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宗教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断言阿克巴是亲印度教的,强调他的所谓反伊斯兰教的法令,并指出 

  他曾被印度教欢呼为 ‘查迦特古鲁”(世界的领导者)的人,应当记住下面 

  这些事实:阿克巴获得了印度教徒的支持,这就使得莫卧儿政权对印度的统 

  治要比突厥——阿富汗人坚强得多。这是正确的政策。……他尽了最大的努 

  力,使印度的伊斯兰教从阿拉伯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并使之适应印度的需 

            ① 

  要……”这本书的作者认为,阿克巴从信仰上说是伊斯兰教的苏菲派,并不 

  是印度教徒。著名的巴基斯坦史学家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是一位虔诚的 

  穆斯林,他也认为,将阿克巴视为伊斯兰教的叛教者是不适当的。他说:“阿 

  克巴从未失去信仰,他以身殉教,坚定不移。……虽然他确曾采用某些非伊 

  斯兰教的习俗,但是他从未否认真主或《古兰经》的圣洁和权威。”反对阿 

  克巴的人对他“扒倒废弃不用的清真寺,对印度教礼仪和太阳神崇拜津津乐 

  道,议论甚多,但是他们忘记了阿克巴禁止印度教的某些有害习俗,从法律 

                                              ② 

  上规定寡妇可以改嫁,并禁止童婚。”这两本书提供的材料给人的印象是: 

  阿克巴是位真诚的穆斯林,开明的皇帝,他的宗教政策有政治上的考虑,但 

  不是玩政治手腕,他讨厌教派对立,希望他统治下的莫卧儿是个民族、宗教 



① 辛哈和班纳吉:《印度通史》,张若达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 年版。 

① 辛哈和班纳吉:《印度通史》,张若达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 年版,第388 页。 

② 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伊斯兰教简史》,吴云贵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524 页。 


… Page 65…

  融为一体的统一的大帝国。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阿克巴的宗教政策在穆 

  斯林中还是遇到强有力的反抗,正统派对他极为不满。被伊斯兰世界称为“信 

  仰的千年复兴者”的谢赫·阿赫默德(1563—1624年)抱怨说:“印度教徒 

  受到怂恿,竟扒倒清真寺,改建庙宇、池塘。他们可以随意礼拜,欢度自己 

  的宗教节日,即使干预到穆斯林的信仰和习俗,穆斯林统治者亦无能为力。 

  在印度教斋日,印度教徒举行斋戒,同时要求穆斯林守斋,穆斯林面包师和 

  食品店不得营业。可是在穆斯林斋日,印度教徒却大吃大喝,并出售糖果和 

  其他食品。因为伊斯兰教为阴影所笼罩,尽管当政的苏丹是个穆斯林,我们 

                        ① 

  也只能听之任之。”在正统派看来,阿克巴的政策使印度教徒的地位上升, 

  却使穆斯林受到打击。阿克巴死后,他的政策即被废止,逐步实行一种压制、 

  排挤、打击非穆斯林的政策,到奥朗则布时,这种政策走到极点。 

       人们对奥朗则布的评价不一,一般认为他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但又很 

  难说他的高压政策完全出于宗教信仰,他的政治观点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奥 

  朗则布相信强权政治或阴谋政治,宗教成了他加强自己统治地位的手段。他 

  想使莫卧儿,包括整个南亚大陆,由一个非穆斯林国家变为正统的伊斯兰逊 

  尼派王国。奥朗则布千方百计在政治上支持伊斯兰教徒,想造就自己统治的 

  稳固的社会基础。1665年,他颁布法令,规定穆斯林商人的关税率是2。5%, 

  印度教商人则为5%,1667年,又改为废除穆斯林商人的关税,印度教商人的 

  关税率保持不变。1679年4月,奥朗则布宣布重征对非穆斯林的人头税,以 

  扩张伊斯兰教,革除异教。1669年,他向各省省长发出通令,要他们拆毁异 

  教徒的所有学校和寺院。他听说有印度教的学堂招收穆斯林儿童,向孩子灌 

  输反穆斯林思想,立即明令禁令。1671年,奥朗则布又颁布法令,规定政府 

  中任职的必须是穆斯林,后来发现这办不到,行政管理中少不了印度教徒, 

  于是便改为税务主管机关的书记官必须一半是印度教徒,一半是穆斯林。1695 

  年,他又发布命令禁止印度教徒骑马、乘象和举行宗教节日活动。接着,奥 

  朗则布开始领土扩张,征伐印度半岛南部的印度教诸小王国。奥朗则布的政 

  策引起印度教徒的恐惧、不满、仇恨,各地印度教徒反抗莫卧儿的起义时有 

  发生。1679年4月21日,就有数千印度教徒集会于德里大清真寺,抗议重 

  征人头税,遭残酷镇压。1669年和1686年,孔雀城地区的查特人起义。1671 

  年,拉其普特部族中的班德勒人发动起义,并与马拉塔人联合起来,坚持斗 

  争有半个世纪之久。 

       受奥朗则布宗教迫害之苦的还有锡克教徒,甚至穆斯林十叶派也未能逃 

  脱。锡克教也成为反莫卧儿帝国的重要力量。17世纪初,锡克教第五代师尊 

  曾参予反抗莫卧儿朝廷的活动,遭镇压。此后,锡克教徒对莫卧儿的仇恨有 

  增无减。1661年,锡克教第九代师尊德格·巴哈杜尔(1621—1675年)发动 

  反抗莫卧儿帝国的游击战,长期与莫卧儿的旁遮普总督周旋。1675年,德 

  格·巴哈杜尔被俘,并以煽动暴动罪被处死。巴哈杜尔的儿子哥宾德·辛格 

   (1675—1708年)建立被称为“卡尔沙”的神权政体,组建军队,誓与莫卧 

  儿帝国斗争到底。 

       莫卧儿帝国统治下的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虽然在政治上存在尖锐 

  的矛盾,但从宗教本身,从教徒们的社会和民间生活上说,又有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面,这就不是任何独裁者的强权政治所能左右的了。 



① 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 《伊斯兰教简史》,吴云贵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 


… Page 66…

  如《印度通史》的作者所说,阿克巴的宗教宽容政策所以说是正确的,是在 

  于他使伊斯兰教适应了印度的文化传统。传入印度的伊斯兰教走印度化的道 

  路,这是必然趋势。实际上,印度地区的伊斯兰教中,苏菲派占有很大优势, 

  就是伊斯兰教受印度教影响的结果。印度教也从伊斯兰教中吸取有益的东 

  西,增强了自己的活力。12世纪的虔诚派运动就是在伊斯兰教影响下形成 

  的,它对以后印度教的生存、发展和革新持久地发挥着作用,锡克教也是从 

  这一运动中脱胎而来的。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近现代印度文 

  化的骨干内容,在哲学、艺术、语言、民俗等方面创造出独特的文明形式。 

       正当印度大地上的中世纪居民角逐正酣之际,西方殖民主义者闯了进 

  来。开始,这块古老大地的人们,不论是莫卧儿帝国还是各地方的小王国, 

  穆斯林还是印度教徒或锡克教徒,都没有特别注意这件事情,看不出这些西 

  方人给自己的未来命运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的甚至利用西方人作为一张牌, 

  以便加强自己的力量,打击别人。西方人最初是为贸易而来,而后是基督教 

  的传教士们,最后是他们想完全地控制这片土地,成为这个新世界的主人。 

       基督教在印度的传播,并不完全是温和地以基督精神感召印度人,而是 

  和殖民者的侵略和奴役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葡萄牙人采取的是直接的野蛮 

  手段迫害当地居民,摧残他们的宗教信仰并强迫其改信基督教。在果阿等葡 

  萄牙人的势力范围内,他们强行将印度教徒的孩子们集中起来进行基督教的 

  教育,捣毁印度教庙宇,设立宗教法庭,拷打、焚烧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英 

  国人的手腕要婉转一些。对当地的王侯和宗教首领,他们开始采用抚慰政策, 

  不介入、不干预当地人之间的争夺,实际上是坐山观虎斗。当然,在适当时 

  机,英国人也不放弃武力手段扩大自己的势力。英国人通常用金钱收买的办 

  法使当地土邦首领成为东印度公司的年薪领取者和养老金领取者,从而使那 

  些土邦成为英国人领地。他们还发明一种“转属制度”,凡没有子嗣的王侯, 

  死后不得将其属国转给其养子,而由英国人接收,逐步以和平手段蚕食印度 

  领土。表面上看,英国人一般不直接干涉当地人的宗教信仰,但他们要完全 

  地改变印度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使之殖民化,即英国化。实 

  际上,这对印度人传统宗教生活的冲击比直接的单纯的宗教干预要厉害得 

  多,因此,印度人对这套政策的反抗丝毫不亚于对武力镇压的反抗。1806年, 

  马德拉斯的总司令和省督发布一个规定,要印度雇佣兵带一条新奇式样的头 

  巾,留特殊式样的胡子,不准在额头上描绘教派标志,这被印度兵看成是强 

  迫他们改宗基督教,并因此而发动暴动。英国兼并奥德,将莫卧儿皇帝巴哈 

  杜尔沙从德里的皇宫中赶走,按“转属制度”兼并各土邦,都引起穆斯林和 

  印度教徒的恐惧和不满。“宗教的惯例如寡妇殉死和杀婴的取消,寡妇再婚 

  的合法化,放弃传统宗教信仰的人的继承权之获得法律上的承认,……西方 

  教育的传播,妇女教育的推广,铁路和电报的建设——所有这一切都为许多 

  印度兵和市民看成要间接地毁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使这个国家成为基督教 

  世界。人们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