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这些家伙拿着人头,兴高采烈的回了他们的营中,虽然被于孝天狠狠的敲诈了一笔,让他们颇为不爽,但是这种事于孝天肯卖给他们人头,已经算是相当给他们面子了。
  这人头可是人家的手下辛辛苦苦玩儿命去砍回来的,根本没有理由,一句话就白送给他们,而且按照于孝天的说法,人头有限,现在其它人也想要,你不要自然有人要,谁给钱多,就卖给谁,他以前是生意人,当然没理由放着高价不卖,非要卖低价。
  所以虽然这些人头花了不少银子,但是对他们来说也算是物有所值,起码这次高起潜和朱大典过来之后,他们总算是也能有所交差,不至于太难看了。
  两天之后,众军都得到朱大典已经率领三千山东抚标抵达了莱州西部数十里之处,命令他们派兵过去迎接护送一下。
  诸军都赶紧派出了最精锐的手下,连忙赶去接住了朱大典,护着朱大典来到了他们大营之中。
  这些人都想让朱大典住到他们营中,顺便也方便他们巴结一番,可是朱大典一到这里,就指明中军大营设在福建大营旁边,让于孝天所率兵马,来拱卫他的大营。
  其它几个人听罢也无可奈何,这时候就算他们是朱大典,也会做出这种选择,谁不想找个放心的人当保镖呀!现在莱州城外可是有三四万叛军,一不小心的话,可是会掉脑袋的,自然是要选一支堪战之军,来作为拱卫他中军大营的护卫了。
  于孝天也刻意放低姿态,连忙答应一声,派出手下三下五除二的便在他的大营旁边,帮着朱大典带来的兵将,立起了一座坚固的营盘。
  朱大典巡视了一下新立的营盘,看到各种防御设施搞得很是齐备,顿时感到很是安心,对于孝天的办事能力,也就更加另眼相看了几分。
  朱大典一到莱州,便立即升帐召见各路兵马诸将议事,当然少不了先问一下这边他们的战况如何。
  吴安邦、王洪、高国柱等人赶紧献宝一般的,涂抹乱飞,把他们来这里之后,如之何的和叛军激战,斩杀多少多少叛军,并且斩获了多少多少的叛军人头的事情报知了朱大典。
  对于这些家伙空口白牙瞪着眼说瞎话的本事,于孝天深感钦佩,这帮家伙来这里之后,都打的怎么样,他比谁都清楚,这帮货哪儿是在跟叛军激战呀!根本就是在被叛军骑着揍,要不是他暗中施以援手的话,这帮家伙这会儿估计已经没机会坐在这里,吐沫星子乱飞,吹的是昏天地暗了,估计不是被叛军做掉了,就是早已被亲兵护着绝尘千里逃得没影了。
  不过他也懒得去点破这帮家伙的谎言,毕竟大家刚做了一笔买卖,他赚了人家不少银子,犯不着这个时候拆穿他们。
  而他们之间,也肯定不会相互拆穿,大家只管吹自己的,看谁吹的更猛一些,谁也不会去拆谁的台。
  直到朱大典问及于孝天这边这段时间战况如何的时候,于孝天站起身,差不多据实将他这段时间的战况禀报给了朱大典,猛的一听,似乎于孝天的福建兵并无太出众之处,但是当说起了斩获的敌军人头数量的时候,朱大典眼前又是一亮。
  吴安邦等人,充其量也就是说他们斩获了叛军人头四五百颗,四川副将王洪只报了三百,但是于孝天一家伙就报出了一千多,顿时便把其它几个家伙压住。
  于是朱大典立即派人去查验这些斩获的人头,除了于孝天的这一千多颗人头,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之外,其余吴安邦等人手头上的叛军人头,虽然大部分问题不大,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头存疑。
  朱大典又不是傻子,当然立即便明白了其中的猫腻,谁真正在这边打得好,自然他也就了然于胸了。
  另外他今天到了这里之后,也见识了一下各路兵马的军容,虽然这些手下大将,都派出了他们最精锐最得意的手下,跑去迎接他,拱卫他来到这里,要说都算是精兵。
  可是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于孝天麾下的那支兵马,军容整肃,军纪森然,行止有度,指挥起来也是如臂使指一般,装备质量也最佳,兵将的精气神也极好,让人一看便知道,这乃是真正的一支雄兵悍将,绝对掺不了一点假。
  而且于孝天麾下派出的这些兵将,各个身上都散发着一种彪悍的气息,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洋溢着一种强烈的自信,而且他们的眼神坚定,散发着一种不屈的光芒,令人过目不忘,不由得就产生出一种对他们的敬佩之情,使得他们站在军前,如同鹤立鸡群一般,顿时把其余几路官军比的没地方站了。
  就连那些官军自己,都觉得站在于家军兵将面前,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一个个只想站得离他们远一点,省的被他们比的没脸见人。
  (提前预定弟兄们手头的月票了哟!大家千万记得,明天起来打开电脑,先帮我投两张月票成不?)


 第一百二十九章 推杯换盏

  朱大典看罢了这些于孝天手下的兵将之后,顿时更加相信于孝天近期的战报了,拥有这么一批雄兵悍将,想不打胜仗恐怕都不容易,也只有这样的一支雄兵,才能让他安心,于是他赶紧询问,于孝天现在这里还有多少兵将。
  于孝天当即回答,他目前在这边,还有五千多手下兵将,其实这已经是多少瞒报了一些,他眼下手头真正拥有的兵力,实际上是超出了六千,将近七千左右,只是这段时间,他一直说他损失很大,总不能告诉朱大典,他其实没多大损失吧!
  即便如此,朱大典一听,还是高兴的要死,他在来的路上最担心的就是于孝天的福建兵将损失太大,以至于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在他估计,现在于孝天手头上最多也就是有四千兵力,就算是不错了,可是没想到于孝天现在手头上,在连番和叛军激战之后,还有这么强的实力。
  这一下他就放心多了,这说明于孝天手中的实际战力,并未损失太多,接下来还有堪战之能,只要于孝天的手下还能打,那么他接下来就不用太害怕打不过叛军了。
  于是朱大典连连当众褒奖了于孝天一番,也多少勉励了另外几个家伙一番,并且慷慨陈词了一番,鼓励他们今后要敢于用命,为朝廷平掉这些叛军乱贼。
  现在朱大典把话已经说明白了,眼下朝廷已经彻底不再考虑招抚叛军的事情,让这些兵将们也别再做这个梦了,省的这帮人琢磨太多,不肯卖命出力,先前官军屡战屡败,除了各自为战相互不配合之外,各军诸将,也都心怀一丝侥幸,觉得朝廷会招抚这些叛军,所以他们用不着跟叛军死磕到底。
  结果是各路官军,却纷纷被叛军击败,损失惨重,现在朱大典把话已经说明白了,朝廷已经不考虑招安的事情了,你们这帮家伙也别瞎琢磨了,接下来除了打之外,没有其他选择,你们不拼的话,老子就要你们好看。
  于是吴安邦这帮大将,也都只能连连表示,一定听从招呼,绝不敢裹足不前。
  朱大典接着询问了一番于孝天,有关叛军这边的兵力部署情况还有莱州城那边的情况,对这边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一番了解,然后下令,第二天便开始,全面展开对叛军的进攻。
  朱大典将这几路官兵,分成了两路,吴安邦和高国柱两路官军,为西路军,负责战场西面和叛军的交战事宜,而把王洪所率的三千川兵,暂时归到了于孝天手下,由于孝天进行节制,充作南路军,负责南面这边和叛军的作战。
  而朱大典率领他的三千山东抚标官军,居中策应两边的人马,负责调度指挥作战。
  众将都赶紧躬身表示没有问题,特别是副将王洪,他最高兴,这次他带来的兵马最少,战斗力也最弱,另外他们也曾经被叛军打败过,兵将对于叛军都心怀着一种畏惧心理,加之他们装备也最差,当初败仗之后,他们差不多吧能丢的东西都丢了,现在器甲都装备不全,好不容易才补充了一些。
  但是他们的作战能力还是最差,如果是被配给吴安邦的山东兵或者是浙兵那边的话,估计他会很危险,肯定会被当炮灰使唤,但是归在了于孝天手下之后,他就放心多了,福建官兵装备最为精良,而且也是他们这几路官军之中最能打的人马。
  跟着于孝天,虽然也可能会被当炮灰用,可是起码危险性要低一些,这就是大树下面好乘凉的道理,要是他和于孝天攀好关系的话,于孝天多少照顾照顾他们,他们也不会落得太惨的下场。
  众将领命之后,各自下去开始准备,王洪出了朱大典的大帐之后,屁颠屁颠的便跑去跟在了于孝天的屁股后面,好一番奉承巴结,猛拍于孝天的马屁,恨不得跪下舔于孝天的脚丫子,满脸堆得都是献媚的表情。
  于孝天心中好生恶寒了一下,差点飞脚把这家伙踢飞,老子可不是背背山,你丫贴这么近干吗?不就是指望老子以后护着你吗?你丫好歹是个大老爷们,也别弄得跟老子的丫鬟一般呀!
  但是这面子他还是要给的,于是便对王洪温言相劝了一番,考虑到今后将会可能用得上这家伙,于是当即答应,回去之后,便拨一批缴获的器甲,给王洪,供他麾下的兵将使用。
  这一下把王洪给乐的,连连称谢不已,更是对于孝天的态度恭敬了不知道多少,只差开口叫于孝天大哥了,这家伙可是比于孝天年纪还大,可是跟着于孝天的屁股后面,却如同小弟一般,让人看了有点忍俊不止的感觉。
  就在于孝天正要离开的时候,朱大典的亲兵跑出来,请于孝天回去一趟,说朱大典又请,要和于孝天一叙。
  王洪也看出来了,这朱大典对于孝天算是青眼有加,但是仔细想想,一是感觉朱大典也是从福建出来的,肯定和于孝天以前有过交情,另外这福建兵将,也着实厉害,这一点不服都不行。
  他也看出来了,这一次想要平掉叛军,指望他们川兵、浙兵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