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插手,对不住了,只能付出相应的代价!”
    “就该如此!”言罢,高勇转头对赵咨道,“你与立刻给青州乐进送封信,让他准备一千套换装下来准备运回奉天回炉的甲兵器,然后通过商人海运至广陵郡交给陈登,并安排几十名士官协助训练广陵郡的郡兵差役,务必让其拥有一定地防守能力。此外,青州库存的老式兵器、甲也送给陈登一些,至少让他组建一支两三万人的部队!”
    贾诩听罢,嘿嘿笑道:“主公如此武装陈登,增强他的实力,是不是不打算派兵过去了?”
    高勇露出一丝惋惜地神情:“其实我打心底想派兵,可今年肯定不行,最早也要明年六月。这段期间,绝不能让刘备全面掌控徐州,而广陵郡就是我们最好的棋子!今天朝堂上,看皇上的意思似乎打算认可刘备做新地徐州牧,哼!”
    “皇上同意了?前两天不是一直反对吗?难道说中间出了什么状况?刘备与皇上有了某种接触?”贾诩脑子飞转,第一个想到地就是暗通款曲四个字,“刘备毕竟是皇室宗亲,取得皇上信任也属正常。只是如此一来,杨彪那里……”
    “有没有联系不好说,不过,最近地确有许多徐州、豫州的商人、流民迁入洛阳近郊。至于杨彪……心腹倒是有几位,却都不大得皇帝看中○看皇帝年纪仍小,可耍弄权谋一点也不差。杨彪、杨奉、徐晃三足盯又互相制约,仅此一手,足可见其聪明!”
    “那主公打算种谁?”
    “嘿嘿,谁也不种,他们掐他们地,我们办我们的。”
    同一时刻,皇宫内,刘协召集杨彪、杨奉等人正在商议徐州之事。
    “朕打算让刘备顶替陶谦接任徐州牧之职,诸位卿家意下如何?”刘协佯装若无其事的问道,可紧张的眼神却出卖了他。
    老成持重的杨彪率先道:“皇上,徐州内乱尚未理清,谁对谁错也没定论,若此时任命刘备为徐州牧,恐怕将引起各方猜疑,更甚者,引起各州不满……高勇就不用说了,他与刘备虽曾相识,但近几年关系一直不好,种皇上的可能性不大;兖州曹操、豫州袁术皆与刘备有隙,搞不好引起他们强烈反对,战端再起亦不无可能;而荆州、扬州、益州早已不听朝廷号令,只怕也会趁机生出事端。”
    “这……朕也想过,怎奈徐州地处要冲⌒其呼应,洛阳这边的压力也会减轻很多。至于荆、扬、益三州,其心思朕都知晓,可目前朕无能为力,只好尽可能地安排忠于汉室之人,以待将来……”后面
    刘协省略了,可众人心底都清楚皇上的意思。
    “皇上,此举正如杨太尉所言,既有可能引来各方反对。故此。臣倒有一方法,或许可以取得效果。”左中郎将李固出言道。
    “李卿快讲!”
    “是,臣的办法是陶商、陶应二择其一升任徐州牧,而刘皇叔晋为徐州别驾暗掌实权。”
    “妙!”杨彪一声赞。“此法甚好,暗合兵书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形容贴切。此句出自何处?”刘协终于露出笑容,可他后半句话却把杨彪搞得尴尬之极。
    “这……据传乃是出自高勇亲著的《三十六计》一书!”
    “暂时这么安排,你们几个今天打打腹稿,明日朝会上试探一下高勇的口风。若他不反对,便立刻实行。当今要务乃维持徐州安定,以成为坚强的外援!”刘协双眼一亮。面容坚毅道。
    “诺!”
    几人散去。刘协单独留下杨彪。“杨卿。你觉得刘备此人如何?朕想安稳徐州,又不愿出现另一个曹操、袁术甚至高勇!”说到这。刘协的神情很灰暗,一股不甘、不屈的火焰在熊熊燃烧。
    杨彪见状心头一紧,他愈发感觉到皇帝拿回权利、重振大汉声威地迫切心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近有高勇这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远有各自为政、貌合神离的州郡,若想统一起来难比登天。“玄德公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民间多有传闻其爱民如子,治下东海、琅邪经年而已便一跃窜升为徐州数一数二地富庶郡县,治政能力可见一斑。此外,兵事上也有不熟表现,阻击曹操、侵攻豫州,时机把握准确。综合来看,玄德公文武双全,足可抵挡一面!”
    听到杨彪赞誉之词,刘协灰暗的脸色逐渐有了缓和,“这么说,杨卿还是很看重刘备的了?”
    “这倒也未必。皇上请想想看,徐州远离洛阳,且地处要冲,按照臣的推断,高勇努力经营青州,无非是准备插手兖州、徐州,进而掌控徐州,从而与扬州、夷州连成一线!如此环境,玄德公难免不招兵买马扩军备战,如此一来,一旦时机成熟,怕是第二个袁术不远矣!”
    “不至于如此吧!”刘协地语气淡了许多。经历这许多后,他早已知道绝不能够完全信任任何一个人。“难道徐州牧还要另选人?”
    杨彪摇摇头:“非也,李固之计正合适!”
    “那为何杨卿又不看好?”
    “臣的意思是,不能放任徐州自流,而当从皇上身边择一心腹进入徐州……慢慢替皇上培植量,并暗中监视……”
    月2日,朝廷终于在一番不算激。:。:陶商接替其父为徐州牧,任命刘备为徐州别驾,其余诸曹各有升迁,最后派遣侍中王封为徐州薄曹从事,即日起程赴任。
    宣读决定时,刘协意气风发,凌厉的目光扫过朝堂,令许多朝臣不敢仰视。当然,高勇及其身后诸人除外。静静地聆听皇帝的聪睿决定,仔细地打量皇帝的神态,高勇不禁露出一丝耐人寻味地笑容。杨彪瞥见,心中一颤,似乎预感到要有坏事发生。
    果然,皇上地话音刚落,宫门外一声焦急呼喊,黄门侍郎飞一般跑进朝堂,“启奏皇上,徐州急报!”
    密封地信件很快传递到刘协手中,杨彪急切观望,朝臣神态各异,唯独高勇稳坐钓鱼台,笑呵呵的等待接下来地好戏。
    一目十行,刘协那振奋的神采陡然消散,瞬间换上一片阴霾。
    “皇上,徐州发生了何事?”杨彪愈发担心起来,特别是联系高勇刚才的诡异神态。
    扫一眼朝堂上翘首以盼的道道目光,刘协顿感心中苦涩,似乎苍天非要跟自己作对!“陶谦尸骨未寒,其二子已然刀兵相向!陶商、陶应各引军兵于下城外互相攻伐,激战两日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就在双方精疲力尽之际,刘备领兵杀至,协助陶应一举击溃陶商部曲,并将之赶出下。”
    杨彪大惊,“皇上,那陶商……”
    刘协挤出一丝笑容:“幸得陈登领兵救援方保无恙,此刻刘备、陈登各领部曲对峙于广陵,形势堪忧啊!”
    李固一听,眉头紧锁道:“徐州事变,那朝廷旨意……”
    “既然皇上已经作出决定,那么旨意自然要送出去!不然何以彰显朝廷威仪?”许久不语的车骑高将军终于开口了,而这一开口就是石破天惊!
    傻子也能猜到圣旨发出后将会引发何种结果!徐州内乱,挥眈眈的曹操、袁术难保不趁火打劫;而最令人担心的还是眼前这位高勇,民间早有谣传,青州兵马十余万,早欲南下徐州了!
    “高将军,徐州战乱已起,当务之急是安抚平定,如朝廷旨意下达,必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致乱局无可挽回!”杨彪急忙劝阻,他最清楚,徐州一乱,获利最大的肯定是高勇。
    “哈哈,无可挽回?”高勇强势站起,对皇上道:“圣旨不但要发,还要大张旗鼓的发,陶应擅自引兵攻打兄长等同于谋逆,刘备侵攻邻郡、助纣为虐,罪上加罪更榆到重处,至于陶商奋起抵抗,虽败犹荣;陈登拨乱反正实乃吾辈楷模,当重赏!”
    干脆利落的说完,高勇又恢复到笑呵呵的模样,温柔的看向朝廷百官……一阵冰冷刺骨的寒意霎那间席卷了整座宫殿……
    '  '
第三章 人心叵测(5)
    是刘协第一次领略到高勇的强势,第一次深切感受到要,第一次燃烧起了不甘的怒火。但是,势比人强,此时的洛阳仍旧是高勇的天下,曾经许诺的治权仍未移交。故此,刘协只能尽量劝说,却不敢贸然反对。
    “高卿家,如此刺激陶应、刘备恐怕……况且,徐州究竟发生何事导致陶商、陶应不顾陶谦尸体未殓而大起战端尚未清楚,朕只愿和为贵,毕竟中原臣民再也经不起兵荒马乱了!”刘协尽可能用平缓的语气劝说,并用目光向杨彪求救。
    “皇上所言甚是。陶商、陶应对峙于广陵,想罢春季之前不会再有交兵。此刻正该派人前去调节,以期化干戈为玉帛∴信徐州之乱绝非表面上这么简单,或许里面还有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存在。”杨彪很老道,他多少猜到高勇的心思,也知道高勇最忌惮的人是谁,故而,以言辞引诱高勇分心,将注意力转到其他方面,借此挽救徐州可能遭受的打击。
    “嗯?如此说来,杨太尉似乎知道些什么?这里是朝堂,皇上就在上面,有何话不妨直说!勇还真想知道,这个幕后黑手究竟是谁?”高勇很配合的挥了挥拳头,“本将手中十万甲士正愁无处历练呢!”
    “这……乃是杨某的猜测,具体是谁也做不得准。”细小的汗珠挂上额头,杨彪感到无比压抑。
    “原来是莫须有啊!”高勇冷哼一声,“皇上。既然杨太尉讲不出所以然,那么臣只好坚持刚才的判断谋逆者杀无赦!”
    “。…好……吧!”深吸口气,刘协艰难地吐出了这两个字。“徐州之乱就按照车骑将军的意思去办。只是即将赴任的薄曹从事王封该何去何从?”做出妥协之余,刘协仍然消能够达成部分预想。
    “关于朝廷指认的官员,高勇自然全林,就只怕徐州本地世族官吏不愿接纳啊!”高勇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虽说给了皇帝面子,但话里有话,王封能不能当上徐州的薄曹从事还是未知之数。
    圣旨终究是准备发出了,离开皇宫时。高勇不停地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