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中,表现者和被表现者是融为一体的;任何直觉活动都是一种艺术创造活 

  动。由于人人都有直觉,都能表现,因此人人都是天生的诗人。在逻辑学中, 

  他把概念区分为“纯粹概念”和“虚假概念”两类。他认为数学和自然科学 

  的概念属于虚假概念,它们只是纯粹工具性的方便的假设,只具使用价值, 

  没有真理性;而他的逻辑学则是关于纯粹概念的科学。纯粹概念是体现精神 

  的真理性的概念,它们源于直觉,所以包含直觉的性质。直觉是个别性的, 

  概念则具有普遍性;但概念的普遍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精神的实践活动中,经济相应于直觉,以人的特殊的个别利益为目 

  标,表现为效用,并形成政治的实质。伦理相应于概念,以人的普遍的社会 

  利益为目标。正如直觉不依赖概念,而概念却依赖直觉一样,可以有与道德 

  无关的经济行为,却不可能有与利益无关的道德行为。从私利出发的经济行 

  为尽管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但精神必然由经济水平发展到道德水平。如果 

  停留在经济水平上,人与人的关系就像霍布斯所说的狼与狼的关系;而在道 



① 参阅克罗齐《美学原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12 页。 


… Page 69…

  德水平上,既在一定范围内承认私利的合理性,同时又遏制它无限膨胀损害 

  他人利益、从而损害整个精神,这正是道德责任所在。 

       克罗齐认为,精神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内在辩证法;但精神发展的辩证法 

  并非如黑格尔所说的矛盾的辩证法,而是差异的辩证法。黑格尔只承认矛盾 

  的辩证法而看不到差异的辩证法,并把前者当作唯一的辩证法应用于一切领 

  域。他认为,黑格尔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把差异概念与对立概念混同起来,由 

  此把对立统一当作是普遍存在。在黑格尔“正、反、合”的发展公式中,“正” 

  和“反”相对于“合”而言乃是虚假的、抽象的和无独立性的。克罗齐则认 

  为,直觉、概念、经济、伦理这四种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是彼此对立而是 

  彼此相异,它们虽呈现一个由低到高的阶梯,后者包含前者,但却都是独立 

  的、具体的和真实的。例如,直觉是概念的基础,概念包含直觉且高于直觉, 

  但不能因此把直觉降为概念的一个环节,取消其自身的独立性、具体性和真 

  实性。概念与经济、经济与伦理的关系也是如此。总之,各种相异事物之间 

  都不能应用对立统一原则,而只能应用差异统一原则,“辩证法无非就是差 

  异原则本身。”① 

       克罗齐反对形而上学的直线运动论,肯定世界处于永恒的环形运动中。 

  但他否定对立统一规律,结果又往往倒向形而上学。 

       在克罗齐哲学体系中,历史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作 

   “绝对历史主义”,认为哲学等于历史:哲学不过是精神的发展史而已。哲 

  学是研究精神活动的学问,历史学同样以精神活动为对象。精神总是现实 

  的,故历史也总是现实的。由此,克罗齐必然得出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的结 

                                                                                   ① 

  论:“当代性并不是某一类历史的特征……而是全部历史的本质特征。” 

  人们在分析、理解、估价历史事件时,总是依照自己的精神,基于生活发展 

  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使死的历史重新复活,使过去再次成为现在。因此, 

  克罗齐否认历史发展规律,断言“历史像诗一样,像道德意识一样,没有规 

  律。”② 



                     3。结构主义与分析哲学先驱的哲学思想 



        (1)结构主义先驱索绪尔的哲学思想 

       现代西方各个哲学流派一般都是由持大致相似的哲学观点和哲学立场 

  的一批职业哲学家所构成的。但结构主义则与此不同,它是由分别从事语言 

  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研究的学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运用共同 

  的方法所形成的学派。因此,结构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由 



① 克罗齐:《历史和编年史》,转引自《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丛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年版,第 



294 页。 

② 克罗齐:《史学与道德理论》,第91 页。 


… Page 70…

  运用共同的研究方法即结构主义方法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 

       结构主义方法的基本特征可以概要地表述为:第一,倡导符号化、模型 

  化。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指出:“结构主义不是一种哲学理论,而是 

  一种方法。它对社会事实进行试验,把它们转移到实验室。在这里,它首先 

                                                               ① 

  注意的是关系,试图以模型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 。在结构主义者看来, 

  实际事物表现为复杂的符号关系,因此必须把对事物的研究从传统的观察描 

  述推进到用模型表现其整体结构,表现其结构式的联结。第二,注重“分割” 

  和“编配”。分割就是最大限度地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层次的部分或单元; 

  编配则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秩序把分解出来的部分或单元重新组合,以再现 

  对象的内部结构。分割为编配服务;编配不是被动的反映、摹写或复写,而 

  是积极、真实的创新。第三,重视探寻深层结构。结构主义者把结构分为表 

  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认为对事物的研究不仅应该揭示可以观察到的表层结 

  构,而且应该进一步探寻各种表层结构所共同依附的、具有支配作用的深层 

  结构。深层结构是先天的合逻辑、合理性的结构能力的产物,是人的心灵无 

  意识地投射于对象之中的。第四,强调整体与关系。结构主义者认为,对象 

  之间以及对象内部诸元素之间都处于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只有说明关系, 

  才能适当地解释整体和部分。正如英国哲学家迈克尔·莱恩所说,结构主义 

  者“坚持只有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适当地解释整体和部分。结构主义 

  方法的本质和它的基本信条在于,它力图研究联结和结合诸元素的关系的复 

                                                  ② 

  杂网络,而不研究一个整体的诸元素。”在结构主义者看来,整体并不是 

  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相反,一切部分的性质都是由整体的结构关系所决定 

  的;只有在整体中才能认识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 

  在社会历史观上,他们反对传统的主体性观点,主张把主体范畴当作令人讨 

  厌的宠儿予以抛弃,或者说,把它消解于客观化的、无个性和无意识的结构 

  中。所以,对结构主义者来说,世界“不是在一个个性的、历史过程的、多 

  多少少是自由决定的、视野敞开的世界里,而是在一个规则的世界里,一个 

  被看成一份音乐总谱 (列维…斯特劳斯语)的世界里,或者一个符号阵列中 

                     ① 

   (拉康语)。”第五,以共时性取代历时性。历时性是从事物形成和发展 

  的过程来研究一个事物,共时性则是从事物一个时间内的横断面来进行研 

  究。结构主义者强调共时性的研究方法,试图以此来发现永恒不变的结构规 

  律。 

       结构主义的方法源于语言学。正如法国哲学家利科尔所说:“我们知道, 



① 转引自陈元晖《论冯特》,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86 页。 

② 迈克尔·莱恩:《结构主义入门》,转引自《外国哲学资料》第四辑,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第174—175 



页。 

① 布洛克曼: 《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14 页。 


… Page 71…

                                                                   ② 

  结构主义是把语言学模式应用于人类学和一般人文科学。” 瑞士著名语言 

  学家索绪尔被公认为是结构主义的先驱。 

       斐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早年除在自己的祖国瑞士接受教育 

  外,还曾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求学。大学毕业后,曾到法国高等研 

  究学院讲授语言学。  1891年应召回瑞士日内瓦大学讲授语言学。1906年 

  起主持日内瓦大学的印欧语法讲座,后来人们所公认的导致语言学发生重大 

  变革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式,就是在该讲座中提出来的。索绪尔逝世后,他 

  的学生根据他前后9次所作的关于印欧语法讲座的笔记整理并出版了《普通 

  语言学教程》 (1915)。 

       19世纪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是比较语言学,其特点是注重语言的历史演 

  变和比较,注重语言的个人因素。索绪尔在长期的语言学研究过程中发现, 

  这种忽视整体、忽视社会因素的研究方法无法真正阐明语言的本质。因此, 

  他转向考察语言的整体性质和社会因素。他首先把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区 

  别开来,在承认历时性研究方法的价值的同时,更强调共时性研究方法的重 

  要性。这意味着必须把语言现象理解为一定时间互相并列、互相依存、互相 

  制约且自成一体的符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