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庸处事智慧 作者:何者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子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也。”人心浮躁,是很难干成一番事业的,当今一些人在学习上,今天要当作家,明天要当画家,后天要当钢琴家,结果什么也没学成;在工作上见异思迁,一个位子没坐暖就跳槽,结果一样本领也没掌握;在经商上,喜欢跟风,看别人什么赚钱也做什么,想一日暴富,结果亏了老本,栽了跟头。

  中庸处世,重视学习工作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反对不切实际地追求速度。孟子以下围棋为例,他说,下围棋只是小技术,如果不静下心来控制节奏,那也学不会。弈秋是全国的下围棋能手,假如让他教授两个人下棋,一个人很专心,听弈秋指导;另一个表面听着,心里却在想,要是有只天鹅飞来,就要拿起弓箭去射它。后者的学习成绩一定不如前者。这是因为后者不如前者聪明吗?自然不是的。这说明学习上的差异,和对学习是否专心有关,而不完全是决定于人的天资的高低。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讨论注意问题,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以及注意的分配问题。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莫怪王的不聪明,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这里表明他反对一暴十寒,主张专心有恒。有为者必有恒心,取得最后成功;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是没有恒心的表现。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从古到今凡成大事者,在学业上无一不是发扬积土成山,驽马十驾的治学精神。

  宋朱熹说:“杂然进之而不由其序,譬如以枵然之腹,人酒食之肆,见其肥羹大截,饼饵脍脯,杂然于前,遂欲左拿右攫,尽纳于口,快嚼而亟吞之,岂不撑肠拄腹,而果然一饱哉!然未尝一知其味,则不知向之所食者果何物也。”此也是指读书不循序而求速之弊,而引用到工作生活上,同样有警告之效。  
摊子大不等于实力大
  其进锐者,其退速。

  ——《孟子》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孟子还把进学的次第比作流水,“不盈科不行”,流水遇到坎坷时,必须等水盈满后才能继续往前进行,“盈科而后进”,日夜不停地流到海里去。“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的意思是,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不能投机取巧,不能急躁冒进,没有一个二个地循序渐进的累进,不可能发展达到伟大的成就。所谓“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于四海”,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认为学习既要不间断地努力,但又不能拔苗助长。

  他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一定有事做,时刻记住它,但也不能违背规律人为地帮助它生长。不要学一个宋国人那样,他担心禾苗不长而一一拔高,疲倦回到家里,对家里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槁了。其实天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以为培养工作没有益处而放弃不干的,那是种庄稼而不锄的懒汉;违背规律地去帮助它生长的就是拔苗的人。这种助长行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孟子以禾苗的自然生长来譬喻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发展,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要求教学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巨人集团对中国企业发展贡献之大,不是它一开始红红火火的那些年,而是它失败后的这些年,它成了经营诊断学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典型案例,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有的视角:是什么导致了巨人集团的衰落?

  巨人大厦本应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一个丰碑式的建筑,结果却成了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衰落的开始。巨人倒塌的原因不能浅显地归纳为投资的失误。促成巨人失败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史玉柱本人主观上没有看清“巨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巨人”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面对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真正成长成一个“巨人”时,企业的战略规划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巨人的衰落,正是由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是危险的。

  巨人进入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一种很偶然的行为,并不是出于战略的考虑,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而制定出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回顾巨人大厦的建设,从目标,到楼层都一改再改,然而就是在这种目标不清晰的情况下,投入的资金却越来越多,对于上亿元这么庞大的预算,巨人对资金的保障显得过分自信,不够谨慎。

  巨人以做电脑软件发家,后来又进入房地产,生物工程,每一次扩张的惟一理由都是短期的“高利润”,而忽视了高利润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并且一个产业的高利润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只要该产业没有很高的壁垒,竞争者必然蜂拥而入,而巨人又缺乏在该产业的基本专业知识技能,没有长期的规划,产品研发;脑黄金的成功只是一个好主意加上成功营销的战术上的胜利,巨人对这一胜利明显感到无所适从,管理层,营销网络,生产系统都没有做好准备,就这样“脑黄金”的成功其实是替巨人揭开了疮疤。“脑黄金”虽然火爆了一把,但究其根本,这只是一个很短期化的投资活动,不是一个在企业远景框架下,基于市场需求树立顾客心中位置的战略扩张。这种“什么赚就做什么”缺乏大局观的做法无疑是以企业的资本作为赌注的冒险行为。

  许多民营企业难以做大,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企业规模的增长与管理机制,经营理念落后的矛盾。决策的集中化,短期化,不但使资源配置没有效率,“近视”的战略招致的巨大风险,而且极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巨人的决策冲动而飘忽,决策过程几乎完全是一个人的主观构想,缺乏管理层和运营部门的沟通和反馈。面对迅速增长起来的资本规模和企业人员规模,巨人没有针对它进行评估和整理,高估了企业的适应能力。巨人只看到了其拥有巨大资源,没有看到整个企业的管理机制配置和协调资源的能力是滞后的。企业形式上是变大了,但观念,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上都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这就导致了巨人这种“自上而下”的体制下,决策难以落实,信息得不到反馈,从而决策进一步背离企业的内部条件。现在史玉柱已经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在新的人生征途上不断克服盲进情绪,稳打稳扎地前进。  
设立严密的计划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

  ——《菜根谭》

  世间很多事情越是急着想弄明白越难弄清楚,倒不如暂时放缓一下,也许头脑冷静之后事情自然就弄明白了,千万不要太急躁,以免增加情绪上的紧张气氛;世上有很多人,你指挥他,他根本不愿服从,这时倒不如放松他不管,让他自由发展,这样他自己也许会慢慢觉悟,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增加他的专横和固执。

  “欲速不达”,“其进锐者,其限速”,这些说法确实道出了人间处世之道的秘诀。今天有今天的事,明天有明天的事,我们办事自然应该雷厉风行,真正干事的人是决不会把今天该办的事放到明天去办。但从具体办事来说,事要一件一件地办,一步一步地办。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仞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要凭一时的意气办事,不要凭一时的热情办事。成功需要计划,需要安排,还需要一定的程序。做事要有志愿、意图、计划、行动、力量,达到好的效果。没有雄心壮志,就不会有超越时空的意图;没有超越时空的意图,就不会有无可比拟的计划;没有无可比拟的计划,就没有坚定果敢的行动和力量;没有坚定果敢的行动和力量,就难以取得伟大的效果。从古至今,大事小事都这样。

  所以说,计划是行动之父,行动是成功(效果)之母。

  黄帝百战征伐,周公礼典政制,秦始皇修筑长城,隋炀帝开掘运河,都是在客观上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行动。这些行动都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如果他们没有远大的雄图和计划,就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也不会取得巨大的效果。

  英国百年战争,美国独立革命,中国辛亥革命,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土耳其复兴运动,都是由于领导者有远大的计划和宏大的志愿,才有划时代的丰功伟绩,成为后世景仰的纪念碑。

  每一件大事都有它的计划,分门别类,按部就班。而每一大计划又有若干阶段的独立计划,每一独立计划,前后彼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相互衔接的。

  例如一次战争,应有整个计划,而每一次战役,又有每一次的计划。一个国家建立后,有整个建设计划,而每一部门,又有每个部门的建设计划。如政治建设计划,经济建设计划,农业建设计划,教育建设计划,国防建设计划等等。

  计划中又有按时期、种类的分别计划,国家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一个人有一生的计划,一年的计划,一日的计划;一件事又有一件事的计划,然后按计划行事,按时计功,自然有所成就。

  没有成功的人都没有计划,所以有人说:“没有计划,就是正在计划失败。”你是否也正在计划失败呢?当然,没有人愿意计划失败,但是,你可能犯了这样的错误——没有计划。

  成功的人士都是善于规划他们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