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青知道赵九儿此时有些不安,他用询问的眼神望向心觉,希望她可以同意他的陪同。但心觉的表情却显得有些困扰,她和心净对看了一眼,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赵九儿看出了两人的为难,虽然隐隐有些担心,但也不愿强迫她们。毕竟佛门的事情她也不懂,什么清规什么戒律她也不知道,硬要让长青哥陪着也不是不能,但万一不小心让她们破个什么戒,自己就罪过大了。
“算了吧。”赵九儿打起精神冲着长青笑了笑,道:“长青哥你回吧,让这两个小师父陪我上去就行。”
长青见她明明害怕,却又假装着不要紧而让自己放心的模样,突然有些心疼。
将赵九儿的行礼交给心觉,长青伸手替她将披风系了系紧,柔声嘱咐道:“小姐,你好生照顾自己,不要生病。过些日子长青就来接你和夫人回府。”
赵九儿点了点头,用力的嗯了一声。
“去吧,我在这儿看着你上去再走。”长青拍了拍赵九儿的胳膊道。
赵九儿忍住心中的不舍,看着长青展颜一笑,然后随着心觉二人沿着山路向山上走去。
“贫尼听说赵施主喜欢梅花。”走了一段路,心觉主动搭话。
“是啊。”赵九儿有些意外她会知道这些。
心净回头冲她一笑,道:“赵施主的客堂外正好种着几株梅树,这几日已经结了花苞,估计再过几日就能开了。”
赵九儿本来正沉溺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与长青分别的伤心之中,但心觉和心净两个人的主动关心却她渐渐放下了心慌与不安,特别是当她们微笑着说起梅花的时候,赵九儿慌乱的心里竟隐隐生出了一丝期盼,对有着梅花的未来生活的期盼。
“是么,那真是太好了。”
她抿着唇,朝心觉二人甜甜一笑,脚下仿佛又生出许多气力。
鹅毛雪飘了一个上午,待日头高升到头顶时便渐渐停歇了。
金色的日光照的白雪有些刺眼,而且路上堆积的雪层容易让人和马儿脚底打滑,故而很多人家便自发的拿着扫帚和绍家军一起出来扫雪。等长青驾着马车走到近郊时,官道上的雪已经被扫到路旁边,堆得高高的,等着被推车运走。
很奇怪,他在回来的这段路上,却丝毫感觉不到身边有人跟着。怪了,是那人后来跟他走了不同的路,还是他跟到山脚下就原路返回了,长青琢磨不清。
过城关时,长青换完进城令,却没有直接离开。他将守卫叫到一边,低声询问道:
“今日上午出入城关的人中,有没有你认识的?”
守卫警惕的看了他一眼,道:“无可奉告,你是什么人?既然换了通关令就赶快进城,不要妨碍公务。”
长青顿了顿,从怀中拿出了令牌递给他看:“我也算是你的上司,告诉我不妨事。”
守卫见他拿出令牌时就有些心惊,那块牌子是木制镶金边,若是武将,必是校尉一级以上的人才能用。接过令牌一看,果然如此。
“大人,属下冒犯——”守卫说着就要行礼。
长青一把拦住,先不说他是绍家军里的人,并不直接听命于自己,就说这城门人来人往的,他给自己行礼也不太妥当。
“你不要多礼,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就好。”
守卫想了想,叫长青稍等片刻,又去询问了另外两个守卫,才回来禀告道:
“上午出城的人中,属下们眼熟的有四五个,都尉罗大人,刑部的金大人,丞相府的叶管家,还有学士院的李大人和韩副相……”
罗烈,金如礼,还有李笑止和韩司安……长青思量了片刻,问:
“他们之中有没有先我一步回来的?还有,有没有骑马的?”
守卫迟疑了一下,答道:“就只有李大人……”
长青很是疑惑……跟着他的,会是李笑止么?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守卫应了声,有些犹豫的看了他一眼,准备回身离开,长青见他一脸担心的模样,又叫住了他:
“你不必害怕,若是你家将军问起今日之事,我问了什么,你答了什么,照实回禀就可以了。”
“是,是。”守卫脸上的担忧瞬间消失。
长青重新架起马车,扬鞭一声,向着赵府驶去。
作者有话要说: 从下一章开始双线记录。
☆、(山上)偶遇丘尼
作者有话要说: 从本章开始,双线记录,知道女主下山回归为止,O(∩_∩)O~。
清凉庵坐落在栖凤山的半山腰上,寺院不大,但很是幽静别致。庵主喜爱红梅,故而院落也好,小路也好,时不时就能见到几株错落有致的梅树。整个清凉庵一到腊月寒天,红梅便齐齐盛放,使得这世外佛地倒多了几分人情味。
心觉带着赵九儿向客堂走去时,正好路过根心堂,心觉便对赵九儿说道:
“赵施主,这根心堂便是心明居士的礼佛之地。”
心明是娘亲礼佛时的法号。四年前的冬天,六姨娘偷偷进了赵家的门,爹爹总以为娘不知道,却不想想娘为何从那时起,每年岁末都要在清凉庵住一个月……
赵九儿站在那里,抬头看着青瓦白墙的根心堂,有些唏嘘。
根心堂是爹爹出钱建的,为的就是娘亲礼佛时能不受外人打扰。可也正是他,为娘亲带来无法排遣的愁思悲绪,才使得娘亲不得已寻求佛法指点,以求解脱。
“小师父,心明居士知道我来么?”赵九儿开口询问。
心觉合掌,“知道,心明还叫贫尼告诉赵施主不要挂念她,让赵施主这段日子多多研习佛法,修身养性。”
赵九儿微微颌首,道:
“我知道了,谢谢小师父。我们走吧。”
心觉冲赵九儿笑了笑,领着她向准备好的客堂走去。
一进客堂的院子,赵九儿就闻到隐隐的一阵梅香。心觉仔细一瞧,回头对赵九儿笑道:
“赵施主快来看,梅花开了一朵,怪不得这么香。”
赵九儿随着心觉走到红梅旁边,心觉用手指给她看。她低下头去细细端看,然后又闭上眼睛去闻那冷香。
清清幽幽,独在这寒天雪地里领一段风骚。
“赵施主要是喜欢,等花开好了,折一段放在屋子里也可以。”
心觉的话,让赵九儿突然想起了绍云铮,那个折了红梅叫丫鬟给她送来,自己却在后面偷偷跟着的男人。
她当初是怎么了,竟然能把他当成那个人。
赵九儿笑着摇了摇头,有些无法理解自己之前的想法。
“赵施主的房间在这儿。”看完梅花,心觉领着她去看住的屋子。
院子不大,除了住的房间之外,就只有东边一间吃饭的屋子。心觉告诉她,原本女客都是要到清凉庵西边的善堂进食,但因为赵太师吩咐过的关系,所以每到饭点,心觉会帮她把斋饭端过来。
“每日寅时四刻、辰时四刻是早晚课的时辰,每次的功课都是半个时辰,功课的经书已经放到了赵施主的房里。除了做功课的时间之外,赵施主都是自由的。”
赵九儿没想到这里还要做功课,有些一头雾水。询问了心觉之后,才知道所谓的香客的功课,便是抄经书,颂佛法,倒也没什么难的地方。
“赵施主的行李已经放到了屋子里,贫尼就先不打扰了。”
心觉合掌施了礼,便与赵九儿告辞了。赵九儿送她到院门外,然后默默的看了看四周陌生的环境,叹息一声,独自转身往回走。
整理好行李之后,赵九儿闲来无事,想要到客堂外面看看。
之前心觉带路的时候,正好路过了清凉庵后山门,当时她草草扫了一眼,门外是被雪覆盖的小丛林,一旁还能看到木亭的一角,一条小路蜿蜿蜒蜒不知通向何处。
她刚刚到清凉庵,也不好在庵里乱逛,万一打扰了人家清净就不好了。思来想去,瞻前顾后,赵九儿决定就去后山看一看。
山里风大,赵九儿披上天意给她准备的那条绛红色斗篷,随手带了本佛经就轻轻松松的出了门。
后山门是虚掩着的,赵九儿轻轻一推就开了。门一开,迎面而来一阵霜雪。此时正是午后,太阳很暖,故而也不觉得冷,反倒很是清爽。
没走几步,小路尽头就出现一位丘尼打扮的老妪,她背着一捆柴正吃力的往回走。柴火挨着地,发出咯嗒咔嗒的摩擦声。
赵九儿反正无事,便走上前去询问道:“老师父,要我帮忙么?”
那丘尼一愣,抬头凝视着赵九儿的模样,好半天没有说话。
赵九儿不知道佛门规矩,见她不言语,还道是不是自己冒犯了,便道了歉,然后略有尴尬的侧了身。向前走去。
谁知刚走两步,就听到身后一阵柴火的响动。赵九儿回身,就看到那位师父摔倒在路旁,背上的柴火也散落了一地。
“您不要紧吧?”她赶忙过去将人扶起。
老丘尼看着她摇了摇头,迟疑一会儿,开口道:
“贫尼法号慧净,今日下雪引起了旧伤,不知道小施主能不能帮贫尼将着柴火送回斋房。”
刚刚说要帮忙她没有反应,怎么现在又……
赵九儿有些疑惑,但嘴上却赶紧回道:“哦,好,好的。”
说着,她俯下身子和这位慧净师父一起捡起了柴火。可柴火捡好之后,却发现捆柴火的绳子是断的。
“这……”慧净犯了难。
赵九儿冲她笑了笑,道:“没关系,我抱一半,慧净师父抱一半,抱回斋房好了,反正也不太重。”
慧净低声道了个“好”,便与赵九儿一人一半将柴火抱在怀里。起身的时候,赵九儿的将手中的经书塞到了怀中,慧净留意了一眼,看到她拿的是法华经。
“小施主是香客,还是……”一边往回走,慧净一边和赵九儿搭话。
“是香客,但要在庵里住一阵子。”
“小施主是王城人氏么?”
赵九儿见她也是善谈之人,怎么刚见她是会露出那般惊讶的神情。难道是她吓到了人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