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万户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聚,此刻,他与老妻、小孙儿正围坐在碳笼旁,儿新年祭祖之事,不能陪在身边,或许是年事已高,对人生早已参破,他更珍惜与家人相聚的点滴时间。
    厢房里被碳火烘烤得十分暖和,高力士盘腿坐在罗汉床上,斜靠着软垫,两个小丫鬟正跪在后面轻轻给他敲捶肩背,他穿了一件宽身大袖的深衣,戴一块普通的细麻幞头巾子,正慈爱地望着躺在祖母怀中孙儿,给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苏定文率军十三万东征百济的故事。
    高力士正讲到苏定文手刃敌酋首级,他身子前倾,挥舞着手臂,脸上神色紧张,仿佛他的手臂就是苏定文的刀,他的孙儿也摒住呼吸,眼睛瞪得溜圆,而后面的两个小丫鬟也听得入了迷,粉拳握在半空,迟迟敲不下去。
    偏这时,门口急碎的脚步声打断了高力士的兴致,他脸色微微一沉,眼一斜,只见管家正站在门口犹豫。
    高力士坐直身子,拉长了声调道:“什么事?”
    “老爷,门口来了一辆马车,但车上人却不肯下来,他给你送来了这个。”
    管家双手将一张拜帖递了过去,有小丫鬟接过,转呈给了高力士,高力士却不看,只盯着管家冷笑一声道:“把你收的钱如数交给帐房,再自己去领五十板子,若再有下次,我砍断你地双手。赶出府去。”
    管家的汗刷地流了下来,他是收了十两金子的贿赂才肯替那人递帖,听老爷戳穿此事,吓得他大气不敢出,心中暗暗诅咒那送礼之人。
    高力士的目光移到拜帖上,打开,里面只有四个字:‘永王李璘’,他的嘴角立刻浮现出一丝会意的微笑。对管家淡淡道:“把他领到小客房去。”
    说罢,高力士歉然对孙子道:“明天爷爷再接着给你讲那苏定文是怎么杀了百济敌酋。”
    小孙子只得恋恋不舍地应了,跟丫鬟回房睡觉去了,高力士的老妻给他披上件厚祅,嘱咐道:“你也要早点休息,明天天不亮就要进宫呢!”
    高力士拍拍她的手笑道:“其实晚点去也不妨。皇上早晨已经起不来了。”
    “那你不是更累了吗?”
    高力士笑而不语,转身便去小客房了。
    他当然知道永王来拜访自己地目的,现在太子将废的风声已经传遍了长安,真真假假,普通百姓也只将它当作一碟佐餐的调料,可对于李隆基的其他儿子来说,却似天塌了下来,每个人的声色犬马统统收敛,一夜之间,长安城内无数施粥棚同时开出。一家挨着一家,每个粥棚上都贴了斗大地黑字。什么王李琮、甄王李琬、光王李琚、寿王李瑁,不知是怕人家喝了他的稀饭不领情。还是怕自己做的善事传不进宫中。
    高力士脚步悠闲而缓慢,一路上不时弄弄花草,半天才走到了小客房,如果说李隆基废太子之心是被李林甫猜出的,那高力士则是直接知道,李隆基并不隐瞒他,一份份密旨都经他的手发出,这是一种建立在信赖之上的默契。高力士明白,太子李亨已经完了。在此事上他只能保持沉默。
    永王李璘是李隆基的第十二子,母亲郭顺仪,是一个不受宠的小后妃,比不得武惠妃、赵丽妃、刘华妃等人的风光,这也注定了李璘的沉默,他几乎是一个被遗忘地皇子。
    但是,高力士和李林甫几乎是同时发现了他,低调、谦恭、仁孝、母家没有势力,这几乎就是现太子李亨的翻版,一切都符合李隆基心中地框框套套,如果李亨的被废不可避免,那下一任太子应该就是这个永王了。
    而且此人极聪明,高力士昨晚不过派人送了一筐莱州贡梨给他,他便回过味来,今夜便趁雾赶来拜访。
    小客房也就是李清第一次来时受接待地地方,永王也在瞻仰那张松下奕棋图,他年约三十出头,皮肤白皙,相貌倒也普通,惟独长有一张女人般的樱桃小口而令人难忘。
    身后有脚步声响,李璘急回头,只见高力士正背着手缓缓走来,这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而此时却打扮得和寻常长者并无区别,李璘快步上前,深深施了一礼,“李璘见过阿翁!”
    高力士轻轻摆了摆手,微微笑道:“十二郎多礼了,请坐!”
    李璘惶惶坐下,他刚要开口,高力士却伸手止住他的话头,笑道:“那筐梨的味道如何?”
    李璘恍然醒悟,原来阿翁不想谈正事,之前他心中想好了无数的理由和措词,但目的只有一个,想求高力士支持他,可现在高力士却不想提此事,让他心中不禁有些失落。
    “多谢阿翁了,只是李璘这两天肠胃不好,还不能吃。”
    高力士又随意笑了笑,若无其事道:“这其实是皇上赏的,别地皇子都早派人来领了,惟独十二郎不来,我知道十二郎一向低调、谦让,所以才命人给你送去。”
    话说得平常,但高力士却有意无意将低调和谦让两个词的语气略微加重了一些,再偷眼看了看他,不知他是否能理解。
    李璘沉默了片刻,他细细咀嚼高力士地话,渐渐地他的眼睛闪出了异彩,高力士不就是在暗示他,低调和谦让将是他赢取太子之位的最大砝码吗?
    明白了高力士的深意,李璘退后两步,向高力士再深深施了一礼,感激道:“阿翁能想到给我送梨,将来我一定重重回报!”
    “呵呵!天黑雾大,十二郎还是早点回去吧!”
    话不要多,点到要害便可,送走了李璘,高力士负手慢慢向房里走去,忽然,围墙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一名宦官翻身下马,将手中金牌一亮便飞奔进门,老远便大声喊道:“阿翁!陛下命你即刻进宫。”
    接下来的一段老高用的历史背景是发生在天宝五年上元夜的韦坚案,这是天宝年间第一大案,老高在作品相关区贴了一个韦坚案的史实,建议大家去看看,增加感性认识,但千万不要认为就知道了老高下面的情节,老高写书,大背景真实,但细节处却是自己发挥,因为多了个李清。
   
第一百八十四章 布局


    
    高力士的宅子在善坊,紧靠大明宫丹凤门,这是为了方便高力士进宫,但此时李隆基却已经不住在大明宫,数月前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后,为使杨玉环不陷后宫之争,李隆基便搬去了兴庆宫,兴庆宫在长安城东,原是李隆基即位前王府所在,即位后改为离宫,开元十四年又拆去永嘉坊半坊之地扩建。
    夜正深沉,天空飘着乌黑的云絮,灰蒙蒙大雾弥漫着长安,兴庆宫里却***通明、一片忙碌,按照计划,过了新年,李隆基便要携杨玉环去温泉宫小住十几日,上元夜再回来观灯。
    宫娥和太监们正紧张地收拾物品,并在宫中张挂灯笼、披挂流彩、剪裁绢花,再过几日,就是新年了,这是杨玉环为贵妃后的第一个新年,李隆基也格外重视,诏令举国欢庆,以显盛世风采。
    此刻,大殿上轻歌曼舞、琴笙悠扬,歌伎正低吟浅唱李龟年新曲,在大殿上首,一帘半透明的纱幔相隔,几十个宫娥、太监侍列两旁,杨玉环正半卧春床,一支玉有些漫不经心,几个月的贵妃生活,让她肌理更加细腻、骨肉愈发均匀,气质也更加高贵,但此时她蛾眉微蹙,原因是踪影,将她冷落。
    对于天宝五年地李隆基而言。如果说天下还有一件事情比杨玉环重要,那就是他的帝位,此刻,他正在偏殿负手来回踱步,刚才有暗线急报,皇甫惟明已经到了咸阳,共献俘三千二百人,上报朝廷是五千人押解。但实际上却来了二万人。
    “其心可诛啊!”
    李隆基的眼睛闪着凶光,脸孔上慢慢罩上一层阴云,他登基已经三十五年,却第一次有人敢用武力来威胁他,子!’他的牙齿咬得咯咯响。一条深深的皱纹从紧咬的嘴唇向气势汹汹地向前突出的下巴伸展过去。
    已经十年过去了,李亨地太子之位坐得太久,是到换人的时候了,正如李林甫所判断,李隆基废太子的部署早已经悄悄开始,从柳升坐赃案起,贬韩朝宗、罢李适最后却嘎然停止。放了李亨一马,这决不是李隆基起了慈父之心。而是担心掌握河陇二十万大军的皇甫惟明作乱,皇甫牌。要动太子,必须先将这面盾牌敲碎,于是,他选中了李清,将他送回太子党,又派他到沙州,当他发现李清有真地效忠太子之意,便立刻敲::棋子的作用,便是釜底抽薪,断了皇甫惟明的后路。
    李隆基的怒气已渐渐平息,他的脑海里开始推演即将发生的逼宫夺位之乱,皇甫惟明带兵进京是他早就料到之事,若不让他带兵,他怎么肯来,当然,皇甫惟明的兵是不能进京的,所谓献俘也只是象征,从吐蕃俘虏中选出百十人做代表,由派去的京城卫兵押来。
    皇甫惟明也绝不会带兵杀入京城,他没有那么蠢,他地下手之地,应该是骊山的温泉宫,李隆基轻轻冷笑一声,他以为做了三十五年天子地大唐皇帝还是三岁小儿吗?连这点伎俩都看不出?李隆基眼中闪过一丝阴险的笑意,李清只是他地一步棋,他还有一步更关键的后着。
    这时,一名宦官沿着墙边急步行来,行到亮处,露出一张黑瘦精干的脸,正是大太监边令诚,他来到李隆基面前,垂手不语。
    李隆基瞥了他一眼,从怀中取了一面金牌递去,低声向他嘱咐了几句,最后又补充道:“办完此事以后,你再去一趟凤翔,和董延光一起火速赶往州接管陇右兵权,你们且放心去,州那边朕已经有了安排。”
    边令诚小心翼翼地接过金牌,躬身施一礼,便转身而去,李隆基一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这才暗暗点头,‘此人举止颇为干练,若能办好这两件事,倒可以大用。”
    “皇上,贵妃娘娘请陛下过去。”当值太监鱼朝恩站在门口轻声唤他。
    “知道了!”
    李隆基随口答应,他忽然想起一事,又问道:“高力士派人去叫了吗?”
    “回陛下的话,已经去了。”
    李隆基点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