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世界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客观、自在地存在的,它对我们来说始终是“现 

  有”;我们本身是它的成员;我们的意识是一种物质的东西的机能,认识是 

  一种自然的事实;世界提供给我们经验,我们据此构造理论并对世界作出预 

  言,预言若被证实,我们就相信该理论有效,反之则进行修正或重新构造; 

  世界对我们不仅作为事实世界,而且在相同的直接性中作为价值世界、财产 

  世界、实践世界而存在。所有对自然世界的被给予性的怀疑和摒弃都丝毫不 

  改变这个自然观点的总命题,亦即,世界始终具有终极有效性。胡塞尔认为, 

  为了使现象学方法成为哲学,中止判断必须成为普遍的中止判断,必须从本 

  质还原进到先验还原。 

       本质直观是在意识活动中进行的,它并没有把意识的存在悬搁起来。但 

  普遍的中止判断要求不放过任何一种存在;而且,如果意识的存在与自然观 

  点总命题所涉及的世界中的对象的存在是同一类的话,那么现象学就不能够 

  谈论意识的存在。因此,要证明本质直观的方法的合理性,就必须证明意识 

  的存在是与世界中对象的存在根本不同的一种存在,它的存在方式不是“世 

  间的”。这也要求从本质还原进到先验还原。 

       哲学早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被理解为总体的认识。胡塞尔再三强调现象 

  学必须是彻底无成见的哲学方法。但要达到彻底的无成见性,现象学就必须 

  是对世界总体的认识。本质直观还不是对作为总体的世界的认识,它虽然揭 

  示了存在区域的本质规定,但这种规定还不是对存在之物总体的规定,即对 

  哲学真正对象的规定。因此势必提出这样的问题:现象学是否并且如何使对 

  世界的认识得以可能?胡塞尔认为,早在哲学产生之前,人就已经具有关于 

  世界的意识;因此哲学所改变的只能是对世界的观点。这样,上述问题就被 

  修订为:如何能以关于世界的自然的观点过渡到一种新的哲学观点?这个问 

  题也就是先验还原的实质所在。 

       给自然观点所设定的、在经验中真实存在的整个世界以及所有与这个自 

  然世界有关的科学都不作检验也不作反驳地加上括号,普遍悬搁之后,还能 

  留下什么?“如果整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以及所有的思维都被排除,那 



①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227 页。 


… Page 38…

                                ① 

  么还剩下一些什么呢?”胡塞尔认为,这个问题的提法是不确切的,它会 

  使人把普遍的中止判断误解为将一个部分从一个整体、从一个实体的联系中 

  取走。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如果宇宙,所有的实体性都被加了括号,那么 

  还有什么可以被假定为存在的?”② 

       笛卡儿在为自己的哲学寻找可靠的开端时,曾运用普遍怀疑方法,从“我 

  思”推出“我在”。胡塞尔批判地吸取笛卡儿的怀疑方法,以此来获得绝对 

  被给予性的领域。他认为,排除自然经验,给事先为我存在的世界加上括号, 

  剥夺它迄今为止为我提供的经验世界基地的那种效力,还原到本质认识的领 

  域,并且研究那些我们在这个领域中内在地发现的东西,结果是达到被称作 

   “现象学剩余”的纯粹意识或先验意识。这就是说,世界中的对象只具有主 

  观相对的存在,而意识则是与世界中的对象不同的绝对存在,是绝对的被给 

  予性:“意识在其自身之中具有其特有的存在,这个特有的存在在其绝 

  对的固有本质中并不受到现象学的排斥。所以,这个特有存在作为‘现象 

  学的剩余’而保留下来,即作为原则上特殊的存在区域,这个存在区域事实 

                                                          ① 

  上可以成为一门新的科学——现象学的领域。” 我们原则上可以想象,整 

  个世界信仰会崩溃,整个世界的存在会失去其有效性,并在这个意义上,世 

  界对于意识来说被“毁灭”,但即使如此,意识的存在也不会被触动。因为 

  现象学的反思表明,意识可以被当作一种纯粹的直观和把握的对象,并且在 

  这种直观中,它是绝对的被给予性,它表现着一个绝对内在的被给予性领域 

  ——无论我们从什么意义上去解说内在。所以,意识的存在、每个体验流的 

  存在虽然会由于世界的毁灭而改变,但它特有的生存却决不会因此受到触 

  动。意识作为内在的存在“无疑是在绝对意义上的存在,它原则上不依赖 

                              ② 

  于其他事物便可生存” 。纯粹地看,意识是一个自为封闭的存在联系,是 

  绝对存在的联系,我们无法向这个联系塞入什么,也无法从这个联系中抽走 

  什么;它不具有时空的外部,也无法存在于时空联系的内部;无法从任何事 

  物那里经验到因果性,也无法对任何事物运用因果性(即实体之间的依赖关 

  系)。 

       笛卡儿曾由思维的明证性直接确定经验自我的明证性。胡塞尔批评了这 

  种做法,认为思维着的自我并不是绝对的被给予性,所以必须进一步还原到 

   “纯粹的自我”或“先验的自我”。如前所述,意识是意向的;而纯粹的自 

  我就是这种意向活动的执行者。各种意识的活动都从纯粹的自我“发射”出 

  去,同时又由纯粹的自我汇聚起来。 

       通过普遍的中止判断以及批判性地运用笛卡儿的方法,“我们实际上什 



①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121 页。 

①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123 页。 

②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159 页。 


… Page 39…

                                                          ① 

  么也没有丧失,但却获得了全部绝对的存在,” 即纯粹意识的领域。这是 

  一个绝对的或先验的主体性的存在区域,是一个可进行直观研究的领域,它 

  拥有无限丰富的、具有最高科学威仪的明确认识。胡塞尔强调,这个区域并 

  不是总的实体性区域宇宙的一个部分;因为世界自身是一个总体性,就其意 

  义而言,它不允许有任何扩展。“绝对的或先验的主体性的区域以一种特别 

  的、完全独立的方式 ‘在自身中包含着’实体的宇宙,或者说‘在自身包含 

  着’在任何扩展了的意义上的所有可能的实体世界和所有世界,就是说,它 

                                                                             ② 

  通过现实的和可能的 ‘意向构造’而将它们包含于自身之中。”于是,他 

  又通过对时间的意识的构造、前符号改变、认识中对象的各种构造方式等问 

  题的讨论,来说明意识活动的对象是由意识活动构成的,超越的“实体之物” 

  的世界完全依赖于意识,“将人和人的自我作为下属的个别实体包含于其中 

  的时空世界,按其意义来说只具有意向的存在,就是说,只具有对意识来 

  说在第二性的、相对的意义上的存在。它是一个被意识在其经验中设定的存 

  在,它原则上只有作为那些受到论证的杂多现象所具有的同一之物才能被直 

  观和被规定——除此之外,它便是一个无(或者更确切他说,对它除此之外 

                                                     ① 

  还会是什么的想法是一种背谬的想法)。” 总之,世界本身的全部存在只 

  是某种“意义”,所有实体的统一都是“意义的统一”;这意义或意义的统 

  一是以意义给予的意识为前提的;意义给予的意识是绝对起源的存在,它自 

  身不再通过意义的给予而存在。胡塞尔的这种观点受到他的哥廷根和慕尼黑 

  同道的严厉批评,认为这是投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怀抱。不过,胡塞尔自己断 

  然否认这种指责,认为他在这里并没有“否定实体现实”,并没有从作为实 

  体大全的“世界的完全有效的存在”抽掉什么东西,而“只是取消了对实体 

  现实的解释,即与实体现实固有的明确意义相矛盾的解释。”② 

       胡塞尔虽然设计了一条还原之路,但他对此并不满意,不断否定自己, 

  直到晚年仍致力于孜孜探求更令人信服的通向还原之路。虽然胡塞尔想建立 

  作为严密科学的哲学的愿望并未实现,但深入研究他的哲学探索的轨迹,总 

  结其得失,必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联系中把握现代西方哲学的走向,准确估 

  价各种哲学尝试的深度、广度和意义。 



                                      4。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中的最早流派。它首先产生于19 

  世纪30年代的法国,随后跨越英吉利海峡,在英伦三岛进一步繁荣。它的 



①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162 页。 

② 《胡塞尔全集》第3 卷,第2 册,第590—591 页。 

①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16O—161 页。 

②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第164 页。 


… Page 40…

  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孔德以及英国的穆勒和斯宾塞。 

       实证主义的产生与当时欧洲特别是法、英两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在思 

  想理论上的反映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