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 大唐碎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之问踏着恩人的鲜血,当上了鸿胪主簿。但宋之问人品极差,一开始巴结太平公主,后来见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势力大,又拼命巴结这娘俩。以至于连太平公主也恶心他。太平当时也相当有权势,看宋老白脸居然拿她不当回事,就揭发了他主持贡举中受贿的罪行,将他贬到越州(浙江绍兴)。当李隆基起兵将韦后和安乐公主杀掉后,宋之问又被一脚踢到钦州(广西)。玄宗登基后,干脆一纸诏书赐他“归天”。宋之问接到诏书,吓得浑身筛糠一般,使者让他死前吩咐一下后事(宋还有妻子儿女等),那知宋之问抖成一团,连话也说不出来,更别提安排后事了,临死也像只鼻涕虫,窝囊至极。   
  所以有时候,并非是“文如其人,诗如其人”,诗文和人格判若两人的还是大有人在的。正像“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样的好句子,居然是大汉奸汪精卫所作一样。像这首诗,如果就诗论诗,无论从诗歌艺术上,还是从思想性上看,都属上上之作。但诸多唐诗选本中均不选,恐怕也正是此诗的格调和宋之问的人品风马牛不相及吧。假设该诗是魏征或者狄仁杰等良臣所作,恐怕早就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①岁晚:指冬天。 
  ②乔松:高大的松树。《诗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135:31:04 2007。5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歪人做“直”诗           
大唐碎片作者:江湖夜雨         
依倚孟尝君,自知能市义——女皇男宠的“侠心”       
  少年不识事,落魄游韩魏。珠轩①流水车,玉勒②浮云骑。 
  纵横意不一,然诺③心无二。白璧赠穰苴④,黄金奉毛遂。 
  妙舞飘龙管,清歌吟凤吹。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⑤。 
  直言身可沉,谁论名与利。依倚孟尝君,自知能市义⑥。   
  《少年行》   
  此诗作者是张昌宗,武则天的男宠之一。张昌宗的这首《少年行》虽然说不上非常精彩,但和后来王维、李白他们所写的那些篇《少年行》的意境大略是相同的。当然,“纵横意不一,然诺心无二”稍逊于太白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也没有“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的情景更生动潇洒,整个诗中也看不到太白那种“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的锋锐之气,不过这首诗表达的思想却和一般的“游侠诗”并无二致。   
  一般人都认为,张昌宗粗疏少文,留在《全唐诗》中的几首诗都是上官婉儿等为其代作。《旧唐书》中也说:“易之、昌宗皆粗能属文,如应诏和诗,则宋之问、阎朝隐为之代作。”对此,江湖夜雨并不完全认同。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出身贵族,是名臣张行成的族孙,受到的家庭教育应该不错。《控鹤监秘记》虽然是篇杂有许多情色内容的笔记类文章,但毕竟是唐人张垍(张说的儿子)所写,他离武周一朝的时代很近,而且张垍是宁亲公主的驸马,也可以通过某些渠道了解当时宫中的内情,所以很有几分参考价值的。   
  文中写道:“后曰:‘……宰相批怀义面,正欺其市井小人耳。若得公卿子,通晓文墨者,南衙何敢辱之?”意思是武则天说,宰相打薛怀义的耳光(武则天的前任男宠薛怀义曾和宰相发生争执时被打),正是因为薛出身低微,是个市井之徒。要是换个公卿贵族的子弟,知书懂诗,他们哪里敢这样蔑视欺辱?于是,太平公主才推荐了张昌宗。所以,张昌宗并非粗鲁无文之辈,有的小说中更说二张是“目不识丁”之辈,更有的书中描写张昌宗去见武则天时“挎着个小包袱……进了金碧辉煌的皇宫。眼睛就不够使的,这里望望,那里瞧瞧,嘴里还啧啧地称赞着:乖乖,这屋这么高,这么大。乖乖,地都是用玉砖铺的,墙角都用金子包的。”简直将人家当打工仔来写,好歹人家也是从千万美少年中选出来的“超级男生”,同时也太小看人家太平公主和武则天的鉴赏能力了吧。二张吹拉弹唱既然样样精通,做诗做文恐怕也不可能一窍不通。所以,江湖夜雨觉得某些应制诗可能由上官婉儿等代作,但这首《少年行》恐怕真的是张昌宗自己写的,张昌宗没有必要找人代作这样一首诗吧,而且如果真是婉儿、宋之问等代作,水平应该不只如此,诗会写得更好看些,这首诗倒像是张昌宗的真实水平——不是太高,但也并非一塌糊涂的蠢诗,及格的分数还是可以给的。   
  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俩应该是那种比较中性化,长得类似美眉的那种美少年。不像武则天的前任男宠薛怀义,是那种一身腱子肉的猛男。《控鹤监秘记》中说:“昌宗,年近弱冠(二十岁),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其风采绝类巢刺王妃。”所谓巢刺王妃,是指李元吉的妃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把自己这个弟妹纳入宫中,并生有一子,想来必然是很美貌的。另外像当时就有“六郎似莲花”、“莲花似六郎”之谓。看来这两兄弟都是花样美男,江湖夜雨猜想恐怕和李俊基差不多的形象。   
  史书上和后人说起二张这对“兄弟花”,多持轻蔑嘲笑的态度。但其实想想,二张也是迫不得已的,同样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对象。女人中的杨贵妃,先是寿王妃子,后来被公爹李隆基看上了,专宠一时,虽然史论中也有不少人将唐朝由盛转衰的责任推在她身上,但毕竟还有不少人惋惜感叹这位“宛转蛾眉马前死”的薄命红颜。二张其实很相似,先是太平公主的玩物,后来又送给了武则天,荣宠一时。但最后却被军兵们斩去了首级,挂在街头示众,并且尸身被“百姓脔割其肉,肥白如猪肪,煎炙而食。”(《朝野佥载》)。说来二张死得比杨贵妃惨多了,但有谁为他们写过一句哀诗?人们提起来也只是哂笑而已。   
  二张当时其实是没有选择的,对于他们来说,“服侍”太平公主比“服侍”武则天要好得多,毕竟太平公主还是个风韵犹存的妇人,而武则天就算再驻颜有术,善于涂抹,恐怕也无法掩盖鸡皮鹤发的老态。但这事却由不得二张,以武则天的冷酷无情,谁敢忤逆她的意思?二张表面上似乎荣宠无以复加,但他们内心中的甘苦,外人就不得而知了。武承嗣有段时间渴望能当太子,要武则天选他当继承人,此时二张却向武则天吹枕头风,力主让庐陵王(后来的中宗李显)当太子。说来二张对唐朝社稷还有过些功劳。当然,二张得势,也有恃宠而骄、受贿营私等种种恶行,但说起二张的重大过恶,却也没有多少。《朝野佥载》中提到张易之喜欢吃鹅鸭,他弄了个大铁笼子,把鹅鸭放入其中,中间燃上炭火,火旁边用一铜盆盛着酱油之类的调料,鹅鸭受热渴极,就只好喝调料,这样等鹅鸭完全烤熟后,就特别有滋味。张昌宗是喜欢吃驴肉,把活驴关起来烤,也像前面说的烤鹅鸭一样来操作。这些事情未必全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也只是虐待动物,比起来俊臣之类的在大狱里折磨人强多了。至于二张诬告魏元忠一事,也是先有“御史大夫魏元忠尝劾奏易之等罪”而引发的,而且魏元忠虽然被贬,终究没有被加害至死。看来二张也并非特别阴狠毒辣的人。   
  《少年行》这首诗大概是张昌宗“未入宫”时所作,他当时或许和一般的少年子弟一样,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他也向往着一诺千金、一醉千钟,“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的游侠生涯吧。但可惜,命运注定了他们会遇上这样一个拥有女皇的时代,他们也非常尴尬地成为了女皇的玩物而永远被后人所嘲笑。   
  ①珠轩:即朱轩,富人所居的红楼。 
  ②玉勒:玉制的马衔。 
  ③然诺:指许诺。 
  ④即司马穰苴:春秋后期齐国著名军事理论家,所著《司马穰苴兵法》后世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⑤中山醉:出自晋朝张华所著《博物志》。说有个叫刘玄石的到中山酒家买酒,酒家给他喝一种醉千日方醒的酒。 
  ⑥即冯谖市义的故事,冯谖是孟尝君的门客,有次孟尝君让他去收债,他把债券都烧了,声称为孟尝君买回了仁义。    
145:31:05 2007。5依倚孟尝君,自知能市义——女皇男宠的“侠心”           
大唐碎片作者:江湖夜雨         
百年离恨在高楼——强权暴掠下的悲剧       
  石家金谷①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此日可怜偏自许②,此时歌舞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观,好将歌舞借人看。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   
  《绿珠篇》③   
  这首《绿珠篇》收在唐诗的第八十一卷中,为乔知之所作。乔知之其人,现在名声并不响亮,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有听过,不过在当时也是一时才俊。乔知之的弟弟乔侃、乔备以及其妹也都很有才学,并以文词知名。但据说以乔知之最富才华。传有一诗为其妹所作:“已漏风声摆,绳持也不禁。一从经落节,无复有贞心。”(《咏破帘》)观此诗,似为感慨失贞女子的身世而作,但不知有何故事。然而本篇中所说的这首诗,却并非闲时“看三国流眼泪,替古人担忧”时写成的诗,表面是写绿珠跳楼殉主的故事,但实际上却说的是自己那段刻骨铭心的惨痛。   
  乔知之仕途开始还算比较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左司郎中(从五品),虽然是尚书省的低职官员,但唐代分三省六部,尚书省是主管行政的,下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乔知之的资历,也相当不错了。乔知之家里有个婢女,其实就相当于家妓一样的角色,叫做碧玉(有的地方说叫窈娘)。该美眉容貌长得是国色天香,又能歌善舞,乔知之对她十分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