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述任何实体的东西,“既不表述被计数之物,也不表述计数的实体行为,或 

                                                                             ② 

  者说,在其中这些或那些数字特征得以构造的实体行为。” 纯粹逻辑学的 

  情形也与纯粹数学一样。总之,虽然作为诸如算术的操作构成物、逻辑的推 

  论式子之类的概念、观念、判断等等都可以回归到心理行为上去,都具有心 

  理学的起源,但由此把逻辑规律归结为心理行为的规律则是“极为错误的越 

           ③ 

  度。” 由此可见,心理主义对认识可能性的反思是素朴的;而且,它最终 

  必然导致怀疑论和相对主义的背谬。要克服这种背谬,就必须绕过“自然思 

                                                                          ④ 

  维”的暗礁,“必须排除所有经验的解释和实体的肯定”,诉诸对纯粹意 

  识的本质结构的现象学分析。 



①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71 页。 

②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66 页。 

①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64—65 页。 

②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65 页。 

③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64 页。 

④ 胡塞尔:《逻辑研究》,新泽西1970 年版,第577 页。 


… Page 35…

         (3)现象学的方法 

       从根本上说,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由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或先验现象 

  学的还原)两大部分组成。 

       本质还原。本质还原的方法又叫本质直觉或本质直观的方法,它是 

  胡塞尔批判心理主义所获得的第一个结果。 

       胡塞尔强调,作为严密科学的哲学必须不带任何偏见地建立在绝对确定 

  的基础上。哲学的使命是对认识本身进行批判,因此它决不能像自然的、前 

  科学的,特别是科学的认识那样接受任何间接的,不是真正意义上被给予的 

  内容。胡塞尔把自然的、前科学的、科学的认识都称为“超越的认识”;所 

  谓超越,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指在认识行为中对认识对象的非实在含有,其 

  二是指把某种在认识中不直接和不真实地被给予的东西设定为存在着的东 

  西。他指出,认识批判就意味着不仅把超越的认识的可能性甚至把一般认识 

  的可能性都设定为问题,换言之,对认识批判来说,一切认识都是可疑的, 

  都不能作为被给予的或已确定的认识。因此,任何把认识批判“建立在心理 

                                                               ① 

  学或其它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做法都是一种背谬。” “我完全可以肯定, 

  有超越的世界存在,可以把所有自然科学的全部内容看作有效的;但我不能 

  借用它们。我永远不能奢望借助超越的假设和科学的结论达到我在认识批判 

  中想达到的目的:即观察到超越认识的客观性的可能性。并且还显然不仅对 

  认识批判的开端,而且对认识批判的所有进程都有效,只要它还停留在对认 

  识如何可能这个问题的阐述上。并且,这显然不仅对超越的客观性问题有 

                                                  ② 

  效,而且对任何可能性的阐述都有效。” 因此,永远不能站在自然科学的 

  基地上从事认识批判,永远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对一种非直觉知识的逻辑推理 

  来阐明认识的可能性。 

       胡塞尔一再强调,认识批判决不能重新落入笛卡儿、贝克莱、休谟、康 

  德等人都遭遇的心理主义的困境。因此,需要首先说明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 

  中心概念:意识的意向性。在他看来,外在对象之成为认识对象乃是与人的 

  意识直接相关的;没有人的意识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意识总是“意向的”, 

  即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意向意识自身包含与对象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像容 

  器与藏纳其中的物件的关系那样是静态的,更不像空泛的海滩领受大海随意 

  推送给它的东西那样是受动的,而是活生生的、能动的,它力求在对被体验 

  之物的直观的占有中达到明证性,并具有使被意识之物的意义得以发生、形 

  成和充分的能力。意识还是由多种多样的行为组成的整体,它“不只是某些 

                                                                                    ① 

  单个意识体验的相互结合,而是被综合地统一起来的意识生活的总体” , 

  这个总体也叫“体验流”,其中“内藏着可能构成世界与构成精神的一切源 



①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年版,第32 页。 

②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第37 页。 

① 《胡塞尔全集》第1 卷,海牙1950 年版,第80 页。 


… Page 36…

       ② 

  泉” 。所谓本质还原,就是把意向体验和其对象的事实特征还原到作为它 

  们的基础的本质规定性上去。胡塞尔指出,本质还原的方法“本质上属于认 

  识批判的意义,因而也属于所有的理性批判(即包括价值的和实践的理性 

  批判),就这点而言,它是一种特殊的哲学方法。”③ 

       本质还原的方法的基本原则是“面向事物本身”。不过,这里的“事物” 

  不是通常所理解的物理事物,而是原本的或绝对的被给予性。在《纯粹现象 

  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中,胡塞尔表述了这条“一切原则之原则”: 

   “任何原本地给予的直观都是认识的合理源泉,所有在‘直觉’中原本地(可 

  以说是在其真实的现实中)展现给我们的东西都可作为自身被给予之物接受 

  下来,但仅仅是在它们自身给予的范围内”,胡塞尔认为,依靠这种原则, 

  我们就不会为任何可想象的理论所迷惑。“我们必须看到,任何理论最终只 

  能从原本的被给予中获得其本身的真理。”① 

       为了能够获得原本的,或绝对的被给予性,亦即为了贯彻这条“一切原 

  则之原则”,首先必须运用中止判断——部分的而不是普通的中止判断:即 

  把有关认识对象的存在的信息悬搁起来,给它加上括号,既不检验它也不反 

  驳它。只有这样才能回溯到认识过程的真正始源,而只有在始源处才能有真 

  实的客观性和实在性。中止判断使我们的意向的目光束不再对准被理解为存 

  在着的对象,而是返回到事物向我们直接显现的方面,直接直观纯粹现象。 

  由此,便进到本质还原的第二个步骤,即在对个别性的直观的基础上进一步 

  把握普遍有效的一般性本身。 

       胡塞尔断言,对能够站在纯粹直观的角度并拒斥所有自然成见的人来 

  说,这样一种认识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不仅个别性,而且一般性,一般 

                                                                 ② 

  对象和一般事态都能够达到绝对的自身被给予性。”胡塞尔强调,这种 

  认识对现象学的可能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现象学的特征恰恰在于,它 

  是一种在纯粹直观的考察范围内,在绝对被给予性的范围内的本质分析和本 

  质研究。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经验与判断》等著作中, 

  胡塞尔运用自由地、任意地创造变项 (它在随意的不断构成的意识中进行) 

  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由经验的或想象的被给予性纯粹自为地直观一般本 

  质。 

       先验还原。本质还原的方法打开了通向纯粹意识的总领域的不变本 

  质形态的通道。但是,这种方法是同世界设定与存在设定有关的,在任何以 

  观念直观为意向的自由想象变更中,世界始终是一同被设定的,任何事实和 

  任何爱多斯 (即本质)都始终与事实世界相联系,都属于这个世界。例如, 



② 《胡塞尔全集》第5 卷,海牙1954 年版,第71 页。 

③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第51 页。 

①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12 页。 

②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第47 页。 


… Page 37…

  我们在自由地、任意地创造变项的同时却默默地坚持(比如说):随意的声 

  音是存在于世界之中的,是为世界上的人所能听到或已听到的,那么尽管我 

  们获得了在随意变项的变化中被把握到的“声音一般”这个爱多斯,但它是 

  与我们事实世界有关并且束缚于这个普遍事实中的。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这种 

  束缚,“有意识地将它判为无效并且从而也使变项的最广泛的环境视域摆 

                                                                     ① 

  脱了所有束缚,所有经验,我们才能创造出完善的纯粹性。” 这就是说, 

  本质还原所运用的中止判断是部分的、不彻底的,为了摆脱上述束缚,进到 

  绝对纯粹的可能性世界,必须运用普遍的彻底的中止判断,即给世界的存在 

  有效性“加上括号”,排除所谓的“自然观点”或“自然观点总命题”—— 

  即世界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客观、自在地存在的,它对我们来说始终是“现 

  有”;我们本身是它的成员;我们的意识是一种物质的东西的机能,认识是 

  一种自然的事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