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偷袭珍珠港前365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双方相距近一万米左右时,美国巡洋舰上的大炮突然调整仰角,把炮口一齐对准“香取号”。霎时间,“香取号”上剑拔弩张,充满了杀气腾腾的气氛。但是,美国方面好象是掩护运输船,从巡洋舰的烟囱里放出大量浓烟,并两次大幅度调整航向。当美国方面的舰艇随同浓烟一起在水平线上消失时,“香取号”就用紧急暗语电报向上级报告了它同美国舰艇接触的情况。
  当时,二十八日早晨七时(夏威夷时间),由“猛牛司令”哈尔西率领的第八特遣队(以航空母舰“企业号”和三艘重型巡洋舰、九艘驱逐舰为基干)驶离珍珠港后,正加速驶往威克岛执行特殊任务。
  但只有这一天,在哈尔西的舰队中却看不到有战列舰。
  原先哈尔西曾考虑到,为使日本方面,特别是夏威夷的日本间谍产生错觉,使其认为美舰这一行动只是一次例行训练,因此有必要让战列舰跟随舰队一起出发。但后来之所以没有让战列舰随队出发,是因为他又断定:
  一、必须尽快地把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机运往威克岛;二、时速仅十七海里的战列舰同时速达三十海里的“企业号”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一起出航只会碍手碍脚;三、一旦与日本舰队相遇,战列舰几乎无法保护美国的舰逛,而保证安全的最大要素是速度。
  哈尔西率领舰从驶离珍珠港后不久,他就命令“企业号”舰长乔治·D·马雷上校发布《第一号战斗命令》。于是,马雷舰长便向舰上人员发出下列命令:
  一、“企业号”从现在起进入战斗状态;二、作好随时能够投入战斗的准备;三、也许会遇上敌潜艇。这就是说,接到作战部部长斯塔克的“战争警告”后,在美国太平洋舰队中至少有哈尔西的舰队已采取了战斗态势。哈尔西在命令马雷的同时,还向第八特遣队下达了命令,要所有的飞机都带上炸弹或鱼雷;把鱼雷上供演习用的弹头都换上供实战用的弹头;飞行员应击沉和击落被发现的敌舰和敌机。
  知道这次航行目的地是威克岛的,一共只有三个人,即哈尔西、派遣飞行队长普特南海军少校和另外一位军官,所以在哈尔西的战斗命令下达后,整个特遣队都沸腾起来了。此时美国还没有公开宣布对日宣战,而且哈尔西也没有把这项命令告诉过参谋们。所以作战参谋威廉·H·布莱卡中校左手拿着战斗命令,带着疑惑不解的神色向哈尔西问道:
  “司令,你同意这项命令吗?”
  “同意。”
  “你知道这项命令意味着战争吗?”
  “知道。”
  “但是不能由你司令个人来决定开战,万一出了事情谁来负责?”
  “我负责,可以吗?如果发现敌人过来就先发制人。有什么争论到以后再说。”哈尔西中将的回答就象他那绰号“猛牛”似地,声调提得高高的。
  哈尔西的舰队停止了无线电通讯。白天,派出反潜艇巡逻机担任戒备,每天早晚两次出动飞机在舰队周围三百英里的范围内搜索敌机敌舰。因此可以说,如果那时发现了攻击夏威夷的日本先遣部队的潜艇,那么太平洋战争也许会因美国方面先放第一枪而爆发。
  这里顺便提一下,哈尔西的舰队于十二月四日早晨七时在离威克岛大约二百英里的地方,让海军陆战队的十二架F4F 战斗机起飞后,便立即掉过船头向珍珠港返航。它打算于十二月七日早晨七时三十分(夏威夷时间——即我军第一批攻击部队开始进攻前二十五分钟)进入珍珠港港口。但因天气不好,在给驱逐舰补给燃料方面耽误了时间,因此在具有历史意义那一天的黎明,哈尔西的舰队还在离珍珠港二百英里的地方。那天早晨六时,哈尔西曾派出十八架SBD 俯冲轰炸机兼带前方巡逻任务先行飞往珍珠港。当时“企业号”的舰上人员对那些能在自己前面早一步返回基地的飞行员还感到非常羡慕哩!
  子孙后代战斗下去
  十一月二十八日,东京拍给野村大使的电报中一开头就说:“《赫尔备忘录》对日本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建议”,接着训令如下:
  日本政府决不能以此作为谈判的基础。我方对此建议的答复,将在两、三天内送到你处,日美谈判可能因此而事实上中断。但希望不要给美国方面以停止谈判的印象。只对他们说:我们正在等待训令,虽然政府的意图还不清楚,但我们认为,日本政府的主张始终是正当合理的,日本已为太平洋的和平作出了重大牺牲。
  美国通过“魔术”,于二十八日(华盛顿时间)就获悉了这份电报内容。
  因此,从美国方面来看,事情已经很清楚,日本已不再要求同美国继续举行会谈,它已最后下定决心要采取新的军事行动。美国认为,日本把缔结协定的期限定为东京时间十一月二十九日(华盛顿时间十一月二十八日),这就意味着日本开始行动的日期已近在眼前。
  赫尔一面看这份已被破译的电报,一面直觉地感到:“来栖的使命正接近第二阶段。他的第一阶段的使命是要使美国承认日本在东太平洋的统治地位。第二阶段的使命是,如果第一阶段的使命以失败而告终的话,那就用会谈来拖住我们,直到日军作好进攻准备为止”。
  十一月二十九日上午九时三十分,日本政府当局以对美关系问题为中心,同一些重臣①们进行畅谈,并就决定开战的问题作了说明,从而取得了他们的谅解。
  ① 主要指曾当过总理大臣的一些重要人物。——译者
  随后,从下午二时起,天皇在皇宫书斋内花了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亲切地听取了重臣们的意见。天皇陛下说:“现在已到了非常难办的时期。”对此,重臣们发表了下列主要意见:若槻:“就我国国民的精神力量来说,是无须担心的,不过在物资方面到底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则必须予以慎重研究。如果单凭政府在上午所作的说明,那是很难令人放心的。”冈田、平沼:(谈了与若槻相同的意见。)米内:“因为没有资料,提不出什么具体意见。这里请容许我用一句俗语来表达我的希望:不要贪小失大,愿陛下三思。”
  近卫:“根据政府说明,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日美继续进行外交谈判,已无希望。不过我认为,不能因为外交谈判已破裂,就立即诉诸战争,这究竟有无必要,需特别慎重考虑。我觉得按目前情况,即以卧薪尝胆的情况发展下去,是否还能找出一条打开局面的途径?关于这一点,我想嗣后再听听政府当局的见解。”
  广田:“根据上午政府所作的说明,我感到日本目前正面临着外交方面的危机。但我认为外交谈判方面的危机一般都要经历两、三次反复,才能彼此了解对方的真意,不能因为遇到了一次危机就立即诉诸战争,那样未免有点操之过急了。”
  林、阿部:“我们认为,政府和大本营是经过充分合作、慎重研究后才决心开战的,所以,我们对此是有把握的。”
  最后,若槻再次起立作了结论性的发言,他说:
  “我认为,如果为了日本的自存自卫而不得不开战的话,那么即使预见会战败,甚至会使帝国化为一片焦土,也要开战。但是倘若仅仅为了追求理想——诸如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确保东亚的稳定势力等等——而推行国策,从而进行战争的话,那是万分危险的,所以望陛下慎重考虑。”
  总而言之,曾担任过首相职务的大部分重臣都认为,单凭《赫尔备忘录》就立即诉诸战争,未免操之过急。但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来说,《赫尔备忘录》已成为引起日美战争的一个最大的也是最终的原因,这一事实在客观上是无法否定的。
  有关这一天的情况,在参谋本部战争指导班的《机密战争日志》中是这样写的:“一、自上午九时三十分起,首相于皇宫内召集重臣们就内阁会议之决定加以说明,望取得重臣们之谅解。。
  “二、随后又在御前同重臣们进行畅谈。不少重臣不主张战争。似乎只有阿部、林、广田三人对首相之决心表示谅解。首相与阿部、林、广田一起对其他那些不主张战争之重臣进行了说服工作。最后全体一致同意开战,并鞭策政府照此办理。①
  ① 这一段记述不符合事实。——原注
  “三、回顾国家兴亡之历史,兴国者均为少壮青年,而亡国者则皆为老人。重臣们的那种希望太平无事的心理也是出于无可奈何。然而皇国之命运决不能托付于若槻、平沼之流老朽者身上。
  “吾人只有子孙后代战斗下去。”
  这天傍晚,参谋本部通讯课的户村盛雄中佐给派驻在邮政省检查室执行监督任务的白尾干城挂了电话,通知他把所有国外电报的递送工作推迟五小时,以配合戒备。于是,白尾就立即打电话给中央电信局,命令他们将电报的收发工作暂停五小时。除日本政府同德意两国政府之间往来的电报外,这一命令对国外往来的所有电报都适用。
  由于采取这一措施,罗斯福总统在开战前夕亲自拍给日本天皇的一份电报就被耽误下来了。这一点以后再谈。三十日上午,海军大佐高松宫在晋谒天皇时当面向陛下进言说:“因为海军自顾不暇,如可能,则希望避免发生日美战争。”天皇听后忧心忡忡,随后他询问木户内大臣:“海军有这种情绪,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木户回答说:“我想陛下这次既已下定决心,就不可再犹豫不前,因为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如果陛下有一点不放心,就有必要把情况详详细细他讲清楚,让陛下了解。等一下请海军大臣和军令部总长进宫,把海军的真意弄清楚。同时希望陛下也将此事坦率地同首相谈一下。”
  下午三时半,东条首相晋谒天皇。随后天皇又召见了岛田海相和永野军令部总长。
  将日美战争稍许推迟一下,以便再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作出最后的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