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艺术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在品种、装饰上,还是在制作技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程度。青铜器的生 

  产也遍及大半个中国。仅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就有几千件之多。青铜器的 

  种类也更为复杂,有生产工具锛、铲、凿等;武器戈、矛、镞等;日常生活 

  用具鼎、鬲、爵、觚、觶、尊、卣、壶、盘、盂等;乐器铙和各种车马饰。 

  器具上多饰有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各种复杂的花纹。这些青铜器在前 

  期器壁匀薄,造型准确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了一步提高,其造型端庄,器质厚 

  重且精坚,纹饰繁缛富丽。“司母戊”大鼎(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于1939 

  年在安阳武官村大墓出土。它是我国目前仅见的最大的鼎。该鼎的腹部为长 

  方形,平底、立耳、四柱足,器身满饰饕餮纹,中线有高起的扉棱,四角也 

  有扉棱,耳部外面饰双虎夹一人头,腹内铸“司母戊”三字,通高133厘米, 

  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当时熔铜用的坩锅,一般只能盛12 

  公斤半的铜液。因此铸造如此巨型的青铜器,必须要用七八十个坩锅一齐熔 

  铜浇注,还要组织一二百个技术熟练的工匠分工合作,方可铸成。整个大方 

  鼎显示出雄浑凝重之美,3000年前的古人能铸造如此复杂的庞然大物,不能 

  不令人为之叹服。 

       ③玉器及其他工艺。除了青铜工艺外,在商代还有许多玉、石一类的工 

  艺品也体现着当时的工艺水平。 

       玉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但那时它还隶属于石器,没有作为一门 

  独立的工艺出现。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玉在奴隶主贵族生活中的地位日显重 

  要,这大概是由于玉本身质地纯洁、品性高雅的缘故。玉深得统治阶级的珍 

  爱,他们把玉本身的特性加以比附延伸,使之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 

  伦理、宗教等诸方面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像璧、瑷、环、璜、琮、璋等,通 

  常都是奴隶主用来祭祀的礼器或作为他们权力的信物。 

       商代玉器种类丰富,制作精美。在商代早期的郑州二里岗曾出土一件刀 

  形玉器,长66厘米,宽13厘米,厚0。4厘米,如此体大的玉器大概不会是 

  作为佩饰,而是用于祭祀神祇即作为礼器而埋于地下的。安阳殷墟出土的玉 

  器,除礼器外,有许多佩带用的小件器。“侯家庄殷陵的发掘就出土了不少 

  佩玉,见于《梁思永考古论文集·附录》者就有虎形玉3、象形玉1、鸟形4、 

  鱼形3、蝉形2、兔形1、鸮形1、蝠形1、蛙形1、兽头形6、人面形1、跪 

  坐人形1,共25。其他尚有璧、剑、觿等圜曲玉10,戈兵、长短管等直方玉 

  15,总为50玉,这只是选出展览者,在武官村大墓槨顶两侧的随葬人身上, 



① 陈显泗:《郑州商代城遗址》,见《中国历史的童年》。 

② 李浴:《中国美术史纲》,第88 页。 


… Page 102…

  也曾掘得佩玉10余件,如玉鸟、玉鱼、玉兽面、镞、似玉之璧、璜、琥柄饰……, 

  大司空村的中小型墓中……也出土过玉器52件,其中属于鸟兽虫鱼等象生玉 

                          ① 

  33件,其它15件。”上述的玉佩饰,其色泽之美令人赞叹。“有的白若凝 

  脂,晶莹透明;有的玉色碧绿,苍翠欲滴;有的黄侔蒸栗;有的混晕滑润; 

                                                                          ② 

  有的色如芝麻酱者,上面带有朱砂,更是鲜红耀目,绚丽可爱。” 1971年, 

   “妇好墓”出土了达600件之多的玉器。由此可见,到了晚商,玉器不仅数 

  量种类繁多,而且题材丰富,雕琢精美,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除玉器之外,还有以骨、角、石、牙、蚌、木等材料制作的工艺品。如 

   “妇好墓”出土的3件象牙杯,其中两件镶嵌着碧绿的绿松石,雕刻得十分 

  精细,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墓中还有骨笄,达500件之多,形式多样, 

  其中有鸟形、夔龙形、方顶和圆顶等等。殷墟一些墓中,还出土有两面都雕 

  有纹饰的小骨匕,其纹饰有兽面纹、云雷纹、饕餮纹等,令人过目难忘。在 

  小屯村附近的石器作坊的遗址中还发现有许多经过加工的石器,有鸱枭、怪 

  兽、青蛙、龟、人等形象。其中鸱枭、怪兽等雕像,通体刻着线条细匀的花 

  纹,手法非常细腻。最为出色的可以说是武官村大墓中出土的那块青白色的 

  大石磬,正面刻着一只雄健有力的虎,作张口欲吞的姿态,线条刚柔相济, 

  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是我国已发现的一件最古老、最完美的乐器。 

        (3)雕塑 

       商代的雕塑艺术较之以前有了显著的发展与成就。由于正处于青铜盛 

  世,所以在众多的雕塑艺术品中,青铜雕塑的数量最多,所取得的成就最令 

  人瞩目。此外,玉石雕刻也取得一定成绩,不但作为赏玩佩饰之用,而且很 

  大程度上向着礼器方向发展。 

       ①青铜雕塑。商代的青铜作品,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青铜鸟兽形器, 

  主要是指模拟鸟兽形状的器物,多作为盛酒器或祭祀的礼器。如鸟尊、象尊、 

  虎尊、犀尊等,还有以两种动物或动物与人组合而成的尊的造型。另一种是 

  青铜器上的立体雕饰,主要是指器物的提梁、盖、耳、足、流等部位或作为 

  器物支座的立体雕饰。 

       鸟兽形器如鸟兽尊,作为实用器时往往在顶中心处留有一孔,鸟或兽体 

  中可放酒,鸟嘴或兽嘴处有流,可倾酒。如出土于湖南醴陵的一件商代象尊, 

  其外表呈碧绿色,象体浑厚,以高卷的象鼻为注酒口,全身饰有各种鸟兽纹 

  饰。再如出土于湖南安化的虎食人卣 (现藏于日本住友博物馆),全器为一 

  只立坐式的猛虎形,用两爪和虎尾作足撑体。通高36。6厘米。虎张着血盆大 

  口,龇着虎牙,口内有一人头,人惊恐地瞪圆眼睛,虎似欲吞之,此状给人 

  以心寒胆战的感觉。也许它所要表现的正是奴隶主贵族们“残民以事神”的 

  那种威慑力量吧。此外还有殷墟出土的鸮尊,山东的寿张出土的犀尊等。这 

  些圆雕鸟兽形器既是实用器皿,也是艺术品,它们把动物的形体特征与器物 

  造型巧妙地结合为一体,每件都具有巧夺天工的魅力。 

       青铜器皿上的立体雕饰,其题材涉及龙、凤、虎、牛、羊、犀、象、怪 

  兽及人物。这些形象虽然具有原有动物的基本特征,但大多都加以变形夸张, 

  也许还有迁就、服从器皿造型的意图。这些雕塑如河南安阳出土的人面龙身 

  盉,其器盖为一个人面。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四个立体头,分别从器 



① 郭宝钧:《中国青铜时代》,第66 页。 

② 张光福:《中国美术史》,第24 页。 


… Page 103…

  腹部的四个棱处伸出,犄角弯曲有力,羊头上饰以雷纹,造成一种雄奇稳重 

  之美感。还有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上的龙虎,山西石楼出土的兽面纹壶上 

  的龙头形提梁等等。至于完全独立的可作为观赏性的雕塑品尚不多,且以玉、 

  石作品为主,青铜作品难以见到。 

       ②玉、石及其他雕塑。石雕在商代还占有一席之地,但数量不多。质料 

  以白石、大理石居多,形象主要为人物和动物。人像一类的如侯家庄出土的 

  白大理石坐像,四盘出土的石雕人像及妇好墓出土的石人等,其身体的比例 

  都不够准确,雕刻的手法也相当古拙。而动物形象的雕塑则要好一些。它们 

  有武官村大墓出土的长达一米多的白石双兽和虎爪人身像,侯家庄出土的石 

  鸮等。其石鸮瞪目仰望,尖嘴紧闭,粗壮的双爪有力地撑抓着地面。圆浑的 

  造型透出一丝神秘感。这些石雕可能是作为建筑上的附件 (就像后来的石狮 

  子一样)或作为镇墓的神物,无论其用途如何,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此外, 

  70年代妇好墓出土了一批小型动物石雕,其中有牛、龟、熊、虎、鸟、蜂等, 

  有的可能用作祭祀之,有的可能用于观赏。这些石雕均能抓住对象的基本特 

  征,形象概括,虽无明显动态感,倒也颇具神韵。 

       玉质圆雕的人像和动物,以前所见很少。妇好墓中的许多这方面出土物, 

  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它们的窗口。出土的“圆雕玉人像通常都呈跪坐姿态,双 

  手扶膝,发式富于变化,衣着也颇为讲究,可见不是社会下层人物。其造型 

  上都不同程度发挥了立体雕塑的艺术手段,形体细部的刻划,比石雕具体, 

                                                                 ① 

  但有些部位(如眼睛)每每采用绘画性的(阴线)手法。”动物形象要比人 

  像生动,如小屯出土的长鼻大耳玉象,其形象逼真,肥体长耳,站立扬鼻, 

  于浑朴中见生动。出土的玉熊也憨态可掬,惹人喜爱。 

       总的看来,商代的雕塑艺术,“不论浮雕或圆雕,其作风是写实中具有 

  朴实的装饰趣味;威严庄重之内则有神秘诡怪之感。这正是当时奴隶主重鬼 

  神尚威势的思想反映。”① 

        (4)乐、舞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当人们凭借自身的体力和脑力无法征服或理 

  解对象的时候,便转而把希望寄托于神,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