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22-佛陀教你不生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与敌对,这正是古人所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一个坏习惯往往会带来另一个坏习惯,坏习惯由此日渐增多,积重难返。比如,一个人会为他的懒惰找借口,把没有完成某项工作归于外在的原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办事拖拉,甚至只说不做的性格。受这种性格的影响,他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不会顺利,前途令人担忧。    
    一个人不仅要正视自己的坏习惯,更要不断反省,这对改掉坏习惯很重要。反省其实就是要求人们回到自己的内心,仔细思考自己一天的行为和言谈,从而发现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错了。    
    为检点自己的行为,有的人想了一个办法:每做一件好事就在缸里放一颗红豆,每做一件坏事或起了一个坏念头就在缸里放一颗黑豆,以此来反省自己。随着缸里的红豆变得比黑豆越来越多,他反省的效果便达到了。    
    在现代,心理医生们也常采用类似“反省”的方式来引导、改善病人的行为。曾经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二十三个犯有贪食、咬指甲、讲话粗鲁、爱吃零食等坏习惯的高中生。    
    首先,医生为这二十三名实验对象量身定制了一套行为目标,如规定一周最多吃多少钱的零食,每天把自己的行为改变情况写在纸条上等,让他们直观地看到自己一周中哪天吃的零食最多,一天中什么时间最馋,为什么以及最爱吃什么零食等平时根本觉察不到的情况。    
    然后让他们定期聚会总结经验、交换意见。实验结果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因此在心理治疗领域和不良行为矫正方面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这一实验的成功,正是“反省”方法的成功应用。    
    善于觉察和不断反省,可使坏习惯不医而治。有位男士爱用脚打拍子,特别是和别人谈话的时候,但是他自己并不觉得,别人也从没跟他说过。所以这个坏习惯一直没改。    
    有一次,同事跟这位男士聊天,看到他的脚一直在动,就开玩笑地对他说:“您的脚还会随说话的节奏打拍子,很有韵律感呢。”男士尴尬地笑了笑,没说什么。


第一章 改变愤怒的自己我们的错误(3)

    从那以后,大家发现这位男士用脚打拍子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因为同事的一句玩笑让他觉察到了自己的这个坏习惯,以后也就有意识地进行了改正。人们的不良习惯一旦被察觉,第二天出现的机率就会明显降低,如果有意识地进行改正的话,一个星期就可以改掉了。    
    有个姑娘胆小而又很内向,一次,她在报纸上看到连续强奸杀人案的报导,于是惶惶不可终日,总感觉有个人跟在她背后,或者躲在她们宿舍窗外,经常一晚上要起来检查门窗好几回。她这种疑神疑鬼导致的无意识行为让她的舍友有些受不了,终于忍不住提醒她今晚门窗已经检查许多遍了,不会有问题的,如果还不放心就陪她彻底再检查一遍。这个姑娘经舍友一说,再加上彻底检查后一无所获,终于让她释然。以后她也再没无故检查过门窗。    
    所以,觉察并改掉自己的坏习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将陋习的害处罗列清楚并充分了解。了解得越多,改起来越容易。关于吸烟这个习惯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在美国就有一间可供学生参观的开放教室,这间教室有项很有趣的规定,欢迎学生在教室里吸烟,但是敢在这间教室吸烟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原因是教室里的仪器设备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吸烟时,自己身体里的各种脏器对烟的反应和受到的伤害。    
    借助于精密仪器,用事实来说话,这对让人们正确认识吸烟的害处是最直接有效并且印象深刻的。    
    根除一种陋习,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对其产生厌恶情绪,只有认识到它的诸多坏处才会对它深恶痛绝,因此充分了解陋习的害处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个人曾就个人健康问题征询一位医生的意见。医生建议他戒掉烟酒,然后说:“这次看诊收费三元钱。”这个人回答:“我不付钱,因为我不接受你的建议。”    
    根据过去的经验,你可以发现大多数人也和上面那人一样不听别人的忠告,无论那建议有多好。如果有人愿意听从你的建议,这建议才能发挥用处,但是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接受将来会给他们制造麻烦的意见。因此,给人忠告不但白费时间和力气,还可能吃力不讨好。    
    许多人犯了过错或染有不好的陋习羞于启齿,但放在心里只会让它生根发芽,越发茁壮,这对改掉坏习惯是很不利的。如果抛开世俗,鼓足勇气说出来,便会觉得豁然开朗,并且以后也不会轻易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还要时常忏悔和自省。在有些人看来,这种行为似乎愚不可及,岂知我们的人格却可在每天的忏悔和自省中日臻完美。    
    对不同的人做忏悔,其效果也各有差异。总的来说,听你忏悔的人越多,与你的关系越亲密、越受你尊敬,效果就越好。因为话已经说出口,这么多你在乎的人看着你、监督你,你便很难重蹈覆辙,再犯以前的错误了。    
    我们不妨来假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烟民,你为了达到三个月戒烟的目的,向父母、朋友、老师、同学都表了态。这些人几乎每天都与你生活在一起,时刻监督你,如果哪天烟瘾上来了,被他们发现你又吸上了烟,那你在他们眼里将变成一个失信的人,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我相信每个人一想到这里,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未及点燃的烟坚决地扔到垃圾箱里,不会去再看一眼。    
    采用逐步改进的方法,好处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会让人有压力感和自虐感。但它也有缺点,就是时间长、见效慢,对于那些急于达到目的的人来说容易因长时间未有明显成效半途而废。所以想用这种办法改掉坏习惯的人,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如果你觉得改习惯太难,那不妨变成培养好习惯,用一种良好的习惯取代陋习。    
    改坏习惯要选好时机,说改就改,培养好习惯也同样要说做就做。    
    针对一些想养成良好习惯的人来说,选择适宜的时机容易事半功倍。比如要养成冬泳的习惯,从冬天开始是不行的,一是会对突然的环境改变不适应,容易打退堂鼓,二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应该从夏天就开始坚持游泳,如果坚持不间断的话,你的冬泳目标就很容易实现了。    
    有的好习惯是无需选择时机来培养的,但需要说做就做。如:想学英语,马上订制学习计划开始学;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现在就动笔……     
    同样,根除陋习,也要说改就改,只要脑中有这个念头出现,马上付诸于行动,光想不做是什么都改不了的。    
    有一种说法是:“一有了革除坏习惯的决心就应马上付诸行动。因为有了决心和好的情感而任它消逝,不产生实际行动,远比失去一次机会还糟糕。这会妨碍到将来决心的强度和情绪的正常发泄。”这样说还是很有道理的,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只是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没有督促孩子立刻改正,实际上,这就给了孩子继续犯错的机会。不光是孩子,成年人也一样,应该珍惜自己改正错误的决心。    
    把“生气”当作一种过错来加以改正,这说起来挺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所以很多人屡改屡犯。这就需要人们保持虔敬的态度,始终把转化愤怒当作一件大事,并认真地思考相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自己给自己找到一些启示,从而有所改变。    
    可以说,当你诚心要转化自己的愤怒时,你会感到自己的行动像是如有神助一般,变得容易起来。


第一章 改变愤怒的自己谦虚和包容

    有一句话是“谦受益,满招损”,“谦”即谦虚、谦和。具有谦虚美德的人,易于被人接受和喜爱。做到“谦”也许不难,但要做到“容”却并不容易。这里所说的“容”即用心包容。世上无完美的人和事,如果不学会用心去包容,执拗于分清是非对错,只能是自寻烦恼。太阳表面有黑子,但是它发光发热;璧玉上嵌有瑕疵,可它却价值连城。大肚弥勒能容天下事,所以他笑对世人。用心包容一切可包容的,这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幸福美好。    
    “满”即骄傲自满。我们要摒弃自满,保持谦己下人、虚怀若谷的态度,才不会招致厌弃,留住所修之福。骄矜自满的人大家都讨厌他,谦虚的人却大受人欢迎。谦虚是一种态度,应对人事时不显露锋芒。只有不重自身,不骄矜傲物,懂得适时合度地谦虚退让,才能赢得正直者的尊重,避免狭隘好妒者的嫉恨。    
    有两个女孩子,不管是才识、素质、容貌,各方面的条件都差不多,两个女孩子住得很近,周围的邻居也都认识她们。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两个女孩子,因为她们年轻、有活力,心肠也好。不过,时日一长,人们对两个女孩子的态度就有所不同了,对其中的一个女孩子,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欢迎,但对另一个女孩子,人们就有些避让了。受冷落的那个女孩子感到很委屈,她觉得自己不明不白就被大家排斥了。她是不知道,人们之所以避让她,完全是因为她太自傲了,说出来的话好像总是带着刺,让听的人很不舒服,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用笑脸迎接她了。而另外一个女孩子,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她懂得顾及别人的自尊心和面子,说话有分寸,而且很谦虚。    
    谦虚有利于身心的修养。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喜欢背后议论、批评别人的人,他们就不具备谦虚、宽容的美德,谦和的人从不对别人的对错得失妄加评论,也不会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已的成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