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读不尽的人生-欧美小说史话(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洛亚战争

  ——荷马史诗

  相传为荷马所作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两颗璀灿的明珠,其原始而粗犷的气息,朴素而崇高的风格,令人惊叹不已。

  《伊利亚特》叙述的是希腊人远征特洛亚城的故事。

  传说特洛亚战争的起因是为争夺一个名叫海伦的希腊女子。阿喀琉斯和女神忒提斯结婚,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所有的女神都被邀请了,却偏偏漏掉了专管争执的女神阿瑞斯。因此这位女神在嘉宾毕至、盛宴方开的时候,偷偷地溜了进来,放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刻着:“属于最美者”。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三位女神都自以为自己长得最美丽,看见这金苹果便争吵起来,他们闹到主神宙斯那里,宙斯不愿偏袒哪一个,要她们去找特洛亚的王子帕里斯。

  三位女神来到帕里斯面前,都以最大的酬报许给他,只要他把金苹果判给自己。赫拉许他成为亚细亚的国王,雅典娜许他成为伟大的英雄和战士,阿佛洛狄忒许他成为世间最美丽的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便将金苹果判给阿佛洛狄忒,从此以后,赫拉和雅典娜恨透了帕里斯,甚至也怀恨特洛亚人。阿佛洛狄忒履行了她的诺言,帮助帕里斯在希腊作客的时候,把美丽的海伦——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拐走了。

  王后被拐走,这件事引起了全体希腊人的愤怒,于是墨涅拉俄斯的哥哥,密刻奈国王阿伽门农倡议召集希腊各地的王室英雄,共同去攻打特洛亚。他们调集了十万大军,一千一百多条快船,发动了远征特洛亚的战争。奥林匹斯山上众神也分成两个敌对的集团,帮助希腊人或特洛亚人作战。可是,攻打了九年,希腊人也没有把特洛亚城攻下来。

  《伊利亚特》集中地描写了这场战争第十年里二十多天的事情。

  第十年上,希腊联军的统帅阿伽门农因为和联军的一员勇将阿契里斯争夺一个女俘,发生了争执。《伊利亚特》就是从他们的内讧开始写起的。阿伽门农从阿契里斯手中抢走了那个女俘以后,阿契里斯便忿然退出了战斗。希腊军中最使特洛亚人害怕的将领本来就是阿契里斯,这样,特洛亚人就乘机大举进攻,一直把希腊人逼到海边,眼看连战船都快保不住了。这时,阿契里斯的部将帕特洛克罗斯看见希腊军情势危急,感到十分痛心,便请求阿契里斯把盔甲借给他,奔上战场。特洛亚人看到阿契里斯的盔甲,以为帕特洛克斯就是阿契里斯,便都纷纷逃跑,希腊人的危局总算被挽回了。可是,帕特洛克罗斯毕竟不是特洛亚最勇猛的大将赫克托耳的敌手,就在特洛亚城外,被赫克托耳杀死了。

  帕特洛克罗斯是阿契里斯最亲密的伙伴,他的死使阿契里斯感到十分悲痛和后悔。这时,他才决定跟阿伽门农和好,重新参加战斗,为战友复仇。他狂暴地向特洛亚军进攻,所向无敌,最后赫克托耳同他交战,他把赫克托耳杀死了。

  阿契里斯为帕特洛克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葬礼。特洛亚的老国王普里阿摩斯从阿契里斯手里把他的儿子赫克托耳的尸首赎回去,为他举哀下葬。这个从阿契里斯的忿怒写起的史诗,便在这里结束了。

  历时十年的特洛亚战争结束以后,胜利的希腊将领纷纷带兵回国。其中伊塔刻岛的国王奥德修斯也带着他的部将,乘船向故乡进发。可是奥德修斯回航的旅程很不顺利,他在海上一直漂流了十年;这十年的历险经过,就构成了 《奥德赛》的主要内容。

  离开了特洛亚,奥德修斯同他的伙伴们首先到了喀孔涅斯人居住的地方,攻下了王城,并同他们组成的庞大军队作战,离开那里后,到了吃迷莲的人住的国土,吃了这种迷莲就忘记了家乡。然后他们又到了巨人岛,被一个独眼巨人捉住,关在山洞里,奥德修斯用酒灌醉巨人,又用火烧灼的木棒弄瞎了巨人的眼睛,自己藏在羊肚子下面,逃出了巨人的洞。此后他们又到了风之国、吃人的莱斯特律戈涅斯巨人国、喀耳刻巫女的海岛、冥土、盘踞着海妖的礁山,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等他们离开了太阳神的岛,所有的伙伴都给淹死了,只留下奥德修斯一个人,漂到了女神吕普索的岛国,留住了好几年。后来他到了淮阿喀亚岛,国王阿尔喀诺俄斯盛情招待他,送他许多礼物,给他准备船只,使他回到了故乡。

  在这十年中间,奥德修斯的妻子珀涅罗珀一直在等待他,但岛上的许多贵族公子料想奥德修斯不会再回来,都向涅罗珀求婚,死赖在宫里大吃大喝,他的儿子忒勒马科斯这时也已长大成人。奥德修斯假装一个乞丐回到家里,试探他的妻子,跟儿子一起杀死了那些求婚的人,又残暴地处死了帮助求婚者的奴隶,重新作了“伊塔刻岛的国王”。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欧美小说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有三种文学在发展着,即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和封建文学。而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的人文主义文学已经形成强大的洪流,占居主导地位。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是欧洲近代小说的开端,也是继希腊文学以后的欧洲文学的又一次高峰。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因而人文主义新文学出现也最早。乔凡尼·薄伽丘是第一个通希腊文的人文主义者。“一百篇故事”

  ——薄伽丘的 《十日谈》

  乔凡尼·薄伽丘 (1313—1375)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著名作家。父亲是佛罗伦萨商人。薄伽丘从小就热爱诗歌,熟读维吉尔·奥维德和西塞禄的作品,后来又结识了许多人文主义学者。薄伽丘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文艺复兴的初期。当时意大利资产阶级的出现比西欧任何国家都早,他们跟封建贵族和僧侣阶级之间的斗争特别激烈、经历的时间也很长。在政治上,薄伽丘是当时共和政体的拥护者,封建专制制度的敌人,他曾参加过佛罗伦萨的一个行会,执行共和国复杂的外交任务。

  薄伽丘用拉丁文写了许多科学著作,都是论述古希腊,罗马文化方面的问题,这在反对中世纪世界观的斗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用了二十多年工夫写成《诸神的家谱》,力图揭示神话的现实基础。

  薄伽丘的主要创作是“俗语”写的。他早期的文艺作品就已经反映了新的人文主义观点,作品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传说,一般都歌颂人间的爱情与欢乐。例如,1338年开始写的长篇小说《菲洛哥罗》叙述一个青年异教徒和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姑娘的恋爱史;长诗《泰萨依德》(1339年)中比较优美的章节是叙述两个青年朋友的爱情与友谊的美丽故事;长诗 《斐拉斯特洛》(1340年)讲一个特洛亚战士和希腊女俘虏的爱情故事;《爱情的幻影》(1342年)在结构与形式上与但丁的《神曲》有类似之处,但它却展示了现实生活的美,歌颂科学与艺术,歌颂爱情的欢乐;长篇小说《菲亚美达》(1345年,表现了更多的面向现实生活的倾向,是一本描写一个妇女不幸的爱情的书。这些作品在当时都起着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比起作者的巨作《十日谈》来,显然都是次要的。

  《十日谈》大约成书于1350—1353年间,全书共有一百篇故事。说故事的是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七个年轻女子和三个青年。他们为了逃避1348年的大瘟疫,住在佛罗伦萨城外的一座庄园里,每天讲一个故事,在十天中轮流讲完了这一百篇故事,故名《十日谈》,其中好多天所讲的故事都能各自构成一个具有中心思想的单元。

  在《十日谈》中,作者撕下了僧侣们道貌岸然的华丽的外衣,对教会的罪恶予以无情的揭露。在第一天故事第二中,通过犹太商人亚伯拉罕到罗马的见闻,把抨击的矛头直接指向天主教的最高领导中心——罗马教廷,指出罗马已经“不是一个神圣的京城,而是一个容纳一切罪恶的大洪炉”在第一天故事第一中,生前无恶不作的夏泼莱托,死后竟被教会尊为圣者,遗体供人瞻仰,这是对宗教的有力嘲讽。那些自称代表上帝意旨的僧侣们,在薄伽丘的笔下,一个个都成了可笑的小丑。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背里却是男盗女娼。其中有诱奸民女的修道院长,霸占民妻而把其丈夫禁锢在地窖中的修道院长,胡乱骗取乡人的教士,严办有奸情的修女而自己也犯有同样过失当场出丑的女修道院院长……。这些对教会揭露和批判的故事,有力地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摆脱宗教桎梏的要求。

  《十日谈》中有相当一部分故事讴歌爱情自由,肯定人有享现世幸福生活的权利,反对封建的包办婚姻,反对等级观念,有力地批判了禁欲主义。在这方面,它比但丁的《神曲》进一步面向现实,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第四天第一个故事,通过萨莱诺亲王唐克烈的女儿绮思梦达和男仆纪斯卡多恋爱的悲剧,歌颂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强烈控诉封建社会对妇女的迫害,揭露门第婚姻的不合理和封建道德的虚伪。作者通过绮思梦达的口,向封建世俗偏见进行有力的批判,提出了评价人的新的标准。她说:“人类向来是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这个故事被认为是《十日谈》中最感人的故事。在第五天故事第七中,通过“白痴”西蒙由愚钝变为聪颖的奇迹,作者指出,爱情并不象教会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罪孽,而是一种可以启发人的智慧,鼓舞人们去争取幸福的高贵的感情:“爱情的力量有多么神圣,多么伟大,可以给人带来多大的好处。”

  《十日谈》中还有一些故事赞扬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才干和智慧,敢于进取和高贵精神,为新兴资产阶级大唱颂歌。

  应该指出,《十日谈》中也有不少糟粕,宣扬了资产阶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