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对一般影片而言,大导演执导的电影,导演自然会成为焦点。

那些顶尖的幕后人员是各大影视公司招揽的目标,林晓玲与这样的制作团队合作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五分钟的电视片虽然短,但其中的某些创意和镜头不亚于一部大制作。

从技术层面讲,这部电视片将全部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不仅可以快速捕捉画面,还能呈现出画面的美感,给人视觉上的冲击。

高清摄像机是这几年出现的新技术,发展很快,受到专业人士的欢迎。

尤其是在纪录片领域。

它或许还做不到纤毫毕现的程度,却能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比如花开的瞬间,人脸部的微表情等等。

把高清摄像机用在纪录片上,将是一场行业内的革新。

林子轩想到了一部讲述美食的纪录片,正是用高清摄像机拍摄。

姗姗文化旗下有一档叫做《美丽华国》的旅游节目,主要在国内四处寻找美景和美食,以及当地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

这档节目只是笼统介绍,走马观花,让海内外的华人观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由此培养了一支制作纪录片的团队。

林子轩想让这支团队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国内的美食,叫做《舌尖上的华国》。

与大多数美食节目在厨房制作不同,这档节目会走遍大江南北,寻找那些或平常或稀有的各类美食。

把美食的生长环境、制作过程和烹饪手法完整的摄录下来。

重点放在美食与人,以及社会的关系上,从新的视角看待美食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向世界展现华国的美食文化。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林子轩不清楚目前的高清摄像机能不能达到他期望的效果。

在这个手机还不具备拍照功能的时代,不能对摄像技术抱有太高的要求。

不过,既然张亿谋准备用高清摄像机拍电视片,说明他应该做过尝试。

林子轩打算让公司购买一台高清摄像机拍一段画面看看效果,如果可行,就把这个项目筹备起来。

高清摄像机的价格不菲,一部专业级的机器要好几十万。

这部《舌尖上的华国》大概需要投资一千万,用来购买设备和实地拍摄。

这是一部可以制作成一个系列的纪录片,机器设备不会浪费。

而且,想把一种美食的形成过程拍出来需要大量的时间观察,不能着急。

纪录片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和时间相关的影像,有些纪录片要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是一场和时间的竞赛,比拼的是耐力。

再说在京城上空的航拍,这种机会非常难得。

在国内一次全城航拍的花费大概要五十万,这是用直升机的价格,用热气球的话会便宜些,最便宜的是用遥控飞机。

但遥控飞机拍出来的画面不够稳定,不适合这种高质量的电视片。

由于航拍的成本太高,各大电视台要使用这类镜头会采用外购的方式,拿钱购买航拍的镜头,剪辑到节目之中。

所以,观众在电视上看到城市全景的画面感觉似曾相识。

其实,那是同一个镜头,只是在不同的节目中反复出现。

这次申奥的电视片将全方位的展现京城的各个方面,吃穿住行,民俗和旅游。

快速行驶的地铁,起降的飞机,自行车比赛等等。

林晓玲以往执导的多是剧情片,以室内戏为主,拍摄大场面的机会很少。

执导《渴望》续集那会是刚好碰到了新世纪的庆祝活动,不是剧组的安排,那个没办法安排,上哪儿找那么多群众演员啊。

就是把当时的场景拍下来,感觉特别真实。

申奥的电视片不同,光真实不行,还要让人震撼,那只能是一遍遍的拍,直到拍到最满意为止。

这很正常,影视剧中那些精彩的画面,没有说一遍就过的,都要拍好多遍。

媒体上说某位演员演技好,拍片子一遍过。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导演不认真,一种是演员不认真,大家都在敷衍。

好的导演和演员不会满足,拍了一遍后会琢磨,还能不能更好。

林晓玲参与这部电视片的制作,能积累拍摄大场面的经验。

林子轩预备明年启动《小雪的大冒险》的电影版,为了票房和在西方的宣传,前面两部会用美国的导演执导。

一旦电影步入正规,在全球有了影响力,他将用国内的导演执导续集。

或者说让电影国产化,用这部系列电影培养国内的人才。

林晓玲是《小雪的大冒险》导演的首选。

不是说拍了续集,林晓玲就能成功进入美国的主流电影圈了,而是通过拍续集掌握好莱坞拍这类影片的经验。

再用这种经验制作东方式的魔幻大片,这是林子轩的打算。

要实现这个规划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看起来很长,但对于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来说,用五年就能学到经验,非常划算。

安排好林晓玲离开后青年导演扶助基金的事务,林子轩启程前往湘南。

他带着包括《白蛇传》剧组主演在内的一众明星参加华国金莺电视艺术节。

第六百三十四章自主

在从京城飞往湘南的飞机上,刘滔坐在商务舱内。

她的位置靠近窗户,能看到外边的云层和阳光,在她身边的是经纪人小叶。

旁边的位置上大多是好梦公司的演员和员工,共有二十多人,不乏像是俞菲鸿和徐晶蕾那样的国际大明星。

徐晶蕾刚刚凭借《卧虎藏龙》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拿到最佳女配角。

虽然是女配角,不过那可是北美地区著名的电影节。

国内媒体做了大篇幅的报道,认为她会成为续巩莉和俞菲鸿后,第三位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华国女演员。

刚刚还有乘务人员激动的向俞菲鸿和徐晶蕾要签名。

从这点就能看出各人名气的大小。

除了这两人,不少好梦公司的演员都被要了签名,然而,上飞机后还没有人找她要签名,甚至都没人认出她来。

这就是差距。

“别泄气,你可是林总钦点的,她们当初也是林总发掘的,你和她们的差距就是少拍了几部戏。”小叶低声鼓劲道,“等拍完《白蛇传》,你也能红起来。”

这话是没错。

媒体上关于俞菲鸿和徐晶蕾的报道很多,随着《卧虎藏龙》在国外受到追捧,不少陈年旧事被翻出来报道。

在媒体的报道中,林子轩在洛杉矶偶遇俞菲鸿,顿时惊为天人,认定她是出演俞秀莲的不二人选。

并力邀她回国拍摄《卧虎藏龙》的电视剧,从而造就了一位威尼斯影后。

徐晶蕾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被林子轩看中,出演玉娇龙。

正是通过电视剧的锻炼,一部部电影的打磨,才成为如今的徐晶蕾。

刘滔回想着这些报道,心里并没有放松,反而露出一丝苦笑。

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清楚,她是林子轩发掘的没错,但和这两位国际影星不同。

俞菲鸿和徐晶蕾都是电影学院表演系科班出身,她是拍广告片进入的这个圈子,以前没有表演基础。

在《白蛇传》剧组,黄晓明和海青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

两人会讨论这一段该用什么方式演,这句台词怎么发声,语速的快慢等等,都是相当专业的话题。

刘滔在一旁听着,才知道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门道,那么演的确会好一点。

她觉得自己像是旁听生,努力的跟上对方的节奏。

和她一样不是科班出身的还有黄勃,两人因为是一个经纪人的缘故走的很近。

而且,在聊演戏的时候不会说那些听不懂的专业名词。

黄勃总能用直白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演戏的看法,给了刘滔不少帮助。

她感觉和黄勃交流更为顺畅,但她学不来黄勃的表演方式。

黄勃善于自由发挥,表演上很灵活,他的角色是个反派妖怪,演的出格一点没有问题,还能把妖怪乖张凶恶的一面表现出来。

事实上,反派比正派在表演上发挥的空间更大,更有戏。

刘滔扮演的是白素贞,人物受到性格的限制,只能表现出温婉端庄的一面。

对于新人演员来说,角色的性格单一是好事儿,只要按照剧本来演,基本上不会出现偏差,比较稳定。

结果可能是观众觉得刘滔演的既不算很好,也不能说糟糕。

这正是刘滔的想法,公司投了那么多钱,她首先不能演砸了。

通过这一个月的拍戏,她认识到科班出身和业余演员的差距,她不会去想我怎么在表演上寻求突破,只想着安安稳稳的把戏拍完。

或者说,刘滔还没有把自己放在专业演员的位置上,定位不明确。

刘滔是第一次参加金莺节,为《白蛇传》做宣传,俞菲鸿和徐晶蕾是作为颁奖嘉宾,为电视艺术节增加人气。

林子轩坐在前面,正在和徐晶蕾闲聊。

徐晶蕾说了说《卧虎藏龙》在北美的情况,下个月她还会飞去美国参加宣传,一直到明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虽然这大半年没有拍戏,可她的收入反而快速增长。

随着徐晶蕾在西方名气的增长,一些国际大品牌纷纷邀请她拍广告和做代言,拍一周的广告就能收入三十万美金。

不过这种赚快钱的机会不多,更多的是三到五年的长期代言。

这种代言至少要一百万美金以上。

林子轩交代过暂时不要谈代言,等到奥斯卡之后再谈。

国际大品牌的代言是女星们争夺的焦点,毕竟女星太多,国际大品牌有限,但现在签约谈不出价钱来。

“对你来说,《卧虎藏龙》已经是过去式了,要把更多心思放在《英雄》上,这部片子你的戏份不多,却有出彩的地方。”林子轩如此说道,“你有时间想想今后的发展,是像巩莉那样继续走国际路线,还是有自己的想法。”

“林哥,你觉得呢?”徐晶蕾询问道。

“到了这个份上,我不会再替你安排了,看自己的兴趣吧。”林子轩回应道,“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做你想做的事儿。”

徐晶蕾听到这句话,心里突然有种失落。

一直以来,都是林子轩在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