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偷袭珍珠港前365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政策。日本选择了最后一条道路。美国方面也考虑到日本会选择第四条道路。在日本方面,陆军对“《赫尔备忘录》恨之入骨”,把它看作是实际上的对日宣战书。海军看到《赫尔备忘录》时也在内部议论纷纷地说:“这是最后通牒,罗斯福果真下决心了。陆军方面是决不会罢休的。。”但是,在这一天的《机密战争日志》中却这样写道:“此(指《赫尔备忘录》)应说是天有助于我,从此,帝国易于下开战决心,欣喜,欣喜”。
  《赫尔备忘录》似乎给参谋本部吃了一颗“定心丸”。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此以前日本一直担心着:如果美国纯粹为了争取时间而接受《乙案》,那就会打乱十二月初发动进攻的作战准备;而等到以后美国转而采取强硬方针的时候,陆军就会因北方有后顾之忧而很难进行南方作战,海军也会因兵力对比和燃料问题而很难同美国作战。
  十二、北太平洋的夕阳红似火美军发出“战争警告”令
  当时,美国显然正在策划要对日本采取敌对行动。那就是美国派出两架B24 型飞机,对号称为“太平洋上的直布罗陀”的日本海军基地特鲁克岛和马绍尔群岛的要塞贾卢伊特进行侦察,其目的在于查明日本海军舰艇的类型和数量,查明机场、飞机、兵营以及其他建筑物的位置和数量。
  这件事的起因,在于十一月中旬,正当日美关系处于极度紧张时,日本的四艘航空母舰突然去向不明。
  有情报说“这些航空母舰好象正在马绍尔群岛方面活动”,所以要查明其所在位置。十一月二十六日(即美国方面向日本递交最后通牒——《赫尔备忘录》的那一天),在美国陆海军联席会议上,海军方面把日军在太平洋中部的动向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当时,陆军航空部队指挥官阿诺德在会上对业已得到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同意、并经陆军部部长史汀生批准的那份秘密计划作了说明。这一计划是:先派出两架B24 型飞机飞往夏威夷,到那里接受陆海军当局对有关任务的详细指示,接着就飞往威克岛加油,然后对特鲁克、波纳佩、贾卢伊特进行侦察,侦察完毕就飞往新几内亚东部的莫尔斯比港,最后再飞往马尼拉郊区的克拉克机场降落。
  十一月二十六日,陆军部部长史汀生拍电报给夏威夷方面的陆军部队司令肖特中将,向他下达了命令,命令的主要内容如下:
  “指示B24 型飞机的机组人员采取照相摄影和目侧的办法对加罗林群岛的特鲁克和马绍尔群岛的贾卢伊特进行侦察;希望能得到包括潜艇在内的有关舰艇类型和数量,以及机场、飞机、大炮、兵营等方面的情报。照相摄影和目测侦察应在高空进行,时间不宜过久。要利用我机飞行的最高高度和最快速度来避开日机。一旦遭到攻击,可采取一切自卫手段。在B24 型飞机飞抵夏威夷后,望通知它听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指示”。
  由于这项命令必须在绝密的情况下执行,结果在飞机的配备上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差错。当时美国制造出来的B24 型飞机只有十一架,而且全部作为运输机用于大西洋方面。于是只好赶紧从这些飞机中抽回两架加以改装,并必须给飞机装上新的机枪和照相机,以及保护机组人员用的装甲板。由于安装工作超过了预定时间,再加上天气不好,结果耽误了飞往夏威夷的时间。
  其中一架B24 型飞机虽然好不容易地飞抵夏威夷的希卡姆机场,但此刻已经是开战的前两天——十二月五日了。尽管如此,这架飞机还要就地等待另一架B24 型飞机飞抵那里。可是另一架飞机因发动机发生故障,推迟了从美国本土起飞的时间。
  十二月七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那天早晨,希卡姆机场遭到日军的空袭,那架B24 型飞机的机组人员有两人死亡,四人受伤;这样,那架飞机就连同它的秘密任务一起全部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
  虽然,日本方面向美国方面提出的《乙案》是一个最后方案,但美国却对此提交了一份所谓《赫尔备忘录》作为答复。其内容又与《乙案》毫无共同之处。
  于是,日本方面于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二时召开大本营和政府联络会议,对《赫尔备忘录》进行了讨论。讨论结果,得出下列结论:
  “一、《赫尔备忘录》显然是对日本发出的最后通牒;
  “二、我国不能接受《赫尔备忘录》。美国明知日本不能接受而故意提出这个备忘录;“三、可以断定,美国已经决心对日开战。”就在日本方面召开联络会议后的数小时,即二十七日上午(华盛顿时
  间),陆军部部长史汀生拜访了赫尔国务卿。他问赫尔说:“暂行协定进行得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已完全落空。”赫尔回答后又补充说:“我对日美谈判己束手无策,下一步要看你和诺克斯了,也就是说,要看陆军和海军的了。”
  接着,史汀生在陆军部部长办公室里又同海军部部长诺克斯、海军作战部部长斯塔克、陆军作战计划部部长齐罗(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的代表)等人就下列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一是应该如何对付日本攻击的威胁;二是今后对派遣在远东的美国陆海军指挥官应发出何种警告。
  鉴于总统至今还没有明确表态,马歇尔和斯塔克两人便草拟了一份提交总统的《关于远东形势的报告》。里面提到下列两点:一、判断日本将南进,特别是侵入泰国!二、为了对抗日本的上述活动,美国在加强菲律宾的防御力量之前,要尽可能避免对日开战。这是最后一次向总统陈述军方的判断、战略和希望。罗斯福虽然没有采纳这一报告,但却同意向当地指挥官下达最后的戒备令。于是,马歇尔就在当天(十一月二十七日)先向菲律宾和夏威夷等地的陆军部队下达了一道戒备令。命令说:“日本的敌对行动随时会发生。如果敌对行动无法避免,美国则希望日本先放第一枪。目前要采取侦察和其他必要手段”。
  另外,斯塔克也向太平洋舰队和亚洲舰队发布指令。他的指令比马歇尔说得具体,一开头就说:“此电应视为战争警告”。接着便指出:“日美谈判已告结束。预计日本将在最近几天内采取侵略行动。日军可能对菲律宾、泰国、克拉地峡(马来亚)或婆罗洲采取行动,应采取适当的防御措施”。金梅尔一接到这份“战争警告”电报,就于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午(夏威夷时间)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召开会议,就陆军的歼击机通过航空母舰“企业号”运往威克岛和中途岛的问题作出决定。出席这次会议的,陆军方面有夏威夷方面陆军部队司令肖特中将和夏威夷方面陆军航空部队指挥官马丁少将等人。海军方面除金梅尔司令外,还有哈尔西中将(第八特遣队指挥官)、布朗中将(第三特遣队指挥官)、贝林贾少将(海军巡逻机部队指挥官)以及金梅尔的参谋人员。
  会上,第一个发言的是肖特。他说:“这批飞机恐怕会最先同敌机交战,因此应当使用我们所拥有的最好飞机。”这时,哈尔西问马丁道:“听说你已命令你的歼击机飞行员不得飞离海岸二十四公里以外,这是真的吗?”
  马丁点头回答说:“是事实。”
  “这完全不起作用。我们需要的是能在海上飞行的飞行员。”根据哈尔西的主张,会议决定使用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十二架F4F 战斗机。会后,哈尔西与金梅尔共进午餐。接着,他们两人就这次的特殊任务等问题一直商谈到下午六时左右。“我说,金!我想情你明确地告诉我,你到底希望我干到什么程度?要是遇上日本舰艇和飞机,那该怎么办才好?”哈尔西问道。金梅尔一面回过头来直盯着哈尔西的眼睛,一面明确地回答说:“你在说什么?一切全凭你的常识去办吧。”此时,日本的机动部队全军“人衔枚,马摘铃”,遥望着夏威夷的上空,正在悄悄地东进。舰队指挥官南云中将站在他的旗舰“赤城号”的舰桥上,凝视着十一月二十八日(东京时间)行将从北太平洋西面的水平线上消失的夕阳。接着,他回过头来向站在身旁的参谋长草鹿少将倾吐了他身为对珍珠港发动攻击的最高负责人的真实心情。他低声地说:
  “参谋长,不知你是怎么想的?我竟接受了这么棘手的任务!我想,当时我要是再硬一下头皮干脆把这一任务顶回去,那该多好啊!现在干是干起来了,但不知是否能干好?”
  “没问题,一定能干好。”“你是个乐天派,真叫我感到羡慕。”也许是神经过敏,南云脸上多少显露出一点阴郁的神色。
  美国舰队司令的《第一号战斗命令》
  就在南云和参谋长窃窃私语的时候,收到了一份使机动部队首脑人物大惊失色的电报。这是从先遣部队第六舰队的旗舰“香取号”上拍来的一份紧急电报。
  原来,十一月二十四日,“香取号”驶离横须贺港,经特鲁克驶往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岛途中,于二十八日下午五时左右在塞班岛以东一百六十海里的地方突然遇上一艘美国布鲁克林型巡洋舰,它正护卫着五艘运输船朝菲律宾或关岛方向驶去。
  这艘布鲁克林型巡洋舰排水量为九千七百吨,配备有十五门口径为十五厘米的大炮。而“香取号”则是一艘供教练用的巡洋舰,排水量为五千九百吨,舰上只装备有几门口径为十四厘米的大炮,战斗力差得无法比拟,航行速度也慢得可怜。当时我方固然大吃一惊,但对方也非常紧张。不过,到开战那天,对夏威夷断然进行突然袭击的先遣部队指挥官清水美光中将没有改变航向,他从容不迫地指挥舰队仍按原来的航向继续前进。
  当双方相距近一万米左右时,美国巡洋舰上的大炮突然调整仰角,把炮口一齐对准“香取号”。霎时间,“香取号”上剑拔弩张,充满了杀气腾腾的气氛。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