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骨科主治医生870问a-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是指肌肉的舒缩活动和关节的功能锻炼;而静则是指骨折局部的稳定。两骨折端在愈合期间要求稳定固定,否则将使骨痂断裂,影响愈合;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和关节的功能锻炼,又是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肢体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二者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是治疗骨折应掌握的原则。
63.上肢骨折如何进行功能练习?
肱骨骨折早期患肢上臂肌肉应用力作主动舒缩活动,加强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力,还应作伸屈指、掌,腕关节的活动,但禁忌上臂作旋转活动,以免再发生移位。在伤后2~3周,除继续早期的功能锻炼外,应逐渐作肩、肘关节活动、伸屈肩肘关节,旋转肩关节即划圆圈动作,双臂上举。骨折临床愈合后,可增加肩外展外旋活动,双臀轮转等锻炼全身的动作。前臂尺桡骨骨折在复位固定2周内,可作前臂及上臂舒缩、握拳等动作,消肿后,作肩、肘关节活动,但不作旋转活动。4周后,加作前臂旋转活动及用于推墙,使上下骨折端产生纵轴挤压力。
(付国枢) 


三、上肢骨折与关节损伤
(一)锁骨骨折
64.锁骨骨折开放复位的适应证是什么?
(1)锁骨外端或外1/3有移位骨折并喙锁韧带断裂;(2)开放性骨折或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3)移位明显,有继发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
 65.锁骨骨折内固定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较好?
 有克氏针内固定法、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法。
 克氏针内固定法较佳,因为锁骨骨折多为发生于髓腔峡部的横行、短斜形或短螺旋形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法可以发挥最好的内固定作用,不仅能控制旋转,而且也能消除剪性应力。
66.锁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应如何治疗?
可应用植骨术,骨外穿针固定架加压治疗,加压钉治疗,加压钢板治疗,电刺激治疗,诱导成骨及骨移植方法治疗。
67.锁骨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并发症可有骨折畸形愈合、压迫锁骨下血管或神经,应手术矫正畸形,解除对血管或神经的压迫。
(二)肩关节损伤
68.如何理解肩关节是多关节的复合体?
肩部有肩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与胸壁形成的假关节,既能单独活动,又能协同活动,因此可有最广泛的活动范围,形成一个完整的复合体。
69.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病理改变与脱位的关系?
病理改变主要为:A.前侧关节盂唇和关节的撕裂或盂缘骨折、磨损;B.肱骨头后外侧凹陷骨折。A改变使肱骨头向前脱位的屏障减弱,B改变使肱骨头外旋至一定角度,凹陷骨折即能滑过盂唇,发生再脱位。
70.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比较?
Putti—P1attif法(肩胛下肌及关节囊重迭缝合术),即修复关节囊增强关节前壁的方法。此法优点是无论肱骨头有无病理缺损,盂缘是否脱落,均可防止肩关节再脱位,缺点是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
Magnuson法(肩胛下肌止点外移术),将肩胛下肌肌止点从肱骨小结节移至大结节,亦是修复关节囊增强前壁的方法,优缺点与上法类似。
Nico1a法(肱二头肌长头腱悬吊术),是增强肱骨头稳定性的方法。疗效欠佳,较少采用。
Bankart法(肩胛前唇和前侧关节囊修补术),即修复盂唇及关节囊的方法。此方法复发少见,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是比较优越的一种方法。
其它有关节盂下缘植骨阻止术及喙突植骨延长术等较少采用。
71.肩部周围骨折包括哪些骨折?哪些需要手术治疗?
包括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肱骨上端骨折。
有喙锁韧带断裂的锁骨外端或外1/3有移位骨折,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需手术治疗。
肩胛骨骨折分为肩胛骨体部骨折、肩胛颈及肩胛盂骨折、肩峰骨折、肩胛骨喙突骨折,一般均不需手术治疗。
有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法复位失败,或大结节骨折被拉至肱骨头的上方,均应行开放复位内固定。
对于肱骨上端骨骺分离或解剖颈骨折,如果手法复位失败或肱骨头已脱位者,应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如果骨折移位严重,骨折端不稳定,并有软组织嵌入,手法整复或外固定治疗失败者,或治疗时间较晚已不能用手法整复者,应行手术治疗。
72.肩袖损伤分型,诊断要点?如何治疗?
肩袖损伤分为部分断裂与完全断裂,部分断裂又分为肩袖滑膜侧撕裂,肩袖滑囊侧撕裂。完全断裂分为横行破裂及纵行破裂,同时伴有冈上肌腱回缩及肩袖广泛撕脱。部分断裂于肩关节外展70度至120度范围时,肩袖撕裂部分与肩峰下接触而产生疼痛,主动外展不能对抗阻力。完全断裂时,肱骨头前外方可触及凹陷,肱骨大结节与肩袖破裂处明显压痛,肩外展60度至120度时,可有响声及疼痛加重,但肩关节外展超过120度时,疼痛反而减轻,主动外展活动明显受限,不超过90度,被动活动不受限制,被动外展大于90度时,可维持上肢升举位置,但如上肢升举位下降至水平位时可突然落于体侧。x线摄片显示肱骨头与肩峰的距离变小,肩关节造影显示关节腔与三角肌下滑囊阴影相通,表示肩袖完全断裂。
部分断裂可用非手术疗法,完全断裂应手术治疗。
(三)肱骨干骨折
73.肱骨干骨折开放复位,如何预防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首先要熟悉桡神经的局部解剖。肱骨干上1/3骨折少见,损伤桡神经几率很小,肱骨干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中1/3骨折开放复位时,桡神经在肱骨干中1/3的后侧,紧贴桡神经沟斜行而下,为避免桡神经受伤,须在骨膜下进行手术。在三角肌肌止以下,要从肱肌的纵裂孔中进入,用肱肌外侧部分保护桡神经。在肱骨中下1/3交界处,桡神经从肱肌与肱桡肌之间钻出,宜先游离并保护桡神经。
74.肱骨中下1/3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如何处理?
从解剖生理上看,肱骨干为一长管状骨,中段以上圆形、较粗,以下逐渐变细, 下1/3逐渐变成扁三角状,营养动脉在肱骨中段穿人,向远近端分布,所以中段以下发生骨折,常因血供不足影响骨折愈合。从治疗上看,内固定不正确、手术时损伤了血供、骨折端嵌有软组织、肱骨多段骨折未能妥善处理、术后感染、早期拆除外固定等,均是常见原因,处理一般采用植骨内固定。
75.肱骨干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原因?处理原则?
桡神经自腋部发出后,在三角肌粗隆部自肱骨后侧沿桡神经沟,紧贴肱骨干,由内后向外前绕行向下,故当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易由骨折段的挤压、挫伤或由尖锐的骨折端刺伤等引起桡神经损伤。一旦发现桡神经损伤,应行手术探查。
(四)肘部损伤
76.肱骨髁上骨折易引起什么并发症?如何预防及处理?
易引起肘内翻畸形和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前者可从改善闭合复位与固定方法来预防。后者伤后要严密观察,将患肢抬高,解除内部压力,包括立即正确复位,尺骨鹰嘴牵引等方法。若已发生肘内翻畸形,可行肱骨髁上截骨术予以矫正,对于8小时以内的缺血肌挛缩,应行切开减压术,预防缺血挛缩不良后果的发生。对于晚期屈肌挛缩的处理,应根据损害时间、范围和程度而定。6个月以前挛缩畸形尚未稳定,此时可做功能锻炼和功能支架固定。畸形稳定后可考虑作松解术或功能重建术,酌情选择腕关节固定、肌腱延长术和肌腱转位术等。
77.不同类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复位要点?
如为单纯性伸展型左肱骨髁上骨折,术者左手掌压于尺骨鹰嘴背侧,右手压于近测骨折端上方的屈侧,双手互相对压。同时助手将肘关节屈曲即可复位。
如为左侧伸展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术者应以左手小鱼际抵于肱骨内髁处,右手大鱼际抵于肱骨近侧骨折端上方桡侧,两手用力加压将远侧骨折端的尺侧移位完全整复,然后术者左手转为手掌托于鹰嘴背侧,右手转为手掌压于肱骨近侧骨折端上方屈侧,两手对压整复,同时助手将肘关节屈曲将前后移位复位。
如为左侧伸展桡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术者以左手大鱼际抵于肱骨外髁部,右手小鱼际抵于近侧骨折端上方内侧加压整复,但不宜整复过度,术者再将左手转为手掌托于鹰嘴背侧,右手转为手掌压于肱骨近侧骨端上方屈侧,两手对压整复前后移位,同时将肘关节屈曲即可复位。
如为左侧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者以上述手法复位侧方移位,然后以左手鱼际抵于骨折远侧端(肘窝部),右手鱼际抵于近侧骨折端的上方背侧,两手对挤加压并将肘关节伸展大于90度即可。
78.肱骨小头骨折损伤机理及分型?如何治疗?
肱骨小头位于肱骨下端桡侧,向前方突出,呈圆形光滑的骨性结构。肘关节屈曲时,桡骨小头顶端关节凹形面与肱骨小头前关节面互相对应咬合,肘关节伸展时,则在肱骨小头下关节面咬合;当时关节轻度屈曲时,传导暴力自下而上经桡骨传导至肘部,桡骨小头成锐角撞击肱骨小头,在肱骨小头与肱骨干骺端造成剪切外力,可将肱骨小头自其附着处剪切下来,并可发生向掌侧向上方移位。
骨折通常分为两型, I型,属于完全骨折,骨折块包括肱骨小头及部分滑车,骨折块可沿肱骨下端冠状面上移,并时有旋转移位。II型,单纯肱骨小头完全性骨折,或肱骨小头边缘的小骨折片,有时在x线片上很难发现。
治疗,对无移位的两型骨折,一经确诊,可行上肢石膏托或石膏管型固定肘关节屈曲90度,有助于桡骨小头对肱骨小头相对应的压力,维持骨折复位。I型或II型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均应采用手术治疗。
79.陈旧性肘关节脱位的外科治疗?
陈旧性肘关节脱位可先试行手法复位,但效果多不满意。一般应行切开复忙,必要时可行关节成形术。
(五)前臂骨折
 80.桡尺骨双骨折移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