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文学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蒂芬·茨威格(1881—1942)等。 

     亨利希·曼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他早期创作的长 

篇小说有: 《在懒人乐园里》(1900)、《垃圾教授》(1905)、《小城》 

 (1909)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了谴责帝国主义战争的政论《论左 

拉》(1915),要求用革命来结束战争。1914—1926年间,他创作了批判德 

意志帝国的三部曲《帝国》,包括《臣仆》(1918)、《穷人》(1917)和 

 《首脑》(1925)。其中的《臣仆》是亨利希·曼最优秀的讽刺长篇小说, 

塑造了赫斯林这个帝国臣仆的典型,并通过这个形象揭露了德国军国主义和 

帝国主义的丑恶面目。在此之后,亨利希·曼又创作了历史小说《亨利四世》, 

其中包括《国王亨利四世的青年时代》(1935)和《国王亨利四世的完成》 

 (1938)两部分。小说塑造了一个代表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领袖形象,这 

同疯狂的刽子手希特勒形成鲜明的对照,具有深刻的反法西斯的社会意义。 

     托马斯·曼是亨利希·曼的弟弟,德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家。 

他的早期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它描写了自由资 

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一个资产阶级望族的没落,刻画了一系列资产 

阶级人物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部小说代表了 

托马斯·曼一生创作中的最高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托马斯·曼的主 

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魔山》(1924),揭露了资产阶级寄生生活的空虚和腐 

朽,他本人因此而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1930年,托马斯·曼发 

表了一部反法西斯的政治小说《马里奥的魔术师》,这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 

要地位。1933年至1934年间,他创作了长篇巨著《约瑟夫和他的弟兄们》 

四部曲。小说取材于《旧约》中关于约瑟夫的传说,描写了犹太人善良的性 

格和高尚的品德,同法西斯排斥犹太人的暴行形成鲜明对照,具有重要的积 

极意义。 

     海塞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是从诗歌开始的,但主要 

成就是小说。主要作品有小说《彼得·卡门青特》(1904)、《在轮下》(1906)、 

 《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玻 

璃珠游戏》(1943)等。其中的《玻璃珠游戏》是海塞全部小说中篇幅最长, 

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它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但影射的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现实社会,表现了宗教的精神桎梏对于人的摧残,并对未 

来充满了希望。小说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46年,海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弗希特万格是德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创作活动 

是从戏剧开始的,但小说是他创作的主要方面。他的代表作是两个三部曲: 

 《约瑟夫斯》三部曲和《候车室》三部曲。后者属于现代题材,包括《成功》 

 (1930)、《奥培曼的兄妹们》(1933)和《流亡》(1940)。它们的主题 

是反对法西斯。整部作品富于戏剧性和幽默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茨威格是奥地利资产阶级进步作家。他的创作体裁多样,既写戏剧、诗 

歌,也写小说,特别擅长传记文学。他的主要作品有:《初次经历》(1911)、 


… Page 17…

 《马来亚狂人》(1922)、《感觉的混乱》(1925)等小说集,传记作品有 

 《三位大师》(1920)、《三大诗人》(1928)、《约瑟夫·福煦》(1929)、 

 《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等。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是一部别 

开生面的反法西斯小说,描写在一艘远洋客轮上,几位乘客与世界象棋冠军 

之间有趣的比赛,揭露了法西斯分子暴行的反人道本质,具有进步的思想内 

容。茨威格的作品构思奇巧,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洗炼,具有扣人心弦的艺 

术魅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德国无产阶级文学也日 

益成长起来,出现了一支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队伍。其中主要作家有沃尔夫 

 (1888—1953)、魏纳特(1890—1953)、贝希尔(1891—1958)、安娜·西 

格斯 (1900—?)、布莱德尔 (1901—1964)等。 

     沃尔夫是杰出的戏剧家、小说家。1924年加入德国共产党。主要成就在 

戏剧方面。其代表作是剧作 《氰化钾》(1929)和《马门教授》。后者是一 

出反法西斯戏剧,30年代曾在中国上演。描写了正直的犹太医生马门教授因 

遭受纳粹的迫害而自杀的故事,强烈控诉了法西斯所推行的种族灭绝政策的 

罪恶。沃尔夫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人在边境》(1934)、《俄国皮大衣》 

 (1942)、《飞碟》等。 

     魏纳特是位著名的革命诗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斗争。 

主要作品有:诗歌《国际纵队之歌》(1936)和诗歌集《插曲》等。曾创作 

过声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诗篇《帮助中国》(1931)。他的诗简洁生动, 

富有革命激情,歌颂了反法西斯战士和社会主义苏联,具有深刻的进步意义。 

     贝希尔是当代德国最杰出的诗人。早期创作受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 

响。1919年加入德国共产党,成为一位反映工人阶级思想愿望的革命诗人。 

主要作品有:《在列宁墓旁》、《伟大的计划》、《还乡集》、《德意志民 

主共和国国歌》等。 

     西格斯是德国著名的女小说家,早年参加工人运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 

说《圣·巴巴拉的渔民起义》(1928)、《战友们》(1932)、《拯救》(1937) 

等。1942年完成的长篇小说《第七个十字架》是她的代表作,赞扬了德国工 

人阶级不屈不挠的反抗法西斯统治的斗争精神。此后,又陆续完成了《死者 

青春常在》(1949)和《抉择》(1959)等作品。 

     布莱德尔是德国一位工人出身的小说家,曾多次因革命活动而被捕入 

狱。小说 《考验》(1934)便描写了他自己的狱中生活,揭露了法西斯的凶 

残,同时也歌颂了革命者的坚强不屈。他的另一重要作品是长篇小说三部曲 

 《亲戚和朋友》(1941—1953),描述了从普法战争到1945年近半个世纪德 

国的工人运动和社会发展史。 

     布莱希特 (1898—1956)是著名的德国现代戏剧家和诗人。他是“史诗 

剧”的创始人,创立了一整套“史诗剧”理论体系。布莱希特强调戏剧的教 

育性,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实践。他的主要剧作有《卡拉尔大娘的枪》 

 (1937)、《第三帝国的恐怖和灾难》(1937)、《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1938)、《伽俐略传》(1939)、《四川好人》(1943)和《高加索灰阑 

记》 (1948)等。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具有较强的战斗性和独特的风格,对 

当代欧美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作为德国早期现代派文学主要流派之一的象征主 

义文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作家和诗人,卡夫卡和里尔克 


… Page 18…

便是其中著名的代表。 

     里尔克 (1875—1926)是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 

下的布拉格。在他青年时期的诗歌里,不断探索生活的意义,关心人类的前 

途。后来,他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创作逐渐脱离现实,开始表现人在社会 

中的孤独感和死亡感。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图象集》(1906)、《新诗 

篇与新诗续篇》 (1907—1908)、《杜伊诺哀歌》(1923)、《给欧尔菲斯 

的十四行诗》(1923)和长篇小说《马尔特·劳利德·布里格随笔》等。里 

尔克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有很大的创造性,运用了大量新奇的比喻和音乐般 

的语言,他的诗歌和诗论对现代欧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除了上述各国以外,欧洲其他各地区的小语种文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 

不同程度的发展,涌现出众多的作家和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各民族和国家获得了独立或统一,由于受到 

苏联的影响,使得各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较为发达。在波兰,文学流派虽然很 

多,但进步和革命文学仍占主要地位,代表作家有东布罗夫斯卡(1889— 

1965),她的长篇小说《黑夜与白昼》(1932—1934)是一部支持无产阶级 

革命的作品;华西列夫斯卡(1905—1964)的《祖国》(1935)则描写了工 

农群众为争取民主和自由所进行的斗争;诗人布罗涅夫斯基 (1897—1962) 

的作品歌颂了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继承并发展了波兰19世纪末革命诗歌 

的创作传统和风格。 

     随着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成立,无产阶级作家和诗人成为第一共和国 

时期文坛的主力军。诗人以沃尔凯尔(1900—1924)、诺尹曼(1875—1947)、 

霍拉 (1891—1945)等为代表,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示了革命的未来。在小说 

方面,玛耶罗娃 (1882—1967)的《汽笛》(1935)、奥勃拉赫特(1882— 

1952)的《无产者安娜》(1928)和普伊曼诺娃(1893—1958)的《十字路 

口的人们》(1937)等作品描写了工农群众的觉醒和斗争,揭示了共产党在 

革命运动中的组织领导作用。捷克著名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