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宗教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日本民族从原始的神道意识开始,就形成较强的务实态度,注重现实的 

  求福攘灾的实践。天皇朝廷看重佛教,首先是把它看作治国安邦的政治学知 

  识体系和实用的民生知识。民间则视佛为祈佑幸福的偶像,重视宗教实践。 

  这种心态规定着佛教在日本国家和社会上的地位及其具体内容。 

       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日本在建寺塔、塑佛像、抄佛经方面花费了大量 

  人力物力。朝廷有朝廷的寺院,将军有将军的私家寺院,各大名 (分封的诸 

  侯)也都有自己的寺院,各宗有本寺、末寺。各寺院都设讲堂和金堂,塑佛 

  像。佛教寺院可以说遍布日本各地。日本抄录佛经的数量是惊人的。“奈良 

  时代设有各种公私的写经所,动员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开展大规模的写经事 

  业。……当时实际抄写的经典中,知名的有印度撰述的1193部,4884卷, 

  中国撰述的636部,4218卷,共1829部9102卷。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同时代 

                             ① 

  唐朝经录所载的数字。” 日本许多皇室成员,包括天皇、皇子、后妃等受戒 

  成为佛教徒,被称“法皇”、“法亲王”等。 

       关于佛教在日本的兴衰史,日本著名佛教史专家村上专精(1851—1929 

  年)将其分为五个时期 (截至明治维新以后)。第一期,从佛教传入到奈良 

  朝末期 (552—784年),是三论宗和法相宗时代;第二期,从平安时代初期 

  到结束 (784—1192年),是天台宗和真言宗时代;第三期,从镰仓幕府初 

  到丰臣氏末期 (1192—1603年),是净土宗、禅宗、日莲宗时代;第四期, 

  从德川时代初到结束 (1603—1867年),是诸宗持续时代;第五期,是明治 

                                         ① 

  维新以后的时代 (1868—1898年) 。德川时代是日本社会大变革的前夜, 

  佛教及其与其他宗教的关系也处于戏剧性的变化之中,村上专精给这一时期 

  的佛教描绘了一幅总画面:“从德川氏掌握政权以来到‘王政复古’为止约 

  二百六十余年间,天下民心厌乱思治,不少僧侣以兴隆文教为己志,且有人 

  还俗归儒,讲论治国平天下。更有如天台宗的天海,禅宗的崇传等直接参与 

  政治,对幕府的帮助很大。由于寺院当时与公家 (朝廷),武家(幕府)处 

  于鼎立状态,德川氏对寺院与公家同等看待,也给予虚位,制定法度,包括 

  寺院、僧侣逐级升进程序在内的各种制度,奖励学业;褒其名称,增加寺田 

  和寺领地,俾使其论于柔弱境地,以利于武家长期统治。而且在织田氏时期, 

  天主教大举传入日本,宣传 ‘天主如来’的功德,教会声势逐渐盛大,达到 

  动辄可能违害国家的地步。所以到了德川家光以后,便制定了所谓以‘西佛’ 

  制 ‘南佛’之法,颁布‘改宗’法令,让僧侣掌管产籍,国民必须挂籍檀那 

   (施主)寺,严格寺院与檀那的隶属关系,借以防备耶稣教的蔓延。与此同 

  时,神道也很兴盛, ‘唯一神道’采用许多佛教教义附会神典,后来吉川惟 

  足到会津,创立 ‘宗源神道’;转而形成山崎闇斋的‘垂加神道’派,则把 

  神典牵强地附会于朱子学。……神国思想兴起的结果,也影响到佛教,整个 

  社会上的大儒都排斥佛教,无不崇神,有人指出借寺院与檀那这种关系强迫 

  人家奉佛以兴隆佛教,在古代未曾有过的。特别是会津的保科正之和水户的 

  德川光国倡导的学风,更成为排佛之源,排佛气焰日见高扬,但由于僧侣已 



① 坂本太郎:《日本史概说》,汪向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年版,第97 页。 

① 参见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杨曾文译,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 


… Page 104…

  部分地参与到俗政之中,恣于衣食之享受,而对佛教之盛衰,本不介意。…… 

  总之,德川幕府时期,神、儒、佛、耶稣各教互相交错,佛教起到压制耶稣 

  教的作用,儒教独自与当时的政治结合,处于培养人才和立言的地位,大儒 

  四方辈出,各自分立学派门户。”① 



        (1)“公家佛教”与“武家佛教” 

       德川幕府坐镇江户,已不把京都的天皇朝廷放在眼里。与镰仓幕府和室 

  町幕府不同,德川幕府的权力建立在对大名的控制实力上,而不仰仗于将军 

  的权威来勉强保持位置。它不是依赖将军之名来获得力量,只是借用将军的 

  名义。由此,也就规定了德川幕府对待朝廷的态度。前两个幕府虽自己握有 

  实权,但是不敢割断与天皇朝廷的联系,不敢在形式上公开地蔑视朝廷。德 

  川幕府的权力基础既然已经完全不依赖于朝廷,它就不仅在实质上,而且在 

  形式上也公开压制朝廷,这是它施政的基本方针之一。1615年,德川幕府公 

  布了《禁中并公家诸法度》,明确规定,天皇以学问为第一,所谓学问,包 

  括“古道”和“和歌”等;武家官位的任命,天皇必须听由幕府推荐;天皇 

  无权向僧侣封法号,赠紫衣。该法度唯一留给天皇的权力,只是按“本朝先 

                 ② 

  规”决定年号 。 

       室町幕府后期,出现战国之乱。佛教各宗参与其间,难免遭受泱及,寺 

  庙和经书毁于战火的不少。佛教内部也出现颓废趋势,染上争权夺势的市俗 

                                                         ① 

  习气,陷入贵族主义、形式主义和名利主义的深渊 。德川幕府的权力中心移 

  居江户后,原京都的佛教诸宗颓势未变,它们被称为“公家佛教”。同对待 

  朝廷一样,德川幕府对公家佛教也采取严厉的限制政策,对寺院的等级、位 

  阶的高低、法衣法服等,都制定出严格的法度。禁止滥授僧位僧官,规定执 

  奏各宗僧官升进的廷臣,严格晋级的法规,颁发针对一山一寺的法规,令其 

  遵守,命本山本寺统摄所属各寺的僧徒。各宗都有被称为“触头”“在番” 

  的人常驻江户,负责把幕府的政令下达到所属寺院僧众。对公家佛教的职责, 

  规定他们主要在文教方面发展,鼓励僧侣们做学问,精其所学所修。德川幕 

  府的主要用意,在于防止公家佛教各宗参与政治,并能让它在监视、牵制朝 

  廷方面发挥作用。 

       在公家佛教衰颓的同时,以江户为中心,在幕府政治下成立的新佛教, 

  在关东地区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武家佛教”。其中最受幕府尊宠的是天 

  台宗、净土宗和禅宗。它们很早就与德川家族发生联系,受其呵护,参与幕 

  府政治活动,是幕府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禅宗的崇传长老对德川氏的创业, 

  就出力颇大。他受命负责寺社方面的一切政治事务,兼管外交文书和参与各 

  种策划。1615年的《禁中并公家法度》就出自他手,其他关于佛教各山寺的 

  法度也都由他完成。后来,他被任命为僧录司僧录职位,成了德川幕府负责 

  宗教事务的最高首脑。 



        (2)佛教与禁天主教 

       基督教传入日本,发展很快,尤其在下层民众中影响力很大,有些大名 



① 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杨曾文译,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7 — 8 页。 

② 参见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334 页。 

① 参见坂本太郎《日本史概说》,汪向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年版,第231 页。 


… Page 105…

  也改宗天主教。这引起幕府势力的不满与恐慌。丰臣秀吉时就开始禁天主教, 

  收效不大。到了德川家康时,采取了更严厉的禁止天主教措施,佛教受命执 

  行禁天主教计划。从1611年开始,德川幕府逐渐实行“改变门宗”制度。幕 

  府内设专司改革的官职,并命令各地诸侯在自己领地内设置同样的官职,专 

  门处理改宗之事。改宗的手段有“属托金”(即告发天主教徒的赏金)、“踏 

  绘” (强迫天主教徒踩踏印有基督像的铜板或木板,以测试他们是否脱离天 

  主教)、“起请文”(让人们在日本的神、佛像面前立誓自己不是天主教徒)、 

   “寺请证文”(由佛教寺院出具证据,证明某人不是天主教徒)。这最后一 

  项赋予佛教很大的权力,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后来,寺请证文制度又扩 

  展成“宗门户口簿”制度,强令所有士农工商,不管是否为天主教徒,都要 

  把身份、名字、年龄等登记入册,交由佛教管理。这样,佛教僧侣完全掌握 

  了人们改变宗门户口的权力,就连人们的婚姻、生死、旅行,也都要由所属 

  寺院检查和证实。佛教寺院简直成了监视控制全国的宪兵部门了。这种制度 

  后来逐渐演变成“寺檀(指信徒)关系”。不少佛教僧侣滥用改变宗门户口 

  的权利,营私舞弊,腐化堕落,引起人们的极大反感。 



       (3)各宗的变迁 

       天台宗战国后期,天台宗内部纠纷不断,并诉诸兵火,损失很大,本山 

  睿山也遭毁。德川时代初期,天台宗名僧豪盛,祐能、亮信等力图挽回败势, 

  但终无力回天。 

       天海僧正(约1513—1643年)也属天台宗。他受到德川家康的宠爱,在 

  东部开创日光山,并作为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