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超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凌为朝廷做了太多的事情,皇帝自然有责任保护他的安全。

兵部尚书刘大夏出班回答道:“陛下,李探花先前在海上剿灭过海盗和倭寇,他确实是知兵之人,而且李探花所率领的三千部卒各个骁勇善战,若是去了西北,对整个战局都是大有裨益的,臣认为这兰州李凌去的!”

刘大夏却不是故意针对李凌。他相信对方的能力,眼馋李凌所统辖的三千骁勇。

“皇上,李凌仅仅只有十六岁而已,要他一个少年去统领偌大的兰州府,只怕是有些不妥吧!”李阁老闻听要将李凌送到边关,他大惊失色,边关虽然好立功,但是也很危险。

固原、大同是蒙古小王子部时常入侵的地方,两地战乱不断,李凌若是去了那里为官,他还不得担心啊!

李阁老的话也非常有道理,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到前线为官,实在是有些不通情理。

皇帝有些踌躇了!

“皇帝三思啊,有志不在年高,李凌带兵有方,现在国家有难,他怎么能不站出来?”内阁大臣刘吉眼见皇帝开始动摇,他立即就站出来了。

这老家伙只所以要这么做其实完全是出于私心。

他将自己的孙女儿嫁给了林三却惹怒了林三的妹妹和巧儿。

两女当初离开林三的喜宴以后却想要去寻找李凌的,但是不知道是何原因两女却改变了路线。

几天之后刘家家丁竟然再也追踪不到两女了!

以着刘吉的想法,自然是要将李凌打发的远远的,一来他不会再过问林三的事情,二来李凌不在,他也好提升林三的官职,免得其他人老拿李凌和林三比较。

“刘阁老说的正确,现在也只有李凌能够担当此任了,朝廷中知兵事的文官本来就不多,难道皇上要我们这些老家伙去兰州不成?”

刘都督见事情差不多已经成定局了,他这才出班向皇帝建议。

皇帝也认为李凌有能力做好知府的差事,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圣旨传到李家的时候,所有的人不敢相信李凌竟然被外放到了如此偏僻的地方。

第272章出发

接到兰州知府的任命书,李凌自己也很是不解,他在翰林院待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将他调到西北偏远的不毛之地?

不过,李凌对这个任命却没有任何的反感,他在翰林院的工作也仅仅是修《明实录》而已,而且还是只能做自己的助手。

他虽然顶着侍读学士的头衔,但是真正到皇宫中的机会也就那么几次,而且他并不能帮助到太子什么。

“到边疆看看也没有什么不好!”李凌打定主意要离开翰林院了,他根本就受不了这里暮气沉沉的气氛。

他刚刚进入翰林院就遇到林三,和往常一样这家伙一见自己就开溜,甚至连个招呼都不和李凌打。

李凌也明白他心中的想法,无法就是害怕李凌问起他的亲事的时候难堪。

本来他和巧云已经定亲了,可是为了攀附权贵林三居然毁约娶了刘吉的孙女为妻。

说起来他做的这事儿却是是不太地道,只是现在李凌却没有心情去管他的闲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连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定,玲珑现在还没有任何下落,他又有何资格去责备林三忘恩负义?

李凌这些天一直跟着大学士精修《明实录》,他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更是有所提高,这个时候若是在去参加会试,他完全有把握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脱颖而出。

“大学士,我,我明天就要离开京城到西北……”李凌小心翼翼的说道。

大学士依然专心致志的看着手中的书卷,就好像是没有听到李凌所说的话一样。

“我知道了,你放心去吧,家里的事情有我,我会照顾好你的亲人和朋友的!”

直到大学士将手中的书卷看完以后他才回答李凌,这是他的个人习惯,只要拿起书卷就忘了一切,非要等到他看完书卷内容才会回过神了。

大学士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李凌自然知道他的规矩,短短几句话就是向李凌告别了。

出了翰林院的时候李凌长长叹息一声,两个多月的翰林生活终于要结束了。

杨颖和李言玉已经知道他要到兰州任职的事情,两女特意从城外田庄赶了回来。

李凌回到李府的时候却发现李言玉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丫鬟怎么劝解她都不肯开门。

“还是你亲自去看看吧,言玉这丫头八成是害怕你再次抛弃她!”杨颖叹息了一声说道,她也不知道是否该劝说李凌将李言玉带到西北去。

西北战争频繁,李言玉只能成为累赘,若是不将她带上,只怕她不能一个人留在京城。

李凌悄悄的走到了李言玉的房间,果然见到这丫头坐在床上流眼泪,他只轻轻的说了一句话:“无论我带什么地方都会带着你一起去的,我们风雨共济!”

李言玉自己拭去了眼泪,她轻轻的点了点头,微笑起来。

去岁的盐城血案使朝廷彻底认识到了卫所制度的不足,西北等战争经常爆发的地方还好,但是内地以及沿海地区的军队战斗力就不敢恭维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颁布了《佥民壮》法,招募民壮,组织募兵。

李凌所招募的三千盐丁组成的团练其实就是募兵,朝廷虽然指派他管理这支队伍,但是对他的权利也做了很大的制约,比如说不能随意大规模的调集军队。

李凌想要让团练们跟随他到东北去必须得到朝廷的首肯才可以。

事实上兵部那群人比谁都着急,朝廷没有投入任何经费就得到了三千精锐,兵部自然是纪录在案。

李凌刚刚被命令为兰州知州,兵部尚书就同时接到了皇帝的命令,改兰州所为兰州卫,调民团入兰州,并且允许他们在江南在募兵一千,以充实卫所。

消息传到应天府以后,士兵们不敢怠慢,急忙收拾了辎重直本京师而去。

四千人浩浩荡荡的疾驶而去,不几日就到了京师。

清一色的几千骑兵突然在京师安营扎寨,他们的动作将老百姓们吓了一跳。

知道他们看清楚大旗上写着斗大的“明”字众人才安心。

拿到兵部的换防公文以后军队这才离开京城直奔兰州。

此时李凌早已经带着一百多名士兵先行出发了。

团练士兵如此大阵势的驻扎在城外,自然给京中老百姓们增加了信心。但是同样也引起了有心人的警惕。

“可恶,李凌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这么大的实力,我一定要想个办法除掉他才行!”

皇后三番四次的针对太子和李凌都被他们一一化解,她心中自然是对李凌很不满意。

如今李凌离开了京师正是她动手的好机会。

她悄悄写了一封信让亲信宫女送到了张家,张家的下人看过后立即就找人到西北去了。

虽然皇后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但是皇帝依然没有没收张家的府邸,一群忠心耿耿的家丁一直在替皇后打点着府第。

皇后还有一个叔叔,在她没有进宫的时候就参加了西北军,多少年皇后都没有向别人透露过他的存在,如今是该启用这位叔叔的时候了。

最为痛恨李凌的却是刘都督,他与京城百姓们不同,身经百战的他绝对不会团练士兵所发出的气势吓倒。

士兵们越是强大,他除掉李凌的决心也就越大。

“刘龙,刘虎!我在西被参军的时候你们就跟着我了,如今我在跟你们一个任务,重新到西北去,找到我以前的旧部,你们一定要给我把李凌这小子除掉,明白吗?”刘都督恶狠狠的向两位心腹爱将吩咐道。

刘龙和刘虎是和刘都督一起出生入死的部下,这些年来他们一直担任着刘都督的亲卫队长。

两人的对他的忠诚是绝对可靠的,刘都督才将这样的绝密任务交给对方。

在皇后和刘都督之前,朝廷刚刚决定任命李凌为兰州知府,京城陶然居的伙计就换了一件衣衫,骑着快马从后门离开了。

此时的李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行踪早已落到了别人的眼中,注视着他的人也不只一个。

他们到达大同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

第273章遇伏

小王子,既达延汗,生于天顺八年,在位五十余年,期间统一了蒙古,是蒙古历史上继成吉思汗、忽必烈之后又一重要的人物,从成化末年开始,以小王子为酋首的蒙古各部对明朝进行了数十次的侵略,地点涉及到九边各个地区,尤其是大同、宣府二地,更是受到了重点侵袭。

李凌等人一路无事终于到了大同府附近,因为天色已晚他们并没有进城,而是在大同城外四时余里的驿站当中留宿。

“今晚我们就在驿站当中休息,明天进入大同城进行补给!”李凌对小八诸人下命令道。

大同是西北军事重镇,大昌钱庄自然在此地开设了分号,到时不仅可以对各种物资进行补给,还能向钱庄掌柜询问一下此地的风土人情。

同是西北重镇,这里的情况应该和兰州差不多,多了解一些当地的风俗,免得到兰州再违反了当地习俗。

驿站的驿丞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他验证过李凌的公文之后就将李凌领进了驿站,一边走一边解释道:“您别看驿站只有我一个人,里面的地方着实不少,后面的大校场足足几十亩大,一年四季设有帐篷,可以容纳一万多人呢,大人和两位夫人就住在前院里,士兵们可以到帐篷当中却休息!”

这位驿丞负责驿站十来年了,对这里的一切都是相当的熟悉。

士兵们住进了后面的帐篷当中,只是小八对李凌的安全并不是很放心,他挑选了几个强健的士兵,打算在驿站房间之外替李凌守夜,一有风吹草动他们马上就会知道。

“这些人真机警,都都了驿站了还不忘记守夜!”驿丞冷笑了两声进去给李凌等人准备晚饭去了。

前来驿站住宿的一般都是朝廷命官,这些人身娇肉贵,进了驿站就挪不动步,用过晚饭便呼呼大睡起来,哪有人还会如此的机警?

“小八,要不然你和弟兄们也会去睡觉吧,大家都忙了一整天!”李凌有些不忍心了,明天还要继续行军,他不想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