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宗教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求一种外在的实践活动——集体的祭祀活动。它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加强 

  各种社会群体的群体意识,“民众把解决内心的得救和道德问题等,主要求 

  之于佛教。”① 



       (3)民间神道 

       日本的“民间神道主要是在近世的农村社会开展起来的民间神事和习 

         ② 

  俗。”民间神道的主要活动也是祭祀。不同的地缘群体(例如村落)或血缘 

  群体祭祀地方神、氏族神。这些神灵与祭祀它的那些人们有着亲密的、直接 

  的联系,甚至就是这些人们中的一员。与人不同的是,这些神看不见,摸不 

  着,但威力无比,能直接规定人们的现世利益。人们把它们看作是自己的保 

  护神,自己的物质生活资料的供给者。人们祭祀它们,是希望神灵给自己造 

  福,不要危害自己。江户时期,一种叫作“讲”的松散群体在民间神道活动 

  发展起来。“讲”供奉的不是氏族神,而是数个村落共同信仰的神。这些共 

  同信仰同一神灵的各村落就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讲”。这种形式为建立和 

  发展有组织的教派神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教派神道 

       教派神道是明治维新以后独立于国家神道之外,经国家有关部门注册而 

  合法存在的各种神道教组织。它广泛存在于民间,但又不同于前面讲过的民 

  间神道。教派神道有一些基本的教义,有创始人,有特定的组织范围,是创 

  唱宗教的一种形式,在下层武士、地主、在乡商人和工农商民众中有很大影 

  响。教派神道的不少教派在德川幕府末期就已经出现,如黑住教、天理教、 

  金光教等。 

       教派神道的民众性较强,基本上反映了幕藩封建体制中低层人们反抗压 

  迫,追求自由平等的呼声,与佛教、儒教和理论神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 

       教派神道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它虽是一神教,但宗教活动有原始宗教的 

  成分,例如萨满教的神人交感术,经一定形式移到教派神道中。这些教派神 

  道信奉的神灵,与一般民间神道中讲的氏族神、地方神也不同,不少就是同 

  时代的某些人死后被奉为神灵,或者干脆就是现实还活着的某些人被抬到神 

  的地位,以满足人们追求现实利益的要求。 

       黑住教是由黑住宗忠(1783—1850年)于1814年创立的。黑住宗忠就 

  是教主,他写的《黑住教教书》为该教经典。黑住教信奉天照大神,认为它 

  不仅是国家的本源和皇室的祖先,而且是宇宙万物的“大元灵”,所有的人 

  都是天照大神的分身。人们如果能够体验到它的神德,就能达到神人合一的 

  境界,获得永恒的生命。所谓神德,就是一个“诚”字。黑住教提出各种沟 

  通神人的巫术式的方法和戒律,如拜朝阳,进行阳气修炼,甚或是进行占卜 

  算卦等,让人们信天任命,遵守现世的封建道德,以免除灾祸。德川幕府后 

  期,黑住教以西日本为中心,发展成号称有10万教徒的教团。 

       天理教1838年由大和农民中山美伎子 (1798—1887年)创立。中山美 



① 村山重良:《国家神道》,聂长振译,商务印书馆1992 年版,第62 页。 

② 同上。 


… Page 119…

  伎子是一位转营商业的地主之妻,对封建制度下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不平 

  等地位强烈不满。她以巫术的形式,自称神灵附体,成为“天将”,“元神”, 

  为救济众生而降临人世间,受到工匠和农民们的信仰,尊她为治病、安产的 

  活神仙。幕府末期,天理教被吉田神道公认为天理王明神,逐渐形成自己的 

  教义和宗教仪式。 

       中山美伎子在丈夫死后,以跳神、唱神歌、医病等维持生计,在民间有 

  一定影响,组织起以工匠和农民为主要成员的“讲”。中山美伎子写的《神 

  示集录》被奉为经典,将神道教信奉的国常立尊等十神统称为“天理大神”, 

  作为天理教的主神。认为神创造万物,是人类的祖先,世上一切都为神所有, 

  人们所具有的只是神的借贷物。人的一切罪恶之源不在外部,而在心中的恶 

  欲,只要去掉恶心,诚心信神,每日供奉神,相互之间相亲相爱,尽力本业, 

  就能进入和平幸福、无病、无苦难、无压迫的美好世界。天理教不把解脱寄 

  希望于来世,而是重视现世的利益,相信会有“地上的天国”,这是它所以 

  具有影响力的原因之一。 

       金光教创始人是德川幕府末期的川手文治郎,又叫赤泽文治(1814—1883 

  年)。该教派有较浓的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日本民间早有将金、木、水、火、 

  土神化的传说,称“金”的精灵为“金神”,主兵戈、丧乱、水旱、瘟疫。 

  金神按时沿不同方位游行天下,倘若人的行为触犯其方位,就要遭灾受秽。 

  川手文治郎将“杀”神形象的“金神”改造为“慈悲神”,叫作“金乃神” 

  或“天地金乃神”。川手文治郎还自称金神授予他“生神金光大神”的称号, 

  到人间传教。 

       金光教认为“金乃神”是宇宙的本体神,是人类的祖先,人们都是它的 

   “氏子”。只要人们真诚信奉它,去除恶欲,勤操家业,就能受到它的恩惠。 

  金光教排斥原始宗教中的巫术成分,注重人们的现世道德行为,主张敬神爱 

  国,讲究忠、信、孝一体,以此求得“金乃神”的恩赐。在传教过程中,金 

  光教从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世利益入手,采用与生活和农业有关 

  的问答的形式,受到农、工、商阶层的广泛欢迎。据说,川手文治郎除睡眠 

  以外,常在神前将信徒的祈愿传达给神,经过祷告,听取神意,加以理解裁 

                          ① 

  夺以后,再传达给信徒 。金光教对政治权力取中立态度,主张平等,尊重妇 

  女,奖励医药,为民间的祈祷等活动不收取费用,因而在反对幕藩封建制度 

  的历史潮流中,得以扩展自己的势力。 

       在德川幕府末期产生的教派神道系统中,还产生过一些民众性的理论神 

  道,例如,井上正铁(1790—1849年)所创吐(水)菩(火)加美(木)神 

  道,让人口念“吐(水)普(火)加身(木)依身(金)多女(土)”,以 

  达到与天照大神“同灵”的境界。同一时期,一些奉山岳信仰的神道,也逐 

  渐演变为创唱宗教,成为教派神道的家族成员。像崇拜富士山的富士信仰, 

  后来演变为不二道。 



① 参见村山重良《国家神道》,聂长振译,商务印书馆1992 年版,第66 页。 


… Page 120…

                                      4。基督教 



       基督教和通商,以及伴随两者的武力威慑被认为是西方国家冲击近代日 

                 ① 

  本的主要形式 。近代日本反映这种冲击,或称迎接这样的挑战的过程,引起 

  了日本的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根本性变化,这可看作是日本近代史的主 

  线。 

       1543年,3名葡萄牙人乘一艘船欲从澳门往暹罗 (泰国),途遇大风, 

  漂流到日本九州的种子岛。这是日本与欧洲人的第一次接触。至此之前,日 

  本人的外部世界只有中国、印度、朝鲜和元朝蒙古人,所知道的文化形态只 

  有佛教和儒教,而佛教又只限于汉传佛教。欧洲人的到来,显示给日本人的, 

  是以前全然未知的文化——基督教、近代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以及大规模的 

  贸易活动。这三名葡萄牙人,最使种子岛上的日本人感兴趣的,是他们带的 

  枪。种子岛的岛主立刻出重金将葡人的枪买下,并请葡人教授洋枪和火药的 

  使用法、制造法,命令工匠仿制,献给大名和将军。10年后,洋枪迅速传遍 

  九州,又广及日本各地。 

       对葡萄牙人来说,无意中漂流到日本,使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扩展自己 

  势力——传播基督教和进行贸易——的空间。当时,明朝正实行海禁,但走 

  私贸易一直没有停止。葡萄牙作为走私活动的中间人,统制了日本和明朝间 

  的生丝走私,获取巨额利润。 

       1549年,耶稣会士方济各·沙勿略在日本人弥次郎带领下进入日本的鹿 

  儿岛,经领主鸟津贵久许可,开始传教。沙勿略建议耶稣会派有能力的传教 

  士来,他认为,在日本传播基督教大有前景。 

       基督教与贸易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走进日本的。1545年,葡萄牙人到丰 

  后地方从事贸易。1550年,葡萄牙商船在中日交通要地肥前平户,这个地方 

  从此开始不断繁荣起来,1561年后,由于当地领主松浦隆信对基督教不感兴 

  趣,平户的贸易地位被长崎代替。1562年,肥前的大村纯忠接受洗礼,成为 

  天主教徒,这是日本最早成为天主教徒的诸侯。大村纯忠因此在经济上获得 

  不少实惠,在他的领地内,贸易发达起来。这引起北九州各诸侯的嫉妒,派 

  兵围攻之。然而,这并没有动摇大村纯忠对基督教的信仰,反而使领地内的 

  信徒大为增加。 

       1564年,葡萄牙传教士在肥前平户建天主教堂,称“天门寺”,这是日 

  本有天主教堂的开端。 

       1559年,加斯帕·维莱拉到京都,获准传教。稍后,他与路易斯·弗洛 

  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