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才是挣钱的大头,每个月怎么也要挣二三百两银子来着,没想到三个月下来一共就赚了五百两银子,倒也不是很少,但是比她想象中的要差那么一些。毕竟,春闱时候多少人啊,到了平日,怕是连这个利润的一半也没有。
杨律说:“咱们这铺子又没有多大,每个月赚这些钱就不错了。再者我觉得这绸缎铺子还是开的急了些,料子什么的预备的不是那么充分,另外虽说这一块住的多是些学子什么的,但是铺子里头也要进些便宜点的棉布之类的。毕竟这些举人老爷平日不出门会客的时候也多是穿棉布衣裳的,还有他们身边的小厮杂役什么的,这些人可不能穿绸缎。”
悠然笑笑:“表哥说的是,是我欠考虑了。只是表哥也知道这些绸缎都是从王妃娘娘的铺子里进过来的,是不好随意更换的,只是娘娘的铺子里可没有普通的细棉布。就是有松江布一类的,倒比一般的绸缎还要贵。不知道表哥认不认识做棉布生意的?”
杨律摇摇头:“这个倒还真没有认识的。”正说话间,沈泽从衙门里回来了。见了杨律连忙笑道:“原来是舅兄过来了,正好,旁人送了我两只刚打下来的狍子,我让厨下整治了。待会再让人把安哥儿请来,今晚咱们郎舅几个好生喝几杯,怎么样?”
闻言杨律笑着说:“那感情好,自来了京里,没怎么有机会去山上打猎,倒真是有些馋这些野味了。”
沈泽看到桌上的账本笑道:“呦,在盘账呢?怎么样?这几个月正式春闱,该是挣得不少吧?挣了多少银子?”悠然笑着伸出三个手指头,沈泽笑:“三百两啊?也不少了,够你做衣裳的。”一听这话,杨律嘴里的茶好悬没喷出来。自己这个表妹婿,当真是,让人无法言说……
悠然嗔笑着拍了他一下,又拿账本给他看:“你看清楚了,是三千多两,不是三百两。”看了这个数字,便是沈泽也觉得有些吃惊,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么厚的利润可真是不薄了。不过想到春闱三年才有一次,也就释怀了。直笑道:“确实是不少,我原先生怕你赔了银子后哭鼻子,都预备好了给你填窟窿了,没想到一下子挣了这么多,娘子当真是理财有方。”当着表哥的面,悠然不好作怪,只白了他一眼,笑说:“你们先聊着,我去厨房看看。”
于是悠然又吩咐下人套车去将杨律的妻子许氏和两个孩子接过来,又让厨房多备些酒菜,又打发人去请玉莲母女,一时间忙的是脚不沾地。
沈泽的话倒不是玩笑,当时沈泽见她买了这么块地,虽然觉得赚钱的机会不大,但是统共三四千两银子罢了,又是她自己的私房,便忍住了没有说话。后来又见她陆陆续续的投进去好几千两,生怕这钱打了水漂。他倒不是在意那些银钱,就是怕万一生意黄了悠然心里不痛快。只是又不好给娘子泼冷水,只在心里想着万一娘子要是亏钱了,自己私下里再贴补她一些。没想到如今不过是过完了春闱,原先投的本钱就回来了一半。便是过了春闱人没有那么多了,但是文华大街作为大康朝最有名望的文化中心,每年前来观光游学的学子也不在少数。加上文华书院和国子监的上千名学生和大大小小的蒙学女学,平日里挣个零花钱是绰绰有余的。虽说这铺子什么的都是由娘子的表哥在打理,但是大主意还是要娘子自家做主的。再想到自娘子进门以来打理中馈,自家田产铺子的收益也是涨了好几成,不由的钦佩起娘子的经营之道来。
第二百三十一章 家常
恰好厨房里有庄子上刚送来的一些新鲜莲蓬和几尾新鲜的草鱼,这个时节的青菜也是齐全的,悠然安顿好了饭菜。又回屋里换了一身衣裳。如今总算是出了国孝,悠然一整年没敢穿红,如今总要找补一下,把身上浅红色的衣裙换成了更加鲜艳的海棠红。说起来也奇怪,成亲以前她偏爱那些浅绿、浅紫、湖蓝一类淡雅的颜色,成亲以后倒是渐渐喜欢起红色、橘色一类来了。
她换完衣裳,从镜子里看着自己唇上的口脂有些不匀,又重新补了一下色。既然是家宴没有外人,便把头上有些沉重的挂珠大凤钗换成了一支精致小巧的小凤钗。刚收拾好,就听丫鬟报说:姨太太来了。
悠然连忙整了一下发髻,亲自迎到门口:“我想着你们娘俩整日窝在家里也是无聊,正好今天晚上也没有旁人,就只有我舅家的二表嫂和她的两个孩子。都是咱们自家亲戚,也就是唠唠家常,就让人去请你们过来松散松散。”
玉莲笑道:“这样的好事能想着我,我自是没有不来的。”她一只手牵着桃良,桃良正吃力的抱着一个竹篮,举着要递给悠然。悠然看她吃力,连忙接了过来。桃良眯着眼睛笑呵呵的说:“这是我和娘亲一起做的山药枣泥糕,请姨妈尝尝。”
悠然笑着摸摸她的头说:“闻着就很香,姨妈待会一定多吃两块。”随手把竹篮递给苏合,苏合接过去,找了一个天青色的汝窑碟子盛了。白里透红的山药枣泥糕切成菱形的方块放在碟子里,下人又沏了一壶六堡茶过来。悠然笑着对玉莲说:“如今天热了起来,但是我素来不爱吃冰的,到了夏天更爱喝些黑茶去去湿气。不过这茶味道有些浓,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喝的惯,来尝尝吧。”然后又吩咐婆子把康泰抱过来,让他和桃良一起玩。
玉莲端起细腻洁白的白瓷茶杯来,只见茶汤深红透黄,闻起来有一股独特的香气,抿了一口笑道:“这茶与以往喝的味道都不太一样,倒是别有一番滋味。”悠然心想:可不是吗,这茶她也是费了好些功夫才让人寻摸来的。历史上的六堡茶可是到清朝时期才兴盛起来,许是因着穿越前辈带来的蝴蝶效应,这茶倒是提前问世了。不过这里的人还没有喝惯这种茶叶,悠然也是回娘家的时候在弟妹的屋子里看到了这一盒落了灰的六堡茶,当下如获至宝,舔着脸要了过来。记得那时候庄姝还笑她:“姐姐什么好茶没喝过,怎么一盒子这个把你勾成那样。这是去年太子殿下赏给相公的,一共只有两盒,一盒给了母亲,另一盒就是这个。当时我还以为是什么好茶呢,就让丫鬟泡了一壶,结果喝着一股子怪味。要不是太子殿下赏的东西早就让人扔了,后来我瞧着盛茶叶的这小竹筐编的还不错,就摆那架子上了。只是这都大半年了,茶味想来早都散没了,姐姐还是不要喝了吧?”
悠然当时笑着对弟妹说:“不碍的,这个茶叶和别的不一样,越陈越香。”说完,当场亲自泡了一壶,庄姝尝了以后说:“确实比上一回喝着顺口些,不过我还是喝不惯这个,姐姐既然喜欢就只管拿去吧。”悠然知道庄姝喜欢喝凤凰茶,当下也不和她客气,直接抱走了。听说林母那还有一盒,她问了后,林母让丫鬟从箱子里找出这个来,也是只拆开喝了一次就放那了。悠然这才得了两盒六堡茶,好在一盒能有一斤,这两盒也基本上能喝个一年半载的了。
说起来悠然前世刚开始接触这种茶叶的时候并不喜欢它的味道,觉得有一股子说不清楚的霉味。直到后来她才知道那种六堡茶特有的味道叫做“仓味”,说明茶是刚开封不久的,只要打开包装晾段时间仓味散尽之后就好了。散尽仓味的六堡茶喝起来口感醇和爽口、香甜润滑,让悠然很是喜欢。而且这种茶叶特别适合在夏天喝,,有生津提神、解暑消食的功效。而且这茶浓淡皆可、冷热皆宜,不像绿茶泡的淡了没味、泡的浓了伤胃,也不像红茶喝多了上火肚胀,总之是悠然前世最喜欢的一款茶叶。
到了这里以后,世人多喜欢和绿茶和红茶,普洱也有一定的市场,这六堡茶一时半会的还没有兴盛起来。这茶是产自桂林郡那边的,说来京城这块闽地还有不少官员商人在这,桂林郡的举人、官员就少之又少了。这个地方就是以前人们常说的“蛮夷之地”,前朝原本是个独立的小国,叫百越国来着。后来百越王族被本朝高祖所灭,后来才在这里设置了桂林郡。许是因为归顺时间还短的缘故,那里的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吧?只是不知道这两盒茶叶喝完了,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喝到这个?
悠然和玉莲喝完一壶茶,一碟子山药枣泥糕也吃的七七八八了,杨律的媳妇许氏就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许氏是个温柔恬静的人,她的父兄都是秀才,因此也能识的几个字,与杨律相处的颇为融洽。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五岁一个两岁,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和康泰及桃良凑在一块,满院子的疯玩。
许氏刚坐下说两句话,就见林母和庄姝抱着孩子过来了,几人连忙起身相迎。林母笑呵呵的问:“听说你家里今晚上设宴,还有新得的狍子吃,怎的只想着你弟弟,把我们娘几个给忘了”
悠然一边把大侄子抱到自己这里一边笑道:“哪里有忘?今晚主要是请二表嫂,我是怕喊了母亲过来,表嫂估计着您是长辈会不自在。”许氏连忙摆手:“哪有呢,我见到姑妈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不自在呢?”
听了这话林母指着悠然说:“听听,都是自家娘们,你表嫂见了我怎么会不自在?定是你这丫头怕麻烦,不想侍候我这老子娘,才编排这些理由出来。”悠然连忙上前挽住林母的胳膊:“好了母亲,是女儿错了,女儿不该为了怕麻烦不请母亲的,母亲快坐,恰好今下午庄子上刚送来了一篮子新摘的草莓,还没来得及给母亲送呢。”说着让丫头把东西洗了端上来。
古代没有农药,这草莓虽然个头小了一些颜色也没有那样红艳,但是胜在味道天然香甜,这屋子里都是些女人、小孩,没有不爱吃的,一会功夫一篮子就见了底。悠然笑道:“看来大家都爱吃这个,没关系,这东西才刚开始上色呢,过两天就多了,到时候我每家都给你们送一些过去。”
第二百三十二章 向侧妃
正说着,丫鬟来报说花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