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螺旋桨式的风叶在这个时代还是绝对的新鲜玩意儿,以前铁炉鼓风用的都是皮革和木头制造出来的风箱,要么靠人力,要么靠畜力甚至可能是水力,来驱动风箱往复运动给铁炉鼓风。
  但是采用了风叶式的畜力鼓风机之后,这种外形蠢笨的大型鼓风机,便可以有效提高给土高炉鼓风的效率,毕竟这种叶片式的鼓风机,可以提供的风力第一是不间断的,随着叶片旋转起来之后,空气便会不间断的被吹入炉膛之中,另外输送的风量也远比旧式的风箱要大的多。
  如果使用以前的那种风箱来给这样的土高炉鼓风的话,别看这些土高炉都很小,也远比那些小铁炉大很多,一次可以投料好几吨甚至十几吨,需要好几架大型的马排或者水排才能满足需要。
  可是换了这种叶轮式的鼓风机之后,一个土高炉仅需要两三台这样的鼓风机,就可以满足土高炉的需要了。
  起初工匠们并不太相信这种怪模怪样的鼓风机能吹出风,可是在第一架叶轮式的鼓风机被造出来之后,一经试验,风口便开始吹出了狂风,顿时让这些持有怀疑态度的人们闭上了嘴巴。
  以他们的知识,当然想不明白为何这样几片叶片,一转起来就能产生出这么大的风力,可是事实说明一切,于孝天的这个办法确实有效。
  只可惜目前他们还没有造出轴承,这种鼓风机的风叶旋转起来摩擦力比较大,同心度也不是很好,震动很大不说,磨损也比较厉害,要不停的进行维修才能保证运转。
  所以他们不得不给每个土高炉,多弄两个鼓风机作为备用,省的在使用的时候出现问题,造成炉温不足的问题。
  不过于孝天现在并不担心这个,轴承这种东西其实不是很难生产,只要他下一步能制造出高碳钢,那么便可以制造出轴承,只要轴承被生产出来之后,将会在此大大推动机械的发展。
  下一步他将会继续发明出齿轮,只要这些问题解决,那么再进一步一些近现代的机床便可以逐步的被研发出来。
  只要第一批工作母机被研发制造出来之后,海狼未来就可以批量的生产出各种专用的机床,持续发展下去,先不说电力,起码用不了太长时间,蒸汽机就可能会被研发出来,这样的话对于海狼的工业技术发展,就可以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土高炉的建造速度还是相当快的,毕竟这种玩意儿都是土法上马,没有多高的科技含量,使用的材料也都很容易解决,只是耐火砖稍微费了一些周折,但是还是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随着土高炉一座座建成之后,在于孝天的“指导”之下,工匠们便开始烘炉,烘炉持续了两天时间之后,便开始向炉中投料,一批批原料被投入炉中之后,鼓风机开始全速运转,将大量的空气通过预热炉吹入到了炉膛之中。
  土高炉群随即开始冒出了滚滚的浓烟,顶部的进料口也开始随着鼓风机的全力运转,喷吐出了烈焰。
  于孝天吧嗒着嘴,很有点可惜的感觉,炉中在炼钢的时候,应该还产生出很多有用的副产品,比如煤气硫磺等物,可惜的是现在以他掌握的技术水平,还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所以只能这么排放掉,去污染大气了。
  幸好现在还没有到工业化革命的时候,他造成的这些污染,还暂时不会对整个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不过照此下去用不了几十年时间,估摸着这一带的天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蓝了,水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清了。
  这大概就是工业化发展人类必须要承受的一个过程,以后慢慢的再一步步的解决吧!
  数座土高炉同时开始运作,这样的场景也是相当壮观的,为了加快各种物料的运输,于孝天甚至在土高炉群一带,还建起了一条木质的轨道,专门运送各种原料,这条木质轨道直接修到了淡水河边的一座专用码头,各种原料通过船只运到这里之后,卸货马上就可以装到一个个轨道车上。
  每个小车上面,可以装载数百斤的原料,虽然这些简易的木质轨道车十分简陋,也没有使用轴承,可是依旧比用人力推的鸡公车或者畜力的牛车要运力强大的多。
  行驶在木质轨道上的时候,这些轨道车可以连成串,用几头牛牵引,一次运送的物料重量,远超过普通牛车很多倍,这也让不少人感到很是惊奇,小孩子得空就跑来看热闹。
  于孝天自己看着这样的场景,也感到十分欣慰,这才是工业的雏形呀!就像一只小雏鸡一般,只要好好对其进行滋养,迟早有一天,这里会出现一大片工业区的。


 第二百五十六章 地条钢

  不过虽然土高炉建造还算是比较顺利,投产没有出什么重大的事故,可是炼钢的事情却远没有于孝天想的那么简单,经过一段时间的冶炼之后,终于到了出钢水的时候。
  但是结果却让于孝天大为泄气,两座土高炉干脆没能出来钢水,炉体内出现了烧结,等于是这两座土高炉直接报废,投入的原料和人力物力也全部直接报废了。
  另外几座土高炉经过一段时间的冶炼之后,虽然放出了钢水,但是经过冷却之后,让经验丰富的铁匠拿去检验了一下,发现大部分根本还算不上是钢材,基本上还是生铁,根本无法拿去打造东西,只能还作为铸铁使用。
  于孝天对这样的结果实在是无语,难怪后世的时候,土高炉这三个字被人一提起来就嗤之以鼻,这玩意儿看来确实不够靠谱。
  毕竟后世多地在建造土高炉的时候,还请了一些所谓的专家提供指导,起码有一些技术含量,而他在这里折腾这玩意儿,却全部都是凭着他自己的想法,连个可以提供指导的人都没有,想要成功确实是不太容易。
  如此接连折腾了好些天之后,最终只有两座土高炉总算是炼出了一些可以被称作钢的钢水,经过铁匠们的检验之后,认为这种东西差不多能用,起码要比熟铁强不少。
  于孝天这才算是多少松了口气,毕竟这次他为了炼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了这么多形状各异的土高炉,如果最终全部都以失败而告终的话,那么且不说造成了多大的浪费,他的面子也没地方放了!
  要知道现在海狼上下都把他当神一般的看待,他以前要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失败过,现如今搞的这么大的动静,结果最终却炼出了一堆堆的废铁渣,无疑很打击人们对他的信任。
  不过好歹最后还是有两个小土高炉炼出了一些马马虎虎能用的钢材,这才多少挽回了一些他的颜面,要不然的话这一次于孝天自己恐怕都会感到无地自容了。
  就算是他可以说失败是成功他妈,可是依旧会对他的个人形象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不过好歹这次两个小土高炉为他争了一口气,炼出了一些钢水,只要这两座土高炉成功,那么以后这炼钢的事情就会容易多了。
  也幸好现在于孝天的实力增强了许多,才敢这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下子建起这么多的土高炉进行试验,要是像以前那样,建一座试验一次的话,天知道他炼出钢水,要到猴年马月了。
  于是在折腾了好一阵子之后,于孝天终于确定这两个小土高炉确确实实可以炼出钢水,虽然暂时他无法进行金相检验,但是却还是可以用一些土办法,对这些产品进行一些简单的检测。
  最终经过检测,初步生产出来的这些地条钢之中,部分属于是低碳钢,其中也有一些是属于中碳钢,当然也有一些算是高碳钢,总算是凑合着能用,虽然不能全都拿去打造火枪使用,可是这玩意儿也都扔不了。
  于是他下令将那些部分彻底实验失败的土高炉尽数拆掉,对几座还有希望的高炉进行清渣处理之后,进行调整,另外借鉴两座试验成功的小土高炉的结构,重新放大另外重新建造几座稍大一些的土高炉,开始进行炼钢生产。
  虽然这些土高炉每次投料产出的钢材质量波动非常大,可是毕竟还是炼出了钢水,下一步就看这些工匠们逐步摸索经验了,于孝天要求炼钢厂那边的工匠们,制定出一整套严格的操作制度和规范,并且按照规范进行生产作业。
  因为这玩意儿绝对是高危行业,稍微操作不善,就可能会炸炉或者是发生火灾以及其他的严重的事故,死人都是常有的事情,刚开始生产不久,就又一次放钢水的时候,出现了钢水迸溅伤人的事故,两名工人当场便被烧成重伤,没来得及送到医馆就咽了气。
  另外于孝天也嘱咐工匠们,对每次投料都进行详细的称量,对投料的比例进行仔细的记录,并且对出料的情况进行检查,最终渐渐的摸索出一套比较实用的方法,确保出钢的时候质量波动减小一些。
  虽然炼钢的事情是一波三折,可是最终好歹还是出钢了,人们才不会去记得那些失败的事情,他们最关注的还是成功的出钢的事情,当这些工匠们看到这些其貌不扬的土高炉,还真就有能炼出钢水的,于是顿时又一片欢腾。
  这种土高炉虽然看上去不咋样,还经常出问题,出的钢水质量也不稳定,可是毕竟还是出钢了,而且一次每一炉都能出上千斤的钢水,这可比他们以前用炒钢法和灌钢法一次炼一点钢要多的太多了。
  有了这些钢之后,可把张铁匠乐坏了,一直以来,张铁匠也在为枪作那边生产出的狼牙步枪的枪管质量问题头疼。
  因为使用熟铁打造枪管,拉出膛线之后,一根枪管打不了几十发子弹,膛线就很快会被磨秃,以至于只能拆下来换新枪管,旧的枪管运回枪作要么重新拉膛线,要么干脆回炉再造,浪费的很严重。
  现如今土高炉炼出了钢,这一下他们总算是有替代熟铁打造枪管的材料了,以前他也用过一些工匠们使用炒钢法和灌钢法炼出的钢材,打造过少量的枪管,这些枪管在拉制膛线之后,经过试用,枪管膛线的寿命起码比熟铁打造的枪管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