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百建奴最精锐的巴牙喇护兵,发动的这次死亡冲锋,面对着数千于家军火…枪手,虽然尽显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但是却也遭到了他们史上最悲惨的失败,几百让建奴引以为荣的巴牙喇护兵,如同下饺子一般的被铳弹击中跌落下马。
  最终仅仅只有十余人成功的冲过了弹幕遮蔽,杀入到了于家军的步兵队列之中,但是这时候他们也各个都身上带伤,已然成了强弩之末,虽然他们拼尽最后的力量,杀伤了一些于家军的兵卒,但是也瞬间被无数长枪和刺刀从马背上捅翻了下去,眨眼间便全军尽墨,无一人得以生还。
  当看到这些巴牙喇护兵以如此悲壮的结局完成了他们人生最后一次冲锋之后,整个建奴兵将全体上下一起崩溃,再也无人对于胜利心存幻想了。
  上万的建奴兵马开始集体骚动了起来,纷纷掉头开始逃离战场,大战之前,如此士气崩溃,也就宣告了一支军队的覆灭。
  最先只是几十几百人开始溃散,接着如同传染病一般向着全军弥散,一**建奴兵将开始转身加入到了逃命的行列之中,几乎可以说是瞬间便弥漫到了建奴全军,眨眼间三万多建奴便集体崩溃,朝着战场后方拼了命的撒丫子狂奔而去。
  不用于孝天亲自下令,各旅旅长就已经各自下达了刺刀冲锋的命令,骑兵们更是欢声雷动呼啸着高举着手中各式武器,如同旋风一般的卷入到了战场之中,如同死神镰刀一般向着建奴大军猛然挥去。
  后续过万的于家军步兵们,也都全部端着上了刺刀抑或是长枪,发出震天的欢呼和大叫的声音,如同滚滚狂涛一般,朝着建奴大军席卷而去。
  于孝天嘴角微微翘动了一下,接着身体放松,吐出了一口浊气,露出了一丝笑容……
  海州之战使得建奴最后的精锐几乎全军覆没,甚至也导致了在于家军追击之下,连带着海州也被于家军一鼓而破,使得于家军彻底打通了通往后金盛京的通道。
  同时建奴也彻底失去了所有抵抗的力量,成为了俎上之肉,只能坐等于家军的宰割。
  这时候建奴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再阻挡任何一路于家军对他们的进攻了,随着天空飘下这一年第一片雪花的时候,整个建奴的后金国已经国已不国,最后的一批后金鞑子在各路于家军和明军还有助战的蒙古诸部的兵锋面前,退守到了盛京城中。
  这一年冬天似乎来得比往年稍晚了一点,似乎专门在和建奴作对一般,使得于家军多获得了难得的十几天时间,在辽东高歌猛进,对于建奴残余的势力进行大举涤荡。
  海州兵败的消息如同飞一般的传遍了整个建奴的控制区,顿时八旗旗人们各个都放声大哭,因为这一次他们出兵海州和明军决一死战,已经尽起了他们八旗几乎所有堪战之兵,大战失败之后,几乎所有旗人家中都有人丧命于这一场大战之中。
  所有旗人也瞬间崩溃,知道他们的末日已经到来,不等于家军抵达他们的地头上,大批旗人就扶老携幼的朝着盛京逃去。
  在所有建奴心目之中,盛京已经成为了他们最后的荫蔽之所,也是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这里是他们清国的国都,也是他们最后的圣地,自当年野猪皮起兵,后来建都沈阳改称为盛京之后,他们便一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可是谁曾想这才数十年不到,刚刚建立不久的大清国,就面临着如此灾难,曾经在他们眼中羸弱不堪的大明军队,突然间就变得如此凶悍,几年下来,便将他们几乎打回原形。
  当得知大军兵败,多铎兵败之后不知所踪,阿巴泰当场阵亡,四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在了海州一带的消息之后,皇太极当场就大叫一声晕了过去。
  整个盛京建奴的文武上下这时候都已经彻底乱了套,一些人甚至立即便开始收拾细软,趁乱逃离了盛京城,开始奔向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躲避,因为猪都知道,下一步明军铁定会前来攻打盛京,留在这里无兵无马根本无法御之,他们清国完了,后金完了,接下来能否躲过这一劫,谁都不知道。
  另外在辽东的大批以前被建奴掳出关外,被迫成为包衣奴或者是被编入八旗之中的汉人,这个时候纷纷剃掉了脑袋上的猪尾巴,胆大的直接便鼓动身边的那些包衣们,抓起了可以找到的任何武器,对着曾经对他们随意施虐的那些主子们,下了死手。
  不等明军席卷到很多建奴的地盘上,这些地方就已经乱了套了,到处都是人喊马嘶的声音,到处都充斥着人濒死的惨叫声,大批旗人这个时候遭到了他们的包衣的反噬,成为了刀下亡魂。
  这些被建奴曾经欺凌的汉人抑或是其他部族之人,纷纷夺取了刀枪,到处寻找旗人进行屠杀,然后哄抢他们的财物,甚至于奸…淫他们的女人,夺走他们的衣物和粮食,用他们想得到的最残忍的方法施加到曾经奴役过他们的那些旗人主子身上。
  俗话说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现如今也算是这些建奴们收获他们以前种下恶果的时候了,几乎一夜之间,他们以前的控制区之中,便成了无数建奴的埋骨之地,其中甚至包括了女人和孩子,这已经是不再受任何人所能左右的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困兽之斗

  特别是这些包衣之中,除了大批建奴从关内掳来的汉人之外,还有不少是这些年来在战场上被建奴俘获的辽东抑或是关宁军兵将,还有一些是曾经的东江军兵将,当得知建奴被明军大败,整个建奴现如今已经基本上快要无兵可用的时候,这些曾经被建奴们收拾的俯首帖耳的奴隶们,爆发出了最强烈的逆袭。
  虽然建奴两年前关内兵败的消息,被皇太极下旨封锁消息,但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大批建奴没有归家,家中的妻小少不了哭哭啼啼,那些他们家的奴隶少不了多少听到一些风声,时间一长这事儿便人尽皆知。
  加之建奴这两年来开始显现出了弱势,虽然对于这些奴隶们还是很刻薄,但是很显然已经没有往昔的那种嚣张跋扈,所以这些被掳到关外的汉人奴隶们都多少看出了一些眉目。
  这段时间有人在建奴的控制区之内到处暗地宣扬,说明军近期要反攻关外,建奴大军根本无法抵挡,于是一些有点胆量的汉人便开始暗中联络,等待机会揭竿而起。
  当确认这个消息不是假的,又听闻大明军队已经势若长虹连败建奴军的消息之后,这些被掳出关外的汉人奴隶们终于再也忍耐不住,纷纷开始动手造反,将他们的主子全家老少杀掉,然后纠集在一起和建奴大干了起来。
  这也导致了整个建奴的人口,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便大批被杀,很多地方不等明军抵达,就已经易帜,被揭竿造反的包衣奴们控制起来,并且派人远远的赶去迎接明军的到来。
  在打完了海州之战以后,各路于家军和明军长驱直入,几乎再未遇上任何像样的抵抗,沿途建奴的寨堡城镇,在他们兵锋面前,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的被纷纷击破。
  很多地方甚至不需要于家军或者明军动手,内部的那些包衣奴就已经自行动手,将他们的主子举家老少屠杀殆尽,然后开门献降,重归大明怀抱之中。
  十月初三,仅仅距离海州大战结束半个多月的时间,于孝天便已经亲自督师,大军前锋已经兵临沈阳城下。
  皇太极这些天来,多次派出使臣前往于家军之中,找于孝天投递降表,表示从此之后他愿意退位,取消清国的名号,不再称帝,愿意归服于孝天麾下,只求于孝天能给他们一条生路。
  但是于孝天对此完全无视,连建奴派出的使臣都不见,直接命人将这些使臣杀掉,挑着他们的人头,继续挥师直逼沈阳城。
  沿途一些建奴见势不妙,再也不复往常的那种嚣张,纷纷主动献降,只求一条活路,但是结果往往不少人还未见到于家军的主力,就被关宁军抑或是那些于家军的夜不收或者斥候们给直接杀掉,只有少数人侥幸成为了俘虏。
  几十年建奴和汉人之间积存下来的那些积怨,至此全面爆发,没有任何仁慈可言,没有任何怜悯可言,让建奴也彻彻底底的品尝到了失败者的滋味。
  当崇祯十五年也就是清国的崇德七年初冬十月初三,随着这一年的第一场雪飘落在这片大地上的时候,于家军和关宁军终于兵临盛京城下,另外分兵绕过盛京城,开始朝着盛京以北的方向攻进,清除在盛京以北的建奴余孽,接受大批已经哗变的建奴的地盘,开始恢复各地秩序。
  皇太极多次派人求降无果之下,心知这一次于孝天已经彻底动了灭掉他们后金的念头,心知继续讨饶已经没有任何结果,于是只得下令召集盛京以及周边所有残余的建奴,进入盛京城中,做出最后一搏。
  而这个时候,整个盛京城中,就算是把所有能拿得起刀枪的建奴全部召集起来,加上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之中最后留下的精锐,总共盛京城中也仅余下了不足五千兵马,另外就只剩下了数万建奴旗人的老弱病残,根本无力再出城和于家军进行任何形式的决一死战了,他们唯有最后据城死守,直至他们最后的覆灭。
  于孝天远远驻足于沈阳城外的高坡之上,透过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这座关外最重要的城池,这里虽然是建奴的国都,但是不管是规模还是气势,都远逊于大明的京师。
  但是也不能就太过小觑沈阳城,毕竟建奴在这里建都已经数十年之久,多年经营下来,这里的城墙业已被建奴打造的相当坚固,拥有了相当完善的防御体系和设施,如果不是城中建奴自行崩溃的话,想要轻松攻克这里,根本也不是很现实的事情。
  而且现如今天气已经转冷了下来,他率军出关的时候还是炎炎夏季,短短数月时间,这里已经变成了冰天雪地,前两天的一场大雪,给这片土地上裹上了一层银白色的素装,天地之间变得都干净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