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胡之西晋灭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今天某些人专门去喝婴儿汤一样,大滋大补啊。有钱人的思维又怎么能够以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呢?所以我们需要的只是努力成为有钱人而已。
  以为有人能够怡然于非人间的残忍,应该是会有报应,有天谴的。如果老天爷也置之不理,那就该轮到人来替天行道(这里说替天行道的人不是那些站在安全的地方,自我标榜自以为是,口诛笔伐恶毒攻击他人的那种,这种人的明显特征是:当真正的罪行需要他站出来的时候,他却一言不发),如果整个国家无论君、臣、民,都没有谴责的声音,一味放任自流,必将导致国家的灭亡,或许这才是上天惩罚的深意吧。
  一直很讶异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怎么会变成这样子呢?司马炎也不是一个听不得不同意见的人。
  史书上写着,司马炎曾经不无得意地问刘毅(东晋刚正不阿的大臣),〃朕可方汉之何帝〃,言下之意是希望刘毅能拿汉高祖之类的圣君来恭维恭维自己。
  哪知刘毅说出了一番令所有大臣都变色的话来。
  〃可方桓、灵〃。
  竟然直接将司马炎比作东汉有名的昏君。
  可是司马炎能够忍受,居然还笑着说,〃吾虽德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认为自己虽然比不上古代的圣君,但是至少能够一统天下,说是像桓、灵一样的昏君未免有些过分了。
  哪知道刘毅不顺着这个台阶下,反而继续说,〃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意思是说,桓、灵卖官,还只是把钱放到官库里,可是司马炎卖官,钱都放到自己私人仓库里去了,比起桓、灵来甚至都不如了。
  这番指责话说得很重,而且都有所过了。
  司马炎却表现得更好,他大笑着说,〃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一方面为自己解嘲,另一方面也狠狠地赞扬了刘毅一把。虽然是拐着弯夸自己,但是能这么说,作为君主来说已经十分难得了,这种器量不会逊色唐太宗于魏征了。
  这场忠臣直谏,皇帝笑纳的好戏固然是圆满收场。但是却没有了下文,问题还是没有得到任何的解决。
  现在想来,司马炎也算是有作为的君主。也许他认为这是维持司马家政局平稳的必要手段罢。
  那些权臣官僚们一个个耽于酒色财气,都只知道攀比斗富,总比一个个虎视眈眈望着皇帝的位置要来的安全一些,让他们搜刮民脂民膏也是必要的代价嘛。
  于是司马炎能够宽容忠臣直言,却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政策,纵容奢靡攀比的社会风气,就很好理解了。
  或许他一直生活在篡位的阴影之下吧。
  经济要发展,付出环境恶化的代价也是正常的嘛。体制要改革,贪污腐化是必须经过的过程嘛。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一切都改顺其自然,只要抱着坚定的信念,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要实现共同富裕,总是要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嘛。一点儿也不奇怪。
  郭钦又是另外一个杞人忧天的家伙。
  他曾经上奏说:戎狄强犷,历古为患,魏初民少,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内及京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飚忽南来,不三日可至孟津,恐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宜及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渐徙内郡杂胡于边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此万世之长策也。(与惠帝时期江统的《徙戎论》意思差不多,都是少有的先见之明)
  而司马炎看了数行,就嗤然笑道:〃古云杞人忧天,大约如此〃。当然也就不予理会。
  谁知〃五胡〃之患最后竟然不幸言中。
  固然迁徙所谓〃戎〃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重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前提。一句〃杞人忧天〃说起来的确是高论,只是后人消受不起。
  没过多少年,这个〃天〃可是真正塌了。
  司马炎还有一个对西晋杰出的贡献,那就是立下了白痴太子做接班人。
  其实,司马炎还是有考虑的,据说主要是看中了他的〃圣孙〃。
  有一天,皇孙遹在一边陪伴司马炎,突然听说宫外起火了,司马炎左右的太监和宫女们都惊惶失措,司马炎就准备上楼看看怎么回事,皇孙遹就牵住司马炎的衣角,不让司马炎上楼。武帝就问他为什么,那位皇孙遹说了一句很聪明的话,〃昏夜仓猝,宜备非常,不可使火光照见人主。〃
  司马炎听到不由得点头赞赏。等到火被扑灭,四处宁静,司马炎越发以为皇孙遹〃为奇儿〃。
  当时,皇孙遹才五岁,史称〃颖悟绝伦〃。
  皇孙遹的长相很像宣帝司马懿,司马炎估计着将来〃将来必能纂承大统〃。所以惠帝是个白痴,司马炎不是不知道,〃只因遹生性敏慧,有恃无恐〃而已。
  然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这位皇孙长大后,偏好作屠夫,自己不能出去,就让手下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人扮成集市里买菜卖菜的,自己挑了个肉担子,专门给人割肉,据说其手艺之好,到了〃手揣斤两,轻重不差〃的地步。他的其他胡作非为,自不在话下,后来被贾后找了个机会给杀掉了。
  提到这一段记载,又不由得有些好笑。
  曾读过《康熙大帝》,那里面提到,我们的千古一帝在选继承人的时候,询问过桐城派大师方苞的意见,最后方苞一句〃选圣孙,可保三代〃(大意如此)的话,使康熙下定决心,于是因为乾隆的小时聪明,雍正就中了大奖。康熙困惑多年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搞得还煞有其事,像真的一样。
  皇孙聪明?怎么不看看司马炎的皇孙?
  就像我们今天看的,以为是正剧,其实是闹剧一样,西晋灭亡也在这一场场酷似正剧的闹剧中拉开了帷幕。


5。乱世开端
 
  有人告诉我,要读《惠帝本纪》呀,那可要神经坚强啊。
  我付之一笑,没当一回事。
  历史嘛,又不是恐怖电影,更没必要替古人担忧嘛。
  于是我开始轻松的读起来。
  然而,我发现自己错了。
  当我读到八王之乱那段历史的时候,压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那可真是艰于呼吸视听。
  那段历史中难以想象的凶残和愚蠢始终包围着我。
  真是欲哭无泪,欲叫无声。
  那是一个怎样惨淡的世界啊。
  太多的血腥屠杀,太多的野心勃勃,和太多的愚蠢透顶。
  对于八王之乱,我简直无法下笔。
  写西晋灭亡的时候,我很想回避八王之乱这一段历史,但是我知道,最终我无法回避自己。
  所以我还是勉强自己写了。
  用今天流行的话说,特意写这段历史,叫做立此存照。
  以为史鉴。



5。1。八王之乱
 
  一个人有野心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他拥有强大的力量,却没有与野心相称的能力。
  可是西晋的一个皇后和八个王爷都有野心,都没治国才干,但是他们都有毁灭国家力量。
  这就不是一般的可怕了。
  让我们先来看看那个天灾与人祸交织的年代吧。
  291年,冬十二月辛酉,京师地震。
  就在孝惠帝刚即位的这一年,被历史尊为最狠毒的女人贾后开始闪亮登场。这一年里她做了很多事情。
  三月份的时候,贾后勾结了楚王玮、淮南王允先铲除了权势滔天的外戚杨骏及其党羽,〃皆夷三族〃,顺便〃废皇太后为庶人,诛太后母庞氏〃。
  六月份,贾后迅速的铲除异己。又是利用了楚王玮这个笨蛋,杀了汝南王亮和菑阳公卫瓘。
  就在同一个月里,贾后又以惊人的效率把楚王玮给抓起来,理由是楚王玮擅自杀死汝南王亮和卫瓘,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过这点倒充分体现出〃鸟尽弓藏〃的道理。以贾后一贯的斩草除根态度,对楚王玮这个曾经的心腹也只有〃杀之〃了。
  因为贾后的雷厉风行,西晋这之后的九年,朝政趋于稳定,基本上是由贾后把持,从此开始了长达九年的贾后时代。虽然天灾仍然不断,但是并不妨碍贾后和她家人的享乐,史载他们〃恃权借势,卖爵鬻官,贿赂公行,门庭如市〃。
  南阳鲁褒曾作《钱神论》以讥之。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拨,怨仇非钱不解,令闻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涂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292年,冬十一月,大疫。是岁,沛国雨雹,伤麦。
  这一年,贾后还是没有放过被废成庶人的前任皇太后,〃弑之〃。
 
  293年夏四月,荥阳雨雹。六月,弘农郡雨雹,深三尺。
 
  294年,夏五月,蜀郡山移,淮南寿春洪水出,山崩地陷,坏城府及百姓庐舍。六月,寿春地大震,死者二十余家。上庸郡山崩,杀二十余人。上谷居庸、上庸并地陷裂,水泉涌出,人有死者。大饥。是岁,京师及郡国八地震。
  这一年〃匈奴郝散反〃。
  虽然叛乱马上被平定下去,但是显然以贾后为首的朝廷没有认识到危机的根源,所以以后的少数民族叛乱更加频繁,而且规模更大。
 
  295年,六月,金城地震。东海雨雹,深五寸。秋七月,下邳暴风,坏庐舍。九月,雁门、新兴、太原、上党大风,伤禾稼。十二月丙戌,丹杨雨雹。是岁,荆、扬、兖、豫、青、徐等六州大水。
 
  296年春正月,大丁丑,地震。三月,东海陨霜,伤桑麦。夏四月,大风。五月,荆、扬二州大水。关中饥,大疫。
  这一年,两年前造反被杀掉的匈奴郝散的弟弟度元,〃帅冯翊、北地马兰羌、庐水胡反〃。造反引起了连锁反应,〃秦雍氐、羌悉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