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天羽嘿了一声,轻声道:“这也有好比的吗?其实婉儿和依依的魅力连为夫也抵挡不住,拜倒在石榴裙下,何况这些寻常士卒!”
    依依脸上微红,吐了吐香舌,正要出言取笑,转首见玄女一声不吭,若有所思的样子,遂问道:“婉儿姊姊,你有心事?”
    淳于婉儿叹道:“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这些士卒到底错在何处,竟遭逢如此浩劫,战争实乃凶行之源,必有恶果!”她淡淡几句话,引用《诗经…君子于役》中两句,感触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无辜。
    龙天羽和雪梦依听后一时愣住,静下心来,感受着街道士卒痛苦的呻吟声,浓重的创药味和血腥气息,残旗折戟横散在地,血迹斑斑,不忍多瞧几眼。
    依依蛾眉蹙敛,幽幽道:“婉儿姊时刻心系百姓卒兵,令依依自叹不足矣!”
    龙天羽也感触良多,想要说几句又不知说什么才好,忽然想到一首古诗,当即赋道: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函谷战,豪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战争若干年后,战场依然暗淡凄凉,漫漫的黄尘,杂乱的蒿草,白骨散弃其中,永远被人遗忘;无论死者是哪一方,对其本人和家眷而言,都是凄惨的悲剧。”
    二女听到丈夫精辟诗语,倏然勒住战马缰绳,秀眸神采飞扬,闪烁着眩目的光泽,像忽然发现异宝般盯着他仔细打量,随口竟能作出如此精彩的诗章,真乃经天纬地之才也!
    “哈哈,别…别用这样眼光,为夫都快被你们看得不好意思了。”
    “噗!”二女被他难得故作的摸样搞得娇笑出来。
    依依笑得晕红双颊道:“姊姊怎么看咱们的夫君!”
    淳于婉儿娇笑之下,顾盼生春、明艳绝伦,樱口轻张,淡淡说了八个字:“旷古烁今,高深莫测!”
    龙天羽怕说多漏得多,马鞭挥动,疾往太初宫奔去,两位娇妻及三十六铁卫也催马扬鞭紧追而去。
    西北秦川,夜幕很快就来临了。
    两万精骑带上最好的装备和战马,虽然一路跋涉征战不停,但在龙天羽的亲自统领下,依旧精神抖擞士气如虹,从函谷关西城门整队驰出,伸向秦川汉中深腹之地。
    从雄关至咸阳有数百里行程,但秦川之路怪石嶙峋,南北两边山峰耸立,悬崖峭壁重峦叠嶂,举目远眺似乎前面被山峦遮挡都是死路一般,一条山峡幽深曲折,通往西秦深处。
    峡谷崎岖蜿蜒,异常幽静,一轮圆月悬空低垂,在正前方的山谷里时隐时现。
    行军山谷数十里荒无人烟,秋夜里南飞大雁的鸣叫声凄厉又哀伤。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金戈铁马,铠甲戟锋在月光之下熠熠闪动,全军不燃火把,夜中速行。
    由于玄女不通武艺剑术,所以深夜峡谷疾行,龙天羽与婉儿共乘一骑,怀搂着佳人,轻叹道“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今晚为夫身临其境来体会,此刻才真正明白,为何自古此地兵家必争,六国合纵始终攻不进秦川,而西秦却能横扫六国,此般险峻地形若处处设伏,防不胜防啊!”
    淳于婉儿靠在龙天羽的怀内,温馨无限爱意正浓,忽闻丈夫几句叹语,轻点螓首道:“不错,此地最早的战事大概发生在殷商,武王伐纣时经过函谷关,当时叫桃林塞,守塞的官员为武王替天行道之举所感动,将这一天险拱手相让,于是武王率军出塞与诸侯在孟津召开大会。两年之后,天下归周,武王又在这里解散军队,遣散战马,刀枪入库,向天下表示太平,不再动兵,可惜他的想法太天真了,化剑为犁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到了春秋战国,函谷之地已是刀光剑影、烽火连天了。”
第九章 秦楚大战
    临潼城外,渭水河畔。
    惊天的战鼓声响彻天地,长号吹动犹如巨大的水牛撕竭地吼叫。
    “呜呜呜……咚咚咚……”
    号角声与擂鼓声交错谱写成一股激荡雄浑的战魂曲。
    此时一马平川的荒野上,遥遥对阵的两支人马,一方是由章邯统领的二十万秦军,一方则是项羽率领的楚军,还夹杂着田安、田市、申阳、共熬四支义军人马。
    两军对垒已有两日,大小战嘴了几场互有损伤,今日楚军倾注所有人马。破釜一战,秦军也投入了所有主力,十万人马对二十万大军,阵型罗列连绵数里。
    章邯、司马欣、蒙天涯、蒙天化、候鹏、秦剑英,聂辉等上将大将、副将校尉都尉二十几人,策骑停于阵前,指挥三军。
    “上将军,楚军号称十万,实则只有八万余人,其中三万是田安田市四支地方义军,衣甲兵戈不全战斗力低,能与我军拼杀的力量实不过五万楚兵,两军实力相差悬殊,胜负可以料定!”司马欣指着对方的敌阵豪气论断。
    “哈哈,就是,听说楚军与各路义军在函谷关闹僵,楚人之野心天下皆知,龙军与盟军正从函谷关联合进攻楚军后防线,所以楚军的形势比咱们还要被动,岌岌可危,已是前后夹击之势,更利于我军破楚一战!”蒙天化冷笑着,嘲讽楚军当前形势,却忘却查视自身。
    章邯摇头道:“任何时候不要小看对手,骄兵必败,在长江以南的王侯将相眼中,把项羽放在与龙天羽平起的地位,听说他的剑术和勇猛丝毫不逊于龙天羽,只是谋略才学稍有不及,项羽手下五虎将、十校尉都是沙场上能征善战的得力干将,三万精兵团铁骑远比中原的骑兵更犀利,乃是项羽的王牌之师,比龙军精骑犹如过之而无不及啊,此战交锋起来定会很艰难惨烈。”
    蒙天涯、秦剑英、候鹏等将领听过上将军的剖析,默然不语,目光遥望两里外的楚军方阵。
    对面楚军阵前,项羽、季布、龙且、英布、陈平、荆涛、钟烈武、田安、田市十多位将领静坐骑上,等待战斗的开始,在强大秦军的气势之下,五万楚军丝毫不惧,而那三万分支义军士卒却已经吓破胆。
    陈平叹道:“想不到秦军败如西山落日之势,阵型仍如此规整暗含精妙阵法,士兵杀气冲天,章邯确乃一位难得的将才!”
    季布不以为然,冷哼道:“陈先生多虑了,秦军看似强悍,实为强弩之末,充其量唬唬人而已,吓不倒项军!”
    陈平微笑道:“季布将军豪肝义胆令人拜服,只怕这一战,我军能胜也是惨胜啊!”
    换句话说,这一场将是鏖兵惨烈的战斗,直到某一方完全溃败为止。
    辕车之上谋士范增谨慎道:“陈将军所言有理,诸位不可轻敌,全军死战到底方有把握取胜,楔形阵是章邯骑兵先锋最厉害的冲杀阵法,一会我军不可正面硬拼,依计用回光阵先挫其锐气,然后左右两翼包抄上去,正面精骑出动,雷霆般横扫反击。”
    众将情绪有些波动,有的要死战沙场,有的心存侥幸,东张西望,诚惶诚恐。
    项羽一直注视着秦阵没有出声,此刻收回目光,勒马缰绳掉头面对着众将士,虎目精光威风凛凛,不怒而威,身上战袍被朔风卷得展开飞扬,猎猎作响。
    众将士一见项羽的霸道神色都惊若寒蝉,聚精会神听上将军施令。
    项羽环顾身前出生入死的将士,高呼道:“将士们,想想我们楚人多少次受秦人的屠杀压迫、欺凌屈辱,今日便是血债血偿的时刻,我们的后方被龙军堵截已没有退路,唯有力战到底,视死如归,破釜一战,击败章邯屠光秦兵,咸阳一定属于楚军!”
    “击败章邯…屠光秦兵…击败章邯…屠光秦兵……”
    楚卒满腔热血被激发,怒视着远处秦阵,恨不得马上冲上去屠杀秦兵,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全军将士的气势如虹,即使四支游散义军队伍也颇受感染,不那么胆怯了。
    “列阵!”秦军方阵开始收拢,要变换阵型准备发动攻击,骑兵、步兵,车兵各就其位,长矛手、刀斧手、弓箭手也整齐布好位置。
    章邯带兵很有独特见解,将二十万人马分由车兵、骑兵、步兵组成;车兵五辆一长,十辆设一吏,五十辆设一率,百辆战车设一将;骑兵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设一率,千骑一将;步兵人数最多,分为刀锋营、弩箭手,重甲兵和轻甲兵,每一种均有各自特长和作用。
    此时章邯目光盯着远方,喝道:“三万骑兵先锋布成楔形阵,由大将司马欣统领,直冲楚军正面防御,蒙天涯、蒙天化率蒙家军四万随后压上,候鹏、聂辉率军两万从左翼出击,姜淮、翟林带军两万从右翼出击,防止楚军侧路包抄切断我军正面主力的阵脚!”
    “末将得令!”
    “出兵!”章邯斩钉截铁喝道,这一刻将战幕拉开。
    “呜……”浑厚的进攻号角终于响起,秦军三万骑兵做为先锋,排成三角楔形,仿佛一把尖刀插向敌军的阵地心窝。
    秦军铁骑银甲闪闪,犹如潮水一般瞬间决堤泻出,汹涌地朝着前方冲击。
    轰隆隆、轰隆隆,战马铁蹄踏在枯草野地上,发出震天响地的颤音,整个大地似乎都在抖动,所谓楔形阵,就是将骑兵按着三角锥形排阵,冲锋上前时中间的锋尖先与敌军冲撞,有利于打破敌军防线,己方又能保持后方阵型不乱,在骑战中非常有实效性。
    只见黑压压的秦兵扑向楚军,所过之处,天空好像刹那间变得沉重灰暗,一股杀气凛冽地刮向楚军阵营,犹如恶鬼一般猛噬过去。
    项羽傲然横戟,双眼寒光如刃,怒视着飞奔袭来的秦军,忽然喝道:“布阵!”
    令旗手挥舞军旗,两旁冲出一支五千人的队伍排成竖排,紧密站立,前排的士卒手中拿着一片矩形铁片有一人来高,深厚竖排士卒皆是长矛手、长戈手、长戟手。
    “弓箭手准备!”
    三千弓箭手向前跨出十步,来到主将前列,满弓之弦对着前方,蓄势待发。
    秦军的骑兵越来越近,杀气也越来越凝重,楚军将士一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