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读不尽的人生-欧美小说史话(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指出,《十日谈》中也有不少糟粕,宣扬了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和纵欲放荡的丑恶行为,有些描写过于粗野,对读者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十日谈》艺术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它的结构和风格两方面。

  《十日谈》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如果包括有些天故事的引子,总共有一百多个故事。如何把这些故事缀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需要作者精心地构筑。薄伽丘借鉴了阿拉伯文学《一千零一夜》的框架结构法,但与《一千零一夜》不同的是,薄伽丘具有明确的创作主题,即反禁欲主义,这个主题是全书结构的主线和灵魂。因此,作者在安排这些故事中,将内容类似的故事编在同一天内,并按一个总题 (只有第一天和第九天没有总题),使之纲目清楚,旨意明确。薄伽丘考虑了这些故事在思想内容上的层次,把它们安置在合适的地位。例如第一天的故事,全都是对当时炙手可热的天主教会的讽刺和揭露,其中故事第二是全书的总基调。第十天的故事明显地与前几天的故事不同。第七、第八、第九天的故事嘲笑了那个时代的家庭,描写了男女偷情对传统家庭的破坏,而第十天的故事说明了薄伽丘并不是一个无道德主义者,它们赞扬了“恋爱方面或是其他方面所表现的可歌可泣,慷慨豪爽的行为”。这样的安排,突出了全书主题的严肃性。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作者也注意故事之间的联系,作者有时让“国王”或“女王”讲一个故事,作为全天故事的引子,在这一天的结尾交代下一天的故事内容,使之过渡自然,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故事中重现,来加强短篇故事集结的连环性,例如,卡拉特林出现在四个故事中,勃伦诺和布法马可出现在五个故事中。

  《十日谈》的主要风格是讽刺和幽默。薄伽丘从反教会的需要出发,规定了全书的总风格:对虚伪的僧侣或是冷嘲热讽,或是嬉笑怒骂;对市民的轶闻趣事,则以幽默的笔调使读者发出健康的笑声。例如第一天的第二个故事,杨诺在罗马看到了这些寡廉鲜耻的基督僧侣的所作所为后,作者笔锋一转,使故事得出一个出人意外的结局:既然如此腐败的基督教还是屹然不动,那么它一定是比其他宗教更“神圣”,因此,杨诺决定改信基督教了,这样的讽刺真是入木三分。如第六天的一些故事,描写的都是市民的一些生活片断,虽然有些故事的内容琐碎了些,但作者以其特有的幽默,表现了世俗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十日谈》的故事大都取材于中世纪的民间传说,拉丁故事集和东方寓言。在这里作者突破了中世纪小说单纯说故事的方式,企图在描写自然现实,勾勒人物特征,刻划人物心理和塑造典型形象方面探索新的途径。这对于以后欧洲小说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心灵高尚的疯子”

  ——塞万提斯的 《堂吉诃德》

  米盖尔·台·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作家,也是欧洲文学史中有着巨大影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唐吉诃德》几乎是家喻户晓,几百年来,一直愉悦着亿万人的心灵。

  塞万提斯生活在西班牙社会大动荡的年代。当时的西班牙正处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封建势力尚占统治地位。自从十六世纪中叶以后,这个地跨欧亚大陆的殖民大帝国急遽地衰落下来。反动的君主专制制度勾结天主教势力对人民实行残酷镇压,实行重税政策,资本主义因素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与此同时,对外进行疯狂的军事扩张,无休止的战争耗尽国力,经济凋数,人民起义不断发生。

  塞万提斯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1569年,曾随红衣主教去意大利,受到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后来又加入了西班牙驻意军队,在对土尔其的海战中受了重伤,落下了残疾。1575年回国途中,又被土耳其海盗掳去,在阿尔及利亚的苦役中,度过了五年的囚徒生活,直到1580年才由亲友赎出回国。此后的生活也很坎坷,穷困潦倒,干过军需,税收等工作,也接触到农村生活。1587年后因履行职务而得罪了教会和权贵被逐出教门,并数次被诬入狱。这种种个人经历使他看到社会的黑暗并同情被压迫人民的不幸命运。

  塞万提斯的创作多式多样,诗歌、戏剧、小说等各种体裁尝试过,但他最重要的作品则是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

  塞万提斯写作《堂吉诃德》时已五十多岁。当时,荒诞的骑士传奇在西欧各国早已销声匿迹,而西班牙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向外扩张,建立霸权,想用骑士的荣誉和骄傲来盅惑青年贵族去冒险。因此,这种骑士小说正适合他们的需要,在西班牙仍然风行一时。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作者,对此深为厌恶,他把消灭荒诞的骑士文学看成是西班牙从封建主义的锁链里解放出来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思想启蒙。

  他写作《堂吉诃德》目的就在于此。他在该书序言中这样宣告:“我的愿望无非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堂吉诃德的真人真事,已经使骑士小说站不住脚,注定要一扫而空了。”果然,《堂吉诃德》出版以后,社会上迷恋骑士小说的狂热不为减退,西班牙从此很少出版骑士小说。1605年《堂吉诃德》第一部问世,备受读者欢迎,不到一个月就出了三个盗印的版本,引起反动贵族和教会的惊恐。1614年出现了一部化名伪造的《堂吉诃德》续集,作者化名为阿隆索,费尔南德斯·德·阿维利亚纳达,他代表中世纪的天主教和反动贵族势力,对塞万提斯进行恶毒的攻击,并歪曲作品主人公的形象,使堂吉诃德和桑丘变成了粗俗、下流的人物,妄图藉此抵毁作家的声誉,抵销作品的社会影响。对此,塞万提斯无所畏惧,带病坚持赶写续集,于1615年出版,这是对反动势力的一个有力反击。

  小说描写西班牙有个老绅士堂·吉诃德,年约五十,他蜇居在拉曼却村,读骑士小说入了迷,决心恢复骑士道,模仿古代骑士去周游天下,打抱不平。他穿一身曾祖留下来的破烂不全的盔甲,提着长矛,骑上一匹可怜的瘦马,悄悄离家去冒险。他选中邻村的一位姑娘做他的理想的“夫人”,终身为她服务。他给她取个贵族名字为杜西尼娅。从此,这个女子在他的心目中,变成了一位高贵的、美丽的公主。一切准备停当后,他就开始远行,立志冒大险,建奇功、成大业,献身于游侠事业,俨然是救世主了。他前后出走三次,每次都丢盔弃甲,几乎丢了性命。第一次单枪匹马出游就极为不利,被打得“象干尸一样”,横在驴背上被邻居送回。家人看到他被骑士小说害到如此可怜地步,便把满屋子的骑士小说一烧而光。第二次他说服了一个农民桑丘·潘沙做他的侍从,答应有朝一日让他做岛上的总督。于是又干出了不少愚蠢可笑的事来。第三次出游,桑丘在公爵的一个镇上当了“总督”。堂吉诃德迫不及待地要实现他的改革社会的理想,结果,主仆二人受尽折磨,险些丧命。一些闲暇无聊精神空虚的老爷太太,把他俩当做难得的开心玩物,导演了许多令人捧腹而又不忍的恶作剧。最后,堂吉诃德被家人用计抬回家来,一病不起,临死时他才清醒过来,说“我从前是疯子,现在头脑灵清了”,“才知道那些书上都是胡说八道,只恨悔悟已迟”。

  小说广泛地反映了十六、十七世纪西班牙的社会生活,并以恢复古代的骑士扫尽人间不平的主观幻想与处在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班牙社会的丑恶现实的矛盾作为情节的基础。

  作者以犀利的讽刺笔锋对西班牙的上层统治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鞑和嘲骂,对人民的苦难寄予深切的同情。公爵夫妇是上层统治阶级的代表,表面豪华的公爵府第,内囊早已空虚。为了寻开心,他们不惜指挥上百个奴仆扮演妖魔鬼怪,残酷地折磨堂吉诃德主仆。作者揭露了以公爵夫妇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空虚和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掩饰着的阴险、凶残的本性。官僚们贪污纳贿,买卖黑奴,卖官鬻爵。这些以血腥手段爬上去的官僚们有什么本领呢?两个市政府委员因学驴叫挑起了两个小市镇的流血的械斗,他们还得意地为有这善学驴叫的“一技之长”而感到“自豪”。反动的专制君主为维护其野蛮的统治,必然对内镇压,对外侵略。作者借堂吉诃德之口大骂巡逻队 (即“神圣友爱团”):“你们是结队的强盗!借神圣友爱团的特权拦路打劫的。”好大喜功的国王疯狂地进行军事侵略,七千名西班牙士兵为保住在突尼斯果雷塔这座殖民城堡而全部牺牲,无辜士兵,尽成炮灰。在反动暴君统治下,国内外都面临重要危机,统治阶级往往以挑起宗教冲突或民族矛盾来摆脱困境。被驱逐的摩尔人李果德父女的悲惨遭遇就是对这种反动政策的血泪控诉。人民活不下去了,只好铤而走险。深夜里,堂吉诃德主仆二人在绿林深处碰到“满树的尸体”。“那时地方官府捉到土匪和强盗,往往把二三十个一起挂在树上绞死”。书中的强盗首领罗盖·吉那特就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西班牙人民爱戴的侠盗。作者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官逼民反的真情。

  作者为我们塑造一个“不畏强暴,不恤丧身”,立志扫尽人间不平的喜剧性人物堂吉诃德。骑士道本是反映封建经济的观念形态,在西欧封建制度进入全盛时期的十一世纪流行,随着封建经济的解体和火枪在军事上的应用,它早已成为历史陈迹。可是,生活在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堂吉诃德却认为,要扫除社会不平“莫过于游侠骑士和骑士道的复活。”这一情节冲突既具有喜剧性又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