嫁给他。后来亲事不成,便天天辱骂和亲公主,是需要教训教训,更重要是安禄山虽为节度使,有临机处置之权,但依然事事向自己请示。虽是异族,其忠心比一般汉人将领更为可嘉,是一根没有脑子的直肠子,倒也能让他放心。
    李隆基恼火的不是这个,而是今天上午收到的另一份密报,陇右、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私募之军已经超过三万人,三万人,几乎就相当于一个小的节度府了。
    事实上他也知道,北庭、朔方、安西、安南甚至安禄山的范阳,哪个都护府、节度府没有私募军队。各军府府兵不过十之三四,就连兵力最集中的京兆地区。府兵满员也不过六成,若不募兵。打仗根本无兵可用,难啊!他年年下令调查户籍、追查逃兵,但兵源还是年年减少,根本原因是土地均衡被破坏,大量土地向朝中权贵集中,用来稳定兵源的土地没有了,没有永业田和口分田牵制,哪个农民还愿意自掏腰包去当兵?
    没有自愿兵。只能掏钱募兵,可钱在哪里?本来就不是用钱来交税。再加上这几年朝廷地财政收入又是逐年锐减,去年东战事,朝廷掏钱养了一部分军,自从这个口子一开,各地纷纷要求同等待遇,开国以来就从不需朝廷负担的军费,一下子又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难道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吗?”
    李隆基叹了口气,边境大将能够自力耕生,不耗费朝廷粮饷当然好,但拥兵坐大又成事实,这确实是一件两难之事,仿佛是一剂副作用极大的药,明知道它会伤及肺腑,但为治病,又不得不喝下。
    可是今天这份密告却让李隆基份外警惕,皇甫惟明曾是太子少保,是太子的死硬支持者,若他生了异心,率私募兵入朝,谁能保证自己当年发动的宫廷政变不会再一次发生?
    ‘皇甫惟明’,李隆基口中轻轻念了念这个名字,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浮现出一丝残酷,‘朕走地棋,恐怕你做梦也想不到。’
    “皇上,李清来了。”
    高力士在门口低声报告,又将李隆基的心思扯回到眼前,目光落在御案上,那里有一份最新的报告,太子约李清在太白酒楼碰面,但内容不详,李隆基心中一阵冷笑,他将李清送回太子党去,希望他帮助太子对付李林甫不假,但又不能容忍李清真的成为太子之人,说倒底,李清不过是他的特派专员罢了,应该是向他李隆基效忠,所以接报他二人密会,李隆基的脸当即便沉了下来。
    “让他进来!”
    李清大步走进向李隆基行了一礼,“臣李清叩见皇帝陛下!”
    “快快坐下,这两天可忙坏了吧?”李隆基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但眼睛里却是冰冷无喜。
    “感觉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臣反而没有了头绪,所以昨天下午睡了一觉,今天一早又去见了太子。”
    鱼朝恩的话一直萦绕在李清脑海中,让他说实话,这决不是寻常地客气话,一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李清不敢肯定是什么事,但他决定还是赌一把,自己那颗明珠岂能白送?
    “哦!你去见太子了?都说了什么?”
    李清的坦白让李隆基着实有些意外,冰冷地目光中开始出现一丝暖意,或许是自己误会了他。
    李隆基眼神的细微变化却被李清捕捉到了,鱼朝恩让他说地实话极可能就是指自己与太子密会之事,李清的心中震惊不已,如果真是这样,那实在太可怕了,现在离与太子的密晤结束还不到一个时辰,也就是说,自己刚刚进太白酒楼,就立刻有人报告了李隆基,他掐准时间,一旦会晤结束,就马上派鱼朝恩来宣自己入宫,可是,自己是他亲手推进太子党,难道他并不允许自己和太子会晤吗?
    李清的后背渗出了一大片冷汗,就在这一瞬间,他忽然明白了李隆基的心思,他其实并不是真的让自己成为太子党啊!
    想想也是,若自己真的成为太子党,他怎么可能让自己出去领兵,一个王忠嗣、一个皇甫惟明、一个高仙芝都是太子的支持者,难道还想锦上添花不成?
    李清既想通这一节,又用眼角余光扫见高力士不在,便毫不迟疑地低声道:“太子昨晚命人来找臣,臣来不及向皇上汇报,一早便去了太白楼,只说了几句话,太子想委派一人为臣整理文书,臣答应了,别得就没有说什么了。”
    李隆基‘哦!’了一声,目光散淡,随意翻了翻桌上地奏章,漫不经心道:“鲜于仲通之事你们没说吗?”
    他说得漫不经心,但在李清听来却如闪电雷鸣,他的头‘嗡!’地一声,脑海里一片空白,原来所有地事情李隆基都是知道的,鲜于复礼、王:e
    他忽然有一种当年在义宾为主簿的感觉,那时他是章仇兼琼的一粒棋子,而此时他是李隆基的一粒棋子,什么南诏功劳,统统都是假的,封自己去沙州也必定有他的深意,自己
    知还沾沾自喜,从三品,哪有这么容易啊!
    汗珠从李清的额头上滚落下来,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隆基瞥了他一眼,淡淡笑道:“你明白就好,去沙州后,每三天给朕写一份奏折,不在字数多少,但一次也不能断,到时自然会有人来和你联系,你去吧!”。
    李清仿佛行尸走肉一般。糊里糊涂回到了家。刚进来。“公子。客堂有个当官的在等你。抱了好大一堆文书。”
    “知道了!”
    李清摄住心神,这必是太子派人替自己办妥了各部门的交割手续,需要自己签字画押。
    “小雨!”
    李清刚要走却又想起一事,叫住她道:“告诉帘儿,把上次太子赏我那套宅子的钥匙给留张奕溟,让伙计们都搬过去。”
    小雨却回头笑道:“我的爷,这些小事不要你操心,帘儿姐早就安排好了,你去忙公事吧!”
    “那真是我多事了。”
    李清笑了笑,抬脚进了客堂,只见里面坐着一人,正低头饮茶,他身旁小几上,堆了厚厚一叠文书,见李清进来,他连忙起身,向李清躬身长施一礼道:“在下奉太子詹事之命而来,见过李刺史,一些文书须李刺史签字。”
    李清打量一下他。见他约三十余岁,面色白净,目光清澈,留有三偻黑须,似乎见过,也是东宫官员,却没说过话,便笑了笑回礼道:“我好象曾见过你。你可是来太子派来替我办理交割之人?”
    “是!不过吏部已将我批转为敦煌县县令,以后还请李刺史多多关照。”
    李清眼睛一挑,两道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