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正白旗能留下死战的,也就剩下了这区区不到六百人的兵力。
  而且多尔衮为了让更多的建奴逃回关外去,再次下令把他正白旗兵丁手头上留下的战马,也都让给杜度,让杜度尽量多带走一些建奴的兵将,多一匹马这个时候就多一份逃脱升天的可能。
  甚至于多尔衮连他自己的宝马都交给了杜度,众将哭着死劝多尔衮,跟着他们一起走,但是多尔衮心意已决,拔出腰刀喝令他们立即撤离,谁若不尊号令,他便判定谁临阵抗命,立即将其就地处决。
  杜度等人这才无奈之下,赶紧分头下去,带上了他们的兵将,分了那些马匹,赶紧凄凄惶惶的抛弃了所有他们虏获的财货和人口,呼呼啦啦的开始逃离战场。
  而多尔衮率领着仅剩下的数百人,手持长枪大刀,还有弓箭屹立于战场之上,这时候也不讲究什么兵阵了,在多尔衮一声令下,这六百余建奴兵将,紧随着多尔衮,爆发出一声震天的呐喊声,随即朝着滚滚而来的于家军冲了过去。
  追击战一直持续了三天时间,于家军整整向西南方向,追出了近百里远,一直把建奴溃兵追杀到了保定府境内很深的地方,将整个建奴军全部打散,只可惜杜度这厮实在狡猾,不断的变换方向,最终得以逃脱。
  而建奴此次入关抢掠的几乎所有财货,这一下差不多尽数被于家军缴获,另外那数十万被掳的民众,也被于家军所解救。
  于孝天在追击战开始当日,率军追击到了天黑,便将追击战的指挥权交给了孟飞,将差不多所有骑兵,都给了孟飞,另外又给了孟飞两个旅的步兵,全部轻装上阵,抛弃一切暂时不需要的东西,以全力追击建奴溃兵。
  而建奴大军在兵溃之时,早已分崩离析,他们带出关外一并入关的许多蒙古人,这个时候已经不再听从他们的招呼,各自为战落荒而逃,至于那些汉兵,这个时候本身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在兵溃之际,要么逃走,要么为了活命,跪地乞降,被于家军抓了俘虏。
  这时候杜度身边带着的清军八旗兵将,仅剩下了不足四五千人的兵力,被孟飞率领一万多于家军精锐猛追猛打,等他们逃到保定府的时候,杜度身边仅剩下了一千多手下。
  想一下他们入关的时候,八旗兵,蒙古兵,汉兵,还有包衣奴等等兵马,两路兵马足足有近十万人之多,入关之后直下大明腹地两千里,当时是何等的威风,几乎可以说是逢关必破,遇城必摧。
  大明官军在他们面前除了逃走,就是避战,有限的大明官军才敢跟他们对战,那时候他们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几乎觉得这天下已经装不下他们了,只要给他们一根足够长的长枪,他们连天都敢通个窟窿出来。
  可是这才多少天时间,从他们抵达天津卫,到现在只不过区区半个月都不到的工夫,十万大军就如此灰飞湮灭,出关的兵马,死的死,逃的逃,蒙古八旗各旗主不是死,就是带着他们的手下另寻出路逃之夭夭。
  而跟着他们出关的那些汉兵们,要么被他们当炮灰消耗掉了,要么干脆在他们溃败的时候,倒戈一击投降了于家军,这一次被他们带出关外的那八旗之中五旗的三万余兵将,现如今仅剩下了杜度身边这一千多人,而且还是已经胆丧的兵马,天都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机会逃回关外了。
  要知道眼下在大明京师周边,可是已经聚集了十数万大明官军,他们这一千人撞上任何一路大明官军,恐怕转眼都会被人家给灭了。
  所以杜度到了这会儿,也有一种想要拔刀自刎的想法,要不是手下亲兵死死拦住,他还真就可能会自杀拉倒。
  一直到了第四天,杜度才发现他们背后这时候没有了追兵的声音,派人去查探了一下之后,他才得知,于家军头天晚上已经放弃了对他们的追击,而且保定府这里还陈驻了三万多大明官军,很显然于家军并不想跟这些大明官军碰头,所以放弃了对杜度一行建奴溃兵的追击。
  杜度这才赶紧收拾了一下人马,随手又抢劫了一两个村庄,弄了点吃的东西,给他们的战马喂了一顿精料,赶紧凄凄惶惶的朝着京师西北方向逃去。
  这个时候坐镇保定府的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兼宣大总督的陈新甲,这家伙这些天小心翼翼的关注着发生在天津卫那边的情况。
  头一天突然间听闻建奴军和于家军在天津卫以南二十几里的地方展开了一场大会战,陈新甲闻之大惊,赶紧派人给京师送信,同时下令保定一带的所有官兵,都不得擅动,紧闭辕门,不得任何人擅自在没有他命令之下出营浪战。
  得!又是一个不得浪战!于是陈新甲失去了一个绝杀这支建奴溃兵的最好时机,眼睁睁的看着这残存的一千多建奴兵马,就这么凄凄惶惶的直接穿过保定府,朝着霸州、固安方向奔逃而去。
  消息传至京师,京师顿时朝野大震,普通老百姓高兴呀!奔走相告恐怕有人不知道这个消息,京师的各个茶楼几乎立即就高朋满座,每个人脸上洋溢的都是兴奋的神色,几乎所有人都不住口的猛夸于孝天和他麾下的于家军如之何的厉害。
  三万多于家军,愣是把十万建奴大军,打的是丢盔弃甲,尸积如山,这十万入关以来,一直都牛逼哄哄的建奴这一次可算是撞上了铁板,居然被于家军一战之下,全军击溃,把所有掠获的东西都丢了个精光,可以说这一次输的他们连底裤都输光了,这如何不让众多百姓们兴奋到死,当天消息一经被传开之后,大街上便到处都传出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第四十章 天下巨震

  但是和普通百姓不同的是朝廷方面的态度,当有人把于家军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入京师他的宫中的时候,崇祯惊得当场下巴差点掉在了地上,半晌嘴巴都没有能合起来。
  按照他对建奴大军的理解,这建奴大军应该是非常非常能打的,这么多年来,他登基都已经十多年了,可是却几乎从未听说过某支大明的军队,将建奴大军打的大败亏输过,偶尔传入京师一两次所谓的大捷的消息,也不过仅仅是斩首数十,充其量也不过斩首过百的小打小闹,其中还有很大水分。
  即便如此,这样的消息也能让他高兴好一阵子,大大的封赏一下获得战果的军将们,并且要在朝堂上,专门公布一下这件事,来提振一下大明大臣们的士气。
  但是就算是这样的小打小闹的胜利,对他来说也非常难得,他没没听说的都是各种不利的消息,不是今天这儿的军队被建奴攻破了,就是哪儿的屯堡被建奴攻破,又损失了多少多少兵将。
  自他登基之后,建奴到现在都已经破关而入,袭掠京畿三次了,哪一次建奴入关,大明军队无不被揍得大败亏输,今天不是死了这个将军,明天就是死了那个知州,要么就是某某县城又被建奴攻破,某某知县殉国。
  他听得最多的还是这些消息,所以长久以来,连他自己,都已经染上了强烈的恐奴症,提起建奴就有点不寒而栗。
  这一次建奴入关,他已经死了两个总督,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之多,连济南的德王都被建奴大军给掳走了,至于失地更是被建奴攻破州府县城四十余座,天天一睁眼就得到的消息是哪儿哪儿哪儿又被建奴大军给攻克了,死了多少多少兵将,被掳去多少多少人口。
  以至于这半年来他自己都觉得要麻木了,虽然天天都很愤怒,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虽然他在京畿已经集结了十几万大明的官军,可是这些官军现如今却根本拿建奴大军没有办法。
  他岂能不知到这些大明兵将们对建奴大军的畏惧,他们只要能不打,是绝对不会擅自发疯,去和建奴大军动手的,所以现在连他自己,都已经对这些大明的军将们失去了信心,对这些大臣们失去了信心,一心只想着,赶紧走吧!建奴大军,你们还是抢够了赶紧走吧!走了我老人家也就安生了,不用天天遭这样的罪了。
  可是现在他突然间就听闻,于孝天居然引兵,和建奴大军进行决战了,而且还是一战胜之,将建奴大军打的是冰消瓦解,大败亏输,基本上就算是全军覆灭了。
  这个消息怎么能不让崇祯惊掉下巴呢?他怎么都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在他看来,这绝对不可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于孝天率领三万多兵马在大沽口登陆这件事现如今已经是朝野尽知,虽然事后传言,说于家军走水路,又从南方运来了一批兵马,但是数量也很有限,更多的是转运了不少物资过来。
  前些天于家军在天津卫堵住建奴大军,双方大战了很多天,建奴未能突破于家军的阻碍,通过天津卫。
  这件事已经够让他震撼了,但是他私下里还是认为,于家军是运气好的成分比较多,而且他们虽然是客军,但是却第一时间夺占了天津卫,应该在天津卫站稳了脚跟,出其不意的挡住了建奴大军的攻势。
  但是他虽然没有听说于家军那些天损失了多少兵马,但是也笃定的认为,于家军肯定消耗也不小,伤亡绝对不会轻。
  所以于家军这么做,才会让他看不清于孝天到底想要做什么,于孝天领着这些麾下兵马,以少击多,死守天津卫不退,根本就是在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所以他才会为了面子,下令不许陈新甲率领驻保定的明军,以及匆忙从山海关一带调入京畿的援军偷袭于家军的侧后。
  因为他认为,有建奴大军,就足以收拾掉于家军这区区三四万乱军了,他本来打定的主意,就是坐山观虎斗,看一场狗咬狗的好戏。
  可是这才没几天工夫,于孝天那边,便传来了在天津卫以南,和建奴决一死战的消息,当时他就觉得于孝天这厮确实疯了,本来他就兵力并不占优,据城死守还有几分把握,建奴恐怕是拿他没有多少办法,这仗可能会僵持一段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