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成使命
  完成任务的子贡离开了吴国却没有回到鲁国而是前往晋国。他对晋国国君说:“我听说,没有事先确定计策就无法应付突发事变,没有事先训练军队就无法克敌制胜。现在齐国要与吴国交战,吴国如果战败,越国定会乘虚而入,灭亡吴国,对于您那倒没什么;但是如果战胜齐国,越国肯定没有机会成功偷袭,那时吴国一定会率军逼近晋国边境,晋国有难了。”晋君大为恐惧,说:“这该如何应对呢?”子贡说:“命众将士厉兵秣马,养精蓄锐,严阵以待。”晋君立即应允。
  子贡便又离开晋国前往鲁国。吴王与齐国军队在艾陵交战,沉重地打击了齐军,俘获了齐国的七个大将及其手下的兵马,但是吴王没有马上班师回朝,果真率军逼近晋国边境,同晋军在黄池相遇。吴晋两军对垒,争强斗胜。晋军由于准备充分而吴军已是疲惫无心恋战,结果大获全胜。越王得到消息,便渡江袭击吴国,一直打到距吴国都城七里远的地方才停下驻扎在那里。吴王知道后,马上回师救援,同越军在五湖一带交战。吴军三战三败,城门失守,越军包围了王宫,杀死了吴王夫差和他的相国。灭吴三年后,越国称霸东方。
  因此,子贡一次出使,使得鲁国幸存,齐国动乱,吴国灭亡,晋国强盛而越国称霸。子贡一次出使,就打乱了各国的局势,十年期间,五个国家的局势都各有变化。子贡不愧是当时世上才能最杰出的人。
  子贡喜欢做贱买贵卖的生意,随时转换货物资财,可谓是中国最早的儒商。他爱赞扬别人的优点,却又经常直言不讳地指出人家的过失。他曾担任鲁国、卫国的相国,家财累积千金,最后在齐国去世。
  子张三问
  颛孙师是陈国人,字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
  子张询问怎样求取俸禄,孔子说:“多听,保留有疑问的问题,谨慎地谈论其他没有疑问的问题,就能少犯错误;多看,放下有风险的事情,谨慎地从事其他没有风险的事情,就能很少悔恨。谨言慎行就会少犯错误,少留悔恨,俸禄也就能得到了。”
  有一天,子张随孔子到陈、蔡两国的交界处,村民误认为是敌国派来的间谍,把他们包围了,子张问怎样做才能让他们相信咱们是无辜的放咱们走?孔子说:“说话一定要坦诚老实,行事要恭顺厚道,就会化解双方的误会,事情也就解决了。这种方法即使在蛮夷地区,也行得通。反之,即使在本乡本土,恐怕也行不通。所以你在站立行走的时候,‘忠信笃敬’四个字就像摆在眼前一样;乘车时,这几个字就像挂在车前横木上。这样就什么事都好解决了。”后来误会真的解除了,给子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子张把这几个字写在了自己的衣带上,时时提醒自己做到这一点。

  第183节:新读史记(下卷)(183)

  子张问:“读书人怎样才算是通达呢?”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指什么?”子张回答说:“在诸侯国中一定要有声誉,在大夫家中也一定要有声誉。”孔子说:“这是声誉,不是通达。所谓通达,应当是为人质朴、正直,爱好仁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论,观察别人的神态,总是谦和待人。这种人在诸侯国和大夫家一定能通达。而所谓声誉,表面上好像追求仁义道德,行动上却与之相悖,还能处之泰然,这种人在国在家一定都是徒有虚名的骗子。”
  隐者原宪
  原宪,字子思。
  子思询问什么叫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作为管理人员做得不错,理当拿取俸禄作为奖赏;如果国家政治黑暗他不去争取改变,还拿取俸禄,这就是耻辱。”
  子思说:“好胜、矜夸、怨恨、贪欲都不存在,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得了,至于是不是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去世后,原宪就跑到荒郊野外隐居起来。子贡做了卫国的相国,出门时前呼后拥,车马成群结队。他怀念同窗,曾来到原宪隐居的地方探望原宪,推开草门,发现家徒四壁,破烂不堪。原宪一身破衣烂衫,出来接见他。子贡替原宪感到害臊,说:“您难道是病了吗,现在是如此落魄?”原宪说:“我听说,没有钱财叫做贫,没有钱财的人叫穷人。有了才学却不能运用叫做病,有才学却不知道怎么运用的人叫病人,像我原宪,是贫,不是病;是穷人不是病人。”子贡深感惭愧,悻悻地离开了,他一生都为自己说错的这句话而感到羞耻。
  形同实异,无以为师
  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
  有若说:“礼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保持万物和谐。从前贤明的君王治国的道理,这是最妙的一条。但大小事情都照这样办理,又有行不通的地方;只知道为和谐而强求和谐,不用礼去约束它,也是行不通的。”他又说:“诚信符合道义,说出的话才能经得起检验;恭敬符合礼仪,才能避免耻辱;亲近值得亲近的人,也就可以效法他们了。”能说出这样的大道理,有若也不愧是孔子的高材生。
  孔子去世后,学生们仍然非常仰慕他、怀念他。有若的相貌很像孔子,学生们便一致认他做老师,对他就像对孔子一样,向他虚心求教。有一天,学生们提出疑问说:“从前孔夫子出行时,叫学生们带雨具,后来果真下雨了。学生们问:‘先生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有若扮演的先生说:‘《诗经》上不是说过:月亮靠近毕宿这颗星星的时候,预示着很快就会下大雨了。昨天晚上月亮不是停留在毕宿区域吗?’”又有一天,月亮停留在毕宿区域,却没有下雨。大家就不满意了。
  学生又问:“从前商瞿年岁大了还没有儿子,他的母亲要为他另取妻室。孔子就叫商瞿到齐国去做事,他的母亲向孔子求情。孔子说:‘不用担心,商瞿四十岁以后会有五个儿子’。后来果真如此。请问先生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有若沉默不语,无言以对。学生们站起来说:“有若下来吧,您坐不了先生的位置。”可见有若的才能还是比不上自己的老师。
  亚圣孟子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孔子的后代子思的弟子学习。他学成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但是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他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批驳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
  那个时候诸侯争霸,各个国家无不追求富国强兵的捷径,所以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结果国家不但富足起来,而且军事力量也变得强大了;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自己的敌国,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先后称霸,各诸侯国都十分畏惧,东来朝拜齐国。当时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战的人看作是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颂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仁治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孟子于是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希望流传后世。

  第184节:新读史记(下卷)(184)

  邹衍的宏大学说
  邹衍生活在孟子之后。邹衍目睹了那些诸侯国王们越来越荒淫奢侈的生活,很少有国君崇尚仁治德政。于是他深入观察万物阴阳的消长变化,记述怪异玄虚的事情。他的学说宏大广阔,但荒诞不经,先从细小的事物开始讲述,然后推广到大的事物,以至达到无边无际;先从当今说起,再往前推至学者们所共同谈论的三皇五帝时代,然后再往前推到天地还没出现的混沌时期。他先列出中国的名山大川,飞禽走兽,并由此推广开去,直到人们根本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海外。他称述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德性相生相克,而历代王朝和帝王的更替都正好与它们相符合。他认为儒家所说的中国,只不过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罢了。中国在古代被称作“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内又有九个州,这就是夏禹按次序排列的九州。在中国之外,与“赤县神州“相似的地方还有九个,这才是所谓的大九州。九州之间有海洋阻隔,各个大州的人和生灵不能互相交通往来,更有大海环绕在九大州的外面,那才到了天地的尽头。
  邹衍带着他的学说周游列国。在齐国受到齐王尊重;到魏国,梁惠王用非常高的礼仪迎接他,同他行宾主之礼;到赵国,平原君在他的身边侧身陪行,并亲自为他拂拭席位;到燕国,燕昭王亲自拿着扫帚为他清除道路,并以弟子之礼向他请求学习,还曾为他修建了碣石宫,亲自去拜他为老师。邹衍周游各国受到如此高的礼遇,但同是主张儒学的孔子却没有如此风光,曾在陈蔡时吃不上东西。孟轲也曾在齐国、梁国遭到困厄。王公贵族初见邹衍的学说,都会为他的理论感到惊异而引起思考,受到感化,但是,到后来却不能实行。
  高傲的淳于髡
  淳于髡,是齐国人。他博闻强记,学业不局限于一家之言。他非常善于察颜观色、揣摩人主的心意。有个宾客向梁惠王推荐了淳于髡,梁惠王单独两次接见他,可是他始终一言不发。梁惠王感到很奇怪,就责备那个宾客说:“你称赞淳于先生,说连管仲、晏婴都赶不上他,把他比作神仙一样的人物,可我见了他,他根本不跟我说话,我连一点收获也没得到啊。难道是寡人不配跟他谈话吗?到底是什么缘故呢?”那个宾客把惠王的话告诉了淳于髡。淳于髡说:“我前一次见大王时,大王的心思全用在相马上;后一次再见大王,大王的心思却用在了声色上。我对此能说什么,只能沉默不语了。”那个宾客把淳于髡的话转告了惠王,惠王大为惊讶,说:“哎呀,淳于先生真是个神仙圣人啊!前一次淳于先生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