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仕妖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杓怎么会为李凤梧说话?

“黄家堤出水了朱雀,若是李少监治理了黄家堤,那就要推到他身上,敢问一句,若是大理忽然挥兵东进侵犯我大宋疆土,是否也要怪罪到出使过大理的李少监头上,是他出使大理引来的祸事?岂非荒谬至极,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章天骄雏凤斗相公

诸葛瑾我万分吃惊的看着自己这个曾经的下属。

自己担任刑部尚书时,彼时的张杓可不曾如此锋芒毕露过,更别说公众场合和自己怒怼。

现在他是刑部尚书。

但自己是参知政事,官职还是比他高啊。

况且,诸葛瑾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张杓为什么会帮李凤梧说话?

这完全不通啊。

张杓和李凤梧政见不合,这是临安朝野无人不知的事实,怎的今日他忽然会帮李凤梧说话?

别说诸葛瑾我不明白,汤思退也有些不解。

心中暗暗思忖,这个时候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就是要和天之骄子、大宋雏凤两人打一场硬仗,而自己这边依然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无妨!

汤思退迅速有了决断,对赵昚道:“张尚书此言很有些强词夺理,让臣不明白,明明是黄家堤的朱雀问题,为何要硬扯到大理那边去,大理会对侵犯我大宋吗?这是不可能存在的可能性,但朱雀出水,这是无法辩驳的事实,况且李少监府上,本就早有征兆。”

征兆!

汤思退的利剑终于出鞘。

这征兆自然是指皇城司从梧桐公社搜出来的推背图。

赵昚心中一惊。

是啊,还有推背图呐。

朱雀出水,暗合李凤梧,朱雀灼宋的流言在襄阳那边流传,俨然就是河图洛书的新演绎,而皇城司又从李凤梧府上搜出了推背图,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很难让人不相信李凤梧有异心。

李凤梧哈哈一笑,忽然认真的看向官家,“敢问官家一句,微臣何以出仕?”

赵昚沉默了一阵,“朕赐封你为承事郎。”

李凤梧又问道:“微臣如今执掌秘书监,何以为事?”

赵昚不说话了。

秘书监诸事,都是朝堂事情,唯一和叛逆有关的,大概只能是国史院。

况且自己是文臣啊!

文臣谋逆,说来……在如今的大宋局势下,这就是个笑话。

李凤梧道:“承蒙官家厚恩,臣以别头试科举一甲探花,心怀君王社稷,一心治政,臣仅有一腔文墨,就算终吾一生,或有显耀朝堂之日,但绝无兵宰路军之时。”

顿了一顿,笑问道:“何以灼宋?”

汤思退冷笑一声,“有心足矣诛之。”

李凤梧不屑的摇头,“我还有心北上开封,恢复燕云十六州,如此泼天功绩,按照汤相公的说法,下官是不应该立地封王,取汤相公而代之,成为大宋最为荣耀的相公?”

汤思退被噎了一下,旋即道:“这是你的想法,我且期待着,但某位臣子,当为天家分忧,有隐患陈前,自当竭力灭祸于未起之时。”

赵昚微微点头。

好事,当然可以期待。

但是坏事,却必须扼杀在摇篮之中。

李凤梧不得不感叹。

相公就是相公啊,每一句话都抓住了官家的心理。

正欲夺词强辩,却听得张杓笑了一声,“汤相公这话叫我好生不解。”

汤思退哦了一声,“张尚书有何疑问?”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大家都心知肚明了,现在的局势演变得有些诡异,变成了左相汤思退、参知政事诸葛瑾我和刑部尚书张杓、秘书少监李凤梧这两对人之间的争执。

大家都愉快的作壁上观,只差小板凳和瓜子了。

当然,愉快的说法都是自嘲,如今的垂拱殿里,是分成两拨势力,一者主战,一者主和。

张杓镇定自若,“汤相公所依据的祸心,不过是黄家堤的朱雀,和朱雀灼宋的流言,然而众所周知,朱雀石像是死的,流言是活的,二者皆可人为操控,此祸心未尝不是有人故意构陷。”

赵昚闻言,眯缝着眼,沉默不语。

其实心中也清楚。

这件事也可能真是有人故意为之,用来对付李凤梧。

但作为大宋江山这艘大船的掌舵人,自己容不得半点纰漏。

所以就算是有人构陷,自己也必须如今天这般,让李凤梧来解释辩驳,若是解释辩驳不清楚,那也只能查办了他。

这就是天子的无奈。

君臣在后,社稷在前。

张杓对官家行礼,“臣以为,此事应该彻查清楚,臣所领刑部,愿为官家分忧,臣亦愿亲赴襄阳,彻查此事,如果汤相公所言,有人祸国殃民包藏反心,臣愿身先士卒力诛此人,若是没有,臣也愿还其一个清白!”

赵昚犹豫了。

汤思退立即阻止道:“此事断不可为,祸心一起,岂能留时待其成长,请官家决断。”

张杓冷哼一声,“汤相公在害怕什么?”

汤思退怒道:“我有什么好怕的?”

“那为什么不敢让我查!”

“查不查都是事实,何必要浪费官家时间,给祸心以成长机会!”

“有无祸心尚且两说,汤相公为何如此笃定,况且官家圣明,当不会冤枉任何清正骨鲠之臣,尤其是一心想做我大宋脊梁的栋梁之才?”

汤思退:“张尚书此言,不敢苟同,祸起萧墙,岂能无备之。”

张杓不屑的反击,“构陷忠良,再现奸相之迹,谁为祸心?”

汤思退大怒,“你……”

张杓昂首挺胸,“皆是正言,我又怎的!”

汤思退气得睚眦目裂,无他,只因张杓一句奸相之迹掀开了他心中的伤痛,奸相之迹,自然是指秦桧的事情。

张杓那句话,就是说自己要成为第二个秦桧,自毁长城。

赵昚心中一动。

确实被张杓那句话打动了,如果当年不是因为秦桧构陷杀害了岳飞,大宋也不会如此被动,缓缓道:“两位卿家别争了。”

汤思退和张杓两人怒目而视,谁也不服谁。

李凤梧有点无语。

卧槽,怎么回事,叔公这儿子有点反客为主的意思了啊,怎么成了他和汤思退之间的战争,好像跟自己没一点关系的样子。

不过也有点欣喜,虽然不明白张杓为何要助自己,但至少张杓这一番话,让自己有了更大的周旋空间。

尤其那句再现奸相之迹,杀伤力之强,绝对不输自己的那些后手。

赵昚制止了汤思退和张杓的争执,轻声道:“那就查查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干的漂亮

汤思退顿时颓然。

张杓大喜,“臣愿钦差襄阳。”

赵昚点头,思忖间打算让谁去查办此事,却不料李凤梧忽然大声笑道:“官家既然要查,倒是不用劳烦张尚书走一趟襄阳了。”

众人愣了下,不明白李凤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张杓冷哼了一声。

李凤梧看了一眼汤思退,没有做声,而是缓缓从怀里掏出几张叠整好的宣纸。

示意请谢盛堂上递官家。

谢盛堂没有动。

赵昚努努嘴,示意谢盛堂拿过来,一边问道:“这是何物?”

李凤梧朗声道:“这是从襄阳那边传来的消息,有襄阳知县甄士德,襄阳县主簿黄斐弘,襄阳望族都水使者魏半山的亲笔签押,关于襄阳黄家堤出水朱雀石像一事的调查结果。”

这一番顿时如惊雷一般炸响垂拱殿。

汤思退口瞠目呆。

诸葛瑾我倒吸一口凉气。

魏杞笑了笑,实在忍不住,又笑了笑,最终低头无声轻笑。

陈俊卿和蒋芾两人松了口大气。

张杓愣了下,旋即苦笑,尼玛,自己这热脸贴冷板凳了……

赵昚刚拿到那张宣纸,闻言也是吃了一惊,什么状况,襄阳知府、光化军节度使的奏呈刚送递到自己这边,李凤梧就接到了襄阳那边的消息了?

这小子越权了啊!

不过低头看了下手中那张已经被谢盛堂展开检查了一遍的宣纸,松了口气。

民间私用之物,不是公文用书。

这小子倒也是聪敏,不过他是怎么知晓有人会在襄阳做事针对他,他又是怎么如此迅速去襄阳调查了的?

时间上感觉有不吻合啊。

这小子还真能未卜先知不成……

低头看了一阵,笑了笑,对谢盛堂道:“念给大家听下罢。”

谢盛堂猫腰接过,咳嗽一声清清嗓子,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汤思退,暗示说咱的相公啊,别折腾了,您现在应该看清楚局势了。

缓缓而清晰的念道:“敬启前令凤梧君安,分别年余,襄阳尚有君之风范贤迹,适君为令,章襄阳县事,余位主簿驾前蒙导,君之为国为民之风,尚温襄阳街巷耳,时有黄家堤之民,赞誉斐闻,余深受触悟,必循君之贤迹,惠民而上,惠政而中,惠家而下……”

念到此处,赵昚打断了谢盛堂的话,“这个县令不错,倒是个惠民好官。”

众人皆在腹诽。

这个甄士德恐怕早就知晓这封私信会送递到垂拱殿,自然要鼓吹一番李凤梧的同时,不忘记表白自己,在官家心中落个好印象。

倒是好手段。

赵昚又道:“将此人在吏部留名考察,若是真有才德,可擢用之,禀报于朕处。”

吏部尚书叶颙应喏。

众人忍不住暗叹,这就要升官发财了啊。

一封私信而已。

来得好不轻松,而且没有丝毫风险。

赵昚挥手,示意接续念下去。

“今有黄家堤出水朱雀一尊,民间亦有朱雀灼宋之流言,邈邈乎直秽君誉,余恚然,深铭君之正风不为此,遂领主簿黄斐弘,邀望族魏都水亲查……得证确实有此瑞兽,浑然天成,必是当今官家圣德感天,降此祥瑞以抚四民,以慑四夷,断非秽君誉之凶,君且安也。然巷闻者朱雀灼宋,余心未安也,查之,悉为此瑞兽夜半出水,乡民感恩天泽,拜伏,不意火引堤坝旁去岁缮时而酷之松,遂意朱雀天火灼松,口耳传之,谬易为朱雀灼宋……”

众人面面相觑。

这尼玛就耍流氓了啊!

真相是否是这样,大家都不知道。

反正出水了朱雀是真,这尊朱雀是怎么出水的,大家心知肚明,非要说个头头是道,追究深了去,谁都讨不了好。

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